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

大明王朝離全民種痘還有很遠的路子要走,甚至這其實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這已經成爲了大明王朝的基本國策。

在這麼多年的管理中,雖然無法解決地方貪腐問題,但各地的衙門都在認真地執行着朝廷的政令,體現着國家的那份凝聚力。

自從江南官紳集團阻止朝廷的禁銀政令遭到暴擊後,現在的地方衙門都在認認真真地貫徹着朝廷的每道政令。

京山縣,這個曾經發生過精采故事的縣城,一個有幸被王越留下詩作的偏遠之地。

在城北的一個小村落裡,陽光灑在一片鬱鬱蔥蔥的青竹林上,青竹林反射出翠綠的光澤。這裡的生活平靜而寧謐,但今天,一股不尋常的緊張氣氛籠罩在村子上空。

村民老黃頭家中的牛生病了,這個事情很快通過族長稟告到里長,而里長則將事情迅速上報知縣劉道遠。

“水痘?即刻通知濟民院的陳郎中,隨本縣一起前往下里村!”劉道遠在得知消息,眼睛卻是微微一亮地道。

下里村,跟縣城有着五里路。

老黃頭看着患了病的大黃牛,那張老臉寫滿了擔憂,在這個以耕牛爲主要勞動力的年代無疑是一場災難。

“老黃頭,你放心好了!你這頭牛如果真是牛痘的話,縣衙會給你照價賠償的,朝廷保證不會讓你吃虧!”里長的眼界明顯更高一些,當即進行安慰道。

陳郎中跟着知縣劉道遠匆匆趕到下里村,他是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眼中透着睿智與堅定。最讓他引以爲豪的事情,正是他到京城的中藥學院進修過半年。

他在詳細檢查了老黃頭家的病牛後,便是鄭重地點了點頭:“知縣大人,這頭黃牛身上確確實實是牛痘!”

“好,交代下去,即刻召集周圍的人接種牛痘!”劉道遠心裡頓時一喜,當即便對隨行的人員進行吩咐道。

得益於百花院推出全國性報紙,讓他知曉海外正在遭受天花疫情的肆虐,朝廷十分重視牛痘疫苗的接種工作。

雖然推動牛痘疫苗接種是他們基層官員的基本工作,但在這個時候完成一場牛痘接種,自己必定可以在履歷上加點分數。

現在的大明王朝不再看重背景,而是注視地方官員的實幹精神,這對他們這種寒門出身的子弟顯得更加的公平。

“這種牛痘有什麼好處呢?”

“自然是今後不用再擔心天花了!”

“何止如此,如果不種牛痘的話,縣裡的路引都很難辦下來!”

……

雖然牛痘可以有效預防天花已經宣傳好幾年,但不可能人人都關心這個事情,而有好事之人亦是進行了解釋。

其實爲了推動大家接種牛痘,除了不允許出海和進入皇店做工外,亦是容易被卡路引。像那些需要赴考的舉子,全都要求他們先行接種牛痘預防天花。

“我接!”

“我願意接!”

“我也願意接!”

……

在知道前因後果後,十里八鄉的村民紛紛踊躍前來接種牛痘,他們對接種牛痘採取了一種積極的態度。

村民排隊等待種痘,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堅定的表情。

雖然種痘過程中有些微痛,但村民們都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在種痘後,原本緊張和恐懼的心情逐漸平復,取而代之的是安心和信任。

隨着時間的推移,種痘的消息傳遍了整個北郊地區,甚至城中有人得知可以接種牛痘的消息紛紛趕了過來。

牛痘的供應量不可能是無窮的,偏偏接種牛痘關乎大家的經商、入學和出行,所以官紳階層的子弟更加的積極。

“好了,此次種痘已經結束,大家都散了吧!”陳郎中在忙了幾天後,望着已經病死的黃牛無奈地道。

雖然他亦是不怕辛勞想要讓所有的同胞都種上牛痘,但牛痘的產量卻是有限的,而且很多時候黃牛在短短几日後便會死亡。

“我還沒有接上呢!”

“誰不是呢?前幾天我還避開了!”

“只能下次趕早了,我聽說種了牛痘就真不怕天花了!”

