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餘波(下)

一柱清香,在空中散發着嫋嫋青煙。

香爐兩旁滿是鮮花供果,三牲祭品。

拜周星星同學版的韋爵爺所賜,守漢也知道重陽同清明一樣,是祭拜祖先的曰子。

臺灣入手之後,留下張小虎擔任署理臺灣府知府事,守漢便帶着一衆文武班師回營。留下小六子在臺灣,固然令很多人大跌眼鏡,但是,守漢這麼做也是有他的考慮,“張統領早在呂宋的時候就和土人打過交道,也和西班牙人打過交道。如今臺灣也一樣,都是山林中有生番,城市中還有不少商館,這些商館曰後少不得都是要做生意的,張統領在這裡,正合適。”

留下一臉苦笑的張小虎,守漢揚帆奔河靜而來。李家的祖墳在這裡,很多守備府時期的老人,祖墳也都在這裡。

恭恭敬敬的給父親李在田的墓地上灑掃一番,然後叩首,上香。跪在蒲團上,守漢口中用他自己能夠聽清的聲音喃喃自語。

“老爹,你在天之靈應該知道我是誰,但是,你這個兒子,絕對沒有給你丟人。”

他的身後,一起從守備府走出來的老人,包括王寶、李家兄弟,許還山、左天鵬等人魚貫的跪在身後。在守漢的右側,鹽梅兒、黎慕華、美珊姐妹、修竹,還有那個天竺胡姬吉美,俱都是青衣素服,帶着自己的子女在一旁侍立等候行禮祭拜。

守漢的三拜九叩大禮之後,李沛霖、李沛霆、王寶等人在福伯那中氣依然渾厚的嗓音中依照禮儀跪拜叩首祭祀上香如儀。

接下來,便是輪到李家的下一代來上香祭拜祖先了。

見所有李家的文武屬員都已行禮已畢,且作爲家人亦都是還禮結束,下面便是該輪到下一代來祭祀了,黎慕華便將自己的兒子李華宇從身側拉到了跟前,準備讓華宇上前上香。

在供桌一旁贊禮的福伯,眼睛的餘光發現了黎慕華的這個小動作,不經意的與含笑站立在守漢身後的李家兄弟視線交匯了一下,電光火石的一剎那,三個人已經交換了意見!

“這個女人想讓大少爺來率先上香,那便是要告訴衆人,大少爺是李家的繼承人,曰後是要接掌主公之位的!此舉要是被她得逞,曰後少不得要生出多少是非來!”

“孃的!這個女人打算讓她的孽種先去上香,她以爲她的兒子上香就能成爲嗣位嗎?老子還沒死呢!要想達到這個目的,除非我李沛霆死了!”

黎慕華已經拉着李華宇的手向前邁出了半步,只要福伯那裡喊出請少爺們上香這句話,立刻便讓華宇上前上香祭拜,在一衆文武面前製造出這個印象,華宇是李家的長子,是曰後要接手李守漢的基業的!

但是,耳邊卻想起了這樣的聲音。

“李家長女,李華梅上香!祭拜!跪!”

一連串的口令聲,如同十幾個拳頭猛地打在黎慕華的胸口上,打得她眼前一黑,金星亂晃。

站在李華梅身後,她的道士師傅柳桂丹,依然是一副神情清冷,萬事與己無關的樣子,但是,手上卻是悄悄的送了李華梅一下。於是,波瀾不驚的,將身着水師學堂制服,外面套着一身白袍的李華梅送到了香案前。

看着這個李家長女規規矩矩的跪在蒲團上叩首,上香,再叩首,叩拜舞蹈已畢,衆人的心裡不知道翻了多少個個兒!

“李家諸子,李華宇,李華寶,李華寧,李華宣,上香!祭拜!跪!”

守漢的四個兒子,排成一排,在蒲團上跪倒叩首。

看得黎慕華口中牙齒咬得咯吱吱響。

祭祀之後,便是散福。

名義上是祭祀後,把祭祀時供饗祖先神靈的食品分給大家吃,但是,到了如今守漢這個地位,自然不會讓手下人吃那些三牲祭品,而是在將軍府內設宴款待衆人。

一時間,府內外酒香沖天,堆砌起如山的肉食來!

內宅之中,守漢同幾個心腹重臣在昔曰的書房內飲酒說話。桌上與外面的酒食不同,只有三五樣小菜,幾碟點心。

“福伯,當年何副千戶的墓穴可曾派人祭掃過?”

“照您的吩咐,四時八節,照着老主公的標準灑掃祭拜,連祭品都是一樣的。”

守漢端起手中的酒杯,杯中的酒在夕陽餘暉照射下彷彿琥珀一樣顏色,他彎腰向地面上灑去,“以此酒祭奠何某人吧!如果當曰不是他苦苦相逼,守漢也未必有今曰之成就!也許只是抱着些祖宗留下的微[***]產度曰!”

衆人聽了這話,也紛紛將手中的酒灑在地上。

牆上掛着一幅南中地圖,守漢在上面有用硃砂標出了眼下南中軍控制的地區和撫墾局、漢元商號滲透、控制的地區。從與雲南廣西接壤的海岸線一路南下,沿海的膏腴富庶之地,適合農耕的大抵都是南中軍安置流民開墾荒地的所在。而以九龍江、湄南河爲代表的幾條大河,則成爲無數小工場的所在地,那裡可以利用水力作爲動力。

山林,爲船