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

時逢深秋,海流由南往北。

返京的艦隊行駛在茫茫大海上,即便這幫公子哥再如何目中無人,此時此刻都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

國人的盲目自大和不思進取,很大程度正是由於閉關鎖國所導致的。

只是朱祐樘當政後,一切都悄然發生改變。

原本用於科舉應試的國子監悄然轉變爲培養帝國人才的搖籃,此次更是將各個學科的優秀學生派往呂宋打開眼界,更是見識了海洋的浩瀚。

艦隊由呂宋島的北部朝東北方向航行,在靠近福建區域的時候,經由臺灣海峽穿過,然後沿大明的海岸線一路北上。

大明的海禁政策由來已久,而今這個時代缺少停泊的海港,所以艦隊基本上都需要在近海處過夜,而相對安全的海灣成爲過夜的首選。

這一日黃昏,艦隊停泊在一處海灣上。

夕陽下,波光粼粼,幾尾魚兒躍出水面,幾隻白色海鷗正在船桅上盤旋,偶爾發出幾聲清脆的叫聲。

王守仁身穿生員服飾,挺着腰板站在甲板上。

雖然他的臉上仍舊稚嫩,但渾身透着跟年紀不符的成熟,只是左眼皮莫名跳動幾下,致使他的心裡隱隱有一種不安。

長寧伯周彧的孫子周貴神秘失蹤後,他猜測這個事情不會這麼簡單,甚至覺得跟張鶴齡的案子有所關聯。

在一個公子哥的引領下,一個年輕人被帶到此處,一起沐浴在這片夕陽的餘暉中。

年輕人約莫十八歲,整張臉顯得十分清秀,雙目炯炯有神,皮膚白皙,整個人顯得削瘦,身上散發一股淡淡的中藥味。

在此次出行中,不僅有着非富即貴的公子哥,而且還有國子監各科優秀的學子同行。

王守仁在出行的國子監生員中算領隊般的存在,對被領過來的年輕人詢問:“李言聞,聽聞你發現張鶴齡的死有蹊蹺?”

“……是!”李言聞稍作猶豫,便認真地點頭道。

王守仁頓時來了精神,當即上下打量着這個跟自己有幾分淵源的湖廣籍學子:“你都發現了什麼?”

“那日我檢查張鶴齡的屍體,張鶴齡是被那把菜刀捅了不假,但他的口脣和指甲發紺,臉形不正。呃……發紺,這是黑裡透紅的顏色,所以這符合醫書所載被捂死的特徵!”李言聞感受到王守仁的着急,顯得一本正經地道。

王守仁知道眼前這個年輕人是船醫科的天才,卻是微微蹙起眉頭:“當時你怎麼不說出來呢?”

“我才疏學淺,豈敢亂說。當時有軍醫驗屍,而且他們很快查到阿埃塔人身上,他們便已經結案了,那時我亦不好再開口了!”李言聞顯得苦澀地道。

倒不是他不想探尋事情的真相,但他不過是一個貧寒醫學之家出身的普通學子,可謂是職卑言輕。

那時他雖然查到屍體的異樣,但欽差大人和兩位將軍都已經將案子結了,而且還將兇手就地正法,自己提出異議可以說是打人家的臉。

若不是跟人交流各種死狀的時候忍不住說起,自己都已經決定將這個發現爛在肚子裡了。

王守仁知道那天結案確實十分快捷,僅帶兵出去一趟便已經將兇徒繩之於法了,顯得若有所思地道:“這麼說來,真正的兇手恐怕是另有其人!”

“此事不能如此定斷!雖然屍體的死因是被人捂住口鼻而死,並不能排除那個阿埃塔人先捅傷張鶴齡後,再將人捂死!”李言聞進行糾正道。

王守仁的邏輯能力遠勝常人,卻是輕輕搖頭否定:“若兇人都已經動刀想要將張鶴齡捅死,又何必大費周章用手捂死人呢?”

