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生死邊緣

原來鍾離老人當日在“武夷山”中,向孟浮雲所說的幾個上官靈可能前去所在,全屬虛言,實則均系鍾離老人生乎幾位精通醫道老友的隱居之處,想藉他們所擅岐黃妙術爲孟浮雲祛解“孟婆湯”的迷魂藥方,使她恢復本性,歸入正途。

但連訪三處,所尋之人不是飄然遠出,便是謝世多時,鍾離老人自然感觸蹙眉,孟浮雲更復幽懷欲絕!

最後路經湖北、河南交界處的“桐柏山脈”,鍾離老人忽然想起在此處隱居的一位“桐柏山人”虞去病,也了昔年舊識,極精醫術,並曾受自己活命深恩,遂偕同孟浮雲便道一訪。

山居幽靜,茅屋雲深,二人到達之時,那位與人無忤,與世無爭的“桐柏山人”虞去病,正在雲煙泉石之間,揮鋤種藥!

鍾離老人與孟浮雲身形才現,虞去病便驚奇得倒退幾步,目光凝注鍾離老人,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禮,訝然含笑問道:“這是哪陣風兒,把鍾離恩兄,自崑崙絕頂,吹來此地?你這陸地神仙,居然肯離卻小琅環,江湖中大概必有要事發生,是不是出了什麼驚天動地,難制難降的魑魅魍魎,需要恩兄用‘奪魂旗’風捲它一卷?”

鍾離老人大笑說道:“怪不得醫家講究‘望、聞、問、切’,你區當代神醫,僅僅一望,之下,便把我的肝腸肺腑,‘望’了個透透徹徹,清清楚楚!”

“桐柏山人”虞去病聞言方待遜謝,鍾離老人揹着孟浮雲,向他略施眼色,又復微笑問道:“虞兄,那上官靈小鬼,可曾到過此處?”

鍾離老人說得不錯,醫家心竅,泰半比較玲瓏,除了“望、聞、問、切”以外,還要講究“聆音察理,鑑貌辨色”!故而“桐柏山人”虞去病,雖被鍾離老人問得愕然,但僅僅雙眉略蹙,便即順着對方口風,應聲答道:“上官小弟不曾到過此處!”

孟浮雲聽得上官靈不曾來過,便想請鍾離老人再往別處找尋!但鍾離老人業已呵呵笑道:“虞兄,你這隱居所在,泉石煙雲,風光極好,何況彼此又是久別重逢,故而上官小鬼雖然不曾前來,我也要與你盤桓一宿,再去尋找!”

說完便爲孟浮雲,向“桐柏山人”虞去病引見。

孟浮去聽鍾離老人這等說法,自然不更馬上要走,遂由虞去病掃榻延賓,留他們在這桐柏山“紫霞峰’頭,盤桓一宿!

鍾離老人覓機告知來意。虞去病自然答應,必竭腹中所學,爲之盡力!

明月當頭,佳釀在手,泉光似練,鬆韻如濤,鍾離老人在眺覽這“紫霞峰”四周景色之時,忽似驀然想起甚事?向孟浮雲笑道:“孟姑娘你誤中‘九毒書生’姬天缺詭計,服下了一粒‘萬相先生’百里獨所練的黃色毒丹,喉音雖未喑啞,但體內有無毒力潛伏,還說不定?這位虞老前輩醫道通神,今之華扁,何不請其一爲診察?”

孟浮雲因服食那粒黃色毒丹迄今,體內毫無異狀,業已漸漸淡忘此事,但如今被鍾離老人一提,又見“桐柏山人”虞去病向自己含笑點頭,遂伸出右臂,低聲笑道:“有勞虞老前輩,但孟浮雲服丹迄今,似乎毫未感覺有甚異狀?”

“桐柏山人”虞去病三指搭上孟浮雲“寸關尺”片刻以後,面色倏然一驚,目注鍾離老人間道:“這位孟姑娘小小年紀,怎的體內氣血流通之狀,已似有數十年精純功力?”

鍾離老人點頭笑道:“虞兄果然高明,孟姑娘曾有罕世奇逢,她服食過一枚‘三葉仙蘭’所結‘蘭實’!”

說完便把那段經過略爲敘述,“桐柏山人”虞去病,聽鍾離老人如此說法,雙眉忽軒,又似恍然有悟,又似豔羨頗甚地,“哦”了一聲笑道:“怪不得孟姑娘誤服毒丹,竟能無恙,原來曾遇曠世奇緣,服食過一枚‘三葉仙蘭’所結‘蘭實’!‘三葉仙蘭’已極難尋,‘蘭實’更必滿三百年,方始一結,在成熟後的剎那之間並會自行化去!這種靈藥,不僅對真氣內力方面,助益極大,祛毒之效,尤其靈驗無比!若據虞去病推斷,孟姑娘體內自然抗毒之力,足可維持十年,或是延續到你與人婚配以後!”

“桐柏山人”虞去病這最後一語,聽得孟浮雲嬌羞不勝,兩頰紅生,慢慢縮回玉手、站起身形,走到遠遠岸邊,低頭俯視足下千尋絕壑之間的煙雲變幻!

鍾離老人見孟浮雲業已走遠,遂低聲向虞去病問道:“虞兄‘萬相先生’百里獨的‘五毒丹’,既對孟浮雲無效,那‘笑面閻婆’孟三孃的‘孟婆湯’,卻怎又對她有效?”

“桐柏山人”虞去病微笑說道:“我在聽了恩兄所說那樁故事以後,心中業已恍然,孟三娘定在孟姑娘初服‘三葉仙蘭實’,不知運用,尚未發揮功能之前,便將‘孟婆湯’,使其先行服下!”

鍾離老人聽虞去病這樣解釋,覺得頗爲有理,遂又復向他低聲笑道:“上官靈曾一再向孟浮雲告知她本來姓氏,孟浮雲終不肯信!故而我適才敘述那段故事之時,索性說她姓孟,免得使其生疑!你在診察脈象以後,認爲對於‘孟婆湯’的迷魂魔力,解得了麼?”

“桐柏山人”虞去病苦笑搖頭,鍾離老人不由大爲失望,繼續問道:“虞兄既然無法祛除此毒,可知尚有何人足以……”

虞去病不等鍾離老人話完,便即笑道;“不是小弟自詡,當世之中,似乎再無他人能夠在醫道方面,超越小弟!”

說至此處,見鍾離老人雙眉緊皺,滿面愁容,遂嘆息一聲說道:“辦法不是沒有,不過太爲冒險而已!”

鍾離老人愁眉一展,目射奇光問道:“虞兄請講,這‘險’是怎樣‘冒’法?”

虞去病伸手入懷,取出一紅一白兩粒僅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丹藥,向鍾離老人,低低說道:“這是我獨門秘煉‘生死坎離丹’,白丹令人死,紅丹令人生,但純系根據人體機能原理,絕無毒力!倘若用這兩粒靈丹,甘冒奇險,或許能使孟姑娘恢復她本來面目!”

鍾離老人聽而不解問道:“虞兄莫弄玄虛,請說得詳晝一點!”

虞去病伸手在石几之上,端起香茶,呷了一口,側臉瞥孟浮雲,見她似爲桐柏山的月夜景色所迷,正自凝眸遠眺!遂向鍾離老人低聲說道:“人到將死未死的一剎那間,萬般往事,必均電映心頭,故而越是即將斷氣,神智越是清醒!恩兄若能爲孟姑娘覓得一處容易使其激發回憶所在,事先暗點孟姑娘暈穴,灌下能令人死的白色靈丹,再解開穴道,隱身暗處,聽任她在這所在,獨自徘徊,或可助她在臨死之前,恢復記憶!”

虞去病語音至此略頓,目注鍾離老人,神色極爲慎重地,又復說道:“小弟所說‘奇險’,就是在孟姑娘芳魂一縷將絕未絕之際!恩兄隱身在旁救治過早,可能徒勞無功!萬一救治稍遲,則即將香消玉殞!但只要孟姑娘稍微恢復絲毫記憶,任何迷魂魔力均將立即失效!”

鍾離老人蹙眉問道:“孟姑娘服藥以後,至絕氣之前,約有多少時光?”

虞去病搖頭嘆道:“這段時間,須視各人體內強弱而異!體質極弱之人,可能立即身亡,即體質極強之人,也頂多維持兩三盞茶的光陰而已!”

鍾離老人越聽越發深知艱難,又向虞去病問道:“絕氣的一剎那間,有沒有什麼特殊徵兆?”

