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

貢士在百姓羣體和讀書人羣體中,現在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但來到紫禁城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學生。

跟隨鴻臚寺官員來到奉天殿前,六百零一名貢士于丹墀內分東西兩羣面北站立,只是他們註定見不到皇帝。

且不說只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進殿,殿前還有一幫身穿公服的文武百官,所以他們這幫還沒有官職的貢士只能規規矩矩地站在最後面。

“升殿!”

等了好一會,一個略顯尖銳的聲音從奉天殿中響了起來。

“臣(學生)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六百零一名貢士紛紛跪下,跟隨前面的官員叩拜道。

此時此刻,海寬等新科貢士的心情顯得十分的激動,特別一些上了年紀的貢士紛紛落淚,他們第一次離皇帝如此之近。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這是他們所有讀書人的最高追求,如今僅僅只差最後一小步。

只要他們規規矩矩走完最後的儀式,好好考完最後一場考試,那麼他們便能夠成爲大明官員,從而完成自己最初的心願。

其實儒學有壞的一面,但亦有好的一面,很多貢士確確實實有着一顆忠君的赤子之心。

宮廷禮樂響起,殿門前的鞭炮燃起。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出現在寶座之上,整個人越發有帝王的威嚴。

今天三月初一是朔日朝會,一切的儀式都是跟以往的朝會一般,不過需要增加一個隆重的殿試儀。

在傳統儀式結束後,司禮監掌印太監郭鏞舉着殿試策題來到殿中,轉而親手將試策題交給禮部尚書徐瓊。

朱祐樘看到交到徐瓊手中的試策題,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殿試只有一道時務策,通常都是由內閣大學士等重臣草擬數題,以供天子選出一題。

朱祐樘是一個敢於拿主意的人,不管是整治鹽政,還是向黎朝出兵,亦或者推動棉花出海,都能力排衆議一錘定音。

雖然萬安等重臣送來了很多道時務策供自己選擇,但跟自己想要考的東西都不同,所以此次殿試選擇決定親自炮製。

雖然殿試淘汰人並不合適,但亦需要考察出他們真正的水準,從中挑選出能夠專業實務的好苗子。

身穿一品官服的禮部尚書徐瓊接過試策題後,則舉着試題出了奉天殿,而後將這一份試策題置於殿門前中央的案上。

“學生謝陛下賜題,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鴻臚寺官員見狀,率領六百零一名貢士向試策題行五拜三叩頭禮。

禮畢,鞭炮再次響起。

在鞭炮聲中,弘治皇帝率先退殿。

文武百官在山呼萬歲後,依次退出殿中。

由於殿試名義上是皇帝“親策於廷”,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像萬安等重臣只是讀卷官和執事官,故而所有貢士都是天子的門生。

在年邁的首輔萬安的主持下,殿試便宣佈開始。

一幫軍校將準備好的試桌擺放在丹墀東西兩側的空地中,朝北排列。

禮部官員負責散發答題試卷,貢士們需要列班跪接,在叩頭後便入座,於露天中答卷。

自成化八年後,殿試的日期都是固定在三月十五,若是遇到下雨天,便只能到奉天殿兩側的廊廡考試。

此次恩科殿試是由欽天監查看了日子,今日並不會下雨。

此時的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點綴在藍天之上,其間有幾隻春燕和麻雀飛翔的身影。

六百零一張桌子整整齊齊排序,一幫重臣站在一旁監考和竊竊私語,而鴻臚寺和禮部都有官員一直盯着考生。

其實到了殿試,不太可能出現舞弊的情況了。

且不說衆目睽睽之下根本無法作弊,其實亦已經沒有了作弊的動機。若老老實實考試便能拿到進士功名,一旦在這裡舞弊都有可能被砍頭,風險和收益明顯不對稱。

“殿試題目在此!”

