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

的確回來了,但是並非是興高采烈的回來。

年末,女兒蔡=.+之前,河東衛家的人幾次三番的跑來追問,還氣勢逼人的讓蔡把蔡交出來,否則就云云之類的話語。

那河東衛氏家大業大,的確是很有勢力。

可蔡又豈是一個好相與之輩?多年宦海沉浮,令蔡對仕途心灰意冷,專心於學問之上,也就少了幾分爭鬥之心。和漢帝劉宏恢復了師生之情,和陽的世族也因沒了分歧,而變得格外融洽起來。在許多人的眼中,蔡如今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實人。

衛家一鬧再鬧,惹怒了蔡。

也難怪,老先生把女兒嫁到了衛家,如今成了寡婦,還被你們逼跑。現在有跑過來找老頭要人,就算蔡的脾氣再好,也受不了這個窩囊氣,一怒之下,官司就到了漢帝的面前。漢帝劉宏也是個念舊的人,立刻着人前往河東,把衛家人罵的狗血淋頭,並且責令衛家負責尋回蔡,否則又要云云之類的命令,這纔算了結。

沒成想的是,前腳旨意發出,後腳蔡=

蔡一來是覺得不好意思,二來也想逼逼風頭,乾脆帶着女兒,迴轉城祭祖。

可誰知道……

總之蔡老頭現在很火,非常的火!

不過,坐在客廳的太師椅上,蔡很舒服的舒展身體,心情似乎也好轉了許多。

這是董俷命人送來的禮物,也是做晚輩地一番心意。

當時蔡不在。蔡府的家人本來是不願意收取的。不過後來見唐周也隨行過來,就乖乖的收下來,還在唐周的指揮下,把傢俱擺放在客廳之中,看上去很氣派。

唐周,曾拜訪過蔡。

當時蔡對唐周的接待,還是很隆重。

而且家人們也聽說過董俷的名字,知道這是自家主人非常賞識的人物。

本來還擔心老頭回來會生氣,可沒成想聽說這是董俷派人送來的禮物之後。老頭居然樂了。

蔡扭了一下身子,心道:這玩意兒,地確是很舒服啊!只是,阿醜怎麼來陽了呢?不是告訴過他,最近不要來陽嗎?這孩子啊,有時候實在是過於憨直。

出京這些日子,蔡並沒有聽到董俷入京的消息。

而當初何進算計的時候,也沒有派人去通知他一聲:先生,我打算讓薰俷入京做官。

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如今蔡伯一介白丁。空有名聲,卻沒資格去知曉朝廷中的施政。若是政令從劉宏那裡發出,有時候還會告知一聲。可若是政令出自大將軍府的話,那可就一無所知。

想了想之後,蔡喚來了管家蔡安:“持我名剌,請董兵曹過府一敘。”

“董兵曹?”

“就是大將軍府的兵曹掾董俷,他不是早已經來陽了嗎?你應該知道他的住處吧。”

“您是說董校尉啊!”

“校尉?”

蔡安笑道:“老爺有所不知,如今董校尉是鸞衛營的校尉,這段時間可是很有名呢。”

“鸞衛營?”

老頭子先是一怔,隨即勃然大怒。“好端端的,他怎麼會成了鸞衛營的校尉?”

“是這樣地……”

蔡安隨即把董俷入京之後的作爲講述了一遍,笑道:“董校尉氣死了子將先生。太學院的那幫人死活不肯放過。後來大將軍也是沒辦法,就把董校尉發配到了鸞衛營。不過這董校尉也當真是心狠手辣,到了鸞衛營的第一天,趕走了太尉張溫大人的公子,砍了兩個營衛的頭,還把十幾個嬌滴滴的姑娘。打得皮開肉綻。好生可怖。”

蔡沒有說話。卻在思考薰俷這樣做的目的。

就在這時候,門子跑進來稟告:“老爺。門外有鸞衛營校尉董俷,前來拜見老爺。”

這心裡頓時很舒暢。

這阿醜果然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你看,我這邊剛坐下來,他聽到消息就來拜見了。

“請!”

