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

“我們高中了?”

海寬等人聽到衙差們大聲報喜,頓時有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卻是仍舊不敢相信突然砸下來的喜報。

高魁亦是覺得事情充滿詭異,畢竟會元的人選剛剛都已經正式出爐,而這三個人的水準確實不在自己之上。

偏偏這幫報喜衙差不可能假冒,亦是沒有人敢在大喜之日開如此的玩笑,更加詭異的是這古怪的名次。

在早前的公示中,此次會試明明只錄取六百名,爲何又突然騰出來“六百零一名”、“六百零二名”和“六百零三名”呢?

“這是皇帝恩賜!”

徐鴻的腦海突然閃過一道亮光,當即便欣喜地大聲道。

一些人同樣反應過來,此次會試錄取的名額是六百個。而今這三人能夠高中,且是排名六百名之後,自然是皇帝對他們的另外加賜。

“學生叩謝皇恩浩蕩!”

陳壽等三人知道這定然是皇帝的加賜,算是對他們早前的一種補償,亦或者是對他們早前忠誠的一種表彰,當即朝紫禁城的方向進行叩頭道。

他們三人都是底層出身,而今堅持幾場會考已經不易,此次落在六百名開外,可以說此生很難考取進士功名。

若是沒有進士的功名,僅僅以舉人身份入仕,那就得從正九品教諭等芝麻官做起,通常做到知縣便已經是天花板。

只是現在因爲他們在會昌侯的案子上表現出忠心一面,因爲他們三人想要替皇帝分憂,竟然得到了皇帝的恩賜。

即便這份功名來得不是那般光彩,但此舉等同於將他們從泥潭裡拉了出來,起碼他們亦能夠以正七品的知縣或一府推官作爲自己仕途的起點。

至於其他人會怎麼挖苦都已經不再重要,他們此刻只想好好地報答這份皇恩,做一個愛國愛民的好官員。

“發了,真的發了!”

張掌櫃感覺自己像是做夢一般,剛剛三個頂級的進士官就已經不真實,而今皇帝更是再恩賜三個,致使東昇客棧一下子出了六名進士。

東昇客棧不僅洗刷掉早前不吉利的名頭,而今有着如此驚人的戰績,明年參加會試的考生必定是擠破腦袋想要住進自己的客棧。

“真的六……六個全中?”

譚博看着眼前報喜的衙差,頓時有一種從天堂掉到地獄的感覺,顯得難以置信地喃喃自語。

在前二十名還沒有公佈之前,他以爲自己的賭注已經穩贏,只是隨着高魁高中,他的心臟竟然遭受三連擊。

只是誰能想到,另外三個明明給自己提鞋都不配的窮酸舉人,結果竟然被皇帝特別賜予進士功名。

現如今,他更是輸掉了賭注,等會還得跑到北鎮撫司罵朱驥,自己的舅舅恐怕是要扒掉自己的皮了。

噼裡啪啦……

東昇客棧再次燃起了鞭炮,向周圍傳達這裡的喜訊。

原本客棧的生意就不景氣,自從發生錢小姐遭到追殺的命案後,生意更是一落千丈。只是現在彷彿枯樹逢春般,竟然一下子誕生了六位進士,亦不怪張掌櫃笑得合不攏嘴。

北京城的天空很藍,纖塵不染。

事情正如他們所猜測的一般,正當報喜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劉瑾已經攜帶着一道旨意來到了順天貢院。

