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泰山賊(一)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直到天亮,賊人也沒有露出蹤跡。

而董鐵等人也找到了火場,確有被人縱火的跡象。董俷等人暗自心驚:若非盧植在,當時只要軍營中稍一慌亂,賊人定然會趁勢掩殺。而招募來的新軍,大都不經用。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勢必就會造成全軍潰敗,到時候可真的就危險了。

衆人齊聲稱讚盧植目光如炬。

可盧植,卻不禁大怒。他雖看穿了對手的把戲,可對手同樣也看穿了他的把戲。

這對於重新振作,準備大展身手的盧植而言,無疑是一次失敗。

最重要的是,他們處於明處。而敵人呢,連影子都沒有看見,隱藏於暗處。

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同時,盧植對這個敵人,也產生了興趣。不僅僅是盧植,董俷、龐德等人,也非常好奇那敵人的來歷。

沒想到,這山野之中,居然隱藏有如此人物。

董俷不敢繼續在原地停留,立刻點齊人馬,啓程繼續向雒陽進發。

哪知道,才走出了幾里路,突然從路旁的樹林中飛出一蓬箭矢。數十個新軍,當場被射殺。隊伍一陣騷動,雖然董俷很快就平定下來,可是龐德等人還是沒有發現敵人的蹤跡。

再有幾里路,官道上居然出現了陷坑。

坑底倒立這木椿子,一頭尖銳。掉入坑中,立刻就會斃命。

又折損了十幾個人之後,行軍的速度一下子放緩下來。沿途忽而會出現敵騎,忽而又有冷箭。那箭矢都是用極爲簡易的方法制作出來,可是扎進人的身體中,就會造成巨大的痛苦。許多士兵被射傷,迫使得董俷不得不再次放慢速度,甚至以巨魔士爲偵騎,四處查探。

到了晚上,共有二十幾人喪命,但傷者卻高達八十多人。

盧植的面色陰沉,一路上少有說話。

整整一天,只行進了十幾裡的路。損失了百餘人,卻連敵人的來歷都沒有看出。

紮營的時候,盧植拉住了董俷。

“西平,這樣下去,情況可不太妙啊。”

董俷苦笑道:“老師,我何嘗不知道情況不妙?這樣下去的話,用不了幾天,我這些人馬恐怕就會軍心散亂。弄不好到了雒陽的時候,能留下來一半的人就不錯了。”

這個一半,可不是說死傷一半。

而是指的軍心渙散,就會出現逃兵,溜號……

可敵人,根本不和董俷正面交鋒。這恐怕也是董俷自出道以來,打得最窩囊的一戰。

盧植說:“西平,彆着急。你爲三軍主帥,猶如定海神針。你若是亂了,下面的人會更亂。所以,你必須要保持鎮靜。你越是焦躁不安,就越是中了賊人的計策。”

俗話說的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可說起來容易,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又有幾個?

董俷不停的深呼吸,以平息焦躁不安的心情。如果是在平常,他大有功夫和對方周旋。可偏偏這個時候,雒陽的事情牽掛在董俷的心頭,令他實在難以平心靜氣。

盧植突然笑道:“西平,既然賊人想和你玩兒遊戲……嘿嘿,那咱們就和玩一玩。”

“可是,雒陽那邊……”

董俷已經把他所擔心的事情告訴了盧植。

盧植也明白董俷的心情,聞聽這話,厲聲喝道:“我也知道雒陽方面情況不妙,但你現在距離雒陽於千里之外,擔心又有什麼用處?雒陽尚有你兄長與部曲,自應對他們信任。再說,蔡伯喈也非老眼昏花,那老傢伙動起心眼兒,不會比誰差。”

“我知道,可是……”

“西平,莫要再說可是。如今賊人不見蹤跡,你應當靜下心來,與此人過招。若是連個賊人都對付不得,他日你所要面對的,盡是老奸巨猾之輩,又如何應對之?”

我明白,我當然明白……

董俷用力的呼了一口氣,閉上眼睛,思忖對策。

“老師,我有一計,不知能否成功?”

“說來聽聽。”

“若是官軍,斷無理由如此,故而學生以爲,甚有可能的,無非兩個。”

盧植看着董俷,“繼續!”

“一,是黃巾賊;二是本地山賊!”

“黃巾賊多聚衆而興兵,應無此戰法。”

“那就是山賊!”董俷沉吟了一下,“此處臨近泰山,常聞泰山賊兇惡,應該是他們。”

盧植想了想,“泰山賊嗎?倒是有可能……早先曾聽朱公偉說過,泰山賊有一支人馬,似乎頗爲擅長這種戰法。想當初朱公偉分兵各路,卻被對方打得損兵折將。後來不得不集中人馬,逐個攻擊,而那夥山賊卻不戰而退,躲入了深山之中。”

董俷也聽說過此事。

忍不住問道:“我記得那賊人首領,名叫臧霸。”

“唔,就是這個名字。似乎曾在陶恭祖帳下效力,後來敗於一夥反賊,不知怎地就跑去佔山爲王了。”

董俷沉吟片刻,突然起身走到了大帳門口,“小鐵,去請糜芳先生過來。”

大帳外董鐵應聲而去,很快的,就領着糜芳來到了中軍大帳。

“主公,喚糜芳有何吩咐?”

