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年 (本卷完)

打完收工。

看起來很搞笑和很不合時宜的話,只是方不言想用來沖淡離愁別緒的一句玩笑。

然而勒石銘記之後,他們再也沒有藉口在珠峰上逗留。

彷彿老天也不願意讓他們在這裡繼續待下去,短暫的明月之後,整片天空再次被風雪瀰漫,不見天地,不分日夜。

任他們神功蓋世,也不能拒絕老天的勸返,互道一聲暫別再會,便帶着那些看不見得收穫,頗有些“虎頭蛇尾”的離開。

除了他們自己,沒人能評價他們此行到底值不值。也沒人知道,他們究竟收穫了什麼。

下山的過程,論精彩程度,不比上山時要差,他們上山時所經歷的所有困難,還要重新經歷一遍。

但是此時,性質已變,心態不同。

不同於上山時的那種未知無助,茫然無知。下山時,他們已然知曉,無論怎樣的困難危險,山下還有平坦的路在等着他們。

就像方不言,上山差不多用了兩三天的時間,然而下山時,同樣的路,他只用了一天。

看到希望和看不到希望的區別,就是如此。

下山的過程不再敘述,只要知道,方不言從珠峰上下來,走出了整個青藏高原,來到一處繁榮的城鎮時,當他重新踏上了泥土夯實的土道上,當他重新沐浴在暖人的陽光中時,一滴眼淚,不自覺的從眼角低落。

不知道是爲什麼,也說不清是爲了什麼。

當方不言重新回到中原,一切如舊。

百姓還是終日爲暖飽而奔波勞作,商人也是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所有人都各行其是,爲自己,爲別人而忙碌着。

江湖也是如此,到處都有恩怨情仇,都出皆是爾虞我詐,到處都上演着一場場的刀光劍影。

所有的人都按照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固定不變。

天地也並沒有因爲缺了他們,就天下大亂,天翻地覆。

這個世界缺了誰,照樣還會繼續運行。

甚至人們都不知道世間有珠穆朗瑪峰這樣一座山峰,也不知道這座山峰有世界第一高峰這樣的名頭。更不知道在這珠峰上,有這麼四個力量上已經近乎脫離凡俗的人,無視天地自然之威,真正上演了一場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與己斗的極限挑戰。

甚至是除了江湖中人,根本沒有人知曉他們的名字。

即便是在江湖中,只要不是真正驚才絕豔一個時代的強者,任是一時名聲震動天地,隨着時間流逝,也不過只是光陰長河中一點浮沫罷了。

方不言比那些“前輩”們還幸運一點,儘管他在以後,再也沒有在人前顯聖,但是有萬歸藏在,萬歸藏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所以,他的名字,便與之不斷被人提起。

因爲他單單是達到了煉虛境界,在江湖人看來,就已經是最大的成就了。

然而方不言的名聲真正要達到鼎盛,卻是在七年後。

那時,萬歸藏放棄了先前制定的激進計劃,而是選擇以真身重新行走天下,以絕強的武功,超人的計謀以及驚人的財富,一手大棒,一手甜棗,拉攏人心,同時在暗中積聚力量,終於趁着朱明陷入虛弱時,一手篡奪了朱家江山,入主龍廷。

萬歸藏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也確實展現了成爲一代明君的氣量。

他並沒有如歷朝皇帝那樣強化君權,反而一如樑思禽所主張那樣,限制皇權,開放九科。雖然這樣引起既得利益的羣體極大的不滿,甚至是激烈的反抗,但是憑藉萬歸藏的手段,還有方不言暗中相助,萬歸藏終是將新政推行下去。

而後的幾年裡,一項項的新政繼續頒佈,其中不乏有方不言出力的結果,天下得到了大治。

萬歸藏則是成爲了千古明君,方不言也作爲一個背景板,充實着江湖的底蘊的同時,也被無數人當做偶像,萬人傳頌,逐漸神話,成爲一代傳奇,由後人膜拜。

同時還有穀神通和魚和尚。

自珠峰一別,方不言就再也沒見到過魚和尚。

只是偶爾能聽見他的一點消息,但都是以訛傳訛。

穀神通則回到了東島,這時的東島已經和西城化解了恩怨,雙方和談,不能說重歸於好,至少不會再輕易起刀兵。

當然,距離當年那場大戰不過十幾年,許多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後代仍在,所以不管是東島還是西城,都不乏不同的聲音反對。