由於徐鴻、張遂和高魁三人高中,那麼自然不需要干涉。

面對海寬、陳壽和翁鵬三人都不在六百名的榜單上,劉瑾亦是傳達了旨意,將這三個人加添上去。

朱祐樘並不打算擠佔其他人的名額,故而本屆會試錄取的人數不再是六百名,而是變成了六百零三名。

王越在處理完這些事情後,卻是不能即刻回家,而是要跟隨劉瑾一起進宮面聖。

劉健看到王越受到皇帝如此器重,像是打翻了醋罈子一般,當即暗暗下定決心要將王越再次踩到泥裡。

王越突然感受到身後投來一道惡毒的目光,但並沒有回頭,而是跟着劉瑾沿着寬大的甬道朝着外面走去。

由於聚奎堂一直不許跟外界聯繫,故而王越壓根不知曉外界所發生的事情,自然不曉得錦衣衛竟然想要炮製一個會試舞弊案。

王越聽完劉瑾的訴說亦是暗暗後怕,發現京城的水確實很深。

會昌侯的案子都還沒有解決,結果一個小小錦衣衛百戶馬恕竟然逮捕三名舉子想要查會試舞弊案,這擺明是要針對剛剛還朝的自己。

到了此刻,他慶幸自己遇上的是明主。

若真因爲這六名舉子的忠君之舉,便要調查自己泄題舞弊,那麼這個事情簡直比當年作詩怨望的罪名還要冤。

劉瑾將王越領到順天貢院門口,指着停在這裡等候的馬車道:“王大人,請上車吧!”

“好!”王越知道劉瑾是皇帝身邊的當紅太監,便客氣地應了一句。

由於順天貢院離西苑頗遠,故而最好的選擇是乘坐馬車。

王越其實是希望騎馬前往,只是現在京城不比地方,京城有着太多的規矩,便跟隨劉瑾一起登車前往。

此次重返朝堂,他知道其實還是要打仗,只是敵人藏得更深更隱秘罷了。

像此次想要攻擊自己的錦衣百戶馬恕,這個不過是某個勢力的馬前卒,而真正想要打擊自己的人必定是政敵。

剛剛跟禮部左侍郎劉健的交鋒中,他隱隱覺得劉健這個人的城府不足,真正下棋的人恐怕是隱藏在暗處。

駕!

隨着馬伕揚鞭抽馬,馬車便朝着西苑的方向緩緩而行。

王越跟劉瑾交談幾句後,便坐中央位置閉目養神。

他知曉皇帝如此急於召見自己,恐怕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替他破局,事情恐怕比以前還要棘手。

以前在安陸之時,只覺得地方是被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所坑害,但慢慢意識到很多癥結恐怕就在這朝堂,甚至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賢臣身上。

只是現在他既然已經回來了,且還得到了皇帝的鼎力支持,那麼自然還得繼續屠殺一番,直到殺得這些人通通老實做官爲止。

或許經歷過纔會懂,想到爲保家衛國獻身的將士,想到辛勤耕種的純樸百姓,一些人是真的該下地獄。

西苑,養心殿。

身穿常服的朱祐樘端坐在案前,正全神貫注地處理着政務,整個人顯得越發成熟。

雖然今天的北京城十分熱鬧,但作爲大明的帝王自然不可能將視野侷限在京城,而是放在兩京十三省之中。

在西南戰事結束後,而今最受關注的是湖廣,湖廣總督劉忠彙報清丈進程的奏疏剛剛送到他的案前。

雖然湖廣的清丈進度仍舊十分緩慢,但劉忠就像一頭勤勤懇懇的老牛犁地般,卻是不放過任何一塊本該屬於大明的稅田,讓那些匿田的地主無所遁形。

其實很多人以爲有着刁民冊,又有像劉忠這種盡職官員進行清丈,湖廣的地主必定會主動將所有隱匿的田畝進行登記。

只是這種想法其實大錯特錯,那些地方官紳的貪婪超乎想象,讓他們將利益吐出來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儘管很多地主選擇主動登記,但每個月都有十幾個大地主上了刁民冊,更有人因激烈對付朝廷而被處死。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或許這纔是真正的社會現象。

只是面對着這些阻力,自然是該處罰的處罰,需要處死的則是處死,清丈田畝將是弘治朝的一項基本國策。

朱祐樘面對劉忠的奏報,便進行批示:“朕聞卿至今仍親力親爲,着百姓衣下田,常寄宿於野,時而不得果腹。時念卿在湖廣多艱,朕心甚愧。卿今之功在千秋,田稅乃國之基石,卿清多一畝則益國一分。憶君臣往昔相約創盛世,卿在湖廣踐行,朕心未更,望卿在野多加珍重,粥溫而食之!”

