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

了,雪停了,風卻變得更大了。

北方的冬天,寒風如刀,吹在臉上生疼。

傷口處傳來的劇痛,讓劉備的半邊臉頰在不停的抽搐,因爲流了不少的血,更使得他的臉色蒼白如紙。血已經止住了,可是劉備的心卻在滴血,那重歸一無所有,甚至比被盧植趕到安喜縣時還有難過的心情,好像刀子在他心頭劃過,刻骨銘心。

坐在樹林中,簡雍點上了篝火。

周圍聚攏了大約十幾個人郡兵,一個個蜷縮着,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簡雍端着一碗肉羹,走到了劉備的身旁。肉羹是用從農家搶過來的母雞燉成,散發着濃濃的香味。幾乎一天都沒有怎麼吃東西的劉備,聞道這香味立刻感到飢腸轆轆。

“主公,吃點東西吧。”

雖然很飢餓,可劉備還是做出一副笑臉,“憲和,讓弟兄們先吃吧,我不太餓。”

一幫士卒,聽到這話感動無比,都跪在劉備身邊,大聲勸說。

劉備嘆了口氣,“備無能,累得大家在這寒冬臘月中受苦,實不可恕。憲和,你身上可帶有錢財?若是誰想離開,備絕不阻攔。這裡還有些錢財,可供大家回鄉。”

由於事發突然,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簡雍的錢袋裡面,也只裝了不到一千個大錢。劉備拿着錢袋,一臉愧疚的表情。

這十幾個士卒,大都是郡人,和劉備也是同鄉。

一路撕殺培養出的情感,而劉備又如此作爲。讓一幫子原本就心思單純的莊稼漢,如何不感動。跪在劉備周圍,衆人齊聲呼喊:“主公,我們不走,我們願追隨主公,誓死效忠。”

眼中流出兩行濁淚,錢袋子也掉在了地上。

劉備依次把士兵攙扶起來,仰天發出了一聲長嘆。

就在這時候,樹林外傳來了一陣馬蹄聲。緊跟着就聽到關羽大喊:“林中地可是大哥?”

“是雲長嗎?”

劉備心中一暖。踉蹌着林外走去。

簡雍趕忙過去攙扶,從林外衝擊來了八九十人,爲首的正是劉備那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

張飛滾落馬下,五體投地跪在劉備的面前。

諾大的漢子竟然聲淚俱下,哭道:“都是翼德不好,連累了哥哥,還請哥哥責罰。”

看到張飛,劉備的心頭就升起了一股怒火。

若不是這黑廝,老子現在正抱着老婆在暖和的縣衙裡烤火呢。怎會流落到這地步?

也不知從哪兒來的力氣,劉備鏘的從簡雍肋下抽出寶劍,推開簡雍,上前兩步高舉寶劍。

“大哥,手下留情!”

關羽驚呼一聲,上前跪在了張飛身邊。

寶劍在空中凝住,劉備的手輕輕顫抖,面頰也不知是因爲疼痛還是生氣,抽搐起來。

突然,寶劍落地。

劉備把張飛攙扶起來。一把抱住,放聲大哭,“翼德無恙。我總算是放下心了。過去地事情就過去了,你我兄弟還說什麼連累不連累。經此一事,哥哥只希望你能牢記今日的教訓,千萬不要再酗酒誤事,凡事三思而後行。那我也就不枉受此一難。”

張飛,活脫脫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痛哭道:“翼德牢記哥哥今日的教誨。”

“好了。都起來吧……”劉備強作笑臉。可耳朵根子上傳來的疼痛,卻讓他忍不住呲牙咧嘴。一手拉着關羽。一手握住張飛的手,“都是堂堂七尺以上的大好男兒,莫要效仿這種小兒女的姿態。只要咱們都還活着,就有希望討回今日的這筆帳。”

關羽猶豫了一下,“可是母親和嫂嫂……”

劉備聞聽這話,不禁再次潸然淚下。關羽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不敢在開口詢問。

簡雍過來勸解了一番之後,衆人圍着篝火坐下。

“哥哥,你沒事吧!”

張飛看着劉備臉上傷口滲出來的血跡,再次感到無比愧疚。

劉備強笑一聲,“帶兵打仗,哪有不受傷地?對了,雲長你們是怎麼逃出來的?”

關羽說:“那夥人只追哥哥,並沒有太迫我等。我和三弟趁亂殺出來,收攏了一些人馬,就四處尋找哥哥……對了,那夥人的來歷,我已經打聽出來了。爲首的,就是傷了哥哥的那人,名叫董俷,是新任涼州刺史薰卓的兒子,官拜大將軍府兵曹掾。”

劉備聞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可是蔡伯所說的虎狼之將?”