然而不管是穀神通,還是西城各部的部主,都已經不希望彼此再繼續敵對仇視下去。因爲他們已經預料到,如果繼續維持這樣的局面,只會將這兩個龐然大物徹底拖垮。

一如原著那般。

這並非是真有這麼多有志之士愛好和平,而是因爲在這個時間點,穀神通未死,魚和尚也沒有圓寂,反而各自都進了一步。雖然萬歸藏同樣擺脫天劫,甚至成了九五之尊,問鼎天下,但是這個世界還有方不言橫空出世,成了萬歸藏在這個世界最爲忌憚的人。

萬歸藏並不能再如十幾年前那樣一手遮天。

豪無疑問,萬歸藏知道方不言就在暗處,甚至幾次出手相助,助他推行改革新政,但是他也沒有忘了當年在珠峰說的話,因爲方不言做到了當年在珠峰許下的諾言,一直盯着萬歸藏。

他們之間彼此平衡,相互忌憚,不敢輕易再起烽火。也構成了江湖和天下現今相對平和的局勢。

由此可見,不管什麼世界,上層意識永遠有左右局勢的能力,讓世界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除非底層個體的力量真正能大到無視規則,步入到上層意識中,不然,永遠沒有真正能抗拒這種改變的力量。

好在東島和西城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這也構成了他們能和談的重要共識點,那就是倭寇。

當年方不言也是藉以此藉口促成雙方暫罷刀兵的。

最後倭寇之亂被萬歸藏下旨平定,次年,又派大軍遠征東瀛,讓東瀛之名,成爲歷史,煙消雲散。這也成爲萬歸藏文治武功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這時候,距離珠峰之戰,已經過去了十年。

方不言選擇了離開。

離開這個世界。

(一些人和事,會在下一章裡有所補充,總之,這一卷結束了。)

第八十一章 入西城 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萬般苦第三十三章 離去第一百零二章 隱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四第六章 木霹靂第四十四章 謝道人 (二合一)第三十九章 全性蹤影 (二合一)第六章 系統異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臨東瀛第一章 新的開始第三十二章 避火訣第三章 怒,哀,命也第四十二章 老道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十年 (本卷完)第二十四章 五毒第六十八章 運道第四章 西城第一百零七章 天道第三十六章 回家第五十三章 秘籍第四十二章 知見障第六十章 最後的覺悟就目前一些問題的說明第三章 純陽鐵盒,紫府元宗 上第二十九章 佈置第十章 符籙之陣 (二合一)第六十七章 後記第八十四章 戰第四十九章 再見阿飛第四十六章 荊無命第五十八章 最後的平靜第三十三章 不想見的人第五十六章 如燭第五十七章 月明明月第二十五章 所悟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五十三章 秘籍第三十四章 道第四十九章 攝伏 中第一百零四章 交鋒第八章 龍虎,上清,神道教 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三十章 打蛇不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五第六十六章 故事的結局第三十三章 不想見的人第四十章 約招 (二合一)第二十九章 佈置第二十章 執劍老者,選擇 (二合一)第二十四章 先天之道 二第六十四章 雲天幻境第七十一章 祭拜第二十五章 拜莊第三十一章 火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臨東瀛第五章 鐵布衫第五十三章 秘籍第三十四章 大龍頭第二十六章 禍水第九十六章 新的博弈第二章 少年(想標題名好無力)第五十五章 託付第六十九章 深入第九十二章 論道滅神之八 化生六變第三十一章 秘籍得手第十六章 金光,天雷,啓程 (二合一大章)第五十六章 如燭第三十章 打蛇不死第五十五章 權力金錢第四十六章 賭約第三十六章 精神第十六章 自戕第九十二章 論道滅神之八 化生六變第一百零六章 邀戰珠峰第二十九章 煉器,任務第七十五章 一年 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第三十七章 東島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八第五十七章 月明明月就目前一些問題的說明第十五章 交手張懷義 (二合一大章)第五十九章 戰書第四十四章 故事第八十章 入西城 上第七十一章 祭拜第十章 符籙之陣 (二合一)第十四章 不言刀第九十一章 論道滅神之七第二十八章 勸導第三十八章 有人情味的郭嵩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七第三十章 境界第十二章 僵持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三十章 境界第十六章 金光,天雷,啓程 (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