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

雪鬼和王戎的加入,追蹤也就變得不在是那麼複雜。

薰俷帶領二百多巨魔士和華雄的部曲,共七百多人先抵達金墉門,詢問了早先出城的人馬動向後,而後徑直奔谷城門而去。出了谷城之後,有雪鬼領路,一路急行。

自陽西出之後,向北是孟津。

那裡有越騎鎮守,並且勾連河內,想要從那裡通過,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鎮守孟津的守將名叫朱皓,聲名並不彰顯。

可若是提起他的父親,那就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前車騎將軍,現徵東將軍,駐紮於青徐兗三州交界處的朱儁。朱皓領軍,沒有盧植那般的才華橫溢,也不似皇甫嵩當年的勇猛果決。但他有兩樣好處。一是忠心;二來呢,繼承了父親的穩重和細緻。

這個人是能蒼蠅飛過去能分出公母的人物,有他在,山賊想要通過孟津,很困難。

孟津既然不可能,那麼就只有西行的函谷關和南下的伊闕關。

過伊闕關,就進入了豫州潁川郡。那裡有流寇縱橫,的確是一個好去處。但又一想,自陽到伊闕關,沿途有重兵把守。一個不慎,露出破綻的話,那是死無葬身之地。

思來想去,唯有西行一途。

繞道谷城,過函谷關,進入衡嶺與秦嶺,而後八百里秦川,可以隨意馳騁。

雪鬼最終也是選擇了谷城的方向,更證明了董俷的猜想正確。

一衆人馬風馳電掣,朝着函谷關方向追下去。那雪鬼獒犬。速度驚人。居然和象龍跑了個不相上下。薰俷一邊吃驚這雪鬼地速度,一邊不斷地催促象龍加快速度。

距離那賊子離去,相差了近三個時辰。

薰俷來了個換位思考。若他是反賊,一定會馬不停蹄的行進。至少也要在抵達函谷關以後纔會休息。晚亥時,董俷的人馬抵達了谷城。持符節直奔谷城令府衙,迅速補充了一應糧草之後,又強行從谷城徵集了八百匹健馬,全部換做雙騎。繼續追趕。

根據谷城守軍說,大約在兩個時辰前,確有一撥人馬從谷城經過。

人數大約有兩千左右,說是要前去扶風。

不過,據說這些人一路行色匆忙,隨軍還有十幾輛車仗,用篷布遮掩地很嚴實,看不到裡面是什麼。

薰俷聞聽大喜。更確定了賊子的方向。

但有一件事,卻讓他感到奇怪,那就是守軍說,對方手中持有關防印信。而且還是真的。

這關防印信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到。;運轉,如何能有關防印信?唯一的解釋就是,反賊和陽城內的高層人士有勾連,而且這個人曾在大將軍府中效力。否則地話,普通人怎麼可能持有隻有大將軍府才能開出的關防印信。

“華雄!”

“末將在!”

對於董俷,華雄素來信服。

在涼州的時候,聽說了不少董俷在陽的事情。

特別是雍丘救駕,一個人在數萬亂軍中馳騁縱橫,所向無敵。讓人想起來,就不禁爲之嚮往。華雄是個純粹的武人,沒有許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對於這種事情,最是佩服。而且,薰俷一路平步青雲,做到現如今的侯,可說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對於這樣地人,華雄沒話說,只有兩個字:佩服。

薰俷道:“你帶一百人迴轉陽,代我告訴父親,就說賊子與高官有染,可從當初大將軍何進府內的幕僚追查……我估計,能拿到大將軍關防印信的人不多,當不難查找。”

華雄一聽,有點不願意了!

“侯,那你……”

“我繼續追下去!”

“可你只有幾百人,而賊子卻有兩千人,我若回去,您豈不是很危險。”

薰俷在原地馬打盤旋,聞聽放聲大笑,“華雄,想當初我在雍丘單槍匹馬尚不懼反賊數萬大軍,如今我有巨魔士,又有湟中義從,難不成還會怕那區區兩千人嗎?”

這一句話,巨魔士也好,湟中義從也罷,全都在不知不覺中挺起了胸膛。

不錯,我們怕什麼?.

十幾萬人都毫髮無傷,區區兩千人,又算得了什麼?湟中義從,自然對薰俷沒有半點地陌生。

羌人尚武,素來敬重英雄。

別看當年董俷把個西北攪得天翻地覆,殺死了無數破羌人。可沒有人對他憤恨,相反還有深深的敬意。再說了,侯可是破羌王妃地弟弟,當初也是爲破羌王報仇。

華雄想了想,覺得董俷說的有理。

“既然如此,那我就回轉陽。侯定要多加小心……此去函谷關,說不定能和李儒先生相遇。他手中尚有五萬大軍,如果情況不妙,侯可以讓李儒先生幫忙。”

薰俷聞聽一笑,“華將軍放

自省的!”

“人,我不帶了。如今京畿,可算得上是咱爺們兒的天下,斷不會有事情。”

“那好,我們就此告辭!”

薰俷也不廢話,撥馬疾馳而去。

薰鐵、武安國隨後緊跟,又有王戎吆喝雪鬼,隨着大隊人馬就追了下去。

恨不能與侯並肩作戰!

