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長大

對少年們來說,長大就是一瞬間的事。

譬如活潑天真的陳瑾瑜,被祖父一番話點醒,輾轉反側一整夜,隔日帶着一雙黑眼圈起身下榻,面色卻已平靜如常。

攬鏡自照,陳瑾瑜被鏡中憔悴的自己嚇了一跳,不得不用上好的脂粉在俏麗的臉蛋上細細地擦了一回,然後再次白裡透紅容光照人了。

陳瑾瑜在心裡默唸數次“要好好當差以愛戴之心對着郡主”後,便精神抖擻地去了郡主的院子。

姜韶華早已起身,穿着白紅相間的習武服打了半個時辰的拳,又射了兩壺箭。微微出了一身汗,沐浴更衣後如帶露海棠,格外嬌豔。

“瑾瑜姐姐來得正好,”姜韶華笑吟吟的招呼:“陪我一同用早膳。”

陳瑾瑜欣然應下,像往日一樣落座,和姜韶華一同用早膳。圓桌上擺了四道羹湯,另有各色麪點十餘種,還有六道清淡可口的小菜。

“馬家的廚子手藝不錯。”陳瑾瑜笑着誇讚。

姜韶華笑着點頭:“確實不錯。我出巡兩個多月,今日早飯吃得最精緻可口。”

陳瑾瑜在心中爲自己驕傲,表現上佳,值得喝彩!

殊不知,隻字不提昨晚發生的事,本身就已反常了。

以陳瑾瑜的脾氣,能讓她憋住話的,也只有一個原因了。顯然,昨天晚上陳長史已經“點撥”過了。

姜韶華心中有數,也不說穿。

正如陳卓所言,她和陳瑾瑜的情誼是真的。她以陳瑾瑜爲舍人施恩陳家隱晦地挾制陳家父子一二,也同樣是真的。兩者並不矛盾。

像陳卓這樣的老狐狸,心中有數。陳瑾瑜到底還年少單純,一時繞不過彎來。現在了悟了,心裡有些難受有些不適,也是難免的。

無妨,陳瑾瑜慢慢就會適應了。

就像當年十歲的她,懷着一顆真摯的心進宮,吃了很多暗虧,暗地裡哭了好多回,才逐漸適應明爭暗鬥的生活。

陳瑾瑜以女子之身踏入官場,在她身邊當差,要想有所作爲,就不能一直做個傻姑娘,也該成熟長大了。

“啓稟郡主,”銀硃笑着來稟報:“馬舍人早已在院外等候了。”

姜韶華隨口吩咐:“本郡主今日要巡糧倉,讓他去安排車馬。”

銀硃應一聲退下。

姜韶華笑着看向陳瑾瑜:“瑾瑜姐姐,我讓馬耀宗做舍人,你心裡會不會不高興?”

“怎麼會。”陳瑾瑜答得很順溜:“馬耀宗自小在馬縣令身邊,對庶務十分熟稔。郡主提攜他做舍人,馬家上下感激不盡,馬舍人也會盡心盡力當差。這是一件好事。”

姜韶華耐心地聽完,又輕聲問道:“我是問你,會不會覺得自己不是獨一份的舍人,會不會覺得失落?”

陳瑾瑜想說沒有,對上姜韶華清澈平靜的黑眸,心裡壓抑着的那一絲委屈,驟然涌了上來。鼻間驀然一酸。

“有那麼一點。”陳瑾瑜垂下眼,有些忸怩地承認。

姜韶華握住她的手,聲音誠懇極了:“我用他,是爲了牽制馬縣令。瑾瑜姐姐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不也是爲了牽制我祖父和我爹麼?

陳瑾瑜忍不住擡眼,和姜韶華對視,到了嘴邊的話,卻怎麼都吐不出口。姜韶華沒有給她思考或猶豫的時間,說了下去:“我當日讓你做舍人,其中確實有些你祖父你爹的原因,不過,更重要的是想你到我身邊來。不然,我大可以等個一兩年,等你兄長中了進士,提攜重用便可。”

“我要做的事很多,我需要有全心信任的人在身邊。瑾瑜姐姐,你不要因馬耀宗一事妄自菲薄,更別胡思亂想。”

“我在心裡,你和別人不一樣。”

這些暖人心窩的話,撫平了陳瑾瑜心底的委屈。

陳瑾瑜咬咬嘴脣,低聲自嘲:“瞧瞧我,明明比你年長三歲,倒還像個孩子,需要你來安慰。”

“你什麼都不用說啦!我知道你辛苦不易,勞心還要勞力。以後我一定用心當差,早日成爲你的左膀右臂。”