關羽哼了一聲,一臉不屑之色。很顯然,他對董俷的那個虎狼之將的名頭不甚服氣。

反倒是張飛露出驚訝表情,“原來是蔡伯所說的虎狼之將,果然厲害。”

簡雍面露愁苦之色,輕聲道:“主公,若是這樣地話,我們想要討回公道只怕難了。”

公道?

劉備不禁心中曬然。

這年頭,有公道可言嗎?再說這件事,本身就是錯在己方,不管怎麼說,都站不住道理。

不過,劉備還是溫言的勸說了張飛兩句,讓那黑廝好生的感動。

“還打聽到什麼?”

“我派人往安喜縣走了一趟,據說那董俷下午時分就離開了。不過哥哥地家眷,也被他帶走,至於如何發落,還不清楚。另外,傳聞安喜縣已經通報刺史大人,說哥哥是企圖興兵造反,襲擊朝廷官員……如果這罪名落實,天下之大,卻無我等容身之處了。”

劉備耳根子的傷口又是一陣劇痛,扯的半邊臉不停的抽搐。

“若是這樣,最遲三天後,海捕文書就會發出。到時候我們可就是寸步難行啊。”

“那怎麼辦?”

劉備想了想,“我聽說當年和我同在盧師門下學習的師兄公孫瓚。如今在遼西混的不錯。不如我們暫時去投靠他?那裡距離陽偏遠,又是貧瘠蠻荒之地,時常有烏桓人作亂。公孫瓚爲人頗有義氣,定然會收容我們,然後咱們再做其他打算。”

簡雍和關羽點頭,“如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

就放了那醜鬼不成?還有大哥地孃親和嫂嫂,難道也嗎?”

劉備頓時沉下臉,“翼德休要胡鬧。董俷抓我孃親。擄我妻室,想必也是爲了向朝廷顯示功勞。有盧師在,母親和玉娘當不會有大礙。若那薰俷懂得一點規矩,必不會做地太過分。我們現在沒兵沒將,更無容身之所,談什麼放過人家與否?那董俷能放過我們就好,現在說那些狠話,只能顯得幼稚……當年韓信尚能忍胯下之辱,我劉璇地今日爲何就不能忍上一忍?翼德,只要咱們活着。總有報仇地時候。”

張飛現在是怕急了劉備。

特別是劉備說完這番話,耳朵上的傷口又是一陣疼痛,惹得面頰再次劇烈抽搐。

張飛忙說:“大哥別生氣,翼德聽你地就是!”

“那好,休息一個時辰,我們就動身。早一日到達遼西,我們就早一日可以安穩。”

關羽還弄來了一些糧食,就地燒煮起來。

劉備靠着一顆大樹坐下,心裡面卻不禁有些疑惑:那虎狼之將,和我素未謀面。可爲什麼……看他那架勢,活脫脫是和我有深仇大恨似的,這有是從何說起呢?

劉備在疑惑。薰俷也在疑惑。

車隊已經過了漳河,他仍然想不通一個問題。

韓當怎麼會在那小小的安喜縣做門伯呢?那可是演義評書當中,江東猛虎的四大家將之一啊。

也許真的是來到這時代太久了的緣故,評書演義地印記,漸漸的模糊了許多。

薰俷只記得,韓當後來是跟隨孫堅。而後有輔助孫策、孫權。是江東的元老功臣。

至於韓當什麼時候跟隨了孫堅。好像記不起來了。

隱隱約約的,那韓當第一次出場。應該是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露面。可奇怪了,韓當是遼西人,孫堅的祖籍似乎是在吳郡,怎地這兩個人,莫名其妙的混在一起?

這個問題,可真是撓破了頭也想不通。

不過,三國也是個大融合的時代。南北之間的交流,隨同戰爭也變得很頻繁。

想必是那孫堅在北方的時候和韓當結識吧。但是現在,這兩個人再也無法相遇了。

薰俷對三國演義裡的吳國將領好感不多。

除了那曲有誤,周郎顧地周瑜之外,也就是甘寧、太史慈的印象好一些。其他人,江東諸多武將給他的感覺一是狂妄自大,而是性情無賴。說好聽的,叫做血性。

“死的好!”

正在趕路的時候,董俷突然一拍大腿,大叫道:“死的太好了!”

把個跟在他身後的董綠和任紅昌嚇了一跳,實在不明白,這位發什麼神經,沒由來的就大喊大叫。

“相公,什麼死的好?”

“啊,這個……我是說,那些搶咱們馬地傢伙,恨不能殺了方解我心頭之恨。”

薰俷嘿嘿笑道,兩三句話,就把話頭給掩飾了過去。

三分天下的主角,如今除了江東孫家的人沒見過面之外,其他地都已經有過接觸。

曹操,還沒有現實出他的才能。

劉備,如今卻如同喪家之犬……

至於老孫家嘛,還沒有見面,就先去了一大臂助。董俷下定決心,如果遇到孫堅,絕不會手下留情。

心情隨之也放鬆了許多,董俷和綠兒、任紅昌閒聊了起來。

任紅昌依舊帶着那張青銅面具,害得董俷好生心癢,很想知道她長得是什麼樣子。

“紅昌,你整天介的帶着這勞什子,不覺得氣悶?”