華雄心中感嘆了一番,撥馬直奔陽。

廖化、杜遠帶領人馬,押着車仗行進。

兩千人急行軍似的趕路,沿途不敢有半刻的停留。

廖化的心裡很不舒服。在他看來,男子漢大丈夫,有怨抱怨。有仇報仇。大家真刀實槍地幹,死活天定。可是拿人家小做文章,這種事情做地實在是有點不地道。

連販夫走卒都知道。禍不及家人的道理。

怎地那些陽的高官,卻連販夫走卒都比不上。

白繞死了,固死了,於毒死了……

白繞軍三大頭領,讓人家殺地乾乾淨淨。己方兩員大將,帶着一百多人。卻夾攻十幾個女人。雖說最後成功的綁走了那個女人,可這種事情傳揚出去,實在丟人。

媽的,這算是什麼事?

越想越覺得窩囊。原以爲跟隨的主公是個人物,可現在看起來,怎麼看怎麼覺得不地道。

你要出氣,也就出了,還要把人家的老婆賣給胡人?

王允。那可是天下名士啊。怎麼做出來的事情,讓人就是覺得那麼不舒服呢?

“停下來!”

廖化突然勒住戰馬,厲聲吼道。

三大首領戰死,如今白繞軍就是以廖化和杜遠爲首。廖化地武力。比之白繞三人還要高出一籌,而杜遠雖略不如廖化。可勝在腦子很靈活,能抵得上半個軍師。

廖化這一喊,卻把杜遠嚇了一跳。

“元儉,怎麼不趕路了?”

廖化陰沉着臉,“這件事我越想越不對勁兒……都是老爺們,有恩怨就直來直去,搞這種事情算什麼?只怕那些老爺,並不是真心的要我們效力……杜遠,咱們把那女人放了吧。這種事情如果傳揚開的話,咱們這些人的面子,又該往何處放?”

“廖化,你腦袋有問題嗎?”

杜遠冷笑道:“到這個時候了,說這種話?就算我們放了那女人,你以爲人家能饒了我們?別忘了,車上的女人,可是那個安寧亭侯的老婆,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人物。再說了,你現在纔看出來那些人的心思?媽地,老子從一開始就不信他們。”

廖化一怔,“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廢話,你難道沒有看出來嗎?”杜遠道:“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是真心實意的要我們效力。咱們住在王允的府上,可實際上呢,這王允的身後,恐怕還有一個人呢。如果真地要咱們效力,爲何王允遲遲不肯介紹那個人出來?白渠帥他們看不明白,可是我杜遠卻看的清楚。人家就是把咱們當替死鬼用,咱們何必要用心?”

廖化說:“那你爲何不提醒白渠帥?”

“廖化啊,你可真是個榆木疙瘩腦袋。你沒看見當時人家一封書信,咱白渠帥就高興地成什麼樣子?你我又算是什麼東西,就算過去提醒,白渠帥他們會相信嗎?”

想想,似乎杜遠說的也沒有錯。

廖化皺着眉頭,沉思片刻後說:“既然如此,我們更應該放了那女人。”

“我說你腦殼壞了,你還不服氣!”

杜遠扭頭,看了看隊伍中的車仗,冷笑道:“到手的肥肉,老子從不會吐出去。我們是什麼人?我們就是一羣盜匪,還講仁義?連士人都不講仁義了,你講個屁的仁義。我想好了,王允不是讓咱們把人賣去胡人那裡嗎?老子纔不會幹。”

廖化奇道:“那你想如何?”

“元儉啊,你看看,如今白繞軍兩千人馬,盡在你我手中。以你我的才能,加上這些人馬,還愁不吃香喝辣?過了函谷關,咱們往秦嶺一鑽,有王允送給咱們的這麼多財寶,當個山大王多快活。你做大哥,我做二寨主,嘿嘿,那小娘長得也俊俏,雖然不是黃花閨女,可給咱們當個壓寨夫人,卻是綽綽有餘,你說如何?”

廖化聞聽,勃然大怒。

“杜遠,怎能有如此齷齪想法?”

“齷齪?這年月,不齷齪我們能活下去嗎?”

廖化的面頰抽搐,似乎格外猶豫。

杜遠說:“元儉,這件事咱們可以慢慢商量。我們當務之急,就是要搶先通過函谷關。”

想想,似乎也有道理。

廖化當下點頭答應,“既然如此,我們就趕路吧。”

經過一番爭論,誰也沒有說服對方。不過有一件事情倒是明確下來,那就是要先逃離險境。

畢竟不過函谷。總是在危險之中。

廖化杜遠。率領着人馬,押運着車輛,曉行夜宿。一路上疾馳,在離開陽的

天亮時,終於抵達絕澗。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雄關要塞。

始建於春秋戰國中,是陽與長安地咽喉。

古有詩句讚美此處: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又有‘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地說法。函谷關以東,爲關東;函谷關以西,爲關中。想當年,秦依靠函谷關,阻六國兵馬。令關前伏屍百萬。而關中之地,卻是毫髮無損。