蔡吐出一個字,想了想又叫住了門子,對蔡安說:“請董校尉到我書房相見。”

這書房相見,和客廳相見可是兩個概念。

非親近之人地話,那是不可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如此也表明,蔡和薰俷的關係,絕非一般地長輩對晚輩的賞識。蔡安知道了,這也就等於在說,以後可以讓董校尉不必通傳就能進入蔡府。

實在想不通,自家老爺爲何對那個惡漢如此看重。

但既然老爺吩咐了,作爲管家的蔡安也不可能去詢問,是不?

於是急匆匆的和門子來到蔡府大門外,就看見如今那個在陽婦孺皆知的董惡漢,正站在門外肅手恭敬的侯立着。在他身後,十名彪悍巨魔士站立,巍然不動。

“董校尉……”

“啊,管家,先生可願見我?”

“老爺剛回來,不過一聽董校尉來了,就趕忙讓我來迎接您。校尉大人,請隨我來。”

“你們在外面侯着,等我出來!”

薰俷不想讓那書香之地沾染兵戈之氣,這也算是對蔡地一種尊敬。

當然,他這麼吩咐,蔡安卻也不敢怠慢。連忙讓人把巨魔士請進來,好生地安排。

他帶着董俷徑自穿越了前庭,通過一個夾道後,就來到了蔡伯地書房。

書房很雅緻,門口栽種了花草。

兩邊有兩座很奇特的假山,山邊有垂柳飄動。

很幽靜地地方,空氣中瀰漫着一種似蘭似麝的香氣,再躁動的心,也一下子平靜下來。

薰俷走進書房。就連有黑色楠木書架,分列兩邊。

書架上,一邊擺放着一摞一摞的竹簡書卷,另一邊卻是一本本用紙張線訂地書本。

正對着大門,擺放着一張琴案,上面有一張古拙的琴。

俷不懂古琴,不過曾聽人說過,蔡伯先生有一張非琴,名焦尾。音色甚美。

看這張琴,似有被燒灼過的痕跡。

難不成,就是傳說中的焦尾琴嗎?

薰俷看了兩眼,順勢向牆上看去。只是這一看,卻一下子呆愣住了,許久沒有說話。

牆上裱糊了一副字,帶有蔡伯那特有的飛白書特徵。

薰俷的字也不錯。

因爲上一世老人們曾說過:字是臉面,是敲門磚,一手好字,能引得他人的好感。

故而曾苦練過。而來到這個時代後,這書法也未曾丟下。

只不過要讓他評定字的好壞,董俷沒那個本事。只能說,是有樣學樣而已。畢竟上一世練得是鋼筆字,而這輩子,卻是以毛筆爲主。再加上平日舞槍弄棒,也少有人知道董俷能寫一手好字。就連那名剌,還是薰綠爲他準備,否則他根本不會想起來。

讓董俷吃驚地,是那上面的內容。

赫然是當日在東郡的那個晚上。他和典韋在郊外說過的那番話語。

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

只不過由於這時候還沒有標點符號的運用。所以句和句,卻都是連在一起,沒有分隔。

薰俷沒有想到,蔡會把這一段話抄寫下來,只呆愣愣,好不迷茫。

蔡安看出董俷的迷茫。笑道:“校尉大人有所不知。這幅字是老爺回陽後寫下來的。說是從一至交之處聽到的醒世之言,需牢牢記在心中。放能長樂而無憂。”

“哦?”

“呵呵,這話乍看很粗俗,文字頗爲不美。可細一品味,又覺得妙不可言……老爺自從寫了這幅字之後,處世待人也都變得平和了許多,就連撫琴,也是更有境界。”

薰俷想不到自己一時地感慨,卻給蔡帶來了這許多改變。

當下也是莞爾一笑。

“校尉大人請在這裡稍等,老爺馬上就來。”

薰俷點點頭,在書案後坐下。

一陣悠揚的琴聲突然響起,帶着一絲難解的哀怨,極爲優美。

薰俷奇道:“誰在撫琴?”