隨着一名鴻臚寺官員將題板亮出,所有考生頓時有種夢迴縣試的感覺,最初的縣試並不會發放試卷題目,而是由一名縣衙衙差舉着題牌在考場中來回走動。

當然,殿試的題板跟縣試的題板不可同日而語,且殿試的題目通常都會更長,有的殿試題目可達三百多字。

除了原版題目外,幾名禮部官員抄了四個副板放置在四大區域中,這樣考生便可以更準確地看到題目。

其實能走到這一步的考生都不可能是馬大哈,他們通常將題目看上一眼,便能夠知曉殿試考的是什麼東西。

在衆目睽睽之下,殿試的題目呈現:“朕臨御以來,孳孳圖治,夙夜不遑……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虛談廢務,浮文妨要……至淮、黃兩河,民生運道所繫,然河務大小臣工築堤難堪大用,逢大汛必崩。若汝世居堤下,今夏堤崩塌,房舍和農田俱沒,當以何爲生?又望朝廷如何安置?……爾多士蘊懷康濟久矣,莽夫詳於篇,朕將親覽焉。”

衆考生看到試題前面的時候,只感覺這一道有關治河的題目是信手拈來,但在看完題目頓時整個人都傻了。

談論如何治河的大道理,亦或者是怎麼樣安置災民,他們比誰都要厲害,甚至腦中有無數前人聖賢的治水良方。

只是讓他們設身處地爲災民考慮,將自己代入到災民中,這是什麼鬼啊?

歷來治河無非就是朝廷撥款,地方官員伸手拿一些,再拿一些去勞役百姓修堤。至於受災後,朝廷開倉賑災即可。

偏偏地,現在的着力點是世代生活在堤下的百姓,讓他們以堤下百姓爲視角來看待這種總會反覆出現的災情。

徐鴻在看完題目的時候,不由得艱難地嚥了咽吐沫,卻是想起會試第二場的那道有着會昌侯的題目。

由於前面已經指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所以不能誇誇其談,而是需要拿出具體的做法,但這裡其實有一個兩難的抉擇。

對一個破產者而言,若向朝廷索要過多便顯得過於貪婪,但若不向朝廷索要便註定要餓死,所以這其實是一個立場問題。

一時間,整個考場的考生遲遲沒有動筆,這一場沒有淘汰率的殿試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李裕和李嗣看到殿試的題目後,不由得默默地交換一下眼色,當今聖上心裡確實裝着底層的百姓。

河堤下游的百姓是弱勢羣體中的弱勢羣體,但還是入了當今聖上的法眼。

只是這無疑是一個難題,而今由皇帝拋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問題,卻是需要這幫新科貢士表明立場和獻策。

紫禁城,宮後苑。

朱祐樘在主持完朝會後,來到欽安殿拜祭真武大帝,祈求紫禁城免受火災。

事情證明,這個舉動還是有效果的。即便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但從自己登基以來,紫禁城從來沒有出現過火災。

朱祐樘簡單祭拜後,便走出欽安殿的大門。

現在已經是陽春三月,雖然明廷的宮後苑不喜栽種花花草草,但兩邊高大的槐樹都吐出了嫩綠的葉子,呈現一幅春意盎然的景緻。

“臣見過陛下!”一個盛裝的中年婦人迎面走過來,當即盈盈一禮道。

“皇姑,近來可好?”朱祐樘看到來人,亦是微微一笑。

這個時期的大明帝王生育能力其實都挺強。且不說自己有一小幫弟弟妹妹,英宗皇帝同樣是枝繁葉茂,單是女兒便足足有八個之多。

只是同爲公主,由於各自母妃的身份地位有所不同,自然亦有受寵和不受寵之分,其中最爲突出便是眼前這位重慶公主朱淑元。

朱淑元在英宗八女中排行第二,由於是明憲宗的同胞姐姐,加上頗得母妃周太皇太后所喜,故而地位超然。

明朝的駙馬府一般都是修在男方的家鄉,但重慶公主的駙馬府在北京城城東,時常進宮探望周太皇太后,故而是皇宮的一位常客。

重慶公主跟朱祐樘已經接觸過幾次,顯得頗爲規矩地迴應:“誠蒙陛下掛心,臣一切安好!”

朱祐樘已經結束這裡的例行公事,便準備前往養心殿處理公務。

重慶公主看朱祐樘要離開,卻是知曉這位親侄不再是當年唯唯諾諾的太子,便急忙出口:“陛下,請留步!”

“何事?”朱祐樘已經猜到重慶公主是故意創造這一場巧遇,便不動聲色地詢問。

重慶公主看到朱祐樘止步,便微笑地說出來意:“聽聞朱驥要告老還鄉,所以想跟陛下商量一點事!”

咦?

劉瑾不由得愣了一下,顯得十分困惑地打量着這位重慶公主。

且不說堂堂錦衣衛指揮使請辭關乎重大,只是皇帝都還沒有得知此事,因何這位重慶公主會提前知曉呢?