董俷示意糜芳坐下,然後問道:“糜郎中,請問你可聽說過臧霸此人?”

對於臧霸,董俷有印象,但想不起來是什麼來歷。演義裡應該出現過,但什麼時候登場,卻記不清了。

糜芳先是一怔,“主公說的可是宣高?”

董俷糊塗了。他看看盧植,見盧植點頭道:“應該是此人。”

“哦,宣高此人我的確認識,而且當時交情不錯。他本是華縣人,後來因救父劫牢,而流亡北海。太平道作亂的時候,宣高投靠了陶徐州,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後來因爲和穰山的一夥反賊作戰不利,被陶公責備。宣高這個人,心氣很高,那受得了這種責備?於是一怒之下,就帶着部曲反出徐州,陶公幾次征討,都未成功。”

董俷和盧植相視,“此人本領如何?”

糜芳想了想道:“宣高大才,長於兵事,亦精於內務。家兄曾言,宣高可掌一州之地。他反出徐州之後,家兄更因此而感言說:臧霸一走,徐州只恐再無良將。”

盧植不免對此嗤之以鼻,但對臧霸卻沒有絲毫輕視。

但董俷卻知道,糜竺此人身爲大賈,其目光之敏銳,也絕非能等閒視之。故而深信不疑,盤算着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被臧霸拖着,實在是難以快速行動。而雒陽的事情也迫在眉睫,如果這樣被糾纏下去,董俷所擔心的事情,遲早會發生。

此人心高氣傲,但亦有真才實學。

董俷心中生了收服之心,忍不住問道:“盧師,我想收服臧霸,可有什麼對策嗎?”

盧植道:“糜先生亦說,這臧霸心高氣傲。想要將其收服,唯有一途。”

“請老師指點!”

“將其徹底擊敗!”

董俷一聽,有些爲難。

“可他不與我等正面交鋒,如何將其擊敗?”

盧植卻笑了,看着董俷也不回答。

心裡莫名一動,董俷突然計上心來,道:“學生有一計,若能成功,則臧霸難逃。”

說着,卻向糜芳看去,“只是收服臧霸,則糜先生卻是最爲關鍵。”

且不說董俷如何收服臧霸,在他趕往雒陽的時候,雒陽的局勢再次發生了變化。

董太后在往河間的路途中,遭遇盜匪襲擊,當場斃命。

消息傳入雒陽,何進亦大吃一驚。

他的確是想要效仿樑翼、竇武,把持朝政。畢竟漢帝劉辨,年紀尚幼小,必須要有他出面扶持才行。若是野心,何進倒也不大。保何家榮華富貴,對他而言已經足夠。

趕走董太后,卻是清除了他心中的一個大患。

按道理說,就算趕走董太后,發配徐州彭城纔算是符合祖制。可是考慮到彭城董氏,聲望極高。董太后若是回到彭城振臂一呼,則徐、青、豫、揚、甚至荊州,都難免會有人站出來相應。要知道,看不過他何進的人,在這大漢的天空下多了去。

所以,把董太后安置在河間,卻是最妥當的方法。

彭城董氏的實力,無法覆蓋冀州。董太后到了河間,只怕再也難與彭城有所聯繫。

但要說實話,何進並沒有想過殺董太后。

畢竟是漢靈帝劉宏的母親,若是真的殺了,只怕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他的妹妹。

再說了,先朝有個王莽的先例,何進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惟。

可現在,董太后死了……

何進頓時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點不太正常,就連弟弟何苗,也在懷疑是他下的毒手。

書房中,坐着何進的智囊。

曹操、荀攸、荀爽、袁紹、袁術、王允等人都在。

“諸公,如今情況,當如何是好?”

袁紹說:“太后之死,雖與大將軍無關,但只怕是……若閹寺以此爲藉口,攻擊大將軍的話,只怕是滿朝文武,乃至各州郡官吏,都會對大將軍產生誤會。如此一來,大將軍的處境可就不妙了……再者,那閹寺若趁機對大將軍有所不利舉動……”

何進一蹙眉。

“我有羽林軍和北軍五校,又新得西園新軍。京畿之地,都爲我心腹,閹寺能奈我何?”

袁紹淡然道:“莫非大將軍忘記陳蕃、竇武的教訓?”

這陳蕃、竇武,曾召集北軍,意圖擊殺當時頗有名氣的閹寺王甫。可不成想,那王甫手中有一利害人物,卻是涼州段潁。若說軍功,在當時出了皇甫規之外,再也沒有人能超得過段潁。此人的功績,全都是一刀一槍的砍殺出來,在軍中威望極高。

段潁出馬,令?北軍臨時改變了主意。

也正因爲這個原因,竇武、陳蕃的舉事失敗。

袁紹今日提起陳蕃、竇武,卻故意忽略了段潁。張讓等人的實力雖大,卻沒有段潁這樣的人物。

曹操、荀攸很敏銳的覺察到了袁紹話中的毛病。

袁本初想要幹什麼?

