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道

其實這個想法是基於當日“避火訣”的啓發,所謂“避火訣”只是方不言隨口一說,用以敷衍寧不空的理由。

當日方不言之所以受烈火灼燒而毫髮無傷,不是他當真掌握了這種神通,而是巧用了體內煉化六虛毒所生的八大力中的火之力。

方不言以諧和之,平衡體內的八種真氣,使之處於平靜,如此六虛毒已經不能成害。只是處於“諧之道”的狀態,這八種真氣不能傷己,同樣也不能傷人。八種真氣盤踞在體內,聚成一團,相互流轉,混混沌沌。

方不言當日深陷火災劫中,最初是想以極寒真氣硬抗,哪知只是混沌一團的周流八勁真氣,受到外界火災劫力氣機牽引,立馬形成反擊,而且遇強愈強,外界火焰氣機越強,它的反擊也越厲害。

方不言雖然沒有見識過真正的周流六虛功,但是如今天下除了萬歸藏,沒有人比他更明白這門武功的奧妙。從與寧不空交手時火之勁自發運轉,他已經猜測到周流六虛功往往後發制人,因爲外力激發,纔會顯見威力。

只因爲對手的外力破壞了諧之道,周流八勁落入了不諧之道,好比飢餓不堪的鳥獸,爲了得到飽足,必然兇猛殺戮。所以說,諧之道只是修煉周流六虛功的要旨;不諧,纔是施展周流六虛功的法門。

如果不懂諧之道,周流八勁一旦失控,就會化爲六虛毒,引發天劫必然危害自身。但如果明白此道,即使一時亂走,也能收拾回來,使得周流八勁融爲一團,交互運轉,就好比猛獸爪牙收斂,不成威脅。

周流六虛功成力無窮,全因在這‘諧’與‘不諧’之間反覆轉換,而對於諧與不諧的理解越深,轉換越快。

關鍵就是找好之間的平衡,而武功到了這一步,已經不是真氣雄渾與否能決定戰局了,強弱之分,只在於對那冥冥中天地運轉的理解,而這,已經涉及到了道的層面。

樑思禽寫出“諧”字,卻不願點破其中”損強補弱”的道理,也是爲了讓後代自行領悟。因爲“周流六虛功”威力太大,若被歹人誤打誤撞修煉成功,必然禍害極大。畢竟心胸決定層次,以樑思禽尋思,自行悟出這一道理的人,不是道德高深的隱士,就是懲強扶弱的大俠,練成神功,也不會危害世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樑思禽縱有蓋世才智,也料不到後世弟子中竟然出現了萬歸藏這等怪才,竟從世人不恥的商道中明自了衝盈虛、通有無、損強補弱、以實盈虛的道理,一舉練成“周流六虛功”,但因商道之中,常又包含人慾,故而萬歸藏神通雖成,但卻留下後患,以致天劫來襲,幾乎送命。

想明白這一點,方不言心中已有成算,當初樑蕭悟的“諧之道”,樂之揚以樂入道,萬歸藏以商道補全天之道,陸漸則是悟的海之道。這些都是歷代人傑,縱觀他們的經歷,無不是先悟自身之道,而後以自己之道觸及天道,最終藉助天道完善己道。

畢竟天道浩瀚無垠,常人怎可以偏概全?唯有以點破面,才能得到周全。

方不言歷經數世,其實早已與冥冥中至高的天道有過接觸,只是當時他的境界不到,縱然看山就是山,尚未到達看山不是山的層次。只因天道無上,天道卻也始終與人世萬物相伴,藏於世間,所謂大隱隱於世,不過常人眼力不到,無法發現而已。

一座山放到方不言面前,它仍然是山。看山不是山,這並非是從心中否定這座山,而是到達一定的層次,看到的就並不單單是現象,而是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就像現在,別人只是看到方不言盯着海面不知看些什麼,好奇之下也紛紛效仿,然而除卻蔚藍的海水之外,什麼也看不到。

