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第229章 盤算(一)

陳瑾瑜和兄長陳浩然在一起打打鬧鬧實在鬥嘴,其實感情好得很。已經替兄長惦記上了。

姜韶華笑着瞥她一眼:“如果不是爲了你兄長的親事,我爲何要對薛老夫人這般客氣。”

陳瑾瑜先是一怔,旋即大喜,一把握住姜韶華的手:“郡主真要爲我大哥保媒?”

姜韶華笑着點點頭:“我確實有此打算。所以,今日特意來和薛老夫人寒暄說話。等日後有合適的機會,再探一探薛家口風。”

薛老夫人既不精明也不厲害,不過,人家命好,有一個做刺史的兒子。薛六姑娘的親事,薛老夫人至少能拿一半主意。

陳瑾瑜喜得不行,抓着郡主的手不肯鬆開:“郡主,你太好了!”

姜韶華抿脣一笑:“我們在雉縣再留幾日。如果我料得沒錯,薛老夫人很快就會來縣衙了。”

……

“這位南陽郡主,生得極美,又聰明又能幹,還會說話。”

郡主離去後,薛老夫人興致不減,拉着自家孫女的手絮叨:“這樣的好姑娘,真不知以後會便宜了誰家兒郎。”

以薛老夫人的脾氣,能說出這等話,可見對姜韶華是何等欣賞喜愛了。

薛六娘默默聽着,輕聲應一句:“郡主未必會出嫁。”

“不出嫁,難道還要招贅不成?”薛老夫人下意識地接了話茬,一臉的不贊成:“當年姜嫣招盧玹做贅婿,我知道後就不太贊成。男婚女嫁,天經地義。女子招贅,到底不是正道。”

“大好男兒,誰肯做贅婿。那個盧玹,我以前也見過一回,相貌生得倒是好。也就是繡花枕頭罷了。”

“郡主這樣的品貌,招贅婿實在可惜。應該嫁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夫婿纔對。”

薛六娘意味深長地看祖母一眼:“祖母說的是。等閒少年,根本就配不上郡主。”

可惜,薛老夫人壓根就沒聽出孫女的言外之意,喜滋滋地說道:“我們七郎就好得很。年齡合適,門第也勉強配得上。論相貌,七郎也是俊俏兒郎。等七郎來了,我帶着他去縣衙,讓郡主瞧瞧。先混個臉熟,親事等過幾年再提。”

薛六娘:“……”

祖母果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薛六娘柳眉微蹙,不便直言,委婉地說道:“男女有別,這般登門拜見,似乎不太合適。”

“怎麼不合適。我看合適得很。”薛老夫人的標準應人而定,到了自己的寶貝孫子頭上,就什麼都無妨了:“這事就這麼定了。”

薛六娘抿了抿嘴角,有些無奈。

薛老夫人盤算了一會兒,才擡起頭,笑着打趣道:“你比七郎還大一歲。放心,你的親事,祖母一直放在心上哪!以後一定爲你挑一個如意郎君。”

頓了頓,低聲道:“你記不記得,去年秋闈的時候,有許多女眷遞了帖子來刺史府拜見我這個老夫人?”

“她們家中都有未婚配的少年郎。”

“祖母我不動聲色,暗中讓人一一打聽了。登門來的,有三家兒郎都不錯。”

薛六娘沒料到祖母忽然說起這些,白皙的臉龐飛過紅暈,輕聲道:“祖母費心了。孫女不想早早出嫁,只想伴在祖母身邊。”

薛老夫人呵呵笑道:“傻丫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姑娘家最好的時光,就是這兩年了。一家有女百家求,好兒郎緊着你挑,這還有什麼可說的。在祖母面前,也別害臊。”

“今日那個陳舍人家中的親孃,當日也登門了。陳舍人家中有一個兄長,十六歲就考中秀才。去年秋闈考舉人,可惜名落孫山了。”“前些日子,陳公子去府學讀書。他的親孃特意讓人送信來。陳家倒也不錯,陳長史是王爺心腹,和朝臣們都有來往。別看官職不高,能耐可不小。陳縣令也是科舉出身。就是陳公子考運差了些。等有機會,我要見一見這個陳公子。”

待嫁少女臉皮薄。

薛六娘聽得面紅,很快扯開話題。

……

三日後,薛林風塵僕僕地趕來白雲寺。

祖孫見面,連話都沒說上兩句,薛林就被薛老夫人催促着沐浴,換上一身寶藍錦袍,長髮用玉冠束起,腰間掛上一塊玉佩。

就這還不夠,薛老夫人又給孫子手裡塞了一把摺扇。

“拿上摺扇,顯得更文氣些。到了郡主面前,展扇搖一搖。”