任紅昌回答:“不會啊,這幅面具是蒲師傅之前爲我專門打造的,比以前的好多了。”

“可就算是這樣,你天天帶着它,睡覺也不摘下?”

任紅昌沒有回答。只是目光中帶着一絲嗔怪,不過並沒有顯示出太多的怒意。

和董俷接觸地時間長了,對這個主公也算是瞭解了不少。

這個人,有時候精打細算,有時候又大大咧咧,說不清楚哪一個纔是真正地他。

但,他沒有壞心思,對身邊地人很體貼。

當初綠兒姐姐嫁給公子的時候,還頗爲綠兒姐姐打抱不平。

可現在看。綠兒姐姐過地很幸福。從那臉上總是洋溢着的笑容,就能夠看出端倪。

任紅昌有時候就在想:其實有一個這樣的相公,也不差啊。雖然相貌嚇人,可是卻有很多長得好看的男人,都不具備的好心腸。而且看他對綠兒姐姐……真地好羨慕。

在她看來,董俷除了醜一點,其他方面都還不錯。

虎女營的漂亮姑娘不少,可這一路上,卻沒有看到他拈花惹草,除了薰綠和任紅昌之外。甚至沒有和任何一個女孩子單獨接觸。而且平時對虎女營也是非常照顧。

故而,聽到董俷這句話,任紅昌也沒有太大的反應。

倒是董綠輕輕的捶了董俷一下,而後壓低了聲音,說了幾句話。

任紅昌也沒有聽清楚,只見董俷恍然大悟的啊了一聲,然後扭頭又看了一眼任紅昌。

“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回頭一定替紅昌好好的找一下才是。”

說完,催馬追上去,和典韋沙摩柯兩人並肩。

任紅昌很奇怪董俷的這種反應,見人走遠了。忍不住輕聲問道:“姐姐,你剛纔和主公說了什麼?怎麼那般反應?什麼要爲我好好的找一下才行?找什麼啊!”

清脆悅耳的笑聲,從董綠的面具下響起。

“我只是和相公說。紅昌帶上這勞什子面具地時候曾發過毒誓,說是要找到看的順眼的男人才會摘下來……嘻嘻,所以呢,你那主公就說,要幫你好好的找一下。”

“啊……”

任紅昌感覺臉都在發燙,幸好有面具遮擋。外人看不出來。

羞怒的說:“姐姐怎能胡說啊!”

“我哪有胡說。明明是你早先和我說過的。我不過重複一下罷了。”

“我何時說過這話?”

“你忘記了?我

公之前,有一晚不是你陪我嗎?我就問你。妹妹這知道要迷倒多少男人,將來一定要找個好相公纔是。你就回答說,不遇到順心的人,就不摘下面具,省的男人們都是以貌取人……”

“啊……”

任紅昌頓時無語。她的確是說過這話,不過那天也只是搪塞綠兒,沒想到董綠卻當真了。

平時在沒有男人在旁邊的話,任紅昌還是會取下面具。

所以她長什麼樣子,董俷不知道,可董綠等人卻是清楚地。輕輕的捶了一下董綠,任紅昌羞怒道:“姐姐,那只是玩笑之言,你怎麼還當真了呢?不過呢,我也確實是這麼想的。天下地男人都只是垂涎我們的相貌和身體,那有什麼情真意切?”

“誰說的,你那公子就不是這樣的人……”

“嘻嘻,那是因爲,姐姐喜歡公子!”

女孩子們唧唧喳喳的說起了話,聲音傳到了董俷等人的耳中,三個老爺們兒忍不住長嘆一聲。

這些女人啊,真是,真是太呱噪了!

典韋從安喜縣出來之後,就顯得有些沉默。

“兄弟,那一隻耳地家人,你打算怎麼處置?”

“先關起來吧……我現在也沒想好要如何處置。實在不行地話,就把她們送去張掖。”

“二弟,你爲什麼對那小小地安喜縣尉如此緊張?”

“我有緊張嗎?”

典韋和沙摩柯,同時點頭。

“嘿嘿,那就對了!”董俷看着前方的路,如同夢囈般地自言自語道:“你們看着吧,那一隻耳絕非易與之輩。別看他今日惶惶如喪家之犬,可他日,只要給他半點機會,就會成爲一代梟雄。大哥,我隱隱有一種感覺,我們遲早會和他再對上。”

中平二年正月初一,陽光格外明媚。

薰俷等人帶着一路風塵,終於來到了陽城外。

正春門外。遠遠的就看到唐周和董鐵領着成蠡等人在等候。

出乎董俷意料之外的是,迎接他的人,居然還有馬嵩和他地五百名巨魔士。

“馬嵩,你怎麼在這裡?”

