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6章 盧琮(二)

盧琮一愣,下意識地看盧玹一眼。

盧玹也有些意外,張口問道:“陳舍人,郡主有沒有讓我一同前去?”

陳瑾瑜面不改色的笑道:“這倒沒有。”

盧玹:“……”

臉丟着丟着,也就習慣了。盧玹默默閉上嘴。

盧琮心裡雀躍又忐忑,起身隨陳舍人去見郡主。姜韶華白日的時候,多在祖父生前的書房裡。屬官們每日一早都來書房開會議事。

盧琮站在書房外,心裡又是一陣激動。

陳瑾瑜進去通傳一聲,然後領着盧琮進了書房。

書房裡除了郡主,還有陳長史和馮長史。郡主正和兩位長史交代囑咐:“……過兩日我就要啓程巡查軍營和十四縣,預計四五個月回來。這幾個月裡,王府公務瑣事就要勞煩兩位長史了。”

陳長史主外,馮長史主內嘛!都是做慣的差事。

“郡主只管安心去巡查,”陳卓笑着接過話茬:“王府諸事,有臣和馮長史在,無需郡主操心太過。”

馮長史忙接一句:“如果有要事,臣等一定派人給郡主送信,等郡主決斷。”

兩位長史在和郡主磨合了近一年後,已經有了默契。小事他們兩人就可做決定,涉及王府決策和重要內務,或是朝廷有動靜需要應對的,必須由郡主來定奪。

姜韶華微笑點頭:“辛苦兩位長史。”

盧琮很識趣地立在一旁等候。

待郡主和兩位長史說完正事目光掃過來,盧琮才上前拱手行禮:“盧琮見過郡主。”

姜韶華略一點頭:“坐着說話吧!”

陳卓和馮文銘對視一眼,一同起身告退離去。

陳瑾瑜和馬耀宗兩位舍人,無需避諱退讓,各自立在郡主身側。就聽郡主不疾不徐地問盧琮:“你可是真心來王府當差?”

盧琮精神一振,立刻起身應是。

姜韶華扯了扯脣角,慢悠悠地說道:“朝廷有罪臣不得重入官場的慣例,本郡主用你當差,傳出去難免於聲名不利。此事,你心裡也該清楚。”

盧琮面上掠過難堪之色,卻未退縮。

短短三年間,他從天上墜落谷底,僥倖保住性命,卻也嚐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既然踏出這一步,他就有充足的被刁難刻薄的心理準備。

“郡主說的是。”盧琮很自然地換了稱呼:“臣曾在任上犯過大錯,朝廷罷官去職,已經是輕判了。臣這條性命,當日就是王爺保下的。餘生爲王府當差出力,也算報答王爺的救命之恩了。”

確實是個聰明人。背地裡在盧玹面前下足功夫,當着她的面,隻字不提盧玹,只說南陽王當日的恩典。

可見這大半個月來,盧琮已經摸清了盧玹在王府裡的窘境。

姜韶華笑了一笑,冷不丁地說道:“本郡主先問一問你,當日亂民暴動一事,你自覺有幾分過錯?”盧琮這個官場老油條,也被問得愣了一愣。他想搬出應對朝廷的說辭,還沒張口,郡主又道:“我要聽真話。”

直覺告訴盧琮,接下來他的回答很重要。關乎着他能不能留在王府。

盧琮深呼吸一口氣,腦海中閃過三年前發生過的一幕幕慘狀,張口時滿心沉重晦澀:“臣沒做錯什麼。”

“水災是天禍,臣當時已經盡力救災賑濟,奈何災民太多,官府實在救不過來了。郡守府被亂民衝擊的那一天,臣還在粥棚裡施粥。忽然就驚聞噩耗。臣連妻女的屍首都來不及收拾,就倉惶逃命……”

“朝廷問罪的時候,臣滿心苦楚冤屈,無處可訴,只能低頭認罪。以免牽連盧氏一族。”

“可臣心裡,實在冤屈得很。”

盧琮眼眶紅了,聲音顫顫巍巍,眼中水光閃動。

陳瑾瑜聽着心中惻然,馬耀宗也暗暗唏噓。

姜韶華聽着盧琮這番悲慘過往,卻未動容,話語依舊直接犀利:“你心裡這麼想,可見朝廷處置你半點不冤!”

盧琮:“……”

“你身爲一郡之首,對治下情形莫非半點不知?境內有河流,就該每年疏通河道,預防水災。”

“便是水災無可避免,接下來的賑濟也大有問題。以一個郡的人力財力物力,爲何應對不了一兩萬流民?百姓們失了家宅土地,沒有容身之處,沒有果腹之物。難道這不是你這個郡守的過錯?”

