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傳承工藝

無論哪一種說法,都體現大唐王朝昂揚進取、獨特創新、寬鬆自由的文化氛圍,積極向上的人文心態和博大宏放的社會心態。

這種瓷器始見於唐代,宋代逐漸衰落,元明兩代偶能見到零星器物。

其主要產於唐代的鞏xian窯、shou州窯和宋代的ci州窯,其造型不多,主要以生活用器爲主,隨葬品次之。

這裡的絞胎器主器型主要有碗、盤、枕、高足杯、小罐及和騎馬射獵俑,以長方形的絞胎花枕較爲多見。

可以說各種顏色的都有,從此也可以看得出,當時這條船的船主,是特意挑選的,所以進的貨很齊全。

韓孔雀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看這裡分門別類擺放整齊的絞胎瓷,還真是賞心悅目。

“看來這夥人當中有懂行的啊!”看着一件件代表當時技藝巔峰的作品,韓孔雀不得不感嘆。

雖然單獨擺放出來的瓷器不多,但每一件,都是這個器型當中的巔峰之作。

翻看着桌子上的資料,對比着架子上的瓷器,韓孔雀一邊看,一邊欣賞。

“咦?這是絞胎瓷的製作工藝?”韓孔雀有點震驚的看着一個筆記本,上面記載的很明顯是絞胎器的製作工藝。

絞胎瓷器是我國古代陶瓷裝飾工藝中特殊的品種,由於工藝複雜,製作難度大,因此其產品、產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是我國鞏&義窯與當&陽峪窯窯工的發明創造的,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妙之花。

根據目前掌握的考古資料分析,絞胎工藝最早產於唐代,至宋代蓬勃發展併發揚到極致,元以後逐漸衰亡。

雖然,目前對絞胎器的起源、技法、產地以及分期斷代等問題,已有少數學者作了初步探討,而對絞胎器的專門研究,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況。

實物資料的缺乏限制了研究的展開與深入。

“難道是因爲這些絞胎瓷,讓這夥人有了深入研究的機會?”韓孔雀開始仔細查看這裡面放的一些資料。也許還能有所收穫。

看了一會兒,韓孔雀對絞胎瓷也有了一些瞭解,所謂絞胎是將深淺不同的兩種胎泥,相間絞合在一起。然後按坯成型出現粗細不等的紋絲狀花紋。

胎上有用黑、白、褐三色相間類似木紋的紋理,再施透明釉。

製作時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必須考慮幾種泥的膨脹係數一致,以保證乾燥和煉製中不變形、不開裂。

通過考證實物資料,分析絞胎斷面及紋胎的形成。從絞胎工藝來講,韓孔雀認爲,絞胎工藝分三種類型,即通體絞胎型、主體絞胎型和局部絞胎型。

通體絞胎型——這種作品是通體絞胎,渾然一體,紋理多呈木紋狀,線條流暢,變化多端。

如旁邊那件黃釉絞胎三足盤、長方形絞胎小枕,宋代絞胎小罐,綠釉絞胎枕等。都是這一類型。

主體絞胎型——這種絞胎器的紋理同通體絞胎器一樣,應用於器物的主體部分,如碗、鉢、盆的大面積腹部,而口沿或圈足則是用單一色的灰白胎相接在絞胎主體上的。

這種工藝,應該是博&山大街窯出品,這個筆記本上,對這些有着詳細的記載,上面清楚的記錄着,博&山大街窯出土的所有絞胎器採用了這種鑲接工藝。

局部絞胎型——這種絞胎器採用的是鑲嵌工藝,即把絞胎部分揉成花朵、團花、菱形等規矩圖案的泥條。然後把泥條切成若干單元片,鑲嵌在所煉製的瓷器表面上,形成局部絞胎圖案的瓷器。

