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隆德會1

二盧二年改隆德軍爲隆德府,治所在上堂具,領卜黨、叩、屯留、襄垣、潞城、壺關、黎城等縣,河東路3府”酬、8軍、引縣,隆德府便是3府之一,政和初,府治人口逾力多萬。

而這隆德府比河北東路之河間府似乎更盛,它在河東路是僅次於太原府的第二大州府。

出澤州,過高平、羊頭山,入了隆德境內,龍武兩廂軍青一色的馬軍,行動起來有如旋風一般,離京數日後,已到了隆德府治上黨,一路上安衙內可不比一般的龍武軍士差,任誰也想不到這溫文弱儒居然吃得這般風霜之苦,可憐那個。万俟商吃了大苦頭,他纔是真正的文儒,如何吃得這般苦?

還未至上黨,這個,姓萬的就病倒了,平素不識弓馬,這幾日騎馬磨得股縫都腫了,宋愕也不會特殊照料他,他到時厚着臉皮向上司提出想弄架馬車來着,卻給宋馬帥陰沉着臉斥了一頓。

當初安衙內也是這般不濟事,不過現在的安衙內體質加強了好大,私下裡還向鶯美學了幾招劍法,當然,他那就是隨便耍一耍,可從來沒想過要親臨戰場去表現自己的武勇,刀劍無眼,去不得!

隆冬臘月,眼看東關了,一干將士們都思鄉心切,士氣極是低落,行軍至上黨,宋愕意識到了問題。

六千馬軍沒許入城,只在城外紮營下寨,然後四處燃起了乾柴火堆,這鬼天氣相當的冷,軍兵怨氣沖天,罵孃的、日爹的、操祖宗的,此起彼伏,別的不說,只是這種混亂不堪的軍紀就讓安衙內翻白眼了。

“這就是大宋朝的精銳?呵。本衙內又一次見識了,馬帥大人,只怕這仗還未打,軍心先亂了。”

大帳裡。宋愕坐在上前,林沖、徐寧等幾全部將侍立在右側。左邊是万俟商、安敬、呼延嬌他們。

“唉,年關將至,也怪不得軍士們這般心思,本帥以爲可在上黨修整兩日,你等以爲如何?”

“馬帥大人”万俟商沉吟道:“以下官之見,宜行軍至太原府。萬勿使王相公怪罪了我等”。

他心下不舒暢,眼見那安衙內大刺刺的說話,宋愕也不責他,不覺以爲自己這個。鄭使相派來的親信也必言之有物,故出此言,又搬出太原王安中來壓人。事實上王安中此人才是此次平亂的第一要權人物!

“萬大人,軍心波動,若不整頓一番,如何安得了衆軍士情緒,值此隆冬寒天,年關之際,軍士們心念親人團聚,乃人之常情,若不安撫之,萬一犯了衆怒,鬧出兵禍,誰吃罪的起?你萬大人負此責嗎?。

安敬卻不與他客氣,淡淡回敬了他一言,宋愕一臉的陌然,沒有插言的意思,他和安敬穿一條褲子的,當日在靖國府鄭居中保薦這個万俟離隨軍時,他就不樂意了,看來自己明確的選擇了站在皇后這邊很正確。

當然,這麼做也很危險,一但讓鄭居中察知,只怕要與自己生出間隙,但細想,若不趁機靠向皇后。恐怕要一直給鄭居中壓着了,無出頭之不說,他那人猜忌之心頗重,定要封死自己邁入樞密院的路子。

万俟商聽罷安敬的說話。不由一窒,真叫他與這衙內叫板,他還真的心虛了,想想人家在京中把童、高兩位衙內都得罪了個死,也沒損傷一絲皮毛,換過是自己,只怕連屍也找不見了吧?但此來,卻有鄭使相爲自己作主,便是要盯着這安家衙內與宋馬帥一行人的,自己也看的出來,鄭使相對安敬不是很上心。