“你在粥棚裡親自施粥有什麼用?你是要做戲給朝廷看,給所有人看,想證明自己是個好官。可惜,就快餓死的流民不認這一套。他們只知道,自己就快餓死了,衝進大戶家裡搶吃的,衝進縣衙裡暴動,都是爲了活下去。”

“朝廷對你的處置,確實寬容。換了在我這兒,你早就被砍頭了。”

盧琮眼裡的水光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滿額的汗珠和赤紅的臉孔。不知是不甘不服,還是被說中了痛處惱羞汗顏。

陳瑾瑜暗暗倒抽一口涼氣。

馬耀宗一臉若有所思。

姜韶華目光銳利,語氣也愈發凌厲:“整件事中,最無辜的是你的妻子和女兒。她們因爲丈夫父親是個庸官而丟了性命。至於你,本郡主委實看不出有哪兒值得委屈。”

盧琮再厚的臉皮,也禁不住這等誅心之言,下意識地張口反駁:“敢問郡主,換了是郡主,遇到這等天災,又該如何應對?”

“先保證所有受災百姓有屋可住,有衣蔽體,有糧可吃。”姜韶華淡淡道:“不要說做不到。只要想做,有的是辦法。”

“寺廟可以借住,官府可以借住,大戶們的屋子也可以借住。便是普通百姓家,也能收容幾個流民。”

“官衙的存糧不夠,就讓望族大戶們拿出糧食來。”

盧琮再次啞然。

郡主說得沒錯。這些都是應對的法子。只是……

“你做不到這一步。”姜韶華似能窺破盧琮心底所有的隱晦和軟弱,字字句句都刺心:“因爲你出身范陽大族,在你心中,宗族還要排在朝廷前面。你不肯對大戶們動手,便只能狠下心腸讓百姓去餓死了。”

203.第203章 兄弟240.第240章 豐收(二)225.第225章 乾旱(一)186.第186章 金佛284.第284章 棋子(一)170.第170章 歸來220.第220章 內卷(二)324.第324章 冊封(二)212.第212章 小花181.第181章 出手293.第293章 依賴(二)282.第282章 鋒芒(二)213.第213章 雛鷹(一)130.第130章 公審(三)70.第70章 威風63.第63章 覓死216.第216章 府學166.第166章 神醫(一)368.第368章 銀山(一)273.第273章 妥帖188.第188章 官司96.第96章 來信139.第139章 私心(二)306.第306章 安置(一)48.第48章 賞識203.第203章 兄弟289.第289章 震驚279.第279章 故人376.第376章 喧鬧155.第155章 惡習(一)226.第226章 乾旱(二)86.第86章 懲戒(二)277.第277章 宣告(二)292.第292章 依賴(一)第22章 收攏105.第105章 釋然第39章 禮遇第13章 打臉92.第92章 太后111.第111章 內鬥(二)372.第372章 格局259.第259章 奏摺(一)142.第142章 長大147.第147章 雉縣342.第342章 新生(三)344.第344章 鷹衛(二)第9章 置腹381.第381章 瘟疫(二)326.第326章 示警186.第186章 金佛259.第259章 奏摺(一)368.第368章 銀山(一)302.第302章 罪臣(二)75.第75章 回府342.第342章 新生(三)84.第84章 會面(二)392.第392章 能臣(一)281.第281章 鋒芒(一)68.第68章 撐腰第14章 軍營(一)289.第289章 震驚362.第362章 書信(一)347.第347章 教訓(一)333.第333章 妥協(二)162.第162章 相思(一)208.第208章 出行372.第372章 格局263.第263章 動亂(二)227.第227章 可厭(一)387.第387章 遠行(四)第22章 收攏389.第389章 再聚(二)213.第213章 雛鷹(一)375.第375章 上進55.第55章 剿匪(二)353.第353章 衣錦(二)345.第345章 考試68.第68章 撐腰220.第220章 內卷(二)293.第293章 依賴(二)363.第363章 書信(二)382.第382章 請纓(一)332.第332章 妥協(一)356.第356章 殺雞(一)第24章 籠絡193.第193章 酒醉(二)220.第220章 內卷(二)209.第209章 改變228.第228章 可厭(二)166.第166章 神醫(一)第30章 發作(二)387.第387章 遠行(四)296.第296章 朝會(一)359.第359章 送糧(一)248.第248章 誤國(一)123.第123章 母女第41章 身份(二)101.第101章 威望(二)309.第309章 暴躁第39章 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