“哦,是我家小姐……校尉大人不知,我家小姐的音律造詣比之老爺絲毫不差,除境界有些不如之外,倒是深得音律中三昧。只是此次回來後,所奏樂曲頗有不同,我隨老爺的日子也不算短了,也算是略通此道。小姐的音律,較之從前不甚高雅,卻似又有所開

對這音律,董俷也是門外漢。

“蔡管家好本事,我對此道,實在不解。”

“呵呵,是我多嘴了……只是提起小姐,小人也是有感而發。我家小姐如此才華,卻又極爲命苦。前些時候,聽小姐時常吟誦詩篇,頗爲感人,卻不知是誰所做。”創……只是那樂律中時常會有些哀怨,老爺說是小姐走了下乘。”

得,人家說宰相門前七品官……

這名士門下,也不同尋常啊。看着蔡安,年約三旬,談吐頗有章法,不愧是伯先生的管家。

不過,董俷對他的話題實在是沒興趣。

音律也好,詩詞也罷……董某人素來不善專長。

談這種事情,無異於對牛彈琴。

而且,談論人家的小姐,也實在不甚禮貌。董俷當下轉過了話題,問道:“蔡管家,先生何時過來?”

“按理說,應該來了啊……校尉大人請稍候,我這就去看一下。”

蔡安匆匆的走,書房中只剩下了董俷一人。

那琴聲突然止息,停了片刻後,再次響起。本在閉目養神地董俷,驀地睜開了眼睛。

那琴聲竟然是如此的熟悉?

再仔細分辨,赫然是當日在牧場時,他與綠兒唱的那首山歌曲調。

薰俷這一次是有點糊塗了。

這山歌曲調,少有人知曉,也就是在牧場內流傳,怎麼鼎鼎大名地蔡伯之女,也會演奏?

曲調響了半闕,又變得哀怨委婉。

薰俷忍不住站起來,向書房外走去,想要看一看,那撫琴奏樂的人,究竟是誰?

腦海中,隱隱閃過了一個倩影。

是她?難道是她……

早就知道,她那是個假名。但薰俷早先,實在沒有把她和蔡的女兒聯繫在一起。

演義評書中,她只出現過一次,所以印象並不深刻。

可如果仔細回念的話,兩個名字漸漸的重合在了一起。蔡的女兒,不也是嫁給了河東衛氏?

而她,和董俷相遇時,正是衛氏地新寡。

薰俷地心,突然激動起來。

如果真地是她,我絕不會再放過……

剛要走出書房的時候,蔡安卻急匆匆地回來了。

“校尉大人,實在是抱歉。”蔡安神色有些難看,輕聲道:“外面突然來了個客人,老爺正在客廳裡接待……實在不好推卻那人。老爺說,請您在書房稍待片刻,他把那人打發了之後,就立刻前來……校尉大人,要不小人給您安排些酒菜如何?”

薰俷面頰抽搐一下,輕聲道:“算了!”

他猶豫之後,對蔡安說:“管家,若不冒昧的話,我想要近一些聽小姐撫琴……哦,無需看到小姐,我只是想遠遠聆聽。呵呵,這琴聲甚美,若不細品,難得三昧啊。”

蔡安很爲難。

不過董俷似乎和蔡很親密,應該也是自己人。

想了想,說:“小姐在後花園內的涼亭中撫琴,只是小人只能帶大人在花園外聆聽。”

“如此,足矣!”

薰俷也沒有再提過分要求,拱手道:“還請管家帶路!”

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63章 溫侯(一)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49章 太平教徒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399章 十年(九)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287章 郭汜焉能爲人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146章 月旦評第413章 殺虎第75章 傷寒症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99章 殺牛角(二)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39章 中原無戰事(二)第321章 大決戰(四)第426章 當陽(二)第13章 殺戮一(上)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87章 以漢之名(一)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49章 太平教徒第17章 求官(1)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8章 大姐(1)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2章 董卓幼子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53章 老實人發怒(一)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63章 再遇唐周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348章 一場風花雪月事第446章 無題第348章 一場風花雪月事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296章 並非那麼簡單(三)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446章 無題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31章 再見,姐姐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63章 再遇唐周第255章 求賢令第53章 追悔莫及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408章 羣虎出閘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240章 雒陽一夜(一)第321章 大決戰(四)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391章 十年(一)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496章 決戰之奇兵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