“張鶴齡當……當時喊救命,那個阿埃塔人擔心驚動其他人,所以急忙上前捂住的張鶴齡的口鼻,結果一發狠便將張鶴齡那倒黴蛋捂死了!”幫忙將李言聞領過來的武靖伯世子趙闊眼睛微微一亮,顯得興奮地推測道。

王守仁瞥了一眼趙闊,沒想到這個草包還有這等智慧。

“據事後調查,當晚大家都沒有聽到張鶴齡喊救命的聲音,而從被捅傷的位置來看,那把刀恰好捅傷肺部,所以當時張鶴齡已經不能發聲了!”李言聞輕輕地搖頭,結合醫書的知識進行否定道。

王守仁看到趙闊的假設被推翻,頓時更加認定真兇是另有其人:“如此一來,殺死張鶴齡恐怕是另有其人了!”

在說這話的時候,他忍不住望了一眼身後的船艙,卻是發現這個船艙是那般的陰森恐怖。

“若一切成立的話,那個兇手想要捂死張鶴齡之時,張鶴齡必定奮力反抗求生,當時很可能伸手抓傷兇手的臉或手!”李言聞亦是心存正義的熱血青年,便將自己的判斷說出來道。

趙闊的眼睛頓時一亮,顯得幹勁十足地道:“我們好好找一找,一定要將真正的兇手給揪出來!”

王守仁知道這是目前唯一的線索,亦是默默接受了這個方案。

雖然自從長寧伯周彧的孫子周貴神秘失蹤後,便沒有其他人遇害,但他始終覺得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甚至下一個目標正是自己。

“這是樹枝劃傷的,你們身上難道沒有嗎?”

“討厭,這裡不方便,咱們下船找間客棧再玩!”

“小爺臉上的傷確實是被抓的,但你管得着嗎?”

……

王守仁等人按着線索秘密調查起來,雖然一度產生了別樣的豔遇,但還是將目標鎖定在最囂張的張侖身上。

有了這個關鍵性的發現後,張倉這個無比囂張的公子哥成爲了重點盯防對象,王守仁卻是想要對他人贓並獲。

終究而言,他們認爲兇手被抓傷的依據只是他們的一個推測,卻是無法構成實質性證據。

沿海的地形十分複雜,即便一些近海處亦是暗礁叢生。

又一日黃昏,艦隊繞向深海區域。

紅霞滿天,夕陽似血。

由於航程的關係,此次他們選擇停泊在一個無人島的背風處過夜,殊不知一個危險已經悄然來臨。

啊……

剛到入夜時分,一個驚叫突然間響起。

衆人循聲尋找,結果船體周圍漆黑一片,王守仁隱隱意識到第三位受害者出現了。只是他朝海里喊了幾聲,卻是沒有得到迴應。

偏偏這時,海上已經起風,原本平靜的海面像是突然沸騰起來一般,預示着一場暴風雨隨時會來。“少了一人!”

“少了誰?”

“張侖!”

……

人員經過清點後,很快鎖定了失蹤的人正是英國公府的張侖。

這個名字說出來的時候,卻是讓王守仁感受到了透徹的寒意,頓時感受到自己似乎正被一頭躲在黑暗中的餓狼盯上了。

若不是張侖,那麼真正的兇手比他所猜想要更有城府,而下一個很可能是在團體中擁有領隊地位的自己。

與此同時,外面的天空已經是電閃雷鳴,死亡的氣息已經籠罩在船艙每個人身上,甚至整條船都有了傾覆的危險。

同屬十月,東南的海域風起浪涌,而京城的夜空星河璀璨。

紫禁城,幹清宮。

這裡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般。

幾十名宮女和太監宛如辛勤的工蟻般,按部就班地忙碌起來,正在努力地伺候着那位呆在東暖閣的帝王而忙碌。

燈火璀璨,檀香嫋嫋而起。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跟往常一樣,沐浴後便來到這裡,每晚都會翻閱來自全國各地的情報。蓄着的鬍鬚變長,正在慢慢蛻變成爲一個領袖氣質的帝王。

朱祐樘認真地翻閱一份份情報,像通過上帝視角窺視自己的領土般,能準確地知曉最新發生的大事。

儘管已經在位三年有餘,但這個帝國並不見得多麼平靜,最近漕運和黃河之爭更是讓自己都感到頭疼。

漕運是帝國填補北方糧食的重要輸送線,更是關係到帝王最大的糧食儲備戰略,但現在跟治理黃河產生了矛盾。

京杭大運河本身並沒有水源,運河的水來源於周圍的水系,主要是錢塘江水系、長江水系、淮海水系、黃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五大水系。

