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第221章 李穎(一)

姜韶華不動聲色地打量一眼。

崔縣令出身清河崔氏,本人是年少俊彥,娶的妻子自然不是尋常女子。這個李氏,和後宮那位李貴妃同族,論輩分,應該叫李貴妃一聲堂姑。

當然了,李氏也是大族,族人近萬。和李貴妃近支攀親的,少說也得有一兩百個。

崔縣令和李氏是表兄妹,自幼定親,青梅竹馬,情意深厚。李氏過門後,隨夫婿來了葉縣,接連生了兩個兒子。

“李氏見過郡主。”李氏身形窈窕,相貌秀雅,斂衽行禮時姿態端莊。

姜韶華含笑道:“李夫子快些起身。”

李夫子三字入耳,李氏不由得抿脣一笑。待起身後,輕聲張口道:“葉縣初次辦書院,百姓們對女子讀書一事頗有些爭議,妾身便主動提議來做夫子。以解除百姓們的憂慮。讓郡主見笑了。”

“你們夫妻都是用心做事的人,本郡主很是欣賞讚許。”姜韶華微微一笑:“還有,既是在學舍裡,本就應該稱呼一聲夫子。”

“敢問李夫子全名?”

按着大梁風俗,女子出嫁後,便冠以夫姓,閨名不能輕易示人。譬如李氏,應該是崔李氏。

李氏被問得一怔,下意識地擡頭和郡主對視:“妾身姓李,閨名一個穎字。”

“李穎,好名字!”姜韶華笑着讚一句,然後正色囑咐:“你既做了夫子,以後可得撐起女學。今日只有五個學生,或許明年便能有十個,後年就有二十個。”

“本郡主以後每年都來,只盼着葉縣書院辦得好,不但是南陽郡之冠,也是大梁縣城之冠。”

短短几句話,令李氏熱血涌動……不對,從現在起,應該稱呼全名李穎了。

李穎鄭重應下:“是,妾身一定不負郡主厚望。”

姜韶華又仔細問詢:“現在她們學的是什麼?”

Www¤ TTkan¤ Сo

“學習進度如何?”

“她們五個人中,誰最勤勉?”

李穎一一作答:“回郡主,她們從千字文學起,學舍開了一個月,每個月休息四日。她們學習進度中規中矩,和隔壁的學舍差不多。論勤勉,猶有過之。”

“這五個女童裡,最聰慧上進的,是陸大妞。”

崔縣令笑着接過話茬:“就是去歲兒媳狀告婆婆的陸家。陸家婆媳兩個吵吵鬧鬧的,倒是都樂意讓陸大妞來讀書。”

李穎輕聲道:“陸家婆媳,一個是覺得不用束脩還有午飯,縣衙的便宜不佔白不佔。一個是盼着女兒學有所成,日後有出息,能像陳舍人那樣在郡主身邊當差做事。”

陳瑾瑜沒料到此事還和自己相關,有些驕傲,又有些好笑:“她倒是有眼光。那個陸大妞呢,叫來給我瞧瞧。我來看看,她有沒有舍人之才。”

姜韶華被逗得輕笑不已:“那肯定及不上陳舍人。在本郡主心裡,陳舍人舉世無雙,無人能及。”

郡主的嘴,騙人的鬼。

盧琮心裡酸溜溜的。

馬耀宗卻羨慕不已。他也很想被郡主誇一誇舉世無雙啊!

李穎笑吟吟地叫了一個女童過來。

這女童約摸七八歲模樣,皮膚白淨,五官清秀,一雙大眼格外有神。見了郡主,竟也不怕,大大方方行了一禮:“大妞見過郡主。”

姜韶華含笑打量一眼:“生得好看,性子也大方,很好。”

陸大妞被誇得小臉紅撲撲的,挺起胸膛大聲答道:“多謝郡主誇讚。”

然後,期盼地揚起小臉蛋:“郡主,我好好讀書,以後也能像陳舍人那樣給郡主當差做事嗎?”

姜韶華失笑:“這些話,都是誰告訴你的?”

陸大妞咧嘴一笑,露出兩顆搖搖欲墜的門牙:“是我娘告訴我的。”

姜韶華目中閃過笑意,伸手摸了摸陸大妞細軟的頭髮:“好,我答應你。你隨李夫子好好讀書,等讀個五六年,就來王府當差。”

陸大妞開心極了,蹦了一下:“太好了!我今晚回去就得告訴我娘,還有我祖母。祖母總偏心我弟弟,以後,我一定要比弟弟強,讓祖母瞧瞧。”

姜韶華被逗樂了:“你弟弟多大了?也來學舍讀書嗎?”