當然,亦可能是宮外的一則謠言,結果被這位公主信以爲真了。

“皇姑,此事你是聽誰說的?朕至今未曾收到朱驥的辭呈!”朱祐樘心裡亦是微微詫異,顯得不動聲色地反問。

雖然自己撤掉朱驥只需動動嘴皮子即可,只是自己需要對錦衣衛大清洗,特別能找到理由將佔着位置的關係戶通通清理乾淨,故而才採用以靜制動的策略。

原本通過錦衣衛同知楊漢可以追究到朱驥身上,從而形成錦衣衛內部的一個超級大案,但王越那邊至今還沒有找到楊漢。

若重慶公主的消息來源可靠的話,那麼朱驥應該已經意識到危機,卻是準備主動放下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勢跑路了。

但這種事情在沒有正式上辭呈前,理由是十分隱秘的事情,因何遊離在權力之外的重慶公主竟然會知曉此事?

重慶公主亦是愣了一下,旋即便堆滿笑容道:“臣聽其他人說起,亦是不曉得是真是假!只是周賢從小聰明伶俐,皇兄在世還時常誇讚於他,想必他能爲陛下分憂!”

往錦衣衛體系塞人並不是武勳、文臣和外戚的專利,駙馬都尉的兒子通常亦會進入錦衣衛就職,而重慶公主的兒子周賢現在擔任錦衣衛千戶。

原本她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過於年輕,只是看到王太后的孃家人王相得到重用後,心思亦是活躍起來了。

她倒是清楚自己兒子幾斤幾兩,雖然不太可能出任錦衣衛指揮使,但擔任錦衣衛第三把手亦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正是如此,她知道皇帝每個月初一都會來這裡拜祭真武大帝,便在這裡製造這個巧遇替兒子謀下錦衣衛僉事的位置。

“朕登基以來一直任賢用能,若朱驥真上疏請辭的話,朕會考慮周賢的!”朱祐樘知道周賢就是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早前的情報看到他跟孫杲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卻是淡淡地敷衍道。

重慶公主的眼睛微微一亮,便接着繼續說道:“陛下,還有一事!順天府尹宋澄不顧先皇賜給會昌侯府的丹書鐵券,而今竟然還咬着錢府的案子不放,竟判處會昌侯孫銘斬立決。此等不顧丹書鐵券的做法,簡直是大逆不道之舉,所以請陛下處置宋澄並下旨釋放孫銘!”

這……

劉瑾的眼睛複雜地望向伶伢利齒的重慶公主,眼神顯得十分的複雜。

由於表面是順天府尹宋澄擅作主張斬處孫銘,所以他猜到會昌侯府那邊定然動用關係,最終還是會找到皇帝這裡說情。

只是他連定國公府都考慮了,但唯獨沒有想到第一個爲孫銘求情的竟然是重慶公主。

“重慶公主,宋澄是大明的正三品官員,若他犯了過錯,該如何處置朕自有分寸!若是你覺得他此次的判法不妥,可以上疏彈劾,只是……公主不得干政,還請謹記這個祖訓!”朱祐樘自然是維護宋澄,便板着臉淡淡地表態。

啊?

重慶公主本以爲自己是抓了堂堂順天府尹的把柄,只是到了這時才發現,事情跟自己所想壓根不一樣。

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28章 真兇第435章 功敗垂成,秦淮起風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164章 成公高士,帝闢蹊徑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00章 欲速不達,謀世君臣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02章 萬民送行,王越再詩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511.第509章 比明軍更可怕的存在!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104章 弘冶抓貪,殺人誅心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82章 明現首貪,破局不易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19章 宵小劉瑾,帝臨考驗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434章 擒賊擒王,文明碰撞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12章 登基之日,美不勝收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20章 晨起乾清,天心難測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406章 咱們一起拯救大明吧?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343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夷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7章 帝崩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75章 餘波7第439章 再使大內,亮至尊牌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142章 收網行動4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467章 火燒白蓮,刀槍不侵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93章 崇文清官,刑牢有請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47章 科技之光,重歸舞臺第4章 一帝落百官肥?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73章 謀而後動,血染海西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394章 繼承人是個大難題第550章 南宮有禁,帝國有憂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23章 揚州浮屍,帝遇難題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