魔都博物館的“杜家花枕”和圓角長方形花枕、旅順文物店的絞胎團花枕、寧&波出土絞胎團花青瓷枕、河&南博物館的“鹹平元年”絞胎團花舍利匣等,都是這類絞胎瓷器。

絞胎工藝有兩種製作方法。一是整器拉坯成型,這種方法因胎泥花紋難以控制,所以很少見。

唐懿德太子墓中出土的一件絞胎騎馬俑,人馬全是絞胎,還有這件臥羊是稀有而珍貴的品種。

二是將攪胎泥切成薄片,貼在已成型的器物外面。或做成雲朵、花卉狀貼在器物的一定部位。

器物內外壁絞胎由表及裡,內外相連,因此,內外壁呈現的絞胎紋樣相同。

其工藝是把加工過的坯泥經過多次重疊兼合成坯再縱向切片,再拼接,然後手工擠壓成型,絕非輪制拉坯成型。

如絞胎枕的製作,它是將絞胎泥切成薄片在坯胎表面敷貼、黏合一層絞花泥片,坯胎內層則爲素胎。

絞花則佔器物胎體厚度的1/3。

多次重疊糅合成坯再縱各切下已形成任意蟠屈、恍若行雲流水又紋理清晰的瓷泥切片,用以製成不同器形的絞胎瓷器坯體,先入窯素燒,燒出正品後再施一層透明釉後,入窯焙燒至800℃~1100℃左右而成,這種燒製工藝與《中國陶瓷史》所推斷的結論相吻合。

在唐代儘管製作絞胎器的瓷泥釉料豐富成本較低,但由於製作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工藝較爲複雜,費工、費時,所以絞胎、絞釉瓷器產量很少,保留下來的更少。

所以現在每一件完整器型的唐代絞胎瓷器,都價值不菲,近幾年來,各大拍賣會上常有絞胎的枕、碗、盤等器物出現,其價格幾十萬元、上百萬元。

因此,絞胎器贗品也越來越多。

“我次奧,這麼多絞胎瓷居然很多都是假的?”看到這裡,韓孔雀也有點傻眼。

他剛纔只顧得震驚了,完全忘了絞胎瓷在唐代也算是稀罕物,怎麼可能有幾十萬件被一個外國商人購買到。

現在看了這個筆記,韓孔雀才發現,這夥沉船海盜是真的厲害,他們裡面既有考古學家,也有工藝大師,這裡面的瓷器,很多都是用碎瓷拼湊修復起來的。

當時他們發現這艘沉船之後,沉船保存的很完整,但裡面的瓷器,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壞。

也就是在修復這批瓷器的時候,他們發現了絞胎瓷的製作工藝。

韓孔雀找到一隻密封的黃金梳妝盒,這裡面就藏着全套的絞胎瓷製作工藝,是當時那個阿拉伯商人,通過賄賂大唐官員,購買到的技術資料。

只不過他比較倒黴,還沒有把這些資料帶回家鄉,他的船就沉沒了。

雖然這裡的瓷器不全是真品,但韓孔雀卻是更加感興趣了。

什麼時候都是物以稀爲貴,東西少了,並不意味着這批寶藏的價值就降低了,更何況這裡還有絞胎瓷的製造工藝。

看着擺放在一起的絞胎碗,真的是難辨真假,真品與仿品,一時之間韓孔雀也分不出來。

不過,這種挑戰,韓孔雀是最喜歡了。

仔細研究了一下技術資料,韓孔雀隨手拿起一件絞胎碗,這件應該是贗品。

只是看胎釉,韓孔雀就能判斷個**不離十,絞胎瓷的胎是骨,釉是衣,絞胎器真品胎體造型深厚自然,胎壁薄厚均勻自然生動,千變萬化,流動感極強。

器物一般施黃透明釉,釉面厚潤,晶瑩剔透。

絞胎瓷器的圈足或鉢底往往是露胎不施釉。

個別器物施釉不到底,致使器物下半部分嚴重露胎。

釉是陶瓷的外衣,絞胎真品的釉層薄呈淡黃色代代胎底處無釉,有垂釉現象,開片處有土漫,釉層表面光澤自然。

黃釉色澤金黃,富麗堂皇,極具氣派;綠釉清爽悅目,有溫柔恬靜之美。

然而唐代人當時貴重黃金器,故絞胎以施黃釉多見,罩綠釉少見,其他釉色不見,這是時尚使然。

但從後來明清時期黃色成爲宮廷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民間不得生產、使用這一事實上可見,唐人眼光是非常超前的。

