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

夜幕降臨,整個京城亮起盞盞燈火。

成國公府坐落在城西的核心地段,這一座由定都時所建的豪宅,正彰顯着這個公爵之家的底蘊與不凡。

雖然成國公朱儀已經到南京出任南京守備,但成國公一脈世居於京師,這裡既有姻親又有舊部,所以今晚顯得格外的熱鬧。

單是在京城的武勳,今晚竟然來了足足十位之多。

明朝的勳貴冊封的數量看似不少,但一直能夠延襲至今並不算多,特別絕嗣和犯罪等原因致使很多爵位未能延續下來。

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洪熙朝封功勳(非勳戚)四個,宣德朝五個,正統朝九個,景泰朝六個,天順朝十五個,成化朝八個,而佔比最重則是永樂朝五十四個。

像在靖難之役中,朱棣麾下聚集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在朱棣冊封的8位國公中,朱能的成國公、張輔的英國公、沐晟的黔國公、徐增壽的定國公一直傳承至今,而榮國公姚廣孝、榮國公張玉和涇國公陳亨是追封,而淇國公丘福率軍北伐韃靼因輕敵冒進被俘遇害被剝奪世襲爵位。

至於13位侯爵,泰寧侯陳珪、武安侯鄭亨、保安侯孟善、永康侯徐忠、隆平侯張信世襲至今,鎮遠侯顧成鎮守貴州、同安侯火真隨丘福北征出塞兵敗戰死除爵、靖安侯王忠隨丘福北征出塞兵敗戰死除爵、武成侯王聰隨丘福北征出塞兵敗戰死除爵、安平侯李遠隨丘福北征出塞兵敗戰死降伯爵、保安侯孟善被奪爵、成安侯郭亮降伯爵、成陽侯張武因絕嗣除爵、思恩侯房寬沒有世襲。

雖然被冊封伯爵的數量更多,但到現在仍舊世襲的伯爵一共才27個,其中大部分是留在南京等地,在京城的伯爵不足半數。

撫寧侯朱永等幾位重要的侯爵來到成國公府的花廳中,加之有着不少實職的軍將前來,無疑算是時下最強大的武將集團。

這個花廳坐落了足足三大桌,只是這裡儘管很熱鬧,但每個人的臉色都帶着一絲的凝重之色。

任何一個看似微小的變動,很可能會觸碰到一部分羣體的利益,而朱祐樘的強軍之路正在侵害武勳集團的核心利益。

第六代泰寧侯是陳桓,於成化八年襲爵,歲祿一千石,原是十二營的提督之一,但因瀆職於去年被朱祐樘撤了職。

陳桓雖然沒有任職,但消息十分靈通,對在場的武勳直接透露道:“剛剛從宮裡得到消息,皇帝明日要到神盾營巡營!”

這個消息並不是太監遞紙條送出來的,而是朱祐樘巡營要提前規劃路線和安保,在支會兵部的時候自然會泄露開來。

“據本侯所知,陛下這是第一次出京城,對神盾營當真是重視啊!”撫寧侯朱永聽到這個消息,亦是帶着酸意地道。

自朱祐樘上任後,一改成化帝重視勳戚的做法,卻是直接將京營兵權收歸內廷,更是將泰寧侯是陳桓等武勳免職。

若是這樣則罷,最近花費重金打造的神盾營同樣將武勳集團排擠在外,而今還要親臨神盾營巡營。

“我以前一個小兵直接被撥到神盾營擔任百戶,簡直就是胡鬧!”

“這有什麼,一個在奮武營是有名的刺頭,結果現在成神盾營的副千戶了!”

“呵呵……神盾營那個千戶去年被本侯親自治過罪,如此失德之人焉可重用?”

……

武安侯等武勳聽到談及神盾營,特別是將神盾營的人事變動看在眼裡,當即便紛紛氣憤地指責道。

雖然軍隊的人事權早已經落到文官集團手裡,但文官集團亦會參考他們的意思,卻不像神盾營這般將他們徹底排擠在外。

正是如此,他們雖然沒有在朝堂中跳出來表明立場,但心裡都是強烈反對弘治帝創建神盾營。

“在這裡抱怨有何用,還是趕緊想辦法讓皇帝回心轉意吧!”

“依本侯之見,想要讓皇帝回心轉意,恐怕還是得從神盾營上做文章!”

“我已經在各營鼓動鬧餉了,但現在真不比以前,下面很多人都想要上進啊!”