曹操的第一個反應,是對袁紹產生了一絲懷疑。

何進心裡一驚,“本初之意,我該當如何?”

袁紹挺胸,傲然道:“大將軍所慮者,一爲太后不允。只是太后不知人心險惡,雖與大將軍同胞,可久居深宮,對閹寺的信任……呵呵,莫要忘記,聖上雖是大將軍的外甥,更是太后親子。若太后對大將軍心生疑慮,只怕大將軍就要危險了。”

何進連連點頭,“本初之言,甚爲在理。”

“紹有一計,可令太后改變主意,亦無需擔心閹寺從中作祟。何不召集四方猛將。閹寺罪大惡極,世人皆知。然其淫威,京畿之兵能否聽從大將軍調遣,不可不顧慮。更何況太后之死,亦是大將軍的一處軟肋。京畿之地,對大將軍不滿者,甚多。”

“召集猛將,不知何人可當之?”

“幷州刺史丁原,素來重用。其兵馬就與胡人交戰,可謂大漢精兵。且丁原帳下,猛將如雲。正好可以令他入雒陽,拱衛、震懾京畿,到時候誰人敢觸大將軍鋒芒。”

何進說:“丁原卻爲猛將。”

“河內太守王匡,曾爲大將軍掾,可爲合適人選。”

“卻是如此。”

“東郡太守橋瑁、濟北相鮑信,皆爲人傑,可爲合適人選。”

“還有呢?”

“涼州刺史董卓,太尉張溫……都是人中之雄。幾路兵馬一至雒陽,則閹寺可除,大將軍也能整肅兵馬,宣揚我大漢兵威,爲聖上揚名,令宵小藏匿。此乃一舉數得,大將軍以爲如何?”

其他幾路人馬,何進倒是都無所謂。

唯有涼州刺史董卓……他若入雒陽,好嗎?

袁紹笑道:“大將軍,可是擔心董涼州?”

“正是。”

“難道大將軍不以爲,董涼州在涼州方爲虎,在雒陽……呵呵,只怕他入京,總不可能把幾十萬大軍都帶在身邊。到時候大將軍有各方豪傑相助,董涼州也難與大將軍爭鋒。”

何進的眼睛,不由得再次閃亮。

“本初此言,甚好!”

“不可!”

曹操大步走出來,“閹寺之禍,古今有之。但世主不當假之於權寵……若欲剷除閹寺,只需誅殺元兇即可。只需一獄吏就可以辦到的事情,何必要紛紛召集外兵?”

這話說的很中肯,荀攸、荀爽都輕輕點頭。

只可惜,那董太后之死卻是成了何進的心病。他實在擔心,若張讓等人以此爲藉口攻擊,到時候何太后一聲令下,京畿之地,又有幾人可以聽從他何進的調遣。

“孟德莫非懷有私心,想要害我不成?”

何進沉下了臉,“我意已決,就依本初之計。”

一邊,袁紹露出一絲絲陰狠笑意,此計若成,則叔父的二虎爭食,就可以開始了。

董太后,嘿嘿嘿……

何進一俟決定下來,立刻安排人行動。

曹操走出大將軍府,卻忍不住仰天發出一聲長嘆。

“只怕如此一來,天下必亂。”

“孟德慎言!”

荀攸正好也走出來,聽到曹操的這句話,忍不住連忙制止,“孟德何處此不吉之言。”

曹操咬牙切齒道:“你看着吧,何進、袁紹,實乃元兇。”

荀攸一陣沉默,許久後輕聲道:“孟德可有打算?”

“我擬辭官,迴轉陳留。”

“啊,孟德要走?”

曹操看了一眼荀攸,“雒陽將不會在安寧,此時不走,只怕你我都難保全性命啊。”

“孟德何出此言?”

看四下無人,曹操輕聲道:“你我皆非黨人……我欲回家,靜觀其變。若雒陽不亂也就罷了,若雒陽因此而亂……公達,只怕你我接下來,都要另謀出路纔是。”

說完,曹操揚長而去。

只留下荀攸,呆呆的發愣。

你我皆非黨人……

以荀攸對曹操的認識,這裡面可是話中有話啊。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道靈光。

難道說董太后……

荀攸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倒吸一口涼氣。

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67章 斬雷公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68章 斷頭溝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83章 一進雒陽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12章 心思(2)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148章 鸞衛軍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393章 十年(三)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69章 轉戰青徐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10章 獅鬃獸(1)第7章 金城破羌(2)第48章 緣深緣淺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364章 彈汗山(二)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305章 大生意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297章 涼州亂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487章 長安(六)第464章 溫侯(二)第92章 絞肉機(四)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60章 雙醜會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第32 名駒象龍第460章 科舉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448章 賈詡二謀荊襄(一)第289章 南山桃花源(一)第14章 殺戮(二)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86章 雒陽喋血第6章 伏波遺寶(2)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303章 大遷徙第446章 無題第12章 心思(1)第31章 再見,姐姐第54章 分道揚鑣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60章 雙醜會第398章 十年(八)第67章 斬雷公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296章 並非那麼簡單(三)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40章 董卓喪女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195章 江東二虎臣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312章 戰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