有的絞胎體還在口沒處施一圈綠釉,與唐代其他窯口瓷器胎體特點一致,無釉露胎處,因真品使用高嶺土作胎,胎質細密,胎色潔白,因燒成溫度不同,胎色瓷泥分別爲“棕紅或淺褐”與“牙白或淺黃”胎質粗硬,白中帶粉紅色。

但大多數唐代絞胎瓷真品用手叩之,胎體所發音低暗啞,手感適中,開片自然,略微上翹爲地下遺存年代久遠所致。

贗品絞胎造型過於規整,胎壁不是比真器薄就是比真器厚,不是過輕就是過重,無釉露胎處,着色極不自然,兩色瓷泥分別爲“棕褐”與“純白”色,胎質淘煉過於精細,用手叩之胎體,發聲清脆,爲留存年代較短所致。

其實真品和贗品的紋理也是不同的,絞胎陶器真品表面紋理自然生動、變化萬千,流動感極強。

絞胎陶器仿品表面紋理生硬死板,無變化感即使是仿製水平較高者,其紋理滯感突出,線條不明朗、不流暢,雜亂釉色過於均透。

還有吸水率,用棉籤蘸水塗抹胎體或胎骨斷面,比較器物吸水性,真品唐絞胎陶器的胎料因經過精心的淘洗,陶土顆粒細,密度大,吸水率不是很高。(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四章 貪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駱駝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金牛牧場第二百三十一章巨型雷打石第三百五十一章天然沉香加工廠第九百一十六章報仇第四百五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太陽崇拜第四百零二章 交換第六百四十章 陸地蓮花第二百九十章 銅器彩繪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望霧法第八百九十八章錦上添花第六百九十三章做空第六百一十二章合作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盜洞第七百五十章恨鐵不成鋼第七百七十四章撒旦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漢白玉大門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古城遺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外國的月亮不圓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野果第八百五十三章貼近第二百六十二章燈籠瓶第六百零一章 甜白釉暗刻龍紋五彩盤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十大滅絕動物第六百四十九章發現第六百五十六章的寶藏第一千零一十八章茶藝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互相制肘第七百八十章勝利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魚羣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牧礦王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開始第八百八十五章胸大無腦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吐槽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黑蝶貝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再次打臉第一千三百二十章青土湖第三百六十九章扣押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馬首浮雕第六十一章豆腐皮包子第三百零八章 金牛鎮水第一千二百零九章養鬼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拐釘鑰匙第九百一十三章逆轉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宋城考古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海膽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時尚黃金第一千零三十章打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滯留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泰坦巨蟒第八百一十七章重生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藏寶圖第九百一十三章逆轉第七百零九章心比天高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佛像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俘虜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伊萬里大盤第一百五十九章百利第六百六十六章不妙第一百八十章明小葉紫檀木馬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連續打擊第七百二十二章意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樊樓古玩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明玉第一百三十六章收編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兇悍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木碗第九百零六章擠擠第八百三十五章硨磲第九百八十九章之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山貓第一百四十六章 後招第九百八十五章驚喜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海蔘湯第七百五十二章沒有迴應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報恩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鎮物第三百九十六章 解木第七百零四章 舞臺就有多廣第八十三章異數第一千一百章綠意盎然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求吃罰酒第九百七十七章陰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狼羣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化石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古城遺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蛤士饃第六百九十章老頭第七百九十六章臺風級核潛艇第九百一十五章路人乙第五百八十六章 藏寶第六百三十六章圈錢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紀念品第五百八十六章 藏寶第七百九十七章關門打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海膽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麻柳烏木第二百零七章 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