雖然在張居正時期,明廷直接發動全國官員一起清丈的做法,只需要三四年的時間便完成了清丈工作。

只是明朝的總田畝是7到8億畝,而後面的朝代的總田畝高達20億畝(仍舊存在隱田),所以完全有理由懷疑張居正的清丈並不徹底。

其實這是一個合理的猜測,清丈最重要的是丈量尺子和人員公正,滿朝文武亦是隻出現一個劉忠,又憑什麼能保證所有的官吏清廉公正呢?

朱祐樘知道這個事情切不可急於求成,只有慢工才能出細活。

哪怕劉忠需要花費三年的時間完成湖廣的清丈工作,其實這都是值得的。劉忠將湖廣的隱田基數披露出來,那麼便可以樹立成爲全國清丈的標杆,其他地區便很難隨意敷衍。

其實張居正當年亦是以自己老家湖廣爲標杆,但奈何做得還是急了一些,致使福建的田畝數幾乎是沒有變化。

張居正花費三四年的時間清丈出1.55億畝,自己將時間拉長到五年,相信必定能夠清丈出來3.1億,從而突破10億畝大關,達到後面朝代的一半。

銅爐中的青煙嫋嫋而起,空氣瀰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朱祐樘現在已經習慣甚至喜歡上這種味道,便是繼續處理着手上的政務。

除了湖廣外,宣大跟蒙古的關係日益緩和,特別自己在去年寒冬跟他們交換一萬件棉衣,致使雙方進入了蜜月期。

至於山西有雪壓垮房屋的災情,這個時代有着成熟的賑災流程,自己只需要保證用的人相對可靠即可。

朱祐樘知道山西十分重要,正準備物色山西總督的人選,只是得知王越已經帶到。

兩京十三省的政務要處理,這個大明王朝不能亂,但這個朝堂還得繼續清洗,特別要將華夏的蛀蟲處理乾淨。

朱祐樘伸展了一下身子,看到走進來的王越便微微一笑:“王卿,人家都說主持會試要脫一層皮,朕觀你倒還是精神抖擻啊!”

黃盼看着進來的王越臉色確實很好,亦是不由多打量王越一眼。

“陛下,跟軍旅的生活相比,主持會試並不算苦差,說苦的人定然是矯情!”王越是真正吃過苦的人,顯得十分輕鬆地迴應道。

這……

跟隨進來的劉瑾先是微微一愣,而後眼睛複雜地望向王越。

那些主持會試的考官都是一直喊累,像是要了他半條命一般,結果到這位王御史這裡竟然說出這番論調。

這個事情一旦傳出去,必定會讓那些詞臣臉上掛不住了,這一位真的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那幫清貴的詞臣啊!

朱祐樘看得出王越說的是實話,便輕輕地點了點頭:“朕沒有軍旅的經歷,但亦是從史書有所瞭解,記得王卿還寫了一首詩叫《自詠》,自嘆儒官拜將官,談兵容易用兵難,世間惟有徵夫苦,後面是什麼來着了?”

“陛下既然記得臣的詩,臣受寵若驚,後面是:天下無如邊地寒。發爲胡笳吹作雪,心經烽火煉成丹。朝廷公道明如日,俯仰無慚處處安。”王越心裡暗暗感動,亦是有些震驚,先是表態而後背誦後面的詩文。

朱祐樘知道想要開創盛世便不能讓邊將寒心,只是今日並不是要談論邊防,便話鋒一轉:“今日本該讓你回家休養,只是你主持會試期間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需要讓你即刻知曉!”

“陛下,可是馬恕的事情?”王越在來的時候便已經聽劉瑾訴說事情的經過,便是直接切入正題道。

朱祐樘感受到王越是真正專注於做事的人,輕輕地點了點頭:“此事涉及朕的親衛,刑部和順天府衙都不合適插手,所以朕打算要你的都察院來徹查這個案子。經查馬恕只是一個棋子,朕要你從馬恕身上着手,查出背後屢屢擾亂朝局之人!”