薰俷跳下馬,疑惑的看着馬嵩問道:“不是讓你送王姬去了嗎?你怎麼會在陽?”

馬嵩笑道:“主公,這話說來可就長了……”

正說着,從人羣中走出兩個人。董俷一見,心中咯噔一下,隱隱有殺機浮現出來。

不過。他很快就剋制住了,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來人一個黑胖,身高七尺,正是曹操。而旁邊的人,卻是相貌堂堂,體態清癯。

三縷黑鬚隨風而飄揚,眸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他嚇了一跳,心道:這貨怎麼笑起來這麼嚇人啊……果真如伯先生所說,相貌秉異。

往董俷身後看,見典韋和沙摩柯也已經下馬。如同兩尊銅像,矗立在那裡。

“孟德公,長社一別,沒想到我們這麼看就見面了!”

“是啊,是啊!”

曹操也哈哈大笑,“不過俷公子,你也忒多事了一點吧。”

什麼意思?這黑廝向我挑釁嗎?

沒等董俷反應過來,曹操拉着他的手,笑道:“俷公子是走到哪兒,哪兒就不太平;走到哪兒。這功勞就立到哪兒……哈哈,還沒有到陽,就先爲皇上立了一功。”

薰俷愕然道:“孟德公。您這話從何談起?”

“俷公子莫要在遮掩了,冀州刺史王芬八百里加急送來奏章,安喜縣尉劉備密謀作亂,不想被公子所察覺,更一舉擊破對方……皇上也很高興,還說要擇日見你呢。啊。差一點忘記了。我來爲你介紹一下。這位乃是黃門侍郎荀攸,荀公達。”

薰俷一震。忙拱手道:“久聞先生大名,今日一見,俷三生有幸。”

荀攸笑了笑,“俷公子多禮了。攸不過徒有虛名罷了,怎比得公子勇武?曾聽家叔說起過公子,今日一見,果然是伯先生所說的虎狼之將,名不虛傳,名不虛傳。”

“好了,二位就不要客套了,大將軍還在府中等着呢!”

“啊,大將軍在等我?”

“是啊,你這位大將軍府的兵曹掾來了,大將軍自然要親自見一見才行。俷公子,今後你我同在一個屋檐下,還要公子多多提攜啊……俷公子,您先請!”

說實話,董俷很想殺了曹操。

可不知爲何,卻始終下不了這個狠心。

牛人果真是牛人,雖然還沒有發跡,卻已經顯露出了不同凡響的人格魅力。即便是對他心懷敵意地薰俷,也忍不住生出親近之心。可越是如此,董俷也就越小心。

回頭交代了一下唐周等人,讓他們領着典韋等人先回住所。

薰俷帶着薰鐵,隨曹操一同前往大將軍府。

穿過正春門,榻上往迎春門的街道。突然從身後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緊跟着就聽到有人喊道:“八百里加急,幽州八百里加急,速速讓路,速速讓路……”

薰俷一怔撥馬走到路旁。

只見一匹快馬飛馳而過,令街道上一陣雞飛狗跳。

曹操的臉色變了,看了看荀攸。

“俷公子,我們趕快過去,看起來幽州出大事了!”

“幽州出事了?”

薰俷撓撓頭,心道一聲:這果然是個動盪的年代,怎地到處都有事情發生啊!

——————

年少天縱

一具順流漂來的女屍

一位古怪靈精的少年

一對情深義重的兄弟

諜雲四起,引出一南一北兩位年少得志叱吒風雲的少帥登場

年少天縱的他們,被當作風帆扯上了“舊中國”這條大船地桅杆~~

悲中感慨,笑中委屈,乘風破浪的這艘船會駛向何方?

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17章 求官(2)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13章 殺虎第69章 轉戰青徐第4章 殺人歌(2)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76章 五溪蠻人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383章 沿着錯誤軌跡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9章 擂鼓翁金錘(2)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60章 雙醜會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7章 金城破羌(1)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99章 殺牛角(二)第480章 家與國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382章 黑名單第36章 一氣韓九曲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8章 大姐(2)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459章 亂局(三)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362章 於不經意間第250章 漢安軍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492章 無題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492章 無題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238章 宿命相逢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338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六)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28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487章 長安(六)第28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0章 絞肉機(二)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80章 龐德公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228章 狼煙四起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79章 張機辭官第61章 惺惺相惜第12章 心思(1)第496章 決戰之奇兵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13章 殺戮一(上)第134章 俸祿三百石(一)第128章 涼州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