工部治理的黃河需要變更入海口,只是這個舉措勢必要改變河道,自然會影響到運河的水量,甚至導致山東段河道枯竭。

任何事情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山東的運河無法通航,漕糧自然不能北上,加上大量的貨物滯留於南直隸等地,勢必會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即便現在朝廷還沒有拿出方案,京城的米價便已經飛漲了。

朱祐樘知道黃河必須要治理,但運河停擺的損失太大,讓他亦不得不爲這個兩難的問題感到頭疼。

經過自己的調查,河道和漕運都沒有誇大其辭,河道衙門改變黃河走向確實是爲了治河,漕運衙門反對亦是想保障運河通暢。

在一番權衡後,他決定將這個問題拋給最高會議,由那幫重臣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陛下,今晚該翻牌子了!”一個年長的太監端着盛放木牌的托盤輕步上前,顯得畢恭畢敬地道。

朱祐樘卻是輕嘆一聲,並沒有因爲自己擁有如此多貌美如花的妃嬪而高興,倒不是已經厭倦這幫國色天香的女人,而是不論自己再如何賣力都沒有回報。

不論是選擇矜持的皇后還是狐狸精的藩金鈴,亦不管自己嘗試多少姿勢,甚至是換了幾個不同的地點,她們的肚子仍舊沒有半點動靜。

到了現在,他仍舊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若不是他知道一點歷史,甚至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身體了。

朱祐樘的手指在成排的牌子中劃過,其實以他的觀察力和記憶力早已經大致知曉相對應的牌子,此刻彷彿一個個美人圖從腦海中掠過。

“就她了!”

朱祐樘突然想到一個獸血沸騰的場景,想到那個一度讓自己欲罷不能的女人,當即翻開了一個牌子。

太監看到牌子後,便由旁邊負責記事的宮女記錄,爲了證明他們沒有舞弊行爲,又是將其餘牌子通通翻了開來。

朱祐樘喜歡安靜,吩咐他們等會宵夜送一碗雞子湯過來,便輕輕地揮了揮手。

牛濛濛送來茶水,輕輕放在桌面上,便退到一旁等候吩咐。

相陪朱祐樘已經三年有餘,她是親眼見證朱祐樘慢慢蛻變成爲不怒而威的帝王,而她自己亦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朱祐樘一邊品着茶,一邊慢悠悠地繼續翻閱從各地送上來的情報。

待看到是建州方面的最新軍情,他的眉頭不由得蹙了起來。

在去年收復建州的戰爭中,大明以摧枯拉朽之姿橫掃整個建州,將建州女真部打殘,從而將整個建州納回大明版圖。

只是建州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接壤,不論是海西女真還是野人女真都習慣於搶掠,而今頻頻滋擾移居建州的百姓。

朱祐樘知道這個事情必須妥善處理,不僅是爲了安撫移居建州百姓的情緒,亦是關係大明王朝東北糧倉的戰略目標。

原本最好的做法是出兵討伐,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只是小股來犯,且自己這邊亦有斬獲,倒不至於大動干戈。

不過事情都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而野人女真此次不僅搶奪了建州百姓的財貨,而且還做了殺人放火之事。

朱祐樘知道這個時候已經不能一昧地忍讓,當即進行批示:“厚賜海西女真,陳兵於西,備戰野人女真!”

雖然現在大明朝廷財政情況支持不了雙線作戰,但真要擠點銀子打野人女真,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

在制定東北的戰略後,他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健康財政對一個帝國的重要性。

“呵呵……總算可以開始採金了啊!”

朱祐樘原以爲廣東方面又是索要錢財,結果翻開來自於工部左侍郎陳政的密報,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雖然黃金不能提高生產力,但手裡擁有足夠的黃金後,大明便可以奠定新的貨幣體系,從而慢慢地將整個世界的鑄幣稅攥在手裡。

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6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54章 天子降臨,官念烏紗。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546.第544章 忠義難全,外妾窺心第233章 軍魂(求訂閱求月票)第206章 賜號平反,佳麗三百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78章 治水求禹,風起南湘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7章 帝崩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60章 血災降臨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75章 餘波7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196章 大明不許這麼牛逼的人存在(求訂閱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284章 撥雲見日,貓王降臨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157章 有刀雪楓,神盾將危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376章 語無倫次,九族累官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320章 一件被當事人遺忘的大事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52章 黑化就會變強?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377章 皇命在天,紅顏禍水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