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

在不經意間,二月已經到來。

得益於朝廷採用後世科學的防疫政策,根除一個坊便解封一個坊,致使京城的天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雖然最嚴重的日忠坊還處在封禁中,但大家都清楚天花疫情被隔離在日忠坊,反而讓人心裡變得更加踏實。

隨着解封的京坊越來越多,加上朝廷鼓勵大家出門戴口罩和歸家勤用香皂洗手,京城的街道逐漸恢復往日的繁華。

“哈哈……終於開考了!”

“我還以爲要推遲到三月呢!”

“此次還是朝廷厲害,這個防疫政策是立竿見影!”

……

原本朝廷決定推遲的會試日期,而今禮部正式敲定會試在二月十四日舉行,致使衆考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會議上。

“我鄰居感染天花過世了!”

“所幸朝廷的措施,不然後果真不堪設想!”

“說來亦是怪,京城的疫情剛剛出現,朝廷便迅速閉禁各坊了!”

“這有什麼奇怪的,現在的朝廷效率就是高,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都被皇帝革職了!”

……

儘管天花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但京城的百姓對弘治朝是越來越有信心,卻是知道離疫情結束已經不遠了。

只是很多人都並不知曉,正是朱祐樘在皇宮最先發現天花疫情,這才速度安排順天府衙和兵部採取封坊政策。

無逸殿,檀香嫋嫋而起。

朱祐樘經過楊紫蘇數日悉心照料後,手臂多了一個標記,頜下那幾根稀疏的鬍鬚長了一些,目光顯得更加的堅毅。

經一塹,長一智。

前世一直誤以爲作爲皇帝便可以橫行無忌,但經歷過種種的爭鬥後,這才發現皇帝遠沒有大家所想的那般穩固。

若是王朝末期,則面臨那些野心家或外族的窺視。即便是身處於和平時期的帝王同樣難保遭遇陰謀詭計,甚至真的一碗湯藥或一條白綾便可以改朝換代了。

雖然馬文升事件已經過去很多天,但他知道自己還得有所提防,特別京城的權貴未必真的會老實下來。

“陛下,恕臣直言,此事不宜操之過急。牛痘固然可破天花,但其成本絕非朝廷所能承受!”戶部尚書李嗣站在近門處,顯是一本正經地勸道。

朱祐樘擡頭打量着這個顯得精明的小老頭,卻是認真地詢問道:“李卿,此事花再多的銀兩都是值得的,預算究竟要多少?”

他並不滿足於這種隔離式的被動處理天花疫情方案,在此期間亦是做了大膽的嘗試,最終“尋找”到最優的預防天花方法。

由於感染一次天花的人便不會再感染天花,基於這個免疫學的原理,朝廷先後採用了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和水苗法。

老祖宗的方法其實是主動感染低症狀的天花,讓身體產生天花抗體,從而避免天花所帶來的傷害。

像痘衣法,其實是借用輕度感染者的衣物,從而主動使自己感染天花病毒,讓身體產生天花抗體。

在刑部的多次試驗中,雖然出現一例死亡病例,但其餘受測的四十九名囚犯都成功地得到了天花抗體。

按說百分之二的死亡率已經是比較低了,但奈何大明的人口基數終究太大,一千萬人便能死亡二十萬人。

經過多次的試驗證明,最優解還是採用主動感染牛痘的方案,通過感染這種不會致死的牛痘來產生相同效果的天花抗體。

只是面對這一種最優的接種牛痘的做法,掌管大明朝廷錢袋子的戶部尚書李嗣站出來阻止,直指最核心的錢上。

“陛下,牛痘防治需要用到的是耕牛,此舉不僅對耕牛造成十分龐大的損失,而且會影響到春耕和秋收,農事生產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何況,這個事情很難做到上行下效,地方的官紳和百姓恐怕不會認真貫徹。說一句不中聽的,咱們一些地方百姓的命未必有一頭牛值錢!”李嗣知道眼前這位帝王確實是想拯救天下萬民,但亦是盡責地指出此事的損耗和弊病道。

且不說需要耗費多少頭耕牛,又會影響多少地方的農事生產。

耕牛是百姓的命根子,讓自己的耕牛主動感染牛痘而產生相當大的死亡風險,這是很多百姓都不會接受的方案,何況這種金貴的耕牛通常都是掌握在地主的手裡。

另外,一頭牛的牛痘數量終究有限,卻是很難做到全國一人一痘,所以這種防治方法根本無法在全國貫徹下去。

咦?