“安衙內,此言有誤吧?邊關軍情緊急。太原王相公盼軍心切。我等卻要坐在隆德上黨修整,這”。

“萬大人不知兵事,非要插上一言,如今軍中士心不安,仗還怎麼打?那王相公盼軍讓他去盼好了。與萬大人你何干?莫不是你萬大人與王相公有舊?仰或是怕太原失守了?又說這天寒地凍的,遼人又不是吃飽了撐的,非得來尋事?再者言,太原屯集河東重兵,若守不住重鎮。這六千馬軍去了又有何用?。

“你”万俟商氣的臉有些白,本就一路趕來身子受不得了,如今又吃安敬這頓嗆,不由渾身抖了,“我如何不知兵事?我萬元忠也是上舍及第,堂堂正正的出身,如今更在樞密院供職,強你多矣”。

他瞪着眼,抖着身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一看就氣的不輕,堂堂樞密院編修,豈容九品小吏鄙蔑?

林沖和徐寧等幾全部將只是看戲,他們對這個万俟商可沒什麼好感,文官輕鄙武人,武官亦不尿他們;

“兵法有云,士氣混亂,不戰自敗,如今軍中怨氣沖天,隆德知府又不許我軍進城,這般寒天卻要紮營在城外受風雪肆虐,你萬大人不也抱病在身了嗎?再不修整,莫不是都讓大夥如你這般吧?又說萬大人,不要拿上舍及第出來說事,近些年來取士,不過也就是吟兩句半詩詞罷了,沒甚得了不起,兩軍對陣時,你吟句詩來看看,人家不就不拿刀砍你了?不過萬大人心憂邊關軍情,實是忠心可嘉,馬帥大人,既然萬大人這般憂心王相公怪罪,不若先派萬大人率一小股軍馬連夜趕太原府給王相公送個信,細敘馬軍實情

“嗯,此議甚妙,就依安衙內所見”。宋愕還真是配合,當下扭頭望着臉都變黑的万俟商道:“元忠,你能言善道,此去太原府先給王相公通個信卻是甚好,本帥修整兩日,便統大軍北上,你挑些連夜去吧。”

万俟商差點沒趴在地上。咬牙切齒的瞪着安敬,可安衙風都懶得瞅他一眼,卻與身側不知名的俊秀軍士說話,這刻宋馬帥了話,他也自忖違背不了,即便自己是鄭使相的親信,但人家不賣你面子又

“你恁地陰損,只怕那万俟商日後尋你的事端。”回營帳路上,呼延嬌小聲的提醒安大衙內,他卻不屑的一哂,自前兩日給這衙內拉着手夜逛了澤州之後,兩個人的關係明顯大大改善了,似乎也都默認了。

“姐姐無須擔憂,他狗屁不是,跳樑小醜一個,我便要死了他。他也得認命,大軍要修整,我等明日便脫軍自行其事,高寵和三郎他們全數聚在上黨,今夜我與宋大人秘議一番,你着滿堂備幾罈子酒來。”

回了營帳,楊再興一個人正守候着,他無職無籍,只算跟在安衙內身邊的一個侍從,但他並不計較這些,只要能跟着叔叔在一起便好,一路上又多次請教了呼延嬌武藝,受益非淺,嗜武如狂的他便滿足了。

行軍帳一切從簡,安敬只與呼延嬌、楊再興三個人共用一個帳子,掌燈時分,請來了馬帥宋愕,宋大人肯隆尊行貴的來衙內小帳中也是異數,不少軍士看見了也嘖嘖稱奇,他們把酒言歡秘議時,那万俟商正挑了十幾個軍士出了大寨,打馬北上了,林沖負責送他們出寨,這姓萬的想在

次日一早,安衙內、呼延嬌、楊再興他們被宋馬帥、林沖、徐寧幾全部將親自送出了大寨,宋揮又叮囑了一番,才目送他們打馬入了城去,此時他們三個。都換下了軍甲。着普通衣襖,扮作了平頭百姓。