虞去病想了一想,搖頭答道:“恩兄問得雖極細心,但小弟對此,卻難作肯定答覆!縱有什麼些微徵兆,恐怕亦復因人各異,非當時潛心體會,無法發覺!”

鍾離老人聽完虞去病的這番話後,眉頭緊蹙,目光微偏,凝注在那仍在崖邊癡立,眺覽景色的孟浮雲身上,久久不發一語!

虞去病低聲說道:“這種辦法,委實太過行險,一不小心,便將反鑄大錯,抱恨終生!故而若依小弟之見,恩兄不如就聽任這位孟姑娘,把她以往的悲悽身世,藉着‘孟婆湯’迷魂魔力,付諸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豈不是好?”

“桐柏山人”虞去病一面說話,一面便欲將那兩粒“生死坎離丹”,揣回懷內!

鍾離老人突然作了極大決定,伸手向虞去病要過那一紅一白的“生死坎離丹”,沉聲說道:“人若不知本來,何異禽獸?我寧甘冒此奇險,縱令孟浮雲玉碎珠沉,上官靈傷心飲恨,亦所不惜!”

鍾離老人這幾句話,因心中情緒激盪,說得聲音稍高,以致驚動了孟浮雲,嬌軀微轉,姍姍走回,含笑問道:“鍾離老前輩你下了什麼決心?是不是不找到上官靈,不肯放手?”

鍾離老人就着孟浮雲話頭,含笑說道:“對對對,你猜得不錯不但我找不到上官靈不肯放手,並且還想和他一同趕到羅浮山‘萬梅谷’,參與‘第二次元宵大會’!”

說到此處,突然轉面對着“桐柏山人”虞去病微笑說道:“虞兄,因‘元宵大會’,爲期並不太遠,我想不再叨擾,就此告別如何?”

虞去病見鍾離老人立時要走,不由滿面惜別之容,蹙眉說道:“恩兄何以去心忒急?便在小弟這草廬以內,盤桓一宵,也不致有所延誤!”

鍾離老人笑道:“但得有緣終聚首,人生何處不相逢?虞兄雖然故人情深,但請諒我須南北奔馳,數千里長途,頗費時日呢。”

“桐柏山人”虞去病知道鍾離老人是亟於冒險使孟浮雲恢復記憶,不便堅留,遂親自送到“紫霞峰”下,相互爲別!

孟浮雲一面隨同鍾離老人,向北疾馳,一面問道:“鍾離老前輩,我們這又是趕奔何處?”

鍾離老人說道:“這一次我們走得遠,要去山西呂梁山。”

孟浮雲一聽“呂梁山”三字,不禁足下略慢,神情微愕,目注鍾離老人問道:“上官靈難道會往山西?這呂梁山我未去過,怎的聽起來倒頗覺熟悉?”

鍾離老人見孟浮雲對生長於斯,與雙親兄長樂敘天倫的呂梁山,都不復記憶,不由暗歎孟三娘獨門秘藥“孟婆湯”的迷魂魔力之強!點頭微笑說道:“這呂梁山對於上官靈的關係,極爲密切,我擔保此次決不會再行空跑就是!不過我們腳下卻略需加快,否則‘第二次元宵大會’,便可能趕不及了!”

孟浮雲芳心以內,既懸掛意中人上官靈,又惦記恩師孟三娘,故而聽了鍾離老人這等說法之後,腳底立即加功,快速得宛如一根脫弦急箭!

孟浮雲在年輕人之中,秀出羣倫,與上官靈互相伯仲,鍾離老人則在老一輩以內冠冕無儔,這一老一少,展開腳程,迢遞關山,簡直儼如縮地,朝夕之間,飛越千里!

進入呂梁山後,鍾離老人暗中瞥眼偷窺孟浮雲彷彿對這山中的洞壑峰崖,有點模模糊糊的,似曾相識?

既見孟浮雲這種情形,鍾離老人自然暗暗心喜!因自己也未到過“皓首神龍”常子俊昔年的卜居之處,僅聽上官靈說過周圍形勢,尚須慢慢尋找,遂驀地停步笑道:“果然我所料不差,上官靈來過此處!”

孟浮雲芳心一震,愕然問道:“老前輩怎知上官靈曾來過?”

鍾離老人微笑不答,只用手往右一指!

孟浮雲隨着鍾離老人手指看去,並未見有任何異狀?方待再度詢問,突然肋下一涼,已被鍾離老人用“隔空打穴”手法,點了暈穴!

鍾離老人點倒孟浮雲後,先自援登一座高峰,細辨周圍形勢,然後回到原處,抱起孟浮雲撲向西北方一座較矮峰頭,果在峰腰綠竹叢中,發現了蛛網塵封,無人已久的“皓首神龍”常子俊遺宅!

鍾離老人因曾聽上官靈說過此間情形,遂抱起孟浮雲越牆飛入,直赴後園,只見荒煙蔓草之間,拱起了五座墳頭,悽然觸目!

這五座墳頭,無疑定是“皓首神龍”常子俊,與其老妻及被“九毒書生”姬天缺害死的三子之墳,鍾離老人看得暗暗搖頭,放下孟浮雲,心中兀自盤算不已!

他本想替這荒涼不堪的屋宇墓地,略爲動手收拾,但轉念一想,情景越是淒涼,才越容易勾動孟浮雲回憶,“孟婆湯”迷魂魔力太強,若不讓這位本性已迷的姑娘,大大傷心,或許永世不能恢復她的本來面目?

鍾離老人想明利害,遂不再理會周圍的淒涼景物,自懷中摸出“桐柏山人”虞去病所贈的“生死坎離丹”來,眉頭微蹙,又起思忖!

因爲虞去病一再言稱,利用“生死坎離丹”之舉的冒險程度,委實太大,鍾離老人遂考慮到是否不用此丹,也能使孟浮雲在她父母兄長墳前,及這自幼生長之地的環境中,恢復記憶?

考慮良久,終於覺得“第二次元宵大會”,迫在目前,時光不再,尤其是這種淒涼環境,他處絕無,萬一坐失機緣,孟浮雲今世今生,可能永遠沉淪?而這墳頭所埋的“皓首神龍”常子俊,九泉之下更難瞑目!

一再反覆思忖,斟酌利害,鍾離老人心頭異常沉重地,拈起“生死坎離丹”中那粒能令人死的白色丸,輕輕納入孟浮雲的朱脣以內!

關於藏身之處,鍾離哲早就決定了是在一株枝葉茂密的墳樹樹巔,遂先在地下揀了一顆小小石子,然後才飛身縱身上樹巔,以石子施展“豆粒打穴”手法,替孟浮雲解開所點暈穴!

孟浮雲悠悠醒轉之以後,眼皮尚未睜開,便自叫道:“鍾離老前輩,剛纔是誰對我加以暗算?上官靈究竟在哪裡呢?”

話完,未聽有人回答,孟浮雲遂微睜妙目,忽見自己身在這樣一個奇異環境之中?不由驚得一躍而起!

放眼周圍,這所在似乎是人家的一處後園?但園內卻有五座長滿亂草,顯見久久無人加以祭掃修葺的墳頭,淒涼觸目地,赫然拱起!

孟浮雲柳眉微蹙,搖頭自語說道:“這是誰家子孫,如此不肖!聽任先人廬墓,這等敗壞,而久久不加祭掃修葺?”

鍾離老人在樹顛聽得心頭一寒,暗想:“孟婆湯”迷魂魔力,委實大以驚人,孟浮雲到了這等所在,居然仍復如此癡迷,不知道就是她先人廬墓,祭掃修葺之責,也完全在她自己!

但心頭感嘆未畢,又聽得孟浮雲“咦”了一聲,深爲驚訝地自語說道:“奇怪,奇怪,這個地方,怎的對我好熟,那片無人修剪,長得長几過人的草樹之後,不是應該有個月亮門麼?”

鍾離老人聞言暗喜孟浮雲畢竟被這父兄撫養教育的兒時嬉戲之地,逐漸勾起回憶,大概呂梁山此行,不致於徒勞無功的了!

孟浮雲爲了證實腦中模模糊糊的依稀記憶,遂縱到那片長雜草樹之中,伸手撥開亂草一看,圍牆以上,果然有個圓圓的月亮門,但門邊朱漆,及牆上石粉,均已駁落不堪,令人觸目傷情,越發興起淒涼之感!

孟浮雲由於對這月亮門的記憶不差,遂更自驚訝異常地,茫然說道:“我畢竟何時到過此地?怎麼周圍景物,越來越熟,院內坐北朝南的三間瓦屋,不像是我曾經住過的麼?”

