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命案

姜韶華在一衆親衛的簇擁下,快步到了另一邊的院門外。陳長史聞主簿也都被驚醒,紛紛趕了過來。

驛丞面無人色地從院子裡出來,正好迎上了郡主一行人。

大半夜的,驛館裡忽然鬧了人命,還驚動了郡主!

驛丞欲哭無淚,雙膝一軟,便跪了下來,哆哆嗦嗦地說道:“驚擾了郡主安歇,臣該死!”

姜韶華皺眉,聲音冷了一冷:“這等時候,還說什麼廢話。到底怎麼回事,說個清楚。”

年近五旬的驛丞身體顫了顫,說話順暢了許多:“回郡主,之前住進驛館的是來葉縣買絲麻的富商,是魯陽縣人。這富商帶了妻女隨行。今夜這夫妻兩人起了爭執,富商對妻子動手,沒曾想,女兒忽然持刀,刺進他的胸膛。”

“這一刀正中後心,血流噴涌。臣趕到的時候,富商已經嚥了氣……”

衆人齊齊倒抽一口涼氣,下意識地看向郡主。

這竟是一樁殺父案!

不知怎麼地,衆人就聯想到了南陽王府裡的盧郡馬,心情一時間有些難言的微妙。

銀硃荼白各提着一個燈籠,夜風吹拂,燈籠裡透出的光芒明暗不定。

姜韶華的臉孔半明半暗,眸光深幽難測,剎那的沉默後,很快張口吩咐:“讓開,本郡主要親自進去瞧一瞧。”

驛丞不敢攔,慌忙爬起來讓開。

郡主在酈縣剿匪的英姿,歷歷在目。區區一個殺人場景,還不至於嚇到郡主。宋淵不動聲色地想着,並未阻攔。

倒是陳卓,老持沉重,立刻張口出言:“郡主千金之軀,何必讓這等事污了眼。還是回去歇着吧!這裡有臣和宋統領足矣。”

姜韶華看一眼陳長史,淡淡道:“既是遇上了,本郡主焉能不管。陳長史放心吧!本郡主不會偏頗任何人,定會秉公論斷。”

不是偏頗與否的問題。而是殺父一事太過駭人聽聞。以郡主和親爹之間微妙難言的關係,過問這樁命案,本身就已不太合宜了。

奈何郡主堅持要“親眼瞧瞧”,誰又能攔得住?

陳卓心裡暗歎一聲,不再出言,衝孫女使了個眼色。

陳瑾瑜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快步跟在郡主身後進了院子。

十數個親兵已把守內外,富商帶來的僕傭跪了一地,屋門大開。

一箇中年男子趴在地上,一把匕首盡數沒入後胸,只留了匕首柄在外。身下一攤觸目驚心的血跡。臉孔向着外側,雙目睜大,死不瞑目。

大概是死前的那一刻,還在震驚女兒竟從背後刺了這一刀。

男子屍首旁,跪着一個面色慘白的中年婦人,還有一個身量不足的少女。這少女面容稚嫩,臉龐蒼白,神色間卻未見後悔,在地上跪得筆直。

姜韶華進來後,那中年婦人立刻重重磕頭,只幾下就磕破了額頭:“是民婦動手,誤殺了夫婿。民婦願以命抵命!這件事和英娘無關,求郡主開恩,饒過英娘。”

一邊磕頭,一邊哭着哀求,哭聲悽婉,令人惻然。

明明是女兒動手殺了親爹,這個母親還試圖爲女兒遮掩罪行,想以自己的命換女兒一命。 叫英孃的少女,用力咬了咬嘴脣,忽然高聲道:“是我殺了父親,和我娘無關。你們要殺要剮,都衝我來。”

那中年婦人身體一顫,顧不得再哭,急急道:“英娘,你別胡亂說話。你一個小姑娘家,哪裡來的氣力殺人。動手的是我!郡主明鑑,動手殺人的是我!”

最後兩句,滿是哀求。

便是鐵石心腸,見了也要軟上一軟。

姜韶華卻神色未動,淡淡道:“動手傷人的是誰,只看匕首刺進後背的位置,就知道了。”

衆人一看,那匕首的位置果然比正常成年人所及之處低了許多。

還有,那少女胸前濺了不少鮮血,中年婦人的身上卻無血跡。

到底誰是行兇之人,一目瞭然。

那中年婦人目中露出絕望之色,依舊不肯放棄,繼續重重磕頭。不過幾下,額頭都快磕爛了。

那少女見親孃這般模樣,終於哭了起來:“娘,我殺了這個混賬,半點都不後悔。他當年入贅我們周家,從一個飯都吃不上的窮小子搖身一變成了富家老爺,這些年祖父祖母沒有虧待他,娘對他溫柔體貼。”

“可他是怎麼對孃的?一開始還算安分,祖父祖母幾年前病逝,他就原形畢露,強佔了周家大半家業。還在外養着外宅和外室子,最可恨的是妄圖娘認下外室子,進周家族譜!憑什麼?”

