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歸來

郡主此言一出,秦戰三人毫無忐忑,各自精神一振:“郡主放心,末將一定用心練兵。”

“郡主就等着瞧好吧!我們二營下一次演武一定拿魁首。”

素來內斂低調的劉恆昌,今日也高調了一回:“三營除了軍陣之外,個人演武騎射也不會輸給一營二營。”

秦戰孟大山齊齊睥睨一眼。

劉恆昌挑眉一笑,從容而對。

姜韶華看在眼底,滿意地笑了一笑。

身爲主君,要統馭一羣驕兵悍將,不花心思怎麼成。

待秦戰三人離去,宋淵才低聲道:“郡主已經收服劉恆昌了。”

姜韶華想了想:“現在還不算。等到哪一日,他主動張口爭搶的時候,纔算徹底歸心了。”

宋淵笑了起來:“那一日不會太遠了。”

姜韶華眉眼彎彎,也笑了起來。

她在南陽郡諸縣巡查,盛氣凌人無往不利,一來是因爲她的郡主身份。二則也是最重要的,是她手下有兩千忠心不二的親兵。她伸手所指之處,親衛們便會蜂擁而上將前方踏平。

所以,湯家馬家迅速跪服,白雲寺的高僧也要主動低頭。

南陽軍現在也重歸她掌控之下,日後慢慢練兵擴充,她手下可用之人就更多了。

不過,養這麼多兵,對南陽郡來說,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想到接下來兩三年將要到來的旱災蝗災饑荒,姜韶華忍不住嘆了口氣。宋淵心思敏銳,立刻猜出了姜韶華的心事:“郡主是在爲養兵的錢糧發愁?”

“銀子倒不是難事。”姜韶華低聲道:“銀礦那邊,可以多派人手前去。不過,到了饑荒之年,再多的銀子也沒用。”

說到底,還是得地裡長出糧食來,才能活人命。

宋淵道:“各縣都在建糧倉,接下來就是買糧囤糧。郡主已經下令讓湯家去買糧了,不管如何,多備糧總是好事。”

姜韶華點點頭。

搬軍營頗爲繁雜,要帶上被褥行李,要帶上兵器戰馬盔甲,伙房和軍醫都要一分爲三。

孫廣白孫澤蘭兄妹兩人一同留了下來,伙房裡,剛成親的包二和芳娘也留下了。

說起來,還是原地未動的三營佔了便宜。

劉恆昌的麾下個個喜笑顏開,心腹黃信眉飛色舞地笑道:“郡主待我們三營真是沒話說。之前我一直以爲,肯定是我們三營要搬走哪!萬萬沒想到,郡主會讓我們留下。”

劉恆昌瞥黃信一眼:“郡主如此厚待三營,以後該怎麼做知道了?”

“那當然!”黃信挺直腰桿:“以後我們什麼都聽郡主的,郡主讓我們去刀山火海,我們也毫不猶豫。”

文臣講究風骨,武將論的是忠誠。

半年前,衆人提起年少的郡主,個個心中不太服氣,暗自嘀咕。現在就不同了,一口一個我們郡主。

劉恆昌目光一掃,笑了起來。

何止他們,便是他自己,如今也是幹勁十足哪!

……

幾日後,郡主領着兩百親兵回王府。

從親衛營到王府,只要大半日路程。王府衆人早已聚在正門處等候,遠遠地看到飛揚的塵土和踢踏的馬蹄聲,馮文銘馮長史第一個舒展眉頭,轉頭對楊政沈木等人道:“郡主終於回來了!”

中途被提溜跑了兩回的楊政呵呵一笑:“郡主這半年一直在諸縣巡查,着實辛苦了。”

又黑瘦了一圈的沈木,照例沒說話。

沈木身側,站着一個身量不高的俊秀少年,正是崔渡。

這半年過來,崔渡個頭高了一些,臉孔也略略豐潤,黑眸含笑,隨和又討喜。

一同等待迎接郡主歸來的,還有盧郡馬和梅姨娘母子。自葉縣回來後,盧郡馬就很少在人前露面。連喜歡的文會也不去了,每日待在書房裡。

今日一露面,盧郡馬皮膚白了不少,臉上掛着溫和得體的笑容。

“娘,郡主姐姐回來了麼?”盧若華仰頭問梅姨娘。

梅姨娘嗯一聲,伸手摸了摸女兒的小臉,小聲囑咐:“待會兒你要行禮恭迎郡主。”

盧若華乖乖點頭。

盧穎就不必囑咐了。

盧穎十分聰慧早熟。上一次從葉縣回來之後,就敏銳地察覺到了父親和親孃的細微變化。父親不愛見人,發脾氣的次數驟然減少。孃親倒是從容多了。

先行十數匹駿馬停下,然後數輛馬車緩緩而來。

姜韶華自第一輛馬車上下來。

緊接着,陳長史聞主簿陳舍人馬舍人一一下了馬車,和宋淵一道簇擁着郡主到了正門處。

“臣恭迎郡主歸來。”馮長史率衆相迎。

姜韶華輕笑一聲,伸手扶起馮長史:“這半年,本郡主不在府中,一應瑣事都落在馮長史身上。馮長史辛苦了!”