……

撫寧侯朱永等人在京營中頗有勢力,而今亦是希望能讓朱祐樘“回心轉意”,故而很是積極地參與討論道。

其實他們並不是對神盾營有多深的仇怨,而是神盾營讓他們感到了一種危機,甚至會侵犯到他們的核心利益。

得益於他們祖輩的努力,而今他們通過世襲的方式一直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更是通過武勳血脈壓制所有想要冒頭的中下層將士。

只是現在朱祐樘在神盾營用將不再看重出身,而是看他們的軍事才能,這無疑會打破他們一直試圖用血統所營造的金字塔模式。

正是如此,阻止朱祐樘的精兵壯強路線,阻止朱祐樘的代表作——神盾營,已經成爲武勳集團最爲迫切的事情。

即便是面對一位有着血性的帝王,但關係到他們武勳集團的核心利益,他們亦決定在暗地裡使絆子。

終究而言,這個天下有着他們的一份功勞,而朱祐樘不能爲了所謂的精兵強將路線就指染他們的核心利益。

“僅僅動員十二營鬧餉還不夠,咱們不能坐以待斃,得想一個萬全之策!”泰寧侯陳桓至今都無法釋懷被免職一事,顯得十分激進地道。

雖然在這裡所說的話題過於敏感,但武勳集團亦有着自己結盟的方式——聯姻。

像定國公朱勇的五個女兒全都嫁入勳貴或軍將之家,而朱儀的四個女兒同樣如此,其餘旁系效之。

當然,定國公府亦不是“只出不進”,像朱勇所娶的是都督王同之女,而朱儀則娶了原禮部尚書胡濙之女。

從定國公的聯姻路線不難看出,由於武勳間時常聯姻,致使整個武勳集團已經成爲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若是一家出事,往往會牽連多家,而在這裡的人都會深受其害,故而倒不需要過於擔心這裡的保密性。

一直侃侃而談的撫寧侯朱永注意到朱輔沒怎麼發表意見,當即便拉着他表態道:“世子,老國公不在京城,你得替我們拿個主意啊!”

衆武勳聽到這話,紛紛扭頭望向這位世子。

京城只有英國公、成國公和定國公三家。只是成國公徐永守已經瘋掉,英國公張懋跟文官集團過密而被武勳集團所詬病,而今統領京城武勳集團其實是成國公府。

雖然成國公朱儀在南京,但弟弟朱佶在皇城任職,而世子朱輔早已經長大成人獨當一面,現在已經成爲武勳的領軍人。

朱輔是一個留着漂亮鬍子的中年男子,將在場武勳的反應看在眼裡,只是一直笑而不語,顯得十分的沉穩。

跟很多武勳子弟一般,而今他並不擅於騎射,但終究從小生活在京城,眼界和心計都已經遠超同齡人。

朱輔看到自己終於得到重視,這才便淡淡地開口道:“不知諸位可有想過。咱們武勳爲何顯貴?”

“自然是咱們先祖跟太祖或太宗打天下,咱們都是功勳之後!”泰寧侯陳桓當即不以爲然地答道。

撫寧侯朱永等人輕輕點頭,亦是認同了這個說法。

朱輔面對衆人的目光,卻是輕輕地搖頭道:“這是其一,更重要是咱們武勳是世襲!萬安做了十年首輔,大家都說他是官場的常青樹,但泰寧侯已經在位十六年,在場諸位比萬安在位年長比比皆是!所以退一萬步來說,陛下不重用我們,但我們仍舊還是世襲罔替的武勳!”

“話是這麼說,但我們等不起,而世子您更等不起!”泰寧侯陳桓望了一眼朱輔,顯得話中帶話地道。

世襲罔替原本是他們最大的依持,但奈何現在的皇帝才十八,而朱輔都沒有襲爵便已經四十,而陳桓已經是年過五旬。

真要熬年齡的話,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優勢。

朱輔自然知道這一點,當即便發表自己的觀點道:“本世子的意思是咱們的武勳是世襲罔替,神盾營的將領可以升下去,但亦可以降下來。只是從長遠來看的話,咱們此次鬧餉將十二營的兵餉提上去,今後咱們的日子只會越來越舒服!”

“不錯,確實是這個理!”泰寧侯陳桓的眼睛微亮,當即便鄭重地點頭道。

雖然提餉是整個軍隊的事情,但朝廷兵餉的發放多了,他們這幫位於金字塔的武勳從中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

特別他們終究是世襲罔替的武勳,即便現在無法掌權,但將來一定還會重執京營,到時便能從士兵身上壓榨到更多的油水。

遠的不說,單是現在很多士兵都欠着他們的債,而今朝廷給這些士兵漲薪,反而能讓這些底層的士兵將早前欠賬還上。

朱輔看到大家都將自己話聽進去,便制定方略道:“咱們確實要阻止神盾營,但十二營鬧餉漲薪亦很重要,今晚將諸位請來其實是共謀第二事!”