“周家的家業,憑什麼要給外人?我周英難道不是周家血脈?周家祖輩積攢的家業,不傳給我周英,難道要給一個和周家無關的外室子?”

“娘不同意,他就整日對娘呵斥辱罵,時常動手毆打。我護着娘,他就連我一併打。這種人,根本不配做我親爹!”

“這匕首,我早就偷偷藏在身上了。我暗中發過誓,只要他再敢對娘對我動手,我就要殺了這白眼狼!”

衆人:“……”

這一席話,聽得衆人神情愈發微妙。

贅婿,外室子,家業,白眼狼……周家的故事,聽着實在有些耳熟啊!

那姓周的婦人,徹底痛哭失聲:“英娘,你糊塗啊!他再不堪,也是你親爹你動手弒父,這是要砍頭的罪過啊!”

“只要我死咬着不點頭,他就休想如願。他就是動手打我出出氣,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你怎麼能動刀殺人!”

“你剛過十歲生辰,還這般年少,大好人生還沒開始……他根本不值得你一併喪命!要動手,也該是我和他同歸於盡!”

周英伸手拍了拍哭得快昏死過去的親孃,擡頭看向郡主:“郡主,人是我周英娘殺的,我爲他償命!請郡主饒過我娘,饒過周家。”

姜韶華注視着看着年少決絕的周英娘。

衆人的目光,在郡主和周英娘之間轉了個來回。

如果郡主沒有南陽王府,沒有一衆忠心的下屬相護,是不是就會落得和周英娘一般的境地?

72.第72章 女匪(二)279.第279章 故人307.第307章 安置(二)237.第237章 差事(一)182.第182章 決裂(一)192.第192章 酒醉(一)127.第127章 父女(二)137.第137章 比陽389.第389章 再聚(二)75.第75章 回府376.第376章 喧鬧第40章 身份(一)304.第304章 饑民(二)第4章 舅舅157.第157章 宏願63.第63章 覓死47.第47章 畏懼189.第189章 孝敬204.第204章 育苗248.第248章 誤國(一)395.第395章 請功233.第233章 收成(一)314.第314章 新帝(二)360.第360章 送糧(二)355.第355章 問題(二)157.第157章 宏願205.第205章 盧琮(一)212.第212章 小花255.第255章 提攜(一)151.第151章 命案(二)179.第179章 重逢(二)71.第71章 女匪(一)269.第269章 國喪(一)273.第273章 妥帖第36章 開懷382.第382章 請纓(一)322.第322章 欽差(三)第34章 謝恩310.第310章 小宴(一)107.第107章 打壓第2章 父權202.第202章 糧種49.第49章 夜襲(一)208.第208章 出行359.第359章 送糧(一)46.第46章 無知184.第184章 離別144.第144章 馬場(一)291.第291章 敬畏(二)240.第240章 豐收(二)268.第268章 大敗(二)91.第91章 整頓199.第199章 盧氏88.第88章 點兵158.第158章 運轉63.第63章 覓死347.第347章 教訓(一)209.第209章 改變152.第152章 命案(三)215.第215章 兄妹171.第171章 相聚203.第203章 兄弟78.第78章 班底128.第128章 公審(一)70.第70章 威風394.第394章 無功272.第272章 亮相237.第237章 差事(一)63.第63章 覓死第17章 雄心106.第106章 跪服121.第121章 如棋110.第110章 內鬥(一)176.第176章 掏心(一)332.第332章 妥協(一)338.第338章 萌芽(二)第2章 父權108.第108章 分化(一)123.第123章 母女88.第88章 點兵297.第297章 朝會(二)352.第352章 衣錦(一)第42章 送行256.第256章 提攜(二)263.第263章 動亂(二)112.第112章 投誠357.第357章 殺雞(二)358.第358章 糧食267.第267章 大敗(一)251.第251章 用意263.第263章 動亂(二)322.第322章 欽差(三)82.第82章 敲打79.第79章 月下(一)52.第52章 誘餌(二)第14章 軍營(一)354.第354章 問題(一)408.第408章 角力(一)289.第289章 震驚第37章 春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