看到了絕澗,杜遠廖化,都不由得爲之長出一口氣。

只要能過了函谷關。就算是平安了。

正要下令加快速度,火速通過函谷關。突然間。身後傳來人喊馬嘶的聲音,鐵蹄轟隆隆踏踩大地,地面似乎爲之在顫抖。杜遠廖化臉色一變,扭頭向身後觀望。

此刻,天光大亮。

只見遠處天邊,狼煙滾滾。

一隊鐵騎,疾馳而來。正是隆冬,那些鐵騎噴着白氣,身上還冒着蒸騰的水霧。

恍如一羣怪獸,令人心生恐懼。

最前方,卻是一員大將,馬旁邊跟着四頭如同獅子一樣,全身雪白地獒犬。

掌中橫槊,面目猙獰。尚有一段距離,在馬上厲聲咆哮,聲若巨雷炸響:“賊子,納命來!”

不好,官軍追上來了!

廖化和杜遠都沒有見過董俷,可董俷的樣子,卻是聽人說過無數次。

要知道,當年就是因爲董俷,迫使太平道不得不提前舉事;有因爲薰俷,使得豫州戰場,太平道潰敗。僅一個宛縣,幾乎阻擋了南方部三分之二的兵馬。而作爲這場戰亂的主角,董俷的形象,早已經被無數人形容的如同凶神惡煞,猙獰厲鬼般可怖。

廖化和杜遠,都是黃巾成員,自然也知道一個端倪。

今看見之後,下意識地就反應過來:安寧亭侯追上來了……

“杜遠,帶着車仗走,我留下來阻敵!”

廖化厲聲吼道。

而杜遠卻說:“這怎麼可以,大家兄弟一場,要走的話,我們就一起走。”

“走,否則一個都活不了!杜遠,若是你能活命,聽我一句,把那女人放了。留在身邊,你終是那安寧亭侯的敵人,只怕到時候,你將會寢食難安。”

廖化這一路上,心裡很不舒服。

杜遠說的有道理,可他就是解不開心裡的那個疙瘩。

要知道,他自詡爲堂堂男子漢,卻劫掠女人,實不是大丈夫所爲。有時候,這心裡的疙瘩解不開,就鑽入了牛角尖。越是如此,他就越想不開,竟萌生的死意。

杜遠那知道同伴的這個心思,不過心裡卻是感動不已。

“元儉,那我先走了……你定要活着和我匯合,否則我就殺了這女人,爲你報仇!”

說着話,他自帶二百人馬,壓着車仗往絕澗走。

白繞軍也是經過戰陣地百戰精兵,廖化一馬當先,厲聲喝道:“三軍聽我號令,接陣!”

一個圓形大陣,在絕澗外組成。

按照陣法所說,第一排當以弓弩手爲主。可是白繞軍在經過無數失敗之後,那裡配的起弓弩手?即便是後來投靠了王允,但弓弩卻都是爲朝廷所控制,難以外流。

所以,第一排全都是長矛手,長戟手。

廖化立於軍中,心中緊張不已。

早就聽說過安寧亭侯的名聲,如今真正的面對時,那心中地恐慌難以抑制。

薰俷追趕了三天三夜,終於追上了廖化等人。

見對方接陣,董俷也怒了……

要阻攔我嗎?真是不自量力!

“巨魔士,破軍!”

剎那間,巨魔士的隊形分散,三人一組,組成了一個又一個地小三角陣。所有的三角陣,又聚集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陣,在極速奔行中,瞬間就完成了陣法的組合。

三角陣的頂端處,則是董俷、武安國和董鐵三人組成的陣型。

四頭雪鬼極爲通靈,在破軍陣組成的一剎那,立刻從董俷的馬前奔散開去。

薰俷發出巨雷般吼叫:“王戎,湟中義從,遊騎奔射,隨我殺,殺,殺……”

“巨魔揮金錘,天下皆震驚……門下三千士,赫赫陽城……”

當董俷舉起大的一剎那,巨魔士同時高呼。雖然只有二百多人,可那聲音,卻響徹了天地。

廖化的臉色,頓時變得蒼白如紙。

這就是那安寧亭侯的威風嗎?若能在此等人物手中效力片刻,只怕死也是值得!

這念頭剛起,破軍已經撲至陣前。

——————

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26章 宴無好宴(1)第441章 千里草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234章 一個小人物第148章 鸞衛軍第414章 大亂第458章 亂局(二)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419章 煮酒(一)第222章 大文章第409章 雒陽城外靜悄悄第399章 十年(九)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12章 心思(1)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1章 重生(1)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8章 大姐(1)第298章 鏖戰(一)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146章 月旦評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2章 董卓幼子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432章 雄主邪?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418章 相邀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414章 大亂第68章 斷頭溝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63章 再遇唐周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76章 五溪蠻人第202章 泰山賊(二)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296章 並非那麼簡單(三)第98章 殺牛角(一)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400章 獅虎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421章 短歌行第457章 亂局(一)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227章 矯詔出,諸侯興兵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90章 絞肉機(二)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185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二)第253章 董氏一門第437章 僧與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