馮長史忍着久別重逢的激動,笑着應道:“郡主在外奔波,纔是真正辛苦。臣爲郡主分憂,也是應該的。”

然後,又對陳長史道:“陳長史瘦了一些。”

陳卓不無自嘲的笑道:“一把老骨頭,快禁不住路途顛簸了。再到明年,就讓年輕人隨郡主巡查。”

馮長史其實早就留意到了郡主身邊兩個年輕人。

陳瑾瑜是熟臉孔,另一個十五六歲的英俊少年,應該就是陳卓書信裡說過的馬舍人了。

姜韶華笑着問候一直在工房裡忙碌不歇的沈木:“這半年,沈工正一直忙着製造新式轅犁,辛苦了。”

沈木拱手:“郡主言重了。工房不負郡主厚望,這半年裡製出了五百副新式轅犁。已經按着郡主的安排,分送去了各縣。”

五百副當然是不夠的。不過,南陽郡裡的工匠就這麼多。想讓所有百姓都用上新式轅犁,工房還得忙個一兩年才行。

姜韶華略一點頭,忽地轉頭問陳長史:“新式轅犁送去朝廷了,朝廷開始推廣了嗎?”

陳卓嘆道:“哪有這麼容易。聽說工部拿了新式轅犁後,一直在研究圖紙。想等製造推廣,少說也得兩三年了。”

不用懷疑,這就是朝廷做事的效率。

想做事,就得先壓下所有反對的聲音,斬斷明裡暗裡伸來的手。

黨爭誤國,就是如此了。

362.第362章 書信(一)373.第373章 書院第16章 人心388.第388章 再聚(一)192.第192章 酒醉(一)127.第127章 父女(二)354.第354章 問題(一)250.第250章 買糧142.第142章 長大100.第100章 威望(一)288.第288章 誅心(三)第21章 收留383.第383章 請纓(二)245.第245章 出兵(二)313.第313章 新帝(一)338.第338章 萌芽(二)381.第381章 瘟疫(二)210.第210章 小傳207.第207章 盧琮(三)355.第355章 問題(二)48.第48章 賞識233.第233章 收成(一)102.第102章 威勢73.第73章 陶大(一)第6章 立威第35章 獻寶86.第86章 懲戒(二)188.第188章 官司212.第212章 小花152.第152章 命案(三)283.第283章 太子第16章 人心314.第314章 新帝(二)229.第229章 盤算(一)第17章 雄心80.第80章 月下(二)225.第225章 乾旱(一)240.第240章 豐收(二)389.第389章 再聚(二)第24章 籠絡125.第125章 家眷248.第248章 誤國(一)183.第183章 決裂(二)132.第132章 斷案(一)375.第375章 上進178.第178章 重逢(一)358.第358章 糧食264.第264章 風至154.第154章 割肉(二)219.第219章 內卷(一)91.第91章 整頓192.第192章 酒醉(一)第8章 掏心236.第236章 異心(二)170.第170章 歸來第15章 軍營(二)220.第220章 內卷(二)186.第186章 金佛278.第278章 不服156.第156章 惡習(二)185.第185章 無功190.第190章 音信226.第226章 乾旱(二)280.第280章 藩王206.第206章 盧琮(二)130.第130章 公審(三)286.第286章 誅心(一)271.第271章 國喪(三)243.第243章 序幕(三)168.第168章 成雙第20章 審問228.第228章 可厭(二)362.第362章 書信(一)221.第221章 李穎(一)160.第160章 精兵第28章 接風269.第269章 國喪(一)392.第392章 能臣(一)126.第126章 父女(一)390.第390章 不同(一)57.第57章 夜襲(二)第6章 立威162.第162章 相思(一)261.第261章 忠心278.第278章 不服91.第91章 整頓62.第62章 志向95.第95章 急症(二)67.第67章 際遇225.第225章 乾旱(一)245.第245章 出兵(二)372.第372章 格局226.第226章 乾旱(二)388.第388章 再聚(一)188.第188章 官司268.第268章 大敗(二)55.第55章 剿匪(二)143.第143章 敲打第9章 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