……

北郊還沒有接種牛痘的百姓看到黃牛果然病死了,雖然不少百姓爲此前的做法感到後悔,但亦是無可奈何地一鬨而散。

相似的情況發生在全國各地,一旦當地發現感染牛痘的黃牛,官府便會安排一次就近接種牛痘的活動。

一經發現有地方官府對這種事情消極對待,朝廷甚至會直接摘除責任官員頭上的烏紗帽。

只是各地都是受到黃牛牛痘產量的限制,如果黃牛能夠一直供應牛痘還好,一旦黃牛死亡的話,那麼這場接種牛痘的活動只能是暫時停止下來了。

“天花再傳到寧波了!”

“呵呵……我已經接種牛痘了!”

“告辭,我要在家裡閉關三個月!”

……

雖然天花疫情免不得會進入對外城市,但大明方面並沒有出現恐慌,甚至顯得十分樂觀地面對着這場疫情。

由於大明擁有比較高的接種率,特別對接觸海外或流通性強的工種進行強制要求接種牛痘,所以天花在大明並沒有出現太大的危害。

很多地方僅僅小範圍發現,但在地方官府有效的措施下,並沒有對大明本土造成太大的流行性傳染病。

在時間來到二月份的時候,朝廷還頒佈了《天花預報指南》,一種名爲口罩的商品亦是出現在市面上了。

天花的疫情似乎已經來了,但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總是很快便被各地的官府控制了疫情向內地蔓延。

在地理大發現後,不僅僅大明跟美洲大陸多了聯繫,而且歐洲的艦隊亦是已經開始繞過好望角涉足印度洋,

雖然大明王朝沒有受到天花疫情的影響,但其他地方的情況是越演越烈了。

這一場浩浩蕩蕩的天花疫情其實是起源於印度,一方面天花疫情通過海上貿易線傳入南洋,進而影響到大明王朝,另一方面疫情則在印度國內迅速傳播開來。

印度東邊是孟加拉灣,西面是阿拉伯海,雖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但特殊的地理優勢十分容易涉足海上貿易。 印度現在是羅第王朝,德里蘇丹國第五個王朝,其創建者爲巴赫魯爾.羅第。

巴赫魯爾·羅第原爲賽義德王朝信德總督,於景泰二年﹐巴赫魯爾·羅第趁蘇丹阿拉姆沙無力控制局勢之機,奪取了德里﹐成立了羅第王朝。

這個王朝管轄範圍包括信德﹑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區,現在的蘇丹是希坎達爾·洛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德里蘇丹國的安定和威望,但這個政權並不穩固。

現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天花疫情,對羅第王朝這個年輕的政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其實國家最大的財富正是人口,一旦人口出現大規模削減,不僅會削減自家的國力,而且很可能遭來外敵入侵。

在印度的一個古老村落,生活原本平靜如水,然而突如其來的天花疫情如同一場噩夢,將這個村莊推向了深淵。

“這些紅疹是怎麼回事?”

“好癢,我的身體好難受!”

“沒事的,只要熬幾天便會好的!”

……

起初,村民們只是注意到幾個年輕人的臉上出現了不尋常的紅色斑點,伴隨着輕微的發熱,但熬一熬是現在對抗疾病的普遍做法。

大家並未太過在意,以爲是普通的疹子。但很快,情況急轉直下,這些臉上的紅疹迅速擴散,並伴隨着高燒不退和劇烈的疼痛。

當幾個年輕人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村民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普通的疾病,而恐慌情緒迅速在村莊裡蔓延。

“這是什麼病?”

“他們在外面肯定做得罪神靈的事!”

“沒錯,一定是得罪神靈,神靈是降罪於他們!”

……

村民們聚在一起,當即議論紛紛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擔憂,亦是開始認真地探索這幫年輕人的病根。

只是在他們固定的思想認知中,很快便一致認定他們在外面做了不法之事,從而遭到神靈對他們的“懲罰”。

“他們都是罪惡的靈魂,唯有聖水才能洗去他們身上的罪孽!”村裡的祭司是一位年邁的長者,聲稱只有聖水才能驅除這幾個年輕人身上的疾病。

在祭司的號召下,村民們紛紛涌向神廟,希望能得到聖水的庇護。

按着以往的經驗,不僅僅這幾個年輕人需要祈禱,而且他們亦同樣需要聖水來解除他們可能遭到污染的靈魂。

他們虔誠地祈禱,將聖水先是澆在各自的身上,而後祭司親自將求來的聖水送到幾個年輕病人面前,讓他們喝下這些不知名的液體。

然而,這場疫情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

隨着天花疫情的擴散,越來越多的村民被感染,身上紛紛出現了大面積的紅疹,甚至已經開始出現了死亡病例。

“又有人死了!”