孟浮雲回憶漸深,鍾離老人臉上的喜悅之色,也就漸顯,但就在孟浮雲要往自己彷彿曾經住過的房屋以內,再加探看之際,突然嬌呼一聲,雙手捧心,搖搖欲倒?

這種動作,使得鍾離老人又復由喜轉憂地大吃一驚,暗想莫非“生死坎離丹”的藥力,已將發作,孟浮雲在剎那之間,便將香魂縹緲!

鍾離老人想到此處,一身絕世無雙的內家功力,立即凝集右手食指,準備用“隔空認穴”手法,截斷孟浮雲的“三元大穴”!

但功力才聚,尚未成罡風勁氣出手,鍾離老人又眉頭深蹙,仔細衡量“生”“死”二字的輕重價值!

因爲此次如果能使孟浮雲恢復記憶,則“孟婆湯”迷魂魔力自除,她也可就此恢復本來面目!否則,孟浮雲便將被這種魔力,迷魂沒世!

自己如今僅僅聽得孟浮雲兩次自語,及看見她撥草尋門,展望興感動作,究竟她心頭上已勾起多少回憶?及深度如何?尚復難知!倘萬一下手截穴施救過早,豈非前功盡棄?

若照這等看法,下手截穴救人之舉,最好還要延緩片刻!但“生死坎離丹”藥力,奇異絕倫,稍縱時機,孟浮雲又必飲恨黃泉,等於死在自己手內!

無怪“桐柏山人”虞去病贈丹之前,一再諄諄相囑,這樣作法,雖是唯一途徑,卻未免太過冒險?如今弄得這位身經百戰,名冠乾坤的“逍遙老人”鍾離哲,確實進退兩難,猶疑不定!

不過鍾離老人的眼光、心胸畢竟高人一等,暗想像孟浮雲這樣一朵武林異卉,絕代紅妝,貌相秀而出塵,清而不薄,怎會遽而夭折?自己既已冒險,便索性冒得大些也好!

主意打定,鍾離老人仍把功力凝聚指端,全神貫注一切變化,準備隨時搶救孟浮雲的性命!

孟浮雲適才雙手捧心,出口驚呼,嬌軀搖搖欲倒之故,是突然全身發生一陣奇異**,頗難禁受!

經她勉強鎮靜心神,略爲調息之後,這陣奇異**,也就漸漸消失,恢復原態!

但**雖然消失,孟浮雲發覺自己足下輕飄飄的,彷彿變得虛弱異常,心神似欲脫離軀體而去!

這種現象,來得太以奇詫,但就在這種奇詫現象之中,孟浮雲又覺得彷彿有許多事情,在這似曾相似的周圍環境內,把自己的沉靜心湖,勾動起片片漣漪,無法寧止!

這些事情,在眼底、在心頭、在腦中,不住幻動,但究竟是些什麼事情?孟浮雲卻又無法清清楚楚地,想得出來!只在目光觸及園中草樹時,全身微震,目光觸及院內屋宇時,心頭狂跳,尤其在目光觸及那五座亂草披離的墳頭之時,簡直使孟浮雲心魂欲飛,驚悸、震動、悲涼,感觸得不能自己!

孟浮雲知道這突然在自己軀體上,及心靈上所發生的雙重奇異現象,太以古怪,欲待細細思索,誰知心靈上的問號,尚未消除,軀體上的驚歎號,卻已發生,那種輕飄飄,空虛虛的特殊感覺,竟使孟浮雲雙足疲軟無力,難以支持,嬌軀一抖,跌坐在地。

鍾離老人牙關緊咬,依然凝力不發,只以一種在闖蕩江湖,幾近百年,入死出生,度災歷劫中,從未有過的關懷焦急心情,繼續靜觀變化!

孟浮雲那等一身超卓內家功力,如今這樣輕輕一跌,竟跌得她氣血急促,耳底宛若雷鳴,雙眼金花亂轉,心頭狂跳不歇,-縷芳魂,就此斷絕?

靜!靜!靜!孟浮雲用這內家一字妙訣,漸漸制壓住心頭狂跳,消除了耳底雷鳴,雙眼也從金花亂轉之中,看見身前丈許以外,五座墳頭以內當中那座的墓碑上面,有些依稀字跡!

金花轉,月光暗,自然字跡難辨!又過了剎那光陰,直等孟浮雲眼中的亂轉金花完全消失以後,纔看出墓碑大半已爲披離雜草所掩,但尚可憑藉月光,辨認出碑上的“‘皓首神龍’常……”五個刻石大字!

孟浮雲一雙大眼眶中,自然而然地滿含盈盈珠淚,並一滴一滴地,慢慢滴落胸前,悽聲自語,喟然說道:“‘皓首神龍’,這是一個多麼雄壯高華的外號!可見得墓中人不僅也是武林人物,並必然是位乎素極爲受人尊敬的成名大俠……”

孟浮雲自語至此,目光凝注墓碑,略微出神,口中又復喃喃說道:“這墓中人姓‘常’外號‘皓首神龍’,但名字到底叫什麼呢?我要過去看看!”孟浮雲心中雖這樣想法,但驀地發覺身軀越來越發軟弱,如今居然連站都站不起來,稍一提氣用力,便窒息得似乎要拋撇一切恩怨,離卻人世!

心靈上的問號加大,軀體上的驚歎號也同時加大,孟浮雲不禁手撫胸頭訝然叫道:“咦,今夜之事,委實太以奇怪,我怎麼連站都站不起來了呢?”

鍾離老人聽了孟浮雲這幾句自語,知道她已命若遊絲,危在頃刻,自己再不出手相救,倘若大錯一鑄,怎樣能對上官靈交代?

就在鍾離老人業已無法再沉心靜氣,食指微伸,正待以絕世神功,截斷孟浮雲“三元大穴”之際,這位倔強透頂的孟浮雲,又復銀牙緊咬,恨聲說道:“我雖站不起來,就是爬也要爬過去,看看明白!”

鍾離老人聞言,不由再度縮手,暗想孟浮雲既有如此毅力,自己何不竭盡最大忍耐,再候片刻,等她把自己的悲悽身世,弄一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孟浮雲說做就做,自語才了,便慢慢支撐着向那墓碑爬行,但此時天空突然閃起一道電光,並聞隱隱雷鳴,似有雨意?

若換常人?早已抗不住“桐柏山人”虞去病的“生死坎離丹”藥力!孟浮雲總算天生異稟,加上一身超卓內功,才把生命火花,保持到如今,尚未熄滅!

但生命火花,雖有一絲半點未熄,孟浮雲卻連爬行之力全無,酥胸一陣急遽起伏,喘息難禁地,目注距離自己尚約七八尺遠的五座墳頭,臉上滿含不服,及渴欲得知究竟的希冀神色!

最後的時刻,也是最淒涼的時刻,展眼間即將到來,彷彿連蒼天也傷感得掉下眼淚?豆粒大的急驟雨點,向地上的孟浮雲,樹上的鐘離老人,以及這一片斷腸環境,傾盆而降!

風狂吹,電狂閃,雷狂鳴,好大的雷!好懾人心魂的一聲霹靂!

風,吹開了墓前亂草,現出了整座墓碑!

電,照清了碑上字跡,寫的是:

“皓首神龍常子俊之墓”!

雨,洗清了孟浮雲悽迷悵惘!

雷,震碎了“孟婆湯”的迷魂魔力,也震開了孟浮雲的心扉,使她在這一剎那間,回憶出一切往事!

但孟浮雲的生命火花,也在淚眼模糊地,對着“皓首神龍”常子俊墓碑,悲呼一聲“爹爹”以後,便告熄滅!所幸鍾離老人始終全神貫注,未敢稍懈,絕世神功及時出手,接連三縷破空勁風,在孟浮雲脫口悲呼“爹爹”的第一個“爹”,至第二個“爹”字之間,截斷了“三元大穴”!

孟浮雲應指氣絕,鍾離老人冒着狂風驟雨,電疾飄身,把那粒“生死坎離丹”中,能令人生的紅色靈丹,趕緊塞入孟浮雲的朱脣以內!

因爲鍾離老人深知下手稍遲,恐怕“生死坎離丹”,藥力難達,失去靈效!故連遷地都來不及地,就在這滂沱雨水中,凝聚本身近百年性命交修的內家神功,自孟浮雲後心,緩緩傳入,幫助她氣血流行,使“生死坎離丹”藥力,得能發揮!

雨漸收,風漸歇,天光也微透出曙色,鍾離老人周身冷汗,滿頭雨水地費盡苦心,加上“桐柏山人”虞去病的靈丹妙藥之力,總算在“鬼門關”口,喚回芳魂,“枉死城”中,挽回了孟浮雲的一條小命!