薛林都懵了。

平心而論,薛林相貌生得確實俊俏,很拿得出手。

薛六娘微微抽了抽嘴角,將頭扭到一旁。

薛老夫人精神抖擻的帶着一雙孫子孫女,去了雉縣縣衙。

姜韶華得了消息,領着衆人相迎。

一頭霧水的薛林,在見到豔若朝陽的郡主那一刻,先爲郡主的容色氣度震懾,終於後知後覺地明白了祖母的用意。

“郡主,這是老身不成器的幼孫薛林。”薛老夫人笑呵呵地將臉孔漲紅的孫子拉了出來:“七郎,還不快些見過郡主。”

薛林拼力讓自己鎮定冷靜:“薛林見過郡主。”

姜韶華微微一笑:“薛公子請起。”

薛林壓根沒勇氣和郡主對視,謝恩後起身,很自然的站到了祖母身後。

衆人進了縣衙內堂。

姜韶華含笑請薛老夫人上座。

薛老夫人也不客氣,直接就坐了。

一旁的幾位舍人心裡都不太愉快。就連來作陪的雷縣令,心裡也有犯嘀咕。

這個薛老夫人,白活了一把年歲。郡主對她客氣幾分,都是看着薛刺史的顏面。她倒真拿大上了。就這麼大喇喇地坐郡主上首!

薛六娘滿心不安,在這等場合,卻又不便張口,只能以目光表示歉意。

姜韶華一笑置之,在薛老夫人下首坐了,問起薛老夫人禮佛情形。薛老夫人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住。姜韶華含笑聽着,不時點頭附和。

衆人聽得昏昏欲睡,對有耐心應付薛老夫人的郡主佩服得五體投地。

殊不知,姜韶華前世在宮中整日陪伴鄭太后,早練就了一身哄人的功夫。

只看對方值不值得她花費時間心力罷了。

354.第354章 問題(一)197.第197章 高低(三)186.第186章 金佛94.第94章 急症(一)49.第49章 夜襲(一)356.第356章 殺雞(一)312.第312章 餘波128.第128章 公審(一)359.第359章 送糧(一)155.第155章 惡習(一)356.第356章 殺雞(一)321.第321章 欽差(二)296.第296章 朝會(一)273.第273章 妥帖第21章 收留131.第131章 餘波266.第266章 欽差(二)261.第261章 忠心162.第162章 相思(一)169.第169章 安排305.第305章 饑民(三)329.第329章 亂民(二)160.第160章 精兵293.第293章 依賴(二)289.第289章 震驚63.第63章 覓死280.第280章 藩王100.第100章 威望(一)117.第117章 滋事327.第327章 歸去153.第153章 割肉(一)327.第327章 歸去76.第76章 震動177.第177章 掏心(二)212.第212章 小花86.第86章 懲戒(二)84.第84章 會面(二)第18章 天降(一)125.第125章 家眷155.第155章 惡習(一)258.第258章 選擇168.第168章 成雙355.第355章 問題(二)351.第351章 軍心(二)358.第358章 糧食281.第281章 鋒芒(一)239.第239章 豐收(一)331.第331章 亂民(四)176.第176章 掏心(一)299.第299章 名單237.第237章 差事(一)第44章 田莊(二)253.第253章 議親136.第136章 姻緣(二)226.第226章 乾旱(二)364.第364章 相伴(一)第35章 獻寶第40章 身份(一)360.第360章 送糧(二)161.第161章 地盤353.第353章 衣錦(二)101.第101章 威望(二)259.第259章 奏摺(一)第43章 田莊(一)127.第127章 父女(二)173.第173章 新糧(二)328.第328章 亂民(一)177.第177章 掏心(二)185.第185章 無功73.第73章 陶大(一)128.第128章 公審(一)127.第127章 父女(二)235.第235章 異心(一)242.第242章 序幕(二)142.第142章 長大第20章 審問308.第308章 安置(三)268.第268章 大敗(二)50.第50章 夜襲(二)121.第121章 如棋55.第55章 剿匪(二)第25章 撕破109.第109章 分化(二)310.第310章 小宴(一)130.第130章 公審(三)108.第108章 分化(一)第18章 天降(一)247.第247章 醒悟271.第271章 國喪(三)141.第141章 提攜(二)358.第358章 糧食303.第303章 饑民(一)322.第322章 欽差(三)第13章 打臉340.第340章 新生(一)257.第257章 大怒第35章 獻寶340.第340章 新生(一)192.第192章 酒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