“聖水根本沒有作用!”

“好難受,誰來救救我啊!”

……

當聖水被證明並沒有作用後,甚至祭司本人亦是染天花身亡,整個村莊裡瀰漫着悲傷和絕望的氛圍,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但不斷有村民痛苦地呻吟起來。

跟大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而今印度村莊只能等待死神的降臨。

那個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村莊已經不見了,如今只剩下寂靜和悲傷,每天都有村民被天花病情奪走生命。

雖然天花疫情的死亡率是三成,但在現在的醫療條件之下,他們的死亡率其實更高,甚至已經超過了五成。

儘管有人染病而沒有死去,但他們臉上已經被疾病折磨得不成人樣,所以有的女人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亦或者選擇遠離故鄉。

最終,這個村莊在天花疫情的肆虐下徹底敗落,甚至最後一個人都沒有剩下來。

如果僅僅只是一座村莊還好,但這場天花疫情席捲了整個印度,大量的人口陸續死亡,越來越多的農田遭到了荒廢。

羅第王朝雖然十分積極地面對天花疫情,只是他們不管找來多少聖水,這場疫情不僅沒有被遏制,反而已經慢慢在整個印度地區傳播開來了。

雖然印度地區現在的人口遠遠無法跟後世相比,但亦是已經是少有的幾百萬計的人口,但每天的死亡人數都是以萬計。

在疫情出現的近一年時間裡,羅第王朝的人口其實已經大幅下降,單是因天花感染而知的人口便已經超過總人口的兩成。

在德里王者有人記載:晝死人,莫問數,日色慘淡愁雲護,三人行,未十步,忽死兩人橫截路。

只是這場疫情並不是結束,而是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偏偏地,面對這場根本沒有藥物可治療的天花疫情,大量的貴族選擇了逃離故土,而多數人選擇逃亡的方向是進入阿拉伯海。

跟南洋相比,印度跟阿拉伯半島那邊的國家顯得更加親近,甚至在很長時間裡,他們通過阿拉伯半島跟中地海相連。

不管是印度貴族的避難選擇,還是印度方面的海上貿易線,這場天花疫情註定會走上非洲大陸,亦將會通過阿拉伯半島傳往歐洲。

只是熟悉歷史的人都清楚,在這個時期的歐洲並沒有天花的預防方法,他們一旦感染到天花病毒,只有老老實實等死了。

不過印度的羅第王朝無法抵抗得了天花疫情的災情,歐洲方面又拿什麼來抵抗呢?真要依靠他們的天主教嗎?

人類的歷史,似乎無法避免自然災害。

自從朱祐樘登基以來,經過了旱災、洪災、颱風和蝗災等,大明王朝幾乎每一年都要經受一場自然災害的考驗。

如果說天花疫情算一個的話,那麼弘治八年的主旋律已經註定屬於天花。

不過跟以往有所不同,以前的災害幾乎都是大明王朝獨自承受,但這場天花疫情的災難將是屬於全世界人們的。

印度洋、南洋和東海的天花疫情只會越來越嚴重,而歐洲的天花疫情其實已經在路上了。

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407章 世間再無家家皆淨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09章 那就通通下地獄吧!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42章 皇家外戚,虎飽鴟咽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22章 糊塗有福,帝王不庸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60章 血災降臨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93章 妥協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257章 曲十八拍,春雪元宵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427章 果然有了錢都想着女人啊!第287章 淮安有喜,父子同好。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8章 國喪和新君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第362章 計中有計,天意冥冥。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278章 越說荒謬,帝指金融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296章 君臣佐使,己酉工程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417章 弘治五年新春快樂!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543.第541章 暹羅宵小,君謀四海第426章 宋澄的解題思路竟是找女人第186章 十三豹趙虎初顯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