孟浮雲悠悠醒轉,“孟婆湯”的迷魂藥力,果已蕩然無存,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墓中已故英雄“皓首神龍”常子俊的愛女常碧雲,不由撲倒在爹爹、母親及被“九毒書生”姬天缺害死的三位兄長墳前,肝腸痛斷地,哭得哀哀欲絕!

鍾離老人這時纔算定心,舉袖拭去額間不知不覺中所沁出的滿頭冷汗,呈了一口氣!

關於常碧雲跪在她父母兄長墳前,哀哀痛哭之事,鍾離老人卻連理都不理,勸都不勸!因爲深知常碧雲被“孟婆湯”迷魂太久,一旦頓悟本來,又在這等足以令人悽然腸斷的環境之中,心情沉痛,定必遠異尋常,若不聽任她好好發泄發泄?抑鬱難開,反易致病!

常碧雲淚繼以血,血繼以淚,哭得胸前衣襟之上,一片血淚模糊,精神體力,雙告不支地,再度暈伊!

這次暈倒,幾乎是常碧雲傷心過度之下的必有現象,故而鍾離老人毫不驚急,只餵了她一粒“培元固本靈丹”,及略略爲之按摩,常碧雲便又醒轉。

常碧雲才哭得那等傷心,如今卻點淚全無,但一雙妙目則已哭得通紅,儼若滿燃仇火!

她微定心神,向四周再一打量,語音悽切地,對鍾離老人說道:“老前輩,我們慢點去找靈弟弟,你能不能幫我把我爹孃,及三位哥哥的墳頭,收拾收拾?我看了這般光景,難過死了!”

常碧雲幾句先父母而後上官靈之語,聽得鍾離老人不住點頭,微捋銀鬚,呵呵笑道:“常姑娘,這次數千裡遠行,哪裡是找尋上官靈,完全是爲了使你勾起記憶,恢復本來面目!我們暫時先把你父母兄長的墓園,略爲清掃收拾,至於庭院屋宇方面,且等‘第二次元宵大會’了後,再行大加修葺!”

常碧雲秀眉雙桃,目中仇火怒射地,點頭說道:“老前輩說得對,我娘去世甚早,我爹爹等於被‘九毒書生’姬天缺害死,我三位哥哥,則更是直接死在這惡魔的‘奪魂金針’之下!我若不把姬天缺的人頭弄來,供祭墓前,光是除除亂草,修修墳頭,怎能使我爹爹兄長,九泉瞑目!”

常碧雲一面說話,一面又復忍不住地珠淚泉流,雙肩**!

鍾離老人心頭,也自悽然,暗想“九毒書生”姬天缺的生平惡跡,幾乎罄竹難書,在這孟三娘召開的“第二次元宵大會”,及自己與“萬相先生”百里獨所訂的元宵後一日,羅浮山“子午峪”等兩處約會之上,再若不能伏誅?貝蒼天委實聵聵,令人難以相信天理昭彰,善惡報應之理!

常碧雲想起“九毒書生”姬天缺來,不禁銀牙緊咬,亟於趕到羅浮山去,竭力搏殺這名令自己家破人亡的深仇大敵!故在動手清除爹孃兄長等五座墳頭的亂草之間,又向鍾離老人,悲聲說道:“老前輩,我並不怕那兇名蓋世的‘九毒書生’姬天缺,此次羅浮相會,必然竭盡所學,與他一死相拼!但這惡賊太會見風轉舵,並跑得太快……”

鍾離老人接口笑道:“常姑娘放心,這次我號令‘乾坤五絕’,全幫你忙,決不再讓‘九毒書生’逃走!好在我們均已立意把羅浮赴會的天下羣魔,儘量一網打盡……”

常碧雲聽得一驚,不等鍾離老人說完,便即問道:“老前輩‘天下羣魔’一語,包不包括我師傅在內?我師傅雖用‘孟婆湯’,使我迷神忘本,但她老人家對我太好,恩義太深,平素爲人,除了心高好勝,手段稍辣以外,也別無其他敗德之處!”

鍾離老人看了孟浮雲一眼,點頭微笑說道:“常姑娘在得知本來以下,仍不忘你師傅撫教之恩,委實難得!孟三娘巾幗奇材,惡孽不重,我對她早已有心成全,但將來可能主要還須仗你之力!”

常碧雲訝然說道:“我若能替我師傅盡力,則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鍾離老人接口笑道:“哪裡用得着赴湯蹈火?你只要輕輕一句話兒,便可使你師傅脫離魔擾,歸入正道!”

常碧雲聽得驚訝欲絕地,目注鍾離老人間道:“這是句什麼話兒,能有這大力量,老前輩怎不告訴我呢?”

鍾離老人笑道:“這是我極爲得意的一樁妙計,但過早泄露,則會失靈!常姑娘暫且納悶,到時我自當教你怎樣說法!”

常碧雲見鍾離老人如此說法?雖然疑雲滿腹,也不便再問。但在低頭修除爹爹“皓首神龍”常子俊的墳頭亂草之間,又復想起了上官靈來,遂向身邊的鐘離老人說道:“老前輩方纔說是不用去找上官靈,難道你早就知道上官靈在哪裡麼?”

鍾離老人搖頭笑道:“我雖不知道上官靈行蹤何往?但像他那樣膽大好事的小鬼,明知元宵及元宵次一日,在羅浮山‘萬梅谷’內,與‘子午峪’口,有兩場武林盛會,怎會不及時趕到?我們只要在羅浮坐等,便可相逢,何必踏破鐵鞋地到處亂找?”

常碧雲閉口不禁暗罵自己糊塗,怎的連這等淺近之理,都想不透。

一老一少,把常氏荒園中的這五座墳園,略事修整以後,常碧雲目含痛淚地,倒身再拜,喃喃說道:“爹孃及兄長的在天之靈默鑑,常碧雲此次若不將‘九毒書生’姬天缺的項上人頭,帶回祭奠,便不算常門後代!”

祝禱既畢,鍾離老人及常碧雲,便連夜南奔,趕往羅浮赴約。

他們所行路途,在未到“萬梅谷”前,必須先經“子午峪”口!常碧雲在到達距離“子午峪”谷口的二三十丈之時,偶一擡頭,不由驚呼出聲,嬌軀亂顫!

鍾離老人知常碧雲心高氣傲,膽大好強的性情,並不弱於上官靈,突然驚得這般樣兒,必有重大岔事遂也隨着她的目光,蹙眉看去!

原來數丈之外,有株高大奇鬆,但枝上卻懸着一件令人觸目驚心之物,正是一顆五官面目,與上官靈毫無二致的血淋淋的首級!

鍾離老人乍見之下,也頗驚心!但向四周細一屬目以後,不禁對常碧雲失笑說道:“常姑娘不要擔憂,這大概又是那位‘萬相先生’百里獨,所弄詭計。”

說完,用手向前一指,常碧雲擡頭看去,不由更覺驚訝不已!

原來面前一排,共有八株高大奇鬆,每一株松樹相似地位的松枝以上,都懸着一顆鮮血模糊人頭,常碧雲所見懸掛上官靈人頭的,是第一株古鬆,順序下去,所懸的人頭是“閃電神乞”諸明、“幽冥神君”閻元景、“北劍”蒲琨、“東僧”醉頭陀、“西道”天癡道長、“南筆”諸葛逸,最後一株,也就是第八株高大奇鬆上所懸人頭,則赫然是名震天下真“奪魂旗”、“逍遙老人”鍾離哲!

這八顆人頭,無論是神情,抑或面目,俱都惟妙惟肖,栩栩若生!常碧雲倘非與鍾離老人數千裡同行,並經他說破是“萬相先生”百里獨所弄詭計,真要驚急暈倒,以爲上官靈與“乾坤五絕”等齊遭劫數!

鍾離老人目注這八顆人頭,向常碧雲說道:“常姑娘,你且在這些人頭之中,取一顆下來看看,大概是用蠟雕制的?”

常碧雲輕輕縱起,自第一株樹上,取下上官靈的人頭,一經入手,便知鍾離老人所料不差,果系蠟制!

鍾離老人因深恐“萬相先生”百里獨這懸頭用意,是要趁人驚愕失神,潛施暗算,故在常碧雲縱起之際,特別留心四外,加以防範!

直等常碧雲將人頭取下,四周竟無異狀發生,鍾離老人不禁暗歎自己在心機方面,好似仍遜“萬相先生”百里獨一籌半籌,怎的對這位魔頭的各種舉措,始終難以猜測得絕對正確!

