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324章 冊封(二)

第324章 冊封(二)

李太后尚未完全展開的笑容凝了一凝,語氣中流露出不快:“哀家爲何一定要見她?”

“區區一個南陽郡主,哀家就是不見,她又能如何?她該不是在你皇祖母面前告狀,或是在你面前訴苦了吧!”

“若真是這般恃寵生驕,哀家絕不能容。”

太和帝眉頭皺了一皺,低聲道:“母后誤會了。韶華堂妹從未在皇祖母面前說過母后半個字不是,更未在我面前訴過苦。”

“她接連來了三回,母后都拒之不見。這等事根本瞞不了任何人。”

“韶華堂妹是姜氏郡主,一直堅定不移地站在我身邊。燕郡鬧蝗災,她毫不猶豫就獻了一萬石新糧糧種。西河郡永安郡接連報蝗災,朝廷要調撥糧食,她二話沒說,又應下賣糧給朝廷。”

姜莞華姜月華悄悄對視一眼,都不敢吭聲。

婆媳較勁。這一局,還是鄭太皇太后勝出。

太和帝夾在親孃和祖母中間,頗爲頭痛,少不得又好言寬慰了一番。不過,依然堅持李太后要給姜韶華體面。

……

素芳應聲而去傳太皇太后口諭,很快便回來覆命:“回稟太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今日鳳體已經頗見好轉,能下榻了。太后娘娘讓奴婢帶話給太皇太后娘娘,冊封典禮不必延後,能撐得住。”

這件事,很快傳到鄭太皇太后耳中。

……

“她於朝廷有大功,於朕有情誼,母后就是看在朕的顏面上,也該給她體面尊嚴。”

在宮中,人人都知道鄭太皇太后不太待見李太后。李太后心裡當然最清楚,心裡一直憋着悶氣。現在兒子登基做皇帝了,李太后自覺腰桿挺直了,藉着此事和鄭太皇太后別一別苗頭。

隔日,姜韶華去探病,李太后便令蘭香帶姜韶華進了寢室。

姜韶華走後,李太后忍不住對蘭香道:“這個姜韶華,年紀輕輕,臉皮倒是厚得很。哀家這般不待見她,她也笑得出來。”

鄭太皇太后繼續道:“還有三日就是冊封典禮,李氏現在還躺着不能下榻。哀家這就派人去問問,如果撐不住,冊封典禮就往後延。”

雖然有紀皇后冊封在前,不過,紀皇后死了都快十年了。死人再厲害也是死人,不能和活人比。

李太后見兒子真得不快,態度很快軟了下來:“哀家沒想這麼多,就是病中憊懶,不想見人罷了。這些日子,宮中衆人都來探病,哀家也沒見莞華和月華,不是單獨針對她。”

說來說去,就是眼熱眼氣不痛快。這份悶氣,不能衝着鄭太皇太后去,可不就撒到姜韶華的頭上了。

“韶華堂妹,太后這幾日病着,氣性大,行事也不及平日周全。”私下裡,太和帝誠懇地安撫姜韶華:“說話不周行事不到之處,還請韶華堂妹多多包涵。”

李太后怏怏不樂地應了。

蘭香口中唯唯諾諾,心裡卻想着,有太皇太后撐腰,有皇上庇護,郡主哪裡在意太后你待見不待見。

這話怎麼應對都不合適。

寶華公主垂眸不語。

李太后:“……”

倒是寶華公主,柔聲爲李太后說話:“各人性情脾氣不同,太后娘娘對我是極好的。”

再者,紀皇后只生了一個女兒。寶華公主再尊貴,也是女子,出了孝期就可以擇駙馬大婚,要出宮居住。這座宮廷,這大梁天下,都是屬於她的兒子姜頌的。

從今日起,她就是大梁太后了。

姜韶華像是什麼不快都沒發生過,微笑着噓寒問暖,在李太后牀榻邊小坐了一炷香時辰,才告退離去。

從我到朕,從兄妹之情到朝廷大義,太和帝的語氣漸漸嚴肅。

姜韶華立刻笑道:“太后娘娘在病中,要清靜養病。我一個晚輩,去給長輩問安,是理所應當的事。太后娘娘精力不濟,沒有見我,也是小事一樁。堂兄不必介懷。”

至於鄭太皇太后,這麼一把年紀,或許熬不了幾年就會一命歸西。她且再忍幾年。

李太后目中閃過一絲羞惱,語氣重新強硬起來:“哀家就是不想見她。她整日在景陽宮裡待着,時時奉承你皇祖母。前幾日太皇太后冊封大典,她送了一部金絲織就的佛經,耗時耗力,貴重極了。”

後宮巔峰之間的較量,她們還是少插嘴爲妙,免得被波及。

李太后縱有萬般不是,也是親孃。太和帝是個孝順兒子,不便在背地裡說親孃的不是,見姜韶華這般伶俐懂事,太和帝暗暗鬆一口氣。

太和帝看着李太后:“莞華月華堂妹至少還能在偏廳裡坐一坐,喝一盞茶。韶華堂妹連偏廳都沒進吧!”