上黨城東門外,一間酒肆裡,高寵、石秀、凌振等人都在,桌子上擺開大碗的酒,熟牛肉好幾斤。熱氣騰騰的好大幔頭,還有幾盤子菜蔬,酒肆門外是那駕安衙內專用的豪華車輦,又經一番改良,製成了純,鋼骨架的大車,後面四個輪子,前面兩個,八匹高頭大馬拉着,十八羅漢守護在車駕處,紛紛朝遠處軍營張望,昨夜就派人送了信給軍中的衙內,只說他們這夥人在此等候,冬日暖陽冒出頭時,卻不見衙內人影。

這些時候,石秀在上黨折騰出了愷由,聯絡了當地數個豪門,共同興辦了煤石礦窯,按衙內冊子裡交代的,由技術入股,沒花一紋錢就搖身一變成了隆德境內最大的煤石業東家,打的旗號是:南北舟事。

轟天雷凌振現在是三郎主要臂助,此人不光精於火器研,心思也靈巧,跟着三郎,很快學曉了瑣務處置,三郎也覺得凌振獨力也能罩得住一方,短短几個。月,在隆德境內就掘出了三十多座礦窯子,多數爲露天煤層。明明看到蝶石,偏就採不下來,以至令當地人望之興嘆,直至石秀和凌振出現,一舉扭轉了這一局面,即便是地凍天寒的此時,轟隆一聲巨響過後,炸崩的蝶石就能撿出近萬斤,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也因此使得“南北舟事。順利的在隆德境內打開了局面,前兩日,石秀與凌振才完成了最近一次開窯入股,至此,隆德府境內上黨、長子、屯留、襄垣、潞城、壺關、黎城諸縣的煤窯子紛紛啓動,凌振坐鎮在上黨,開辦了規模頗大的“黑雷坊。(炸窯專用火雷彈),經多次實踐研製,凌振製出三種黑雷子。大的一次能炸出萬斤蝶炭,中黑雷一次也能崩出幾千斤蝶石小黑雷子少一些,只用於窯洞中的小範圍開採。

高寵這一趟真領了千餘人消入隆德境內,幾乎把堆集在樂壽船廠的“閒人。全弄來了這裡,本來這批人就都是昔日的水賊道匪,經過高寵極嚴格的練和篩選,最終僅三百人成了精銳,而其餘七百多人又眼紅這三百精銳的待遇,一個個。了狠、橫了心的再苦練,又因高寵治軍嚴明,他們真是沒少吃苦受累。

有的人甚至三次退出隊伍,但又返回來,至這次整軍北上前,高寵總算把這一千人治成了兩軍,三百精銳是主力,最早給淘汰的二百人留在了上黨協助凌振折騰黑雷坊。這邊土豪霸王、山賊草寇也不少,沒點實力就想立穩腳也不易,不過上黨境內最大一股山賊在前幾日給高寵統,率的人馬一舉秘密的滅掉了。

“此行衙內早有定計,這番莫不是要改了初議?”石秀也有點摸不着頭腦了,望着高寵不由問道。

高寵微微一笑,“應不至如此,衙內一向謀定後動,慮事極其周詳,來,我等先吃幾碗暖暖身子吧。”

這廂他們才端起了酒碗,外邊的十八羅漢就歡呼起來,“高都頭”石三哥,是衙內來了”

遠處打馬揚鞭疾馳而至的赫然是安敬、呼延嬌、楊再興三個人,高寵、石三郎、凌振紛紛搶出酒肆。

披着烏溜溜跡、罩着一襲白棉袍的安敬一馬當先,一張俊面早恢復了昔日之飛揚神采,眸光灼灼的盯着酒肆前一衆人等,先就露出笑容來,後面的呼延嬌尤是英武不凡。還裝男人打扮,緊纏利落,背後揹着一對紫金八棱餉,馬鞍橋側的得勝鉤上掛着一杆銀亮長槍,呼延家槍銅雙絕,名震中原,無人不知!