陸大妞點點頭:“弟弟就在隔壁,他比我小兩歲。祖母總說弟弟是陸家的根,以後陸家都要靠他。還說我讀書識字,長大就能嫁個好人家,到時候能幫襯弟弟。我聽了這些話,心裡不開心。”

“郡主,我這樣是不是嫉妒心太重,不是一個好姐姐。”

陸大妞聰明又早熟,小小年紀,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了。

姜韶華目光柔和,聲音也格外溫柔:“你很好,是你祖母偏心狹隘,眼界太低。以我看,你以後一定是個聰明能幹的姑娘,不比任何人差。”

陸大妞被哄得美滋滋的。

論年齡,此刻的姜韶華其實也就比陸大妞大了三歲。

不過,衆人下意識裡都將郡主當做成年人,壓根沒覺得這畫面有什麼不對勁。

天色漸暗,打更的梆子聲響了起來。

散學了,孩童們一窩蜂的涌出學舍,像一隻只燕子飛進前來接自己回家的爹孃懷中。

陸大妞先和弟弟匯合,然後隨親孃一起回家。

一路上,陸大妞興高采烈眉飛色舞地說起了自己見郡主的經過。

陸張氏聽得滿心歡喜,摟着閨女笑道:“大妞真機靈,在郡主面前半點不怵。以後可得好好讀書識字,長大了就能去王府當差。”

弟弟吸了吸鼻子:“姐姐去王府做丫鬟嗎?”

陸大妞瞪弟弟一眼:“我要像陳舍人那樣做女官。”

……

這一日的經歷,對陸大妞來說,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對李穎來說,又何嘗不是?

李穎從書院回來後,便獨自進了書房,不知在忙什麼。兩個兒子,一個四歲,一個兩歲,都巴在門外,奶聲奶氣地喊娘。

崔縣令一回來就見這樣的情形,頗有些心疼,一手一個抱起兒子:“你們怎麼在門外不進去?”

二郎小,說話還不利索。

大郎口齒倒是清楚:“娘說要寫一些要緊的東西,讓我們在門外等,別進去打擾她。”

崔縣令:“……”

342.第342章 新生(三)244.第244章 出兵(一)370.第370章 荒田(一)193.第193章 酒醉(二)282.第282章 鋒芒(二)第38章 春耕(二)102.第102章 威勢133.第133章 斷案(二)49.第49章 夜襲(一)70.第70章 威風180.第180章 重逢(三)311.第311章 小宴(二)395.第395章 請功339.第339章 正事51.第51章 誘餌(一)242.第242章 序幕(二)第26章 難堪132.第132章 斷案(一)298.第298章 嫉妒356.第356章 殺雞(一)247.第247章 醒悟227.第227章 可厭(一)335.第335章 歸來(二)159.第159章 雙簧317.第317章 蝗災(三)第14章 軍營(一)60.第60章 下山第23章 心思306.第306章 安置(一)72.第72章 女匪(二)342.第342章 新生(三)319.第319章 奏摺266.第266章 欽差(二)318.第318章 點評333.第333章 妥協(二)77.第77章 父子248.第248章 誤國(一)168.第168章 成雙168.第168章 成雙164.第164章 做主(一)276.第276章 宣告(一)第8章 掏心353.第353章 衣錦(二)292.第292章 依賴(一)386.第386章 遠行(三)282.第282章 鋒芒(二)318.第318章 點評第37章 春耕(一)348.第348章 教訓(二)147.第147章 雉縣217.第217章 鑽營327.第327章 歸去161.第161章 地盤204.第204章 育苗108.第108章 分化(一)338.第338章 萌芽(二)第43章 田莊(一)358.第358章 糧食322.第322章 欽差(三)379.第379章 人心(二)348.第348章 教訓(二)第14章 軍營(一)104.第104章 舊情155.第155章 惡習(一)103.第103章 禮物186.第186章 金佛133.第133章 斷案(二)330.第330章 亂民(三)309.第309章 暴躁370.第370章 荒田(一)219.第219章 內卷(一)72.第72章 女匪(二)78.第78章 班底367.第367章 相伴(四)162.第162章 相思(一)384.第384章 遠行(一)352.第352章 衣錦(一)第37章 春耕(一)103.第103章 禮物309.第309章 暴躁234.第234章 收成(二)73.第73章 陶大(一)316.第316章 蝗災(二)第25章 撕破第1章 輪迴378.第378章 人心(一)271.第271章 國喪(三)127.第127章 父女(二)339.第339章 正事176.第176章 掏心(一)369.第369章 銀山(二)47.第47章 畏懼233.第233章 收成(一)353.第353章 衣錦(二)125.第125章 家眷289.第289章 震驚第37章 春耕(一)343.第343章 鷹衛(一)120.第120章 未眠248.第248章 誤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