常碧雲把那顆蠟制的上官靈人頭,反覆細觀以後,向鍾離老人失聲叫道:“老前輩,這顆人頭委實做得太像,幾乎連一毫一髮之微,均極其經意,決不草率從事!”

鍾離老人點頭嘆道:“就因爲百里獨有此妙技,他才號稱‘萬相先生’,化身千憶,一切舉措,令人難以捉摸!姑娘仍替他把人頭掛好,我們且往‘萬梅谷’方面,探探動靜!”

常碧雲秀眉微軒,妙目一轉,好似想起甚事,向鍾離老人笑道:“老前輩,這顆人頭,可否不必還他,我想帶走借用一下!”

鍾離老人訝然問道:“‘元宵大會’在即,你與上官靈定可相逢,卻要這顆蠟制人頭則甚?”

常碧雲遂將自己被恩師孟三娘逐出門牆時,恩師曾有除非說降上官靈,否則便須把他人頭帶回,方許重歸“羅剎教”下之語,告知鍾離老人,並含笑問道:“老前輩,在‘第二次羅浮大會’開始以前,我想仍裝作‘孟婆湯’藥力未解!纔好伺機規勸恩師,歸入正途,則這顆蠟製假頭,不是正用得着麼?”

鍾離老人聞言,點頭笑道:“你這種打算也好……”

這猶未畢,聽得遠遠有人朗聲吟道:“胸中意氣凌霄漢,腕底風雷掃不平!”

常碧雲向鍾離老人訝然問道:“老前輩,這是何人?吟聲高朗,詩句雄奇,均頗豪氣干雲,卓犖不俗!”

鍾離老人微微一笑,暫且未答常碧雲聽問,蹙眉似作深思?這時吟聲又起,但詩句已換,吟的是:“名排西道東僧後,家在天台雁蕩間!”

常碧雲不知前面兩句也是“南筆”所吟,但卻對後面兩句,異常熟悉,遂向鍾離老人笑道:“鍾離老前輩,‘南筆’諸葛前輩,也已到了羅浮山內!”

鍾離老人好似極爲高興,笑容滿面地,點頭說道:“諸葛窮酸來得好,更來得巧!常姑娘我教你一條妙計,若能照計施爲定可化兇爲吉,挽回不少劫數!”

常碧雲愕然擡頭,鍾離老人遂向她附耳低聲,加以指點!

這不太多的一番指示,居然聽得常碧雲喜心翻倒,笑逐顏開,不住點頭稱是!

鍾離老人話完,又向常碧雲笑道:“常姑娘,你把這顆上官靈的假頭給我,我要趕快隱身,不能被諸葛窮酸看見!”

常碧雲如言遞過那顆蠟製假頭,鍾離老人身形微飄,便即飄上峭壁,藏入一大堆藤蔓以內。鍾離老人隱身以後不久,果然那位名滿乾坤“南筆”諸葛逸,便即儒衫輕擺,博袖雙揚地,偕同“閃電神乞”諸明,飄然而至!

兩人剛到“子午峪”口,也爲鬆上懸頭所驚!但細一屬目,便均曬然,“閃電神乞”諸明冷笑一聲,向“南筆”諸葛逸蹙眉說道:“此舉定系‘萬相先生’百里獨所爲,因爲這幾顆蠟制人頭,與我在‘九幽地闕’大殿之中所見,幾乎完全一樣!”

“南筆”諸葛逸微微一笑,尚未答言,常碧雲已自一塊巨石以後轉出,仍以“孟浮雲”之名,向諸葛逸及諸明,恭身施禮笑道:“‘羅剎教’下弟子孟浮雲,參見諸葛老前輩,及諸老前輩!”

武林中血性男兒,最講究的就是受人點水之恩,必當涌泉以報!“南筆”諸葛逸、“閃電神乞”諸明,及“幽冥神君”閻元景,在武夷山中,因誤會受傷,三人均已性命垂危,幸被常碧雲無心巧遇,用“羅浮大還散”,及“如意天蜈珠”相救,心中至今耿耿,不知怎樣酬答,如今忽然在此相遇,諸葛逸不禁微興感慨地,閃身避禮,含笑說道:“孟姑娘休要過謙,諸葛逸上次在武夷山受你的救命深恩,至今無以爲報,心頭耿耿難安……”

常碧雲目注這位獨秀乾坤的武林奇人,微笑說道:“些須小事,兩位老前輩不必掛懷,諸葛老前輩先期光臨羅浮,可是來赴家師舊約的麼?”

若不是常碧雲提起,諸葛逸幾乎忘了自己在三仰峰頭,答應孟三娘提前三日到她“萬梅谷”內,相互煮酒、張琴、弈棋、清談,把詩賦歌詞、金石絲竹,一一考較之約!遂點頭笑道:“我與你師傅曾有約定,要提早三日到達‘萬梅谷’中,與她在武技以外,先作詩酒琴棋之會!”說到此處,目光一注常碧雲,又復笑道:“孟姑娘天生美質,罕世無儔,怎的近來臉上更有慧光外映,莫非又獲奇遇?可惜……”

常碧雲暗驚“南筆”諸葛逸的眼力,好生厲害!並聽出對方那未曾說完,倏然住口的“可惜”二字,必系慨嘆自己的本性被迷,難於自拔!

“閃電神乞”諸明也向常碧雲含笑問道:“孟姑娘,你可有什麼難了心願?”

常碧雲微笑恭身,搖頭說道:“諸老前輩怎的老是把這樁小事,記在胸中?,孟浮雲深沐師恩,凡百順遂,並無任何難了心願!”語音微頓,向諸葛逸、諸明,深施一禮,繼續笑道:“弟子暫且告別,在‘萬梅谷’中,恭候兩位老前輩,早日光降!”

話後,微退三步,柳腰擰處,便即轉身縱出數丈。

“閃電神乞”諸明高聲叫道:“孟姑娘清留貴步!”

常碧雲聞言,姍姍走回,微笑說道:“諸老前輩有何見教?”

“閃電神乞”諸明以一種極爲誠懇的神色說道:“孟姑娘,你倘若對武夷之事,堅不受報,則諸明與我諸葛仁兄,有生之日,必均寢食難安……”

常碧雲柳眉微揚,不等“閃電神乞”諸明話完,便即接口笑道:“老前輩太以言重,但既然這等說法,孟浮雲不敢再辭!且讓我想想,向兩位老前輩作何需索,比較妥當!”

諸葛逸聽對方已肯受報,不禁高興得大笑說道:“孟姑娘,你何必用考慮‘妥當’二字,諸葛逸及諸明?對你任何要求,無不應命!”

常碧雲見自己依照鍾離老人所教說法,果然引得“南筆”諸葛逸及“閃電神乞”諸明,兩位蓋代奇俠,均已上鉤!遂裝出一副意似不信的神情,訝然問道:“兩位老前輩當真對我任何要求,均可答應?”

諸葛逸正色說道:“孟姑娘怎的還疑小諸葛逸與諸明,會說謊話?我等若不心口如一,蒼天厭之!”

常碧雲慌忙施禮陪笑說道:“孟浮雲一時失言,事出無心,老前輩莫加怪責!”

諸明一旁笑道:“孟姑娘莫拘俗禮,你可曾想出對我諸明,作何需索?”

常碧雲毫不考慮地,請聲答道:“請老前輩既然立意如此,便把你那杆威震天下的‘風磨銅奪魂寶旗’,送給我罷!”

這幾句話,大出“南筆”諸葛逸及“閃電神乞”諸明意外,不由面面相覷,作聲不得!

常碧雲見狀,微微一笑說道:“孟浮雲早就說過,些須小事,不必掛懷,兩位老前輩卻定欲相報!如今……”

話猶未了,“閃電神乞”諸明目中精光略閃,長嘆一聲說道:“孟姑娘莫要錯會了意,我不是捨不得這杆‘風磨銅奪魂寶旗’,只因這是‘逍遙老人’鍾離哲老人送我之物,倘若轉贈他人,鍾離老人可能不悅……”

話方至此,諸葛逸朗聲笑道:“諸兄休要過迂,鍾離老人既已相贈,便可由你作主!倘若此旗仍在‘九毒書生’姬天缺手內,又待如何?”

諸明聽得臉上微紅,點頭答道:“諸葛兄說得不錯,孟姑娘既愛此物,諸明便將這杆‘風磨銅奪魂寶旗’,舉以相贈!”