姜韶華眉眼彎彎,笑了起來。

……

馬耀宗確實是個伶俐少年,郡主一聲吩咐後,不過一炷香功夫,車馬就已備好。

姜韶華和陳瑾瑜坐了一輛,銀硃荼白也在馬車裡伺候。陳長史聞主簿又做了一輛。至於宋淵等人,則策馬相隨。

馬耀宗自己,也騎了一匹馬,在前領路。

馬家人養馬二十多年,馬場裡不缺好馬。馬耀宗今日騎得是一匹神竣的黑馬,頗有些鮮衣怒馬少年公子的風采。

這陣仗一擺,沿途的百姓都知道是郡主出行,立刻避讓到街道兩側。

陳瑾瑜偶爾看一眼車外,轉頭對姜韶華笑道:“馬舍人騎術很是了得。”

姜韶華隨口笑道:“比陽縣大半都圈做馬場,馬舍人焉能不會騎馬。”

馬車駛出了幾道街道,很快在一處大糧倉外停下。

“郡主,這裡就是太平糧倉。”馬耀宗迅速下馬,親自開了車門,神色頗爲恭敬。

姜韶華下了馬車後,目光一掠,笑着讚一聲:“這糧倉,比博望縣和葉縣的糧倉還要大一些。”

陳瑾瑜笑着接了話茬:“就不知糧倉裡是不是按着郡主的要求屯滿了糧食。”

馬耀宗不假思索地應道:“祖父當日接到王府公文後,一刻都沒有耽擱,立刻令人出去買糧。糧倉裡有慄麥稻高粱和豆子五種糧食,都是滿的。新的糧倉也在選址建了,不出三個月,就能建好。”

“請郡主放心,比陽縣一定會屯夠百姓三年吃的糧食。”

頓了頓又道:“比陽縣的馬場裡,也在屯乾草。屯三年的不易,不過,屯夠一年用的沒問題。”

不管馬縣令私心有多少,論辦差做事,實在沒話說。博望縣的糧倉是滿的,存的有一半陳糧。葉縣都是新糧,論種類豐富,又不及比陽縣了。

姜韶華微微一笑:“馬舍人說得這麼好,本郡主得親自瞧一瞧纔是。”

正說着話,就見馬縣令自糧倉裡迎了出來。

341.第341章 新生(二)181.第181章 出手384.第384章 遠行(一)238.第238章 差事(二)52.第52章 誘餌(二)58.第58章 善後(一)69.第69章 震懾228.第228章 可厭(二)371.第371章 荒田(二)162.第162章 相思(一)214.第214章 雛鷹(二)329.第329章 亂民(二)316.第316章 蝗災(二)266.第266章 欽差(二)190.第190章 音信386.第386章 遠行(三)339.第339章 正事151.第151章 命案(二)203.第203章 兄弟300.第300章 走動120.第120章 未眠86.第86章 懲戒(二)59.第59章 善後(二)49.第49章 夜襲(一)47.第47章 畏懼第2章 父權286.第286章 誅心(一)282.第282章 鋒芒(二)356.第356章 殺雞(一)354.第354章 問題(一)256.第256章 提攜(二)57.第57章 夜襲(二)91.第91章 整頓159.第159章 雙簧57.第57章 夜襲(二)143.第143章 敲打226.第226章 乾旱(二)89.第89章 軍餉303.第303章 饑民(一)230.第230章 盤算(二)79.第79章 月下(一)381.第381章 瘟疫(二)313.第313章 新帝(一)74.第74章 陶大(二)247.第247章 醒悟355.第355章 問題(二)330.第330章 亂民(三)234.第234章 收成(二)88.第88章 點兵256.第256章 提攜(二)142.第142章 長大217.第217章 鑽營64.第64章 安排第10章 神力109.第109章 分化(二)340.第340章 新生(一)270.第270章 國喪(二)117.第117章 滋事253.第253章 議親320.第320章 欽差(一)161.第161章 地盤141.第141章 提攜(二)253.第253章 議親119.第119章 無情260.第260章 奏摺(二)313.第313章 新帝(一)290.第290章 敬畏(一)109.第109章 分化(二)363.第363章 書信(二)150.第150章 命案(一)71.第71章 女匪(一)170.第170章 歸來第10章 神力218.第218章 遇匪第9章 置腹372.第372章 格局204.第204章 育苗131.第131章 餘波148.第148章 禮佛第33章 舊情297.第297章 朝會(二)283.第283章 太子353.第353章 衣錦(二)173.第173章 新糧(二)115.第115章 偏心316.第316章 蝗災(二)207.第207章 盧琮(三)375.第375章 上進105.第105章 釋然92.第92章 太后307.第307章 安置(二)130.第130章 公審(三)166.第166章 神醫(一)313.第313章 新帝(一)318.第318章 點評328.第328章 亂民(一)203.第203章 兄弟278.第278章 不服206.第206章 盧琮(二)第17章 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