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田莊(二)

第44章 田莊(二)

耕田勞作極其辛苦。說完正事,林莊頭便告退,又回了田裡。

姜韶華也沒閒着,帶着崔渡在田邊走了一圈。這一走就是一個時辰,姜韶華手心微微冒汗,感覺正好。再一看崔渡,額上全是汗,全靠着一口氣硬撐着哪!

姜韶華失笑:“累了怎麼也不吭聲。”

他一個男人,還不及一個小姑娘體力好,哪有臉喊累。

崔渡說不出話,臉上的羞愧卻是一覽無遺。

姜韶華又是一笑,轉頭看一眼。秦虎孟三寶都是自小習武,是少年中的高手,這點路程不在話下。宋淵更是氣定神閒。

便是銀硃和荼白兩個,也比崔渡強得多。

“騎馬出城來田莊,來回要兩個時辰。”姜韶華對崔渡說道:“你這身板,每日來回跑怕是經受不住。我讓林莊頭給你準備住處,派兩個人照顧你衣食起居如何?”

崔渡猶豫片刻,點了點頭,伸手比劃了一個三字。

姜韶華微笑點頭:“好,每隔三日伱回一趟王府。”

崔渡鬆口氣,咧嘴一笑。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接下來要儘快學會騎馬。等他會騎馬了,便可以每日騎馬早出晚歸。

姜韶華顯然也想到這一點了,對宋淵說道:“王府馬廄裡有溫順的小母馬,宋統領去爲崔渡挑一匹,再教一教他騎馬。”

宋淵一口應下。

身爲男子,怎麼能不會騎馬?不但要學騎馬,拳腳也得練一練。不然,連點自保之力都沒有。

崔渡還不知道自己將要經歷什麼,高興的衝舅舅拱手道謝。

到了正午,幾個婦人推着獨輪車到田邊送午飯。高聲招呼後,田裡的男女老少們紛紛放下活計,湊過來吃飯。

崔渡心裡默數人頭,約有一百多人。一萬畝田,每人要耕作七八十畝。

耕田是極其辛苦的事。每年春耕秋耕,都是田莊裡的大事,伙食比平日好得多。熱騰騰的饅頭管夠,每人一碗紅燒肉,還有一大碗骨頭白菜湯。

樸實無華的香氣飄了過來。

姜韶華也餓了。她低聲吩咐一句,銀硃領命過去,秦虎孟三寶幾個也跟了過去,輕輕鬆鬆地各端着一大盆回來了。

姜韶華笑道:“今日到田邊,大傢伙湊合着吃一頓午飯。”說着,率先吃了起來。

郡主都能吃,親兵們自然沒有異議。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一行五十多人,這一動口,飯菜就不夠了。

尤其是郡主,饅頭一個接一個的……

秦虎偷偷在心裡數了一回,暗暗咋舌,飛快地衝孟三寶眨眼。巴掌大的饅頭,郡主這都吃好幾個了。怎麼飯量比他們還大?

孟三寶也睜圓了眼。

銀硃可不管這些,高高興興地繼續伺候郡主吃喝。荼白小聲提醒:“郡主,章媽媽叮囑過,在外吃飯請郡主稍稍收斂一二。”

姜韶華隨口笑道:“這裡都是我身邊最親近的人,又沒有外人,不必忸怩作態。”

銀硃荼白不必說,親兵們追隨左右,都是心腹。就是飯量大些,確實沒有遮遮掩掩的必要。

郡主這般坦蕩,荼白也就閉了嘴。

其實吧,這裡還是有外人的。譬如一直在偷瞄郡主的小啞巴……好在小啞巴口不能言,看在眼裡也沒法子嚼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將近傍晚了,忙碌了一日的大人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往回走。

林莊頭恭敬的送姜韶華一行人出了田莊,殷切期盼地說道:“新式轅犁輕便好用,耕田速度比以前快了許多。懇請郡主再賞賜一些。”

姜韶華含笑允諾:“工房正緊急趕製新一批的新式轅犁,崔公子明日來的時候,再帶幾副新的來。” 林莊頭大喜,跪下給姜韶華磕了三個響頭。又要給崔渡磕頭。

崔渡被嚇一跳,立刻扶起林莊頭,用手比劃來比劃去。

林莊頭現在半點不嫌棄崔公子是個小啞巴,連連笑道:“小的今晚就爲公子收拾住處。”

崔渡咧嘴一笑。

姜韶華微微一笑,翻身上馬,在夕陽餘暉下策馬離去。

……

隔日,宋淵親自送崔渡去田莊,同行的有兩個十幾歲的小廝,還有一匹栗色的小母馬。

林莊頭特意挑了一處最寬敞的農宅,打掃得乾乾淨淨。衣物行李有小廝去安頓,崔渡被宋淵拎着去了官道練騎馬。

一日下來,崔渡能在馬上坐穩緩行了。

宋淵着意誇讚了幾句,轉頭回府向郡主覆命:“崔公子天賦不足,不是習武騎射的料。勉強能騎馬,不做廢人。”

姜韶華啞然失笑:“舅舅對他的要求別太高了。他還是個孩子。”

郡主也還是個孩子。

當然,這天底下能和郡主相提並論的少年郎寥寥無幾就是了。

宋淵默然片刻,低聲道:“崔渡來歷詭異,身份莫測,郡主真地放心用他?”