劉瑾原本以爲接種牛痘是一件小事,但現在聽到這位戶部尚書一番分析後,則是默默地扭頭望向皇帝。

朱祐樘從來都不是一個性格偏執的人,意識到全國種植牛痘確實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方案,便認真地詢問:“依李卿之見,朝廷該採用什麼方法呢?”

經李嗣的分析,結合後世的實踐結果,他亦是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雖然後世是通過牛痘的方式消滅天花,但更準確的表述是通過牛痘疫苗消滅的天花,而非很多人所誤以爲的牛痘。

在那個時期,華夏已經擁有通過新生小牛等小動物培育牛痘病毒的技術,即不需要採用百姓的耕牛便可獲取大量的牛痘,從而大大降低生產牛痘疫苗的成本。

即便是以後世的交通條件,政府在1950年便明確根治天花,但在推廣過程中同樣遇到種種的不配合,直到1961後才完全消滅天花。

現在的科學和交通條件其實遠遠不及後世,所以朝廷想要通過種植牛痘來消滅天花,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之事。

只是牛痘無法推廣,但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和水苗法未必不能貫徹下去。

“陛下,臣以爲現在朝廷並不具備實施治根之法的條件,可退而求其次採用治本之法!”李嗣的眼睛閃過一抹智慧的光芒,顯得一本正經地表述。

朱祐樘其實並不提倡妥協,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如何治本?”

“朝廷於各府設痘科郎一職,由痘科郎學習防治之法,在地方推廣種痘之法進行預防。若地方出現天花疫情,則效仿北京的防疫之法控制天花肆虐!雖地方時而出現天花疫情而難免有所死傷,但地方可自行防控天花疫情蔓延,此舉足可失小保大!”李嗣知道事情需要有所取捨,當即提出自己的方案道。

劉瑾的眼睛微亮,發現這個方案雖然並不完美,但卻是以最小投入取得最佳的效果,不由默默地準備給皇帝添茶。 朱祐樘不由苦澀一笑,知曉自己確實無法拯救得了天下人,只是心思活躍地道:“既然無法根治外部,那麼咱們便防外吧!”

“陛下,何爲防外?”李嗣顯得困惑地道。

朱祐樘深吸一口氣,直接拿出帝王的氣魄道:“凡下南洋或至東海的人員,通通都需要種痘方能出海,如此便可杜絕他們攜帶天花歸國!”

以目前的資源確實無法做到全國人種痘,但朝廷卻能夠讓所有出海的人員種痘,此舉便可以有效地杜絕天花進入華夏。

另外,若是要求他們種痘再出海,這樣亦可以提高他們在海外的生存能力,不至於在海外感染天花而致死。

“陛下聖明,臣這便操辦此事,務必貫徹陛下的防外之策!”戶部尚書李嗣的眼睛微亮,顯得十分敬佩地施禮道。

朱祐樘知道李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能臣,亦是進行表態道:“防外之事便有勞李卿了,至於防內便依李卿所言:朝廷設痘科郎一職,只是痘科郎該如何選拔,又有何等待遇,你們戶部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吧!”

“臣遵旨!”李嗣看到朱祐樘採納自己的建議,亦是興奮地道。

朱祐樘看到天花的事情商討完畢,便認真地叮囑:“後天召開最高會議商議奢靡稅的具體條款,你們戶部務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爭取奢靡稅的事情順利出臺!”

現在疫情已經控制,京城並沒有出現大的傷亡,亦沒有造成大的傷亡,那麼奢靡稅自然是要擺上日程。

其實此次的疫情反倒幫了朝廷一把,由於權貴們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天花疫情,而朝廷的防疫措施得當,致使朝廷的威望再上一層樓。

如今憑藉朝廷的威望出臺奢靡稅,必定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臣及戶部同僚定不負陛下所望!”李嗣現在便指着奢靡稅來夯實太倉,當即顯得十分自信地道。

朱祐樘將李嗣打發離開,而後召見了內閣首輔萬安。

權力使人年輕,這話放在內部首輔萬安的身上,卻是一點都不參假。

雖然萬安今年又老了一歲,但整個人顯得比去年還要有活力,臉上顯得十分紅潤,而眼睛似乎少了幾絲渾濁。

儘管內閣的權柄已經大大降低,但內閣首輔的寶座卻坐得更穩了,萬安仍舊是大明名義上的百官之首。

萬安對現在的身份和地位十分的滿意,甚至還慶幸自己去年果斷燒宅,跟隨劉瑾進來便恭恭敬敬地見禮。

“萬閣老,剛剛刑部來報!”朱祐樘給萬安賜座,而後心情複雜地道。

萬安是一個擅於察言觀色的老狐狸,當即捕捉到朱祐樘表情的變化:“陛下,可是刑部大牢有什麼不好的消息?”

