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邁步進了天子寢室。
太和帝揮揮手,幾位中書舍人都退了出去。姜韶華坐在龍榻邊的椅子上,輕聲說起了王府一行經過。
兩炷香後。
聽完始末的太和帝,眉間舒展,露出久違的笑意:“堂妹出馬,果然說動了王丞相。朕可要好好謝一謝堂妹。”
滿朝文武臣子衆多,真正忠心又有能耐爲他分憂的,竟找不出幾個。姜韶華這一來,瞬間彌補了他身邊的空缺。
姜韶華沒有居功,笑着應道:“王丞相已經閉門養病一個多月了,早就靜極思動。之前太皇太后娘娘派人去了兩回,王丞相有意撐撐勁。我這個說客,已經是第三回。事不過三,王丞相再不下臺,就太過了。”
“再者,皇上已經允諾會饒過王易,讓左氏起復。給足了王丞相體面顏面。王丞相還有什麼理由不回朝?”
“臣妹就是跑跑腿傳傳話,真論功勞,皇上得佔八成。”
太和帝被哄得開懷一笑:“堂妹說話真是風趣。”
王丞相肯回朝,太和帝心事放下大半,對姜韶華嘆道:“王丞相有再多不足,到底是大梁丞相,能耐才幹都有,朝中文官大半都是他的門生故舊。他不在朝堂,衆臣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等他回來了,這些毛病自然就好了。不管如何,先讓朝堂安穩下來。”
堂堂天子爲何要忍?
說到底,還是王丞相勢力龐大,伸手便能攪動朝堂。這一個多月來,王丞相閉門不出,朝堂諸多官員出人不出力,政務處理不及時,六部運轉緩慢,奏摺堆積如山。
太和帝不得不退讓,先請回王丞相。九五之尊,被一個權臣逼到這份上,心裡焉能不憋屈。
姜韶華收斂笑容,輕聲對太和帝道:“當年臣妹祖父離世,臣妹爲祖父守孝一年。孝期過後,臣妹也只十歲。”
“一個十歲的黃毛丫頭,想執掌王府,自然不是易事。臣妹還是一步一步地去做了,用了三年時間,令王府衆臣歸心,也掌控了南陽郡十四縣。”
太和帝聽了這番話,苦笑一聲:“朕登基也有兩年多了,一開始雄心萬丈,兩年過來,朕平庸無能,什麼都做不了。現在直接病倒,躺在牀榻上。和堂妹一比,真是羞愧至極。”
姜韶華柔聲道:“堂兄誤會了。我剛纔說這些,是想告訴堂兄,區區一個南陽郡,只有十萬百姓,王府屬官和十四縣的縣令加起來,也就二十多人。臣妹尚且要花三年之功。大梁有四十州三百郡千餘縣,數千萬百姓,有資格參加大朝會的便有幾百人。算上各地官職高低不等的文臣武將,臣子們便有萬餘人。”
“這麼龐大的疆土百姓,這麼廣闊的江山,這麼多的臣子。想治理好,難之又難,絕非朝夕之功。”
“堂兄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不必泄氣,等養好了身體,慢慢來便是。”
“兩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八年。”
“堂兄這般年輕,便是過二十年,也沒到四旬,依舊是盛年。這江山是堂兄的,堂兄只管安心地坐着龍椅。做什麼事都不必急在一時,一件一件地做,一步一步地走。”
太和帝沉默良久,才低聲道:“皇祖母時常在朕耳邊絮叨,嫌朕壓不住丞相掌控不住朝堂。母后因爲被皇祖母壓得不能動彈,也時常發牢騷。朝臣們和朕年齡相差大,且身份有別,沒人敢也沒人會來勸慰朕。幾位中書舍人,就是朕最親近的人了。可他們,也沒說過這等安慰鼓勵的話。”
他肩上擔着千鈞重擔,戰戰兢兢,時常惶恐。
周圍的人,都對他諸多要求百般挑剔,沒有人這般溫情地鼓勵過他。
姜韶華凝視着太和帝,輕聲道:“君臣之間,其實是對立的。君強則臣弱,君弱則臣強。堂兄年少便登基,權臣在側,事事都被牽制,難有作爲。這實在怪不得堂兄。幾位中書舍人,是堂兄的心腹,也同樣是堂兄的臣子。有些話,輪不到他們來說,他們也沒這個膽量。”
“至於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請恕臣妹大膽,她們如果有政治智慧,能替堂兄解憂,自是堂兄最大的助力。”
接下來的話,就不必說了。
鄭太皇太后掌掌後宮還行,和人爭鬥也是一把好手,卻沒有治理朝堂政務的能耐。李太后就更不行了,也就是後宮嬪妃宮斗的水準。
偏偏婆媳鬥得兇,都往太和帝身上使力氣。太和帝忙完前朝,還要顧着祖母親孃,爲她們調解矛盾,心力交瘁。
太和帝被說中了痛處,不由得長嘆一聲。
“臣妹身爲藩王,不該輕易離開藩地。可知道堂兄病重,心裡實在放心不下,不能不來。”姜韶華也嘆了一聲:“來了之後,見堂兄病倒在榻,臣妹心裡實在不是滋味。”
“堂兄一定要振作起來,好好養身體。大梁離不得堂兄,宮中所有人都依靠堂兄,臣妹也是因爲堂兄照拂,纔有今日地位和風光。”
原本略有些傷感的氣氛,被最後一句打破。
太和帝失笑:“堂妹說話倒是實在。”
姜韶華抿脣笑了起來:“本來就是實話。堂兄允我入朝,準我養兵自重。沒有堂兄的寬宏,我這個南陽郡主,何來今日尊貴!”
太和帝又被逗樂了:“被你這麼一說,朕確實該振作起來,以後繼續做堂妹的靠山。”
姜韶華連連點頭:“大樹底下好乘涼!堂兄龍椅坐得安穩,臣妹也能跟着沾光。”
說笑幾句,氣氛輕鬆了許多。
太和帝笑道:“你難得來京城,多住些日子再回。”
“臣妹也是這般打算。至少要等堂兄下榻能上朝了,再回南陽郡。”姜韶華微笑道:“臣妹要回南陽郡過年,便在宮中住三個月。”
三個月,也該養好身體了。
太和帝笑着嗯一聲,看姜韶華一眼:“你每日來陪朕說說話。”
姜韶華含笑應下:“臣妹謹遵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