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

已經過了子時,李儒還在忙碌。

呂布等人一個個摩拳擦掌,大有不找出真兇,誓不罷休的架勢。李儒坐在太師椅上,靜靜的看着屋中所有的人,時而翻一下物品,時而寫出一道手諭,命人傳遞。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蔡府軹侯麾下唐周有要事前來報告。

李儒不由的一怔。

唐周他自然是認識,而且非常的熟悉。不過從黃巾之亂以後,唐周就跟隨了董俷。

這會兒,他跑來做什麼?

“讓他進來!”

李儒撓撓頭,示意屋中的人噤聲。不一會兒,就見唐周狼狽不堪的跑進來,看到李儒,就好像看到親孃一樣,撲通一聲跪在的地上,同時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痛哭。

“林鄉亭侯,大事不好了……”

李儒一蹙眉,“唐周,有什麼事,好好說!”

“太師,太師不行了!”

李儒的腦袋嗡的一聲響,緊跟着呂布勃然大怒,長身而起喝罵:“你胡說八道……太師身體安康,怎麼會突然就不行了?”

更有一人上前一步,一把揪住了唐周的領子。

“你敢胡說,我殺了你!”

唐周痛哭道:“真的,真的不行了……本來好好,可過了戌時之後,太師就變得昏昏沉沉。醫生說,那刺中太師的武器上,被抹了非常厲害的毒藥,所以纔會……”

李儒一聲怒吼:“文秀,鬆手!”

文秀,是董璜的表字。倒是和他的乳名很貼近,阿秀,文秀。

董璜的臉,漲的通紅,手舞足蹈的大聲說:“姐夫,你聽到了,他居然詛咒叔父!”

“溫侯,隨我一同去看望太師。”

李儒二話不說,一把抄起桌子上的寶劍,向屋外走去。呂布也不猶豫,急急忙忙的跟上。

董璜說:“姐夫,我也去!”

李儒看了董璜一眼,點點頭說:“也好,文秀跟着,不過到了那裡,可不要亂來。”

“我知道,我知道!”

三人讓唐周帶路,上馬後一路疾馳,來到了蔡府門外。

有家人將三人引到了病房,推開門,李儒看到牀上的董卓,忍不住啊的大叫了一聲。

董卓的臉蠟白,好像厲鬼一般。

躺在牀上,更是有氣無力。董俷就坐在旁邊,見李儒進來,忙起身道:“姐夫!”

“岳丈醒來,岳丈醒來!”

在這病房裡,呂布也不敢大喊大叫。只有驚慌的看着董卓,可怎麼看,都覺得……

“西平,怎麼會這樣?”

董俷看上去也很虛弱,輕聲道:“濟慈說,伍瓊的劍上沾了涼州的黑蝮蛇之毒。姐夫,你也知道,黑蝮蛇之毒無色無味,見血封喉。濟慈發現的晚了,雖然努力的搶救,可是……父親如今還在危險中,若是能挺過七天,說不定還有一點希望。”

李儒眼中閃過一抹異色,旋即痛哭失聲。

董璜更是低着頭,不停的聳動肩膀,嚎啕大哭着。

“文正……”

董卓突然睜開了眼睛,用虛弱的聲音道:“昨日我接到漢安都護府的奏報,說於扶羅自河東殺入了司隸地區……涼州,咳咳咳,雒陽……奉先爲主將,華雄爲副將,兵發扶風。”

“小婿明白,小婿明白!”

李儒說着,爲董卓蓋好了被子。

董卓又吩咐了一些事情,就昏迷過去。

董俷又嘆了口氣,和李儒討論董卓的病情。呂布在一旁只是靜靜的聽着,漸漸的,目光卻變得有些不一樣了。

第二天,董卓重傷昏迷的消息,也不知道是通過誰的嘴巴傳出,雒陽人婦孺皆知。

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猜測消息的真假。

緊跟着,呂布、華雄,帶領人馬離開了雒陽,更引起了許多人的猜測。

董俷沒有露面,整日的在蔡府中,唉聲嘆氣不停。

一晃過去了三天,董卓重傷昏迷的消息,已經被人們證實。

正當有些人幸災樂禍的時候,第五天,突然又傳來的消息,說是找到了解毒的藥。

一時間,又是引起了議論紛紛。

到了第六天的傍晚,董璜帶着一行人,來到了永安宮的外面。小黃門楊謙自然也認得董璜,畢竟人家也是董卓的親戚,又是中郎將,他一個小黃門,當然要恭恭敬敬。

董璜道:“弘農王可在裡面?”

“大人,弘農王今天身子有點不舒服,所以在裡面休息,要不奴婢先爲您通稟一聲……”

董璜冷笑道:“區區一個廢物王爺,我要見他,何需通稟?讓開……”

“大人,這宮中的規矩!”

“滾開!”

董璜一巴掌抽在了楊謙的臉上,怒道:“不長眼的東西,回頭在收拾你!”