“馬文升等幾個重要骨幹均感染天花,幾人已經在獄中病逝了!”朱祐樘暗歎一聲,便將消息分享道。

在通過崔太醫將馬文升等人一網打盡的時候,他以爲躲在京城的勢力被自己徹底根除,但現在看來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首先這股勢力的背後還有一個稱爲“袍首”的人,其次是馬文升等人感染天花過於蹊蹺,更像是有人對馬文升等人殺人滅口。

另外,從崔太醫的嘴裡得知他們擁有一個秘密培育天花的實驗室,但錦衣衛趕到的時候已經是人去樓空。

現在馬文升等重要骨幹感染天花而死,那個神秘培育天花實驗室人去樓空,充分說明馬文升的背後還有人。

朱祐樘原以爲自己將錦衣衛清洗乾淨,但從此次行動的反饋來看,錦衣衛很可能還存在着別人的暗子。

若早知道是這麼一個結果,他定然直接動用都察院的搜查廳,而不是這一支早前跟各種勢力糾纏在一起的錦衣衛。

萬安聽到馬文升的死訊,便認真地猜測道:“陛下因此事召見老臣,恐怕是想要聽取老臣對此次事件的處理意見吧?”

“不錯,朕正是此意!”朱祐樘知道萬安從來都不是一個紙糊閣老,顯得認真地點頭道。

馬文升自然難逃一死,不管是感染天花還是被推上斷頭臺都已經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情該如何進行定性。

在這場疫情中,其實存在着一個很大的難點。

雖然這場疫情的源頭已經調查得一清二楚,但其實不適合公之於衆,特別崔太醫製造天花疫情的手段不能讓天下人知曉。

只是朝廷不將真相公開的話,那麼對馬文升等人的罪名很難定奪,甚至讓馬文升等人逃過歷史的譴責。

現在馬文升等骨幹突然染天花病逝,反而讓朱祐樘更加的猶豫不決,是否要將這一場人禍公之於衆。

萬安認真思索片刻,便認真地表達觀點道:“陛下,老臣倒有一法!”

“什麼方法!”朱祐樘當即來了精神道。

萬安並沒有直接道出,而是故意賣一個關子道:“陛下可還記得原禮部右侍郎倪嶽?”

“自然記得,三年內奪門嘛!”朱祐樘想到那一場早朝鬧劇,眼睛閃過一抹怨恨和嘲諷地道。

萬安迎着朱祐樘的目光,當即進行獻策:“陛下今無子嗣,而馬文升等人秘密謀事確是意圖謀害陛下,馬文升跟崔太醫亦是往來信件爲證,故可定謀逆罪!”

朱祐樘的眼睛微微一亮,當即意識到這個處理方法確實精妙。

經過這個事情,他亦是理解後世的執政者因何要隱瞞真相,確實是有一些犯罪事實不宜全部公開。

像馬文升被譽爲當朝的正人君子,若是讓世人知曉這位賢臣最看重其實是自身利益,不僅影響到官員們的良好形象,亦是給現在的朝廷抹黑。

當然,最重要還是天花疫情能夠人爲擴散的事情不宜傳開,這個事情很可能誘發一些人效仿而出現地方疫情。

大明王朝像是一艘鉅艦,在朱祐樘的掌舵下,駛過了初春京城的天花疫情,正朝着春暖花開的時節而去。

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240章 軍功封爵第三文臣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329章 兇徒在畔,帝有嗣憂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120章 揚州夢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210章 東海新督,有刑凌遲(求保底月票)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26章 箭來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第359章 天機紅顏,玄妙自解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第120章 揚州夢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8章 國喪和新君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408章 這個數字連朕都不敢相信呢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56章 京山風波3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228章 內斬汪直,外止刀兵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169章 王聖人又逃婚了?(求月票)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514.第512章 人類的大災難降臨了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179章 江西張,鳳陽朱和我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526.第524章 爲政苛酷,蹄踏半島第415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203章 抽絲剝繭,抄家滅族第272章 遠窺石見,近觀驥遁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6章 太子入宮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54章 妙筆喜恩,畫中帝王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550.第548章 聾瞎貴後,終現演技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6章 太子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