撫寧侯朱永和泰寧侯陳桓交換一個眼色,卻是意識到成國公府出了一個優秀的政客。

夜漸深,成國公府的核心武勳成員正在竊竊私語,正在醞釀着一場大風暴。

次日清晨,紫禁城。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乘坐龍輦從午門正門而出,宮車已經等待在這裡,而相隨的文武百官在後,披甲的御林軍散發着肅殺之氣。

“啓駕!”

隨着劉瑾傳達聖意,午門城樓的鐘鼓齊鳴,一行人在御林軍的護送之下浩浩蕩蕩朝着德勝門而去。

由於是弘治帝出行,故而相應的街道早已經戒嚴,原本熱熱鬧鬧的街道此刻愣是見不到半個人影。

錦衣衛指揮使朱驥不敢怠慢,已經發動手下的錦衣衛在京城充作暗探,而他本人選擇了順行伴駕。

朱祐樘自登基以來,這是第一次離開北京城,心情不免有點小小的激動。

隊伍很順利從德勝門離開,眼前是一條向北的官道,而官道兩邊則是田野和湖光山色,不少正在勞作的百姓能夠遠遠看到這一支當今天下最豪華的皇家儀仗隊。

旗幟飄蕩在正月之末的朝陽下,被照得璀璨奪目。

最前面是十二面龍旗開道,由十二名身穿兵甲的校尉分左右持旗而行,緊跟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後,同樣身穿着兵甲,隨後是門旗、日旗、月旗,青龍、白虎、風、雲、雷、雨、江、河、淮、濟旗等六十四面,木、火、土、金、水五星旗,五嶽旗,朱雀、玄武、熊等旗及二十八宿旗,每類旗用甲士五人,一人執旗,四人執弓弩。

隨後則是幢節、響節、金節、燭籠、青龍白虎幢、班劍、吾杖、立瓜、臥瓜、儀刀、鐙杖、戟、骨朵、朱雀玄武幢等。

錦衣衛是這支儀仗隊的護衛軍,由錦衣衛指揮使朱驥親率八千人,全權保衛着居中那一輛金光燦燦的馬車。

朱祐樘選用五輅中的金輅,卻是由宮女藩金玲和牛濛濛隨行伺候,正是平視着前方,渾身透着幾分皇帝的風采。

雖然他不會做一個率領大軍親征的武皇帝,但亦是想要做一個所到之處令萬民匍匐的真帝,故而誰亦不能阻止他帶領大明走上精兵強軍的強軍之路。

神盾營的營地離北京城有着十里的路程,遵循“強軍扎於外、弱軍駐於內”的駐軍原則,而今新型的軍營已經修築完畢。

轅門下站着身穿威武盔甲、手按刀柄的將士,而十二營提督錢義已經在這裡恭候多時。

這座新營地由朱祐樘參與設計,最大的特色是這裡的校場很大,而東面修建一個觀演臺,跟後世的單面球場很相像。

啊?

戶部尚書李嗣、工部尚書賈俊和兵部左侍郎何琮等高官由於有所擔心,故而亦是選擇隨行伴駕來到觀演臺上,只是臉上很快浮現了震驚之色。

這一支重騎身穿統一的紅色軍服,他們手裡扛着“神盾”旗,宛如一陣風般從校場那邊整齊出現。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神盾營統領張永統領一千重騎來到觀演臺前,當即帶領所有將士翻身下馬,向朱祐樘行軍禮道。

第114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510.第508章 土佐七顆牙齒被打碎了第100章 文臣真容,王越殺王第442章 忠將出動,叛國者死。第286章 惡子之首,抄家問罪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25章 操練實況第438章 江南反噬,軍動九州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346章 新相爲橋,百官挾君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127章 刺駕第211章 孫交求生,公府求榮(我求保底月票第461章 帝血江南,爾香求血第43章 小我濛濛,大我帝王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03章 慫包興王還犯了情癡第6章 太子入宮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29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85章 三江感言和上架感言!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2章 何以治國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292章 萬丈豪情,先建後朝?第13章 給你機會,你不珍惜?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474章 世界,咱們一分爲二吧!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28章 真兇535.第533章 有金閃爍,狀元問世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80章 陛下大將軍與北元女俘第99章 滑臣難纏,知縣有愚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84章 羣臣如魚,帝起色念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412章 乾清宮夜裡的一場火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10章 廢儲舊事,暗藏玄機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35章 新官鐵面,帝治贛疾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106章 北元新勢,帝斬侯貪第149章 春耕在即,武勳有謀第475章 弘治要畫一條線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421章 西方航海不帶錢,東方衙門八字開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72章 餘波4第239章 大明的旗幟飄揚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