再看後面的楊再興,面似銀盆,頭裹萬字英雄巾,劍眉斜飛,朗目如星,虎背熊腰,手裡倒提一杆鑲鐵烏金槍。只那菱形槍尖就長過一尺,雪亮雪亮的刺目生輝,有眼力的人怕能看出,這杆槍定重過百斤。

安敬未等馬停穩,便飛身跳了下來,此時他的身手也比一般軍漢絲毫不差,虎虎有了生氣,表面上看似個文儒,實則外弱內強,高寵、石秀等人眼前均是一亮,同時拱手抱拳,眼眶也都有一些溼潤了。

“高寵、石秀、凌振、十八羅漢,見過衙內!”衆人轟然問禮,氣勢極爲沉雄,隨之下馬的呼延嬌和楊再興也都是一震,這安家衙內果也不凡,手下竟有這一批虎猛龍威之士,楊再興更是喜歡的雙目亮;

“噪。你就是高寵嗎?怎的也是;小一泣漢子?取你的槍來。芳給姑奶奶我砸五銅試試再7。…

呼延嬌大步越過安敬,手指着高寵先點名挑戰了,衆皆愕然十八羅漢不由全怒了,個個。瞪起了眼。

安敬不由翻了個。白眼,伸手揪了她玉腕拖後她一步,“姐姐休要戲鬧,一見面便打將起來,算哪門子事?只待有暇時,你再和高都頭切磋武藝”,高都頭、三郎、凌振,我來給你們引介一番,這位姑奶奶不得了,名門呼延家千金大小姐呼延嬌的便是,還是鶯美的師姐,京中外學武舍號稱無人敵的女霸王吶

對於京中事體高寵等人不大知詳,但呼家將他們全曾有耳聞又聽衙內說她是高鶯美的師姐,就連高寵也收起了輕視之心,他可是深知妹妹師門的厲害,這呼延嬌既是妹妹師姐,只怕比她還勝一籌吧?

“滿堂你來,我給引介這些人,高都頭、三郎,這小子是天波楊門之後楊再興,字滿堂,也是個神力無敵的小猛人,論輩份卻低了我一輩,哈”不過與你等相交另論則可,滿堂你來見過高都頭、三郎等。

楊再興上前一步,插手行禮,神情卻是恭敬,早聽小嬸嬸說過她家兄長高寵和石三郎等人,自不敢小視他們,“楊滿堂見過都頭、石三哥哥、凌大哥,早聽我家小叔叔言及諸位,今日始撞見,受我一禮!”

高寵和石秀雙雙挽了他手臂。前者笑道:“好,好一條虎騰騰的漢子,只你那杆槍便重過百斤吧,哈!”

“我家小嬸嬸說她家兄長高都頭厲害。滿堂一身雜藝不精,日後卻須都頭多多指拔纔好,再拜都頭。”

“自家人,莫耍客套”高寵又轉向呼延嬌,笑道:“呼延姐,你槍銅雙絕,又藝出蓬萊,非要欺負我等山野村夫嗎?”這話說的呼延嬌有些不好意思了,高寵又笑道:“我家妹妹的師姐,我怕打不過。”

這一句又讓呼延嬌小小虛榮心得了滿足,當下展顏一笑,也不於他計較,“遲早我必討教你高家槍!”

安敬卻在一側插了話,“呼延姐姐,莫盯着我家大舅子想欺負他,想討教槍法還不簡單,本衙內也有好大一杆槍,專破什麼槍銅雙絕的,你若不服,有暇時可尋我來一戰,哈”心情大是爽美的衙內開始說葷話了。這裡站的一堆漢子自聽得出衙內話中含義,呼延嬌羞紅了一張玉面,跺了腳先跑進酒肆中去。

衆人哈哈大笑,氣氛一下就變的熱烈起來,便是這寒天雪日也不覺得冷了,安敬上前拍了一把石秀肩頭,“三郎,你與凌振做的不錯,能在隆德境內創下這番局面不易,此番北上,你與我大舅兄做內應吧。”

“呃,衙內,你秘信中可不是這般說的,三郎誓追隨衙內入遼,邊境策應,有高都頭一人足矣!”