“陛下,敢問陛下可是已有查獲?”王越知道眼前的帝王從來都不是一個空架子,當即便想套取情報道。

朱祐樘發現王越是個懂得做事的聰明人,便故意賣了一個關子:“王卿關在順天貢院期間,朕確實進行了秘密調查,你可知朕查到了誰的身上?”

“錦衣衛指揮使朱驥?”王越心裡微微一動,當即便大膽地猜測道。

朱祐樘猶豫了一下,便直接給出答案:“是,但亦不是!朱驥這個人行事十分的謹慎,很多事情都交給他的副手錦衣衛同知楊漢來做,此次指使錦衣百戶馬恕抓人並不是朱驥的指令,而是錦衣衛同知楊漢口頭指使!”

“這倒是好手段!事情都是下面的人來做,只要下面的人不指證於他,那麼他理論上是絕對安全的!”王恕是懂兵法的人,顯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經說開,便索性坦白自己的企圖道:“朕不僅僅要朱驥的罪證,還想要將他在錦衣衛的同夥全部揪出來,希望你能助朕清洗錦衣衛!”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王越猶豫了一下,旋即認真地拱手。

朱祐樘端起桌面的茶盞,便淡淡地表態:“但說無妨!”

“錦衣衛是陛下的第一親衛,他們中有些人心裡或許不忠,但斷然不會有結黨謀反之念!”王越雖然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但有着清晰的認知地道。

朱祐樘主要嫌棄的是朱驥等錦衣衛跟文官走得太近,只是有些話還是不能直說:“王卿誤會了!朕並不是懷疑錦衣衛結黨謀反,而是懷疑他們結黨謀私,甚至已經參與到政治鬥爭之中!”

“陛下可有查到了一些東西?”王越這才明白過來,當即便認真詢問。

朱祐樘輕呷一口茶水,便是透露情報:“據朕最新的調查所得,朱驥經營着一間當鋪,另外還有一間賭坊。經過這些時間的調查,發現一些錦衣衛到他的賭坊時常贏錢,其中便包括錦衣衛指揮同知楊漢的兒子!”

“陛下,當鋪如何賺錢的?”王越心裡微微一動,當即便追問道。

朱祐樘深深地望了一眼王越,卻是有着考察的意圖道:“朕只能向你透露這麼多了,剩下由你的都察院來調查,希望你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

“遵命!”王越知道壓力已經落到了自己身上,顯得苦澀地拱手道。

劉瑾看着離開王越的背景,卻是知曉今年的朝堂必定不可能平靜。

雖然看着這個小老頭文質彬彬,但王越的那雙眼神不會騙人,朝中的奸佞恐怕真的是人頭不保了。

現在皇帝給予王越都察院和新成立的搜查廳,還讓王越可以將矛頭指向錦衣衛,註定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第306章 犯明必誅,一路向東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142章 收網行動4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7章 帝崩528.第526章 朝事遇難,喜恩獻策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27章 布票可期,寶監韋眷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127章 刺駕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357章 有道無道,福禍自解第431章 災降華夏,帝解疑團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61章 臣爲刀殂,君爲魚肉。第34章 考場多汗,良材兩棵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第49章 六宮粉黛多姿色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455章 帝之手段,瘋犬歸窩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217章 春種惡果,禍於南端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279章 千年之殤,國有內疾(月票6)第163章 帝治風奏,宋澄破謎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235章 舉國巨震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508.第506章 帝心難測唯有奮力拼搏!495.第493章 帝鬥精怪,其樂無窮!第6章 太子入宮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489.第487章 命中註定般的東西相撞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122章 投石現窩鼠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63章 這頂帽子臣頂不住啊!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90章 暴君弘治,明當奪門第263章 小人作怪,越教做人第237章 華夏的軍事底蘊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36章 弘治元年最後一釣第168章 有冊刁民,帝刀問世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13章 紫禁城飛來“天災”第444章 公主海霄,帝賜東海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131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