說完,便即取出那杆足以震驚整個武林的“風磨銅奪魂寶旗”,恭恭敬敬地,雙手遞過。

常碧雲早得鍾離老人指教,接到手內,僅僅摘下那面上繡“紅粉骷髏、王侯白骨”的血紅綢旗,卻把“風磨銅”旗杆,仍退還“閃電神乞”諸明,並含笑說道:“孟浮雲知道諸位老前輩在武夷山內,所吃那場大虧之故,即因有四人齊作‘奪魂旗’裝束,武功路數,又復大略相同,才被‘九毒書生’姬天缺從中取巧,引起重重誤會!故而‘第二次元宵大會’上,務望諸老前輩,及‘逍遙老人’鍾離老前輩、‘幽冥神君’閻老前輩,均放棄‘奪魂旗’裝束,各以本來面目赴會,則僅有一位‘奪魂旗’必然就是‘九毒書生’姬天缺,定可使這刁惡元兇,難以取巧,無所遁形,惡貫滿盈地,遭受天理循環之報!”

諸葛逸拊掌大笑讚道:“孟姑娘此計極高,‘九毒書生’姬天缺的一條性命,大概定然斷送在你這幾句話兒之下!”

常碧雲微微一笑,又復說道:“故而‘奪魂旗’雖已不必再用,但這根任何寶刀寶劍均不能傷,並可伸縮自如的‘風磨銅棍’,恰好與‘窮家幫’的‘四煞降魔棒’,妙用相同!諸老前輩既複本來面目,正可以施展‘窮家幫’鎮幫棒法,在元宵會上,掃蕩羣魔!”

“閃電神乞”諸明聽到此處,雖然極佩常碧雲見識,但因對方終是大敵“笑面閻婆”孟三孃的心愛弟子,不由訝然接口說道:“孟姑娘,你要我在元宵會上,掃蕩羣魔?”

常碧雲點頭笑道:“諸老前輩請不要會錯了意,我師傅品如玉潔,心比天高,她老人家不在我所說羣魔之內!”

諸葛逸越想越喜愛常碧雲的見識胸襟,及應付得體,看她幾眼,微笑說道:“好一個‘品如玉潔,心比天高’,這八字之評,確實對你師傅,頗爲恰當!”

常碧雲聽了諸葛逸如此說法,知道這位蓋代奇人,對師傅孟三娘印象不惡,於是,轉面向“南筆”笑道:“諸葛老前輩,江湖中向稱‘乾坤五絕’以內,當推‘南筆’獨秀!武學方面,‘生花七筆’及‘坎離氣功’,壓蓋當世!文采方面,天文地理之學,諸子百家之言,亦無不精!甚至琴棋書畫,金石絲竹,復所深嫺!委實風流絕世,高雅軼羣……”

諸葛逸聽得搖頭失笑說道:“孟姑娘你對我來上這樣一大套的恭維,究屬何意?須知在武學方面,不但遠遜鍾離老人,可能尚不及天癡道長?智計方面,則那位‘萬相先生’百里獨,更復勝我多多……”

常碧雲不等諸葛逸話完,便即笑道:“我因深知諸葛老前輩妙算神機,料事如見,想請你猜猜我已向諸老前輩要了一面骷髏白骨紅旗,卻將向你需索何物?”

“閃電神乞”諸明聞言笑道:“孟姑娘這種建議,頗爲有趣!連我也要看看諸葛神算,怎樣推測?”

諸葛逸失笑說道:“你們簡直強人所難,這等無頭無尾之事,怎樣猜測?”

說話之間,目中兩道湛然神光,凝注常碧雲,常碧雲也毫不畏怯地,微微含笑,與諸葛逸目光相對!

雙方目光一對之下,諸葛逸愕然說道:“孟姑娘,你雙目之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朗朗神光!但在這片神光之中,怎的又似含有恨毒極深的熊熊仇火?”

常碧雲見這位名滿乾坤的“南筆”諸葛逸,居然一語道中自己心事,不由好生驚佩!

諸葛逸略作沉思,緩緩說道:“孟姑娘向諸兄索取‘骷髏白骨紅旗’之舉,決非偶然動意,其中必有深心!可能還是爲了要設法激勸你師傅孟三娘,消除嗔念,淡卻名心,並能歸入正途着想!”

常碧雲以一種驚服無已的目光,凝注“南筆”,只聽得諸葛逸繼續說道:“由於這等層層推測,可能孟姑娘不會向我需索什麼塵寰俗物,也許是要我幫你去做一件艱難之事?以了心願!”

常碧雲搖頭笑道:“諸葛老前輩,你所說話兒,句句中人肺腑,足見‘南筆獨秀’之譽,實至名歸,太令孟浮雲心服口服!”

“閃電神乞”諸明也對“南筆”諸葛逸的觀察入微,暗自心服,朝常碧雲含笑問道:“孟姑娘,你的心事,究竟是否被諸葛神算猜對?”

常碧雲笑道:“完全猜對,我只是要諸葛老前輩聽從我一句話兒,還不知他肯不肯呢?”

諸葛逸笑道:“只要不……”

常碧雲冰雪聰明,聞言立即猜透諸葛逸心意,接口笑道:“諸葛老前輩放心,我決不會叫你去做違反天理人情,及江湖道義之事!”

諸葛逸應聲說道:“孟姑娘既然這等說法,便命諸葛逸赴湯蹈火,上天入地,亦所不辭!”

常碧雲笑向“閃電神乞”諸明說道:“我雖知道諸葛老前輩生平不輕然諾,一言九鼎,但仍想請諸老前輩作個見證!”

諸明點頭笑道:“好好好,這個見證,由我來做,孟姑娘要叫諸葛仁兄,作甚事兒,如今可以說了!”

常碧雲目注“閃電神乞”諸明搖頭笑道:“此事尚未到宣佈時期,只要諸葛老前輩記在心中就是!”

說到此處,轉面又向諸葛逸笑道:“家師景慕老前輩風儀已久,務請於元宵前三日,蒞臨‘萬梅谷’,孟浮雲暫且告別!”

說完,便對諸葛逸、諸明等兩位蓋世奇人,深深爲禮,身形微轉,一式“平步青雲”,靈妙無匹地,斜飛四丈,縱向鍾離老人藏身峭壁,再一起落,即隱入藤蔓松石之間,不見蹤影!

諸葛逸目送常碧雲,長嘆一聲說道:“這位姑娘,無論心地資質,均屬超凡上選!可惜竟沉淪於‘羅剎教’下!”

諸明目光一轉,微笑說道:“‘羅剎掌教’既然對你景慕殊深,則仁兄不何於提前赴約,與孟非煙流連金石絲竹,琴棋書畫的三日雅敘之間,設法把她們師徒,一齊度化!”

諸葛逸又是一聲長嘆答道:“本有度人心,恨乏迴天力!孟非煙身爲‘羅剎教’掌教,一身上乘內家絕學,更復登峰造極,入聖超凡,決不在你我之下!這次召開‘羅浮大會’便是想與舉世人物爭雄,她怎能輕輕易易的,淡卻名心,消除嗔念?”

諸明聽得眉梢微蹙,亦自默然,兩人信步向前走去。

直等諸葛逸、諸明的身形,在遠方隱沒,鍾離老人與常碧雲纔在峭壁現身,鍾離老人並向常碧雲讚道:“常姑娘適才與諸葛窮酸應答之語,極其得當,可能我們這一番苦心,不會白費,有所收穫!”

常碧雲臉上浮現一片湛湛神光,點頭答道:“緣由天定,事在人爲,但問耕耘,不問收穫!請教老前輩,我現在是不是應該見我師傅去了!”

鍾離老人拊掌笑道:“好一個‘緣由天定,事在人爲,但問耕耘,不問收穫’,常姑娘今後無論處人處事,只要永存此心,定必無事不成,無難不克!”

話音略頓,深深看了常碧雲一眼,只見她神儀內瑩,妙相外宣,臉上滿布祥和光輝,知道此女災劫已盡,從此福慧無窮,遂點頭笑道:“你先去見你師傅也好,我則隱身暗中,隨時協助!好在‘萬相先生’百里獨幫忙,有了這顆蠟制上官靈人頭,你便不愁不能重歸‘羅剎教’門下!”

常碧雲不見恩師孟三娘已久,心頭懷念殊深,接過那顆蠟制人頭,並向鍾離老人施禮道別以後便往“萬梅谷”中匆匆趕去!

未到“萬梅谷”之前,常碧雲便將人頭裹起,果然剛抵谷口便聽得大師姊董飛雲的陰冷口音叱道:“孟浮雲,你已是被掌教師尊逐出門牆之人,怎的又來‘萬梅谷’,莫非自行送死?”