然而在方不言眼中,眼前的這片海域就像是一隻有自己意志的生命。驚濤駭浪爲怒,風平浪靜爲安,魚蝦嬉戲爲樂,大海既是生命誕生的搖籃,在巨浪中又是死亡的溫牀。

生與死這兩種極致得對立,卻在海域中完美的呈現,既不突兀矛盾,也沒有驚天動地的異像,一切盡在平靜中轉化。

方不言似乎把握到了什麼,又像什麼也沒悟到,只是他體內的周流八勁一改往日裡的隱晦,此時越發活潑,最後竟然自發的在方不言經脈中沿着莫名的路線運轉着。儘管方不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他並沒有阻止這種異動。

因爲此時的大海,在方不言眼中就是一位嚴格且博學的老師,一絲不苟的傳授着他積累了億萬年的知識,向方不言盡情展示着他埋藏至今的秘密。

八種勁力沿着不同的路線運轉,在這途中不斷吞噬轉化方不言原本的真氣。八種不同的真氣,分爲八種不同的顏色,如脫繮之馬,運行在方不言奇經八脈中,八種勁氣不斷分分合合,最終在方不言泥丸宮中交匯。

就在八勁衝入方不言泥丸宮中時,方不言身子一震,眼前突現八種光色,隨即歸於混沌,陷入漫長的死寂。

混沌中來不計年,不知過了多久,無盡死寂中,忽有一線光明現世,緊接其後是一聲雷霆炸響,

眼前混沌頓然明亮起來,一時間,猶如盤古開天闢地,萬物化生。

方不言意識中忽然涌現一段文字。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

萬八千歲。天地開闢。

陽清爲天。陰濁爲地。

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

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爲雷霆,血液爲江河,筋脈爲地裡,肌肉爲田土,汗流爲雨澤。

正思忖間,八勁已然合一,此時卻未合而混沌,只是化作一道渾厚真元自泥丸宮中直入經脈,順勢已貫入十二重樓,遊遍全身經脈,復歸泥丸宮中。

第十七章 天神宗第四十章 約招 (二合一)第十五章 交手張懷義 (二合一大章)第三十七章 創術 (二合一)第十七章 天神宗第五章 內丹法,恐怖的猜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二十六章 神宵日常(二合一)第二十七章 先天之道 四第五十一章 心跡第二十九章 煉器,任務第四十三章 條件第二十章 無題第七十章 定風第十六章 自戕第三十七章 創術 (二合一)第七十八章 西城第三章 滄海第二十八章 赴約第一百零七章 天道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五第二十八章 勸導第一百一十二章 萬般苦第四十五章 入島第二十九章 煉器,任務第二十二章 玉簫鐵笛第九章 拳與劍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三十九章 穀神第四十五章 入島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九第三十章 打蛇不死第六十二章 天道好輪迴第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十五第八十八章 論道滅神之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一第五十四章 一年第四十八章 種子 二第三十一章 碎片 (二合一)第二十七章 先天之道 四第九十二章 論道滅神之八 化生六變第七十章 定風第一百一十七章 珠峰同行第三十五章 無題第一章 碧波第四十二章 不諧碑第六十章 最後的覺悟第十八章 福地洞天,神宵山門老道士 (二合一)第四十章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第十九章 魚和尚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二十六章 先天之道 三第十六章 和光同塵第十章 符籙之陣 (二合一)第八十七章 論道滅神之三第五十三章 秘籍第十二章 僵持第四十四章 故事第十五章 冰行尊第十二章 身份,融入,開始 (二合一)第九十章 論道滅神之六第五章 內丹法,恐怖的猜想第三十五章 錢能通神第五十六章 發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三第四十章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第四十五章 入島第二十六章 先天之道 三第三十八章 有人情味的郭嵩陽第四十五章 傳奇第四十四章 故事第五十四章 變革第四十八章 攝伏 上第二十七章 先天之道 四第八章 阿飛第九十三章 論道滅神之九第六十八章 運道第五十九章 化解第四十章 約招 (二合一)第二十五章 三寶靈機築黃芽 (二合一)第六十六章 後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七第十六章 和光同塵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六第六十章 處置 上第四十二章 不諧碑第一百一十七章 珠峰同行第三十四章 以武入道,下山 (二合一)第四十七章 論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珠峰之上,頂峰論無敵 六第五十五章 託付第七十四章 一年 中第三十一章 火第五十三章 命數第三十九章 刀劍笑第二十二章 因果第三十六章 回家第三十四章 以武入道,下山 (二合一)第二十八章 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