楊謙被打得嘴角流血,在地上骨碌碌的打了個滾兒。站起身來,還想阻攔董璜。

哪知董璜身後兩名甲士上前一把將他按住,明晃晃的寶劍,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其他的小黃門看這架勢,那裡還敢上前阻攔。

一個個噤若寒蟬,躲到了一邊。看樣子,這是要出大事兒啊!

董璜大步流星,走進了宮中。一腳把宮門踹開。

就見劉辨躺在榻上,何太后正坐在他的旁邊,喂他吃藥。門被撞開,哐噹一聲,嚇了這母子一跳。

何太后扭頭看去,怒斥道:“爾等何人,竟敢擅闖禁宮?”

也難怪,董璜雖然也是中郎將,卻沒有資格進入北宮。而且,何太后早早的就被囚禁於永安宮內。平日裡也出不去宮門,自然就不可能認得出董璜是什麼來歷。

董璜哈哈大笑,“皇上聞聽弘農王生了病,特命太醫調製藥酒,請弘農王早日安康。”

說着話,就有兩個武士走出來,拖着金盤,上面有一個銅酒壺。

何太后是什麼人?

還是少女時就進入了皇宮,經歷了多少波折,看過多少風浪?心裡不免咯噔一下。

“既是藥酒,你可先飲。”

董璜臉色一變,那秀氣的面頰,陡然猙獰畢露。

“皇上賜酒,你竟敢不飲?”

說着,一擺手,就見幾個武士蜂擁上前。何太后的臉色嚇得慘白,心裡非常害怕。

而劉辨更是哆嗦不停,眼見着武士上前,想要起身反抗,卻被死死的按在榻上。

“可是太師要害我?”

“哈哈,你可真的有趣。太師如今病中,怎會害你?實話告訴你,你活着,皇上就覺得那皇位做的不穩當。只有你死了,皇上纔會高枕無憂。我今日前來,是奉了皇上的旨意,你可莫要怪罪於我叔父……來人啊,送弘農王和太后早早上路吧。”

劉辨驚恐的瞪大了眼睛,猶自不相信董璜的話。

“協,協爲什麼要殺我,爲什麼……”

“弘農王,你還真是天真啊。你不想想,若你不死,皇上怎能安心?”

劉辨的眼中,流露出一種悲傷之色,“不可能,協是我的兄弟,他爲什麼要殺我?”

武士倒了一杯酒,向劉辨走來。

劉辨這時候,好像才突然的醒悟過來,掙扎着大聲叫喊:“董卿救我,董卿救我!”

“哈哈哈,董卿……你是說董西平那小子嗎?放心吧,他正陪着我家叔父,怎能前來救你?你死了,到時候就把罪名推到那董西平的身上。你們的關係不是好嗎?嘿嘿,只怕用不了多久,叔父就會送他來陪你。到時候你們就在地下,再敘主僕之情吧。”

董璜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無數年來積壓在心中的怒氣,彷彿終於有了一個宣泄口。

殊不知,何太后看他的目光,好像看白癡一樣。

從門外傳來了一聲嘆息,那嘆息聲,猶如一聲霹靂在董璜耳邊炸響。

連忙扭頭看,就見董卓,站在永安宮的宮門口,神色複雜的看着董璜。

在他身後,典韋、沙摩柯左右保護,李儒站在董卓身旁,見董璜看過來,他輕聲道:“阿秀,從西平七歲那年,你在校場想要殺他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一種預感,你遲早會走進歧途之中。岳丈當年讓你去扶風磨練,只可惜,你卻辜負了岳丈。”

與此同時,董俷從屏風後繞出來,看了看呆若木雞的董璜,過去一把抓住了武士的脖子。

“滾開!”

武士被董俷摔飛了出去,狠狠的跌在地上。

董卓輕聲道:“那天我被刺,阿醜說有個人很像你,我還不相信……那天晚上,你在我病牀前痛苦,我甚至真的以爲,你是爲我難過。文秀,你真的讓我很失望。”

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461章 宮孫乎?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49章 南榮彧第32 名駒象龍第430章 夏侯蘭(二)第321章 大決戰(四)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255章 求賢令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437章 僧與帝(三)第460章 科舉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313章 兗州鉅變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57章 赴已吾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421章 短歌行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299章 鏖戰(二)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6章 伏波遺寶(1)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486章 長安(五)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400章 獅虎第25章 黃河九曲第14章 殺戮(二)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202章 泰山賊(二)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3章 天生力王(1)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420章 煮酒(二)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63章 再遇唐周第427章 長阪坡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134章 俸祿三百石(一)第287章 郭汜焉能爲人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14章 殺戮(二)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397章 十年(七)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480章 家與國第433章 活字第393章 十年(三)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326章 盧龍塞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98章 殺牛角(一)第208章 大宅門之匪從何來第146章 月旦評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85章 南宮鉅變第312章 戰徐州第397章 十年(七)第74章 飛燕南行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