隨着話音,自谷內閃出兩條人影,正是董飛雲與那被“孟婆湯”魔力所迷,忘卻本來的艾雲飛夫婦二人!

常碧雲深知董飛雲自認本可傳授恩師孟三娘衣鉢,但自己歸入師門以後,卻深受恩師寵愛,許爲得意傳人,董飛雲遂因妒生恨地,暗與自己不睦,暗思藉機相害!

如今剛抵“萬梅谷”,便遇對頭,不由秀眉微蹙,但仍極其恭謹地,施禮含笑答道:“大師姊難道忘了恩師雖把我遂出門牆!卻留給我重返師門之路!”

董飛雲聞言眉頭深皺,滿臉不悅神色,訝然問道:“你把上官靈說得降服本教了麼?”

常碧雲搖頭答道:“上官靈傲骨絕世,豪氣凌雲,他怎肯歸降本教?”

董飛雲這時才注意到常碧雲手中所提圓形包裹,益發吃驚地問道:“聽你這樣說法,這包裹以內,難道竟是上官靈的人頭?”

常碧雲裝作一副悽然神色,點頭不語

董飛雲搶前兩步,伸手說道:“人頭拿來,交我一驗!”

常碧雲一來防她心存叵測,二來人頭乃系蠟制,怎能禁得檢驗?遂柳腰一擰,飄退七尺,面沉如冰地,搖手說道:“董師姊,你這種舉止,是否潛越‘羅剎教規’?”

董飛雲雖然滿心不願這位小師妹重返師門,欲加破壞,但孟三娘御下極嚴,所立門規,不容絲毫違犯,故在聽得常碧雲擡出“羅剎教規”以後,不禁銀牙暗咬,無可奈何地,轉向艾雲飛說道:“你去稟報掌教師尊,就說孟浮雲師妹取得上官靈人頭,現在‘萬梅谷’口,意欲重歸本教,請掌教師尊親來,一驗真假!”

艾雲飛電癡飄身,過了片刻光陰,孟三娘便即親自趕到“萬梅谷”口!

常碧雲因孟三娘平素對待自己,簡直嚴師而兼慈母般的,愛護撫教得無微不至,久別之下,一旦重逢。遂根本用不到絲毫做作地,兩行珠淚,便自奪眶泉流,拜倒在孟三娘身前,牽衣悲泣!

孟三娘也情不自禁地,輕撫常碧雲如雲秀髮,以一種溫和語音道:“雲兒這些時日,你在外面吃了苦麼?”

她們師徒之間的至性流露,絕似慈母愛女一般,直看得董飛雲銀牙暗挫,妒火高騰,驀然發話說道:“孟師妹如今還是待罪之身,恩師是否應該先檢驗人頭真假?”

孟三娘聞言目光冷冷一注董飛雲,常碧雲卻提心吊膽地,解開包裹,現出那顆蠟制上官靈人頭,但心中兀自默禱,千萬莫令恩師看出破綻,否則不但滿盤計劃,齊付流水,自己也極可能當時便死在恩師絕世無雙的“羅剎陰功”之下!

孟三娘柳眉微蹙,伸手接過人頭,常碧雲心中不由緊張得一陣騰騰亂跳!

董飛雲一旁暗自偷窺,看出這顆人頭的五官面目,果然絕似上官靈,不禁大失所望,與艾雲飛交換了一瞥恨恨眼色!

但孟三娘卻在接過人頭以後,並未細加審視,便即隨手甩下谷口之前的一條深壑之中,並向常碧雲微笑說道:“雲兒既然如我所命,做到此事,自然允你重返師門!並因元宵大會近在目前,且隨我到我靜室之中,再傳你一冊我畢生心血結晶的‘玄玄真經,羅剎真解,秘奧合錄’!”

常碧雲聞言,越發對師恩感激得淪肌浹髓,但董飛雲卻見小師妹才返師門,便獲特殊傳授,也越發妒恨不已!

既稱“靜室”,自然不奉傳呼,無人敢擅行闖入,孟三娘端坐蒲團,妙目微開,凝注常碧雲,神色頗爲不悅地,緩緩說道:“雲兒,你知不知道你做了一件莫大錯事?”

常碧雲心內一驚,方自愕然,孟三娘又復說道:“我生平愛才,在當世武林的年輕人物之中,發現你與上官靈根骨靈秀,越軼羣倫,遂先把你收歸門下,然後再設法將上官靈亦加羅致!並因你們二人,惶惶相惜,互結情緣,才故意藉詞把你逐出門牆,並給了你一個莫大困難題目!”

常碧雲不知孟三娘此語何意,以一種惑然眼色,凝注恩師,聽她往下說道:“我因深知你天性極厚,必然儘量設法重返師門,而上官靈也或許爲你真情所感,百鍊鋼化爲繞指柔,雙雙來師,豈非絕妙之事?尤其斷定你與上官靈互相愛好,必不下手加害,我才加重語氣地,命你持他人頭贖罪!誰知你猜不透我的心意,居然弄假成真,不僅一朵武林異卉,從此夭折,你也定將暗自傷心絕世,難補情天恨海……”

常碧雲越聽越覺得恩師對自己委實愛護得無微不至,心頭感動,珠淚泉流,暗忖無論在天理人情,任何一面,均不應對恩師加以欺騙,遂跪在孟三娘身前,低頭垂淚地,幽幽說道:“恩師請對雲兒重加責罰,雲兒有欺師大罪,那顆上官靈的人頭,不是真的!”

孟三娘本來滿面不悅神色,但在聽了常碧雲這句自白之語之後,反倒笑逐顏開,伸手擡起常碧雲下頦,看着她滿噙珠淚的雙瞳,失笑說道:“雲兒,我怎會這等糊塗?份量輕重,入手便分,你難道還以爲我不知道那顆人頭,是巧手名工,用蠟塑制的麼?”

常碧雲見恩師早就看出人頭乃系蠟制,不由更羞窘得無地自容,雙手掩面,失聲悲泣!

孟三娘輕撫常碧雲香肩,微笑說道:“雲兒不要害怕,公堂尊規戒,私室重人情,我若意欲對你責罰,又何必把你帶到這靜室之內?”

語音至此略頓,用衣袖替常碧雲拭去滿面淚痕,仍自藹然微笑說道:“何況你千方百計塑制這顆人頭之意,無非對我思念,亟欲重返師門!入室以後,不等我揭破,並又復立即自白,我自然不會對此介介,你也更應淡淡撇開,不要再自行譴責!”

說到此處,目光一注常碧雲,秀眉微揚又道:“但適才在‘萬梅谷’口,我若不趕緊將那顆人頭,甩下深壑,妒恨的董飛雲看破,我即非對你嚴加處置,無法服衆!故而今後在私室以內,你我情同母女,公堂以上,卻份屬師徒,雲兒須體諒我身爲一教之尊,有時不得不強自矯情,裝出一副冷酷神色!”

孟三娘說來說去,似乎有些傷感起來,長嘆一聲,繼續說道:“平心靜氣而論,我對這‘羅剎教’掌教名位,着實已頗厭倦!這次元宵大會,敗了固不必談,即令得勝,我也必將教務,付託你潘師叔執掌,只攜帶你一人,嘯傲八荒,逍遙物外!那時上官靈或許認爲你脫離邪教,身入正途,一段長緣,易於締合?”

常碧雲聽得感激羞澀交進,把顆螓首,埋在孟三娘懷中,默默領略那種師徒二人靈犀暗度,情感交流的高度享受!

孟三娘忽然“呀”了一聲,低頭看着常碧雲,微笑說道:“雲兒,我雖然已把那顆蠟制人頭,甩入深壑,替你掩飾,但元宵大會,上官靈不會不來,到時他一出現,豈非?……”

常碧雲聞言,也覺爲難,但孟三娘忽然大笑說道:“我也真是沉溺太久,最近雖因摒絕外慾,一意潛修,有些明心見性,由於時日尚短,終難透徹!既已看穿名利,何必還顧慮太多?索性對你維護到底便了!”

常碧雲一雙大眼之內,帶着喜悅淚光,仰頭向孟三娘笑道:“恩師,你對雲兒太好……”

孟三娘與這愛徒目光一對,搖頭苦笑說道:“雲兒不要對我感激太甚,有樁大事,我對你隱瞞至今,將來你若得知內情,可能還要痛恨我呢!”

常碧雲意識到恩師可能指的便是“孟婆湯”魔力迷魂一事,便接口以一種真摯神色說道:“恩師放心,你老人家對我太好,在任何情況以下,靈兒也不會忘動師恩!”