安敬笑了笑,與高寵對望了一眼,“眼下言來尚早,還有時日細細謀策,已屆年關,許多大事也做不得了”他微嘆了一聲,轉身望着上黨巍峨東城門樓子點了點頭,“今年卻要累及大家跟着我在外邊過年了。”

“衙內何來此說?跟着你便是要做大事,過年卻是小事,水裡來,火裡去,只跟着衙內,我等卻舒心。”

高寵也道:“衙內讓我高寵做什麼內應?我等一夥人扮做行商販子,趁着過年,大鬧一遭臨潢纔好。”

“是啊,衙內,俺也去,俺新制這黑雷子絕不是好惹的,拉一車去,準保把上京臨潢府移不平地。”

“哈,凌振,你就別添亂了,本衙內要你做的就是把煤石搞出來,我給你的冊子上還有許多玩意,你都要一一搞出來,搞不出來,你哪也別去,朝廷並不重視火器應用,我等卻要搞出個樣子來,只待隆德事項捋順穩定下來,明春你就南下建康府,給我建立火器作坊,要銀子給你,要人也給你,其它莫多想了!”

凌振知曉衙內說一不二。當下也不再爭,應諾了下來,這刻安敬才細細打量酒肆外這架大車,不住的點頭微笑,“這玩意兒還是比騎馬強啊,又改造過了,大舅兄,這又是誰的主意?做的不錯啊,哈,”

高寵答道:“玉幡杆孟康的點子,又加了兩個輪子,你給他那個冊子盡有一些稀奇玩意兒,孟康每皆叫好,費了好大勁才叫人打造出了這個鐵車,骨架大框、六個輪子全是鐵製的,左右還添了那種什麼簧,來時我便坐着它,真也不敢置信,只加了幾個簧子,不覺得的硬墩屁股了,都不想再騎馬了,坐車才享受!”

第13章 偶遇公孫勝第135章 各施詭計第32章 秘法第112章 入遼第95章 何謂名士第26章 大名府第142章 再次覲見第64章 種家子弟第154章 新形勢下神策擴軍第155章 都二百五了第11章 論罪第74章 女霸王第100章 太學畫院第127章 再入大名府第108章 隆德會1第54章 素嬌第86章 宋馬帥1第144章 秦檜的最後瘋狂第38章 那夜的女飛賊第36章 都是奴才第139章 清風寨之亂第56章 名將後人第56章 名將後人第155章 都二百五了第62章 楊再興第15章 腌臢衙內與小潑婦2第97章 憑何貢它第29章 行宮3第11章 論罪第7章 陷害第147章 好個樑中書第73章 驚聞芳蹤第31章 靖國素嬌第114章 風雪途中的嬉戲第122章 真情第130章 姑爺第63章 安宅小議第88章 官司上門第20章 謀策第46章 三郎之見第166章 逆流第97章 憑何貢它第123章 河北玉麒麟第71章 高寵和石寶第39章 偶見第13章 偶遇公孫勝第10章 鄭廷石第84章 楊再興得福第40章 樑弼成第82章 你這般以德服人的第20章 謀策第80章 破門而來的女霸王第23章 拜府2第70章 靖國夫人之心跡第89章 供狀第165章 誅賊第142章 再次覲見第112章 入遼第57章 名將後人2第65章 皇后娘娘第118章 文妃府夜宴第27章 行宮1第158章 喜鬧第143章 花賢妃第120章 拐了文妃回家第72章 拜陸蘊第76章 呼延嬌第41章 聖旨第89章 供狀第74章 女霸王第6章 好男兒第64章 種家子弟第60章 趙家小公子1第106章 今宵無眠第34章 三石1第142章 再次覲見第58章 韓世忠第84章 楊再興得福第59章 小俅衙內第101章 又來尋事第160章 烽火第26章 大名府第142章 再次覲見第51章 入京2第122章 真情第104章 衙內的龍爪手第77章 這招厲害第38章 那夜的女飛賊第3章 護駕獻計第138章 青州慕容衙內第77章 這招厲害第130章 姑爺第21章 繡玉坊少東家第131章 姑爺2第80章 破門而來的女霸王第163章 劫太子第92章 陰陽經秘第91章 柔情第129章 呼家將第48章 不長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