姜韶華心中瞭然,自不會說破,也沒順着鄭太皇太后的話音說什麼。

鄭太皇太后目中閃過一絲輕蔑。

鄭太皇太后擺明了對李太后不滿。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數落,分明就是故意爲之,要將這些話傳進李太后耳中。

“哀家心裡不痛快,就是不樂意見她。”

鄭太皇太后瞥孫女一眼,淡淡道:“你是大梁嫡長公主,可惜是女子,要是男子,這皇位就該是你的。李氏對你好是應該的。”

說着,便吩咐身邊女官素芳去傳話。

堂堂大梁太后,好不好地,輪不到一個晚輩一個郡主來點評。

三日後,李太后鳳體痊癒,精神奕奕地完成了冊封大典。

“再看看哀家這裡,她何曾來孝敬過?”

“這個李氏,就是小心眼,行事透着一股小家子氣。”鄭太皇太后輕哼一聲:“和當年的紀氏一比,差得遠了。”鄭太皇太后口中的紀氏,正是太康帝的原配紀皇后,是寶華公主的親孃。也是鄭太后認可的兒媳。

除了頭頂上的鄭太皇太后,這後宮就屬她最尊榮權勢最大。

李太后坐在鳳椅上,接受誥命貴婦們的大禮參見,心情十分愉悅。

宮宴結束後,李太后半點不覺睏倦,令人拿了禮簿過來細看。南陽郡主的名諱映入眼簾後,李太后忽然咦了一聲。

157.第157章 宏願184.第184章 離別382.第382章 請纓(一)158.第158章 運轉184.第184章 離別95.第95章 急症(二)181.第181章 出手第8章 掏心181.第181章 出手142.第142章 長大289.第289章 震驚79.第79章 月下(一)166.第166章 神醫(一)第43章 田莊(一)140.第140章 提攜(一)131.第131章 餘波79.第79章 月下(一)第2章 父權76.第76章 震動第23章 心思378.第378章 人心(一)99.第99章 少年276.第276章 宣告(一)139.第139章 私心(二)54.第54章 剿匪(一)251.第251章 用意92.第92章 太后245.第245章 出兵(二)249.第249章 誤國(二)第15章 軍營(二)211.第211章 猛虎228.第228章 可厭(二)255.第255章 提攜(一)261.第261章 忠心214.第214章 雛鷹(二)173.第173章 新糧(二)342.第342章 新生(三)321.第321章 欽差(二)319.第319章 奏摺355.第355章 問題(二)344.第344章 鷹衛(二)241.第241章 序幕(一)201.第201章 歸來388.第388章 再聚(一)153.第153章 割肉(一)56.第56章 夜襲(一)137.第137章 比陽192.第192章 酒醉(一)314.第314章 新帝(二)158.第158章 運轉第42章 送行195.第195章 高低(一)189.第189章 孝敬411.第411章 封賞第25章 撕破第17章 雄心338.第338章 萌芽(二)338.第338章 萌芽(二)211.第211章 猛虎192.第192章 酒醉(一)297.第297章 朝會(二)360.第360章 送糧(二)406.第406章 崔氏(二)306.第306章 安置(一)54.第54章 剿匪(一)82.第82章 敲打189.第189章 孝敬197.第197章 高低(三)224.第224章 送馬361.第361章 嫉火410.第410章 角力(三)363.第363章 書信(二)49.第49章 夜襲(一)369.第369章 銀山(二)59.第59章 善後(二)172.第172章 新糧(一)268.第268章 大敗(二)第32章 難下198.第198章 湯五78.第78章 班底132.第132章 斷案(一)251.第251章 用意142.第142章 長大398.第398章 好戲(一)第29章 發作(一)326.第326章 示警237.第237章 差事(一)307.第307章 安置(二)第19章 天降(二)140.第140章 提攜(一)337.第337章 萌芽(一)109.第109章 分化(二)368.第368章 銀山(一)第10章 神力第36章 開懷200.第200章 生辰135.第135章 姻緣(一)151.第151章 命案(二)342.第342章 新生(三)188.第188章 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