孟三娘搖頭說道:“雲兒哪裡知道,你尚有血海深仇未報,只因我在收你之際,將本教迷魂聖藥‘孟婆湯’給你服食,方致忘卻本來,其實你並不姓孟呢!”

常碧雲聽恩師對自己如此掏誠相告,不由暗想似乎應該索性把呂梁山謁墓之事吐出,但念頭才起,孟三娘又已說道:“你平素在我身邊,雖然寵愛,尚不甚顯,但前次將你藉此故意逐出門牆以後,卻因終日思念難釋,方知師徒情重,愛你極深。故而此次重逢,我除了要把這冊‘秘奧合錄’傳你以外,便慎重考慮何時纔是替你解除‘孟婆湯’迷魂魔力的最好時機!”

孟三娘說到上處,便自懷中取出那冊“玄玄真經、羅剎真解、秘奧合錄”,遞與常碧雲,並繼續說道:“我本想此時便替你解除‘孟婆湯’魔力,但恐你本性一復,可能立即投向‘乾坤五絕’那裡,而使我當衆難堪,傷心欲絕!故而認爲最好還是依照我對“南筆’諸葛逸在三仰峰頭所作承諾,等你與上官靈洞房花燭之夕,我再替你解除這迷魂藥力,恢復本來面目,那時你便對我懷恨,我也可以默默忍受,獨自高飛遠行,獨嘗寂寞孤單的無情歲月!”

孟三娘越說越覺情感激動,星目中微見潤溼,玉頰以上,也流下了兩行淚珠!

常碧雲更是感動得無以復加,方自悲咽叫了一聲“師傅”,孟三娘舉袖拭去頰上淚痕,又說道:“但這欄作法,亦有不妥,因爲萬一你本相未明,而血海深仇人已死在別人手內,或是僥倖逃生地,從此高飛遠揚,覓地深藏,永不出生,則豈非定將飲恨終生!故而我此刻業已決定,不管你是否恨我,如今就替你解除‘孟婆湯’的迷魂魔力,還你本來面目!”

常碧雲幾乎業已泣不成聲,偎在師傅懷中幽幽說道:“師傅,我……我……已經知……知道……我……叫常碧雲了!”

孟三娘聞言,驀然自悽迷悵惘之中,大吃一驚,雙目神光突射,凝注懷中的愛徒常碧雲,訝聲問道:“雲兒,快說你怎會恢復記憶,我‘孟婆湯’的迷魂魔力,幾乎無藥可解!”

常碧雲應聲點頭答道:“這件事情,雖然費了‘逍遙老人’鍾離哲的莫大心機,但這位老前輩,確實未曾給我服過什麼藥物!”

孟三娘秀眉微揚,“哼”了一聲說道:“原來又是這老頭兒多事逞能,雲兒且說給我聽,鍾離老人怎樣費盡心機,纔想出使你恢復記憶的迴天手段!”

常碧雲遂將自己在“玄玄別府”,被恩師逐出門牆之後的一切所遭所遇,對孟三娘細說一遍。

孟三娘聽鍾離老人利用“桐柏山人”虞去病的“生死坎離丹”,及呂梁山拜謁廬墓之策,爲愛徒解除“孟婆湯”迷魂魔力,恢復記憶,不由也自欽佩無而!微嘆一聲,搖頭說道:“這老頭兒無怪被武林尊稱爲當世第一人物,確實有點鬼神不測之妙!但我只在武夷山中,與他比賽過一次懸頸上吊,並系勝負未分,彼此始終不曾正式交手,故而才召開這次元宵大會,好好一較究竟!”

說到此處,好似心頭一陣難過,妙目之中,微微潤溼,輕撫常碧雲偎在自己胸前的如雲秀髮,悽然說道:“雲兒,你所服‘孟婆湯’迷魂魔力,業已解除,應該知道‘九毒書生’姬天缺,即是殺害你三位兄長,並氣死你父‘皓首神龍’常子俊的血海深仇,‘乾坤五絕’方面,更是你父生前友好!我則既已將一身所學,悉數相傳,又曾用‘孟婆湯’使你昧卻本性甚久,故而你等我把那冊‘玄玄真經、羅剎真解、秘奧合錄’上,未經記載的幾句最重要口訣,相告以後,便可脫離‘羅剎教’歸入正途,雪恨報仇,並與上官靈永結百年好合!”

話音了處,雙睛微闔,悽然無聲地,自眼角流下兩行淚珠,口中低低念道:“玄之又玄,平平淡淡!純剛易折,陰陰生陽……”

饒你孟三娘所念這幾句:“玄之又玄,平平淡淡,純剛易折,陰陰生陽……”是“玄玄真經”及“羅剎真解”以內的不傳秘訣,但常碧雲卻連聽都不聽地,只顧撲在師傅懷中,淚如泉涌,悲聲叫道:“恩師怎的這等說法?血仇雖深,但師恩亦復罔極!雲兒只等殺卻‘九毒書生’姬天缺,祭告我父母兄長以後,便決意終生隨侍師傅,連上官靈我也不願理了!”

孟三娘見愛徒洞悉本來面目以後,仍對自己如此,不由心中也感覺到一種從來未有的異常安慰,緊緊摟住常碧雲,師徒二人,默默無聲地喜極而泣!

這種對泣,不是悲悽,而是享受,是一種兩心相通,已無隔閡的無上享受!但就在孟三娘享受這種無上享受之間,忽然輕輕推開常碧雲,香肩微晃,騰身便向靜室頂端的一個小小天窗撲去!

孟三娘這間靜室,純系石建,高大異常,但等她撲上天窗,卻哪有人蹤?只在室頂留着幾行字跡!寫的是:“師徒間幾滴至情至性之淚,化成一片祥氛,足以消除瀰漫當前的血腥暴戾!奉勸非煙女史,何如拋去‘閻婆’惡號?改稱‘祥雲夫人’,‘南筆’諸葛,準時赴約,已到‘萬梅谷’口!”

這幾行字跡,字字入石分許,龍飛鳳舞,遒勁無倫,末後更有“鍾離手啓”四字,只看得孟三娘對這位名驚天下,藝壓乾坤的鐘離老人,由衷欽服不已!

第四章 同舟共濟第五章 天池盛會第二十一章 是仇?是愛?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十九章 畫舫較技第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十三章 驚魂之劍第五章 天池盛會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二十一章 是仇?是愛?第十八章 斷腸人之謎第十八章 斷腸人之謎第十九章 畫舫較技第二十一章 是仇?是愛?第五章 天池盛會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二十二章 柔腸寸折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二十七章 祥雲夫人第十四章 似曾相識第十五章 奇峰迭起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十三章 驚魂之劍第二十四章 初試神功第十六章 武夷赴約第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十六章 武夷赴約第十八章 斷腸人之謎第十三章 驚魂之劍第二章 無字真經第十章 逞奇鬥勝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八章 逞奇鬥勝第十二章 恩仇變幻第二十一章 是仇?是愛?第十八章 斷腸人之謎第十九章 畫舫較技第十九章 畫舫較技第三章 雲臺雙惡第二十章 世間多少斷腸人第十三章 驚魂之劍第十七章 羅剎神幡第三章 雲臺雙惡第二十七章 祥雲夫人第二十四章 初試神功第二章 無字真經第七章 誰真誰假第十七章 羅剎神幡第二十五章 生死邊緣第二十四章 初試神功第二十章 世間多少斷腸人第十七章 羅剎神幡第十六章 武夷赴約第二十五章 生死邊緣第二十二章 柔腸寸折第二十一章 是仇?是愛?第五章 天池盛會第三章 雲臺雙惡第十九章 畫舫較技第十三章 驚魂之劍第五章 天池盛會第十八章 斷腸人之謎第二十二章 柔腸寸折第十五章 奇峰迭起第三章 雲臺雙惡第一章 乾坤五絕第二十三章 咫尺天涯第十三章 驚魂之劍第四章 同舟共濟第十章 逞奇鬥勝第二十四章 初試神功第二十章 世間多少斷腸人第十五章 奇峰迭起第四章 同舟共濟第七章 誰真誰假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十七章 羅剎神幡第十五章 奇峰迭起第二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二十七章 祥雲夫人第八章 逞奇鬥勝第二十五章 生死邊緣第六章 窮家幫三異丐第七章 誰真誰假第九章 參究推尋第十八章 斷腸人之謎第五章 天池盛會第二十二章 柔腸寸折第九章 參究推尋第二十一章 是仇?是愛?第十章 逞奇鬥勝第十六章 武夷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