“他有真本事,我便敢用。”姜韶華淡淡一笑:“如果他居心叵測,做了不妥的事,到時候再處置不遲。”

這倒也是。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少年,一隻手就能收拾了。

宋淵點點頭。耳邊響起郡主的聲音。

“崔家那邊,煩請舅舅寫一封信去。讓崔家將崔渡記入族譜。”

宋淵一愣,忍不住追問:“要記嫡出還是庶出?”

姜韶華早有思慮:“旁支嫡子便可。”

姨祖母當年嫁的是崔氏旁支嫡脈,崔家是博陵大族,族人近萬。庶出身份太低,記做嫡出,日後有機會入仕,起點也能高一些。”

宋淵點頭應下。

以郡主的身份權勢,讓崔家記一個少年進族譜,是一句話的事。

正說着話,秦虎匆匆來稟報,陳卓和馮文銘一同來了。

一定有要事。不然,陳馮兩位長史不會在天黑後來見她。

姜韶華立刻道:“請兩位長史進來。”

陳卓馮文銘一前一後進來。素來有涵養有風度的陳長史,面色鐵青,馮文銘雙目躥着火苗。

姜韶華心裡一沉,直截了當地問道:“出什麼事了?”

陳卓按捺不住心裡的怒火,咬牙道:“郡主,臣派出去送公文的長隨在回程時遇了土匪,被土匪殺了。”

(本章完)

第1章 輪迴第44章 田莊(二)170.第170章 歸來170.第170章 歸來101.第101章 威望(二)350.第350章 軍心(一)375.第375章 上進225.第225章 乾旱(一)147.第147章 雉縣333.第333章 妥協(二)第25章 撕破149.第149章 棘手第45章 怒火299.第299章 名單121.第121章 如棋256.第256章 提攜(二)239.第239章 豐收(一)166.第166章 神醫(一)257.第257章 大怒第30章 發作(二)第22章 收攏98.第98章 撐腰(二)253.第253章 議親第35章 獻寶48.第48章 賞識368.第368章 銀山(一)226.第226章 乾旱(二)228.第228章 可厭(二)第41章 身份(二)302.第302章 罪臣(二)306.第306章 安置(一)第37章 春耕(一)168.第168章 成雙213.第213章 雛鷹(一)378.第378章 人心(一)366.第366章 相伴(三)341.第341章 新生(二)200.第200章 生辰114.第114章 玩伴(二)185.第185章 無功262.第262章 動亂(一)第33章 舊情326.第326章 示警383.第383章 請纓(二)394.第394章 無功215.第215章 兄妹46.第46章 無知227.第227章 可厭(一)348.第348章 教訓(二)322.第322章 欽差(三)241.第241章 序幕(一)149.第149章 棘手132.第132章 斷案(一)84.第84章 會面(二)128.第128章 公審(一)51.第51章 誘餌(一)第1章 輪迴393.第393章 能臣(二)182.第182章 決裂(一)375.第375章 上進151.第151章 命案(二)371.第371章 荒田(二)196.第196章 高低(二)359.第359章 送糧(一)127.第127章 父女(二)189.第189章 孝敬248.第248章 誤國(一)220.第220章 內卷(二)83.第83章 會面(一)第43章 田莊(一)183.第183章 決裂(二)167.第167章 神醫(二)234.第234章 收成(二)345.第345章 考試187.第187章 波濤76.第76章 震動第5章 人心321.第321章 欽差(二)216.第216章 府學309.第309章 暴躁185.第185章 無功86.第86章 懲戒(二)196.第196章 高低(二)245.第245章 出兵(二)78.第78章 班底332.第332章 妥協(一)171.第171章 相聚317.第317章 蝗災(三)65.第65章 問責(一)57.第57章 夜襲(二)154.第154章 割肉(二)47.第47章 畏懼100.第100章 威望(一)60.第60章 下山395.第395章 請功331.第331章 亂民(四)47.第47章 畏懼271.第271章 國喪(三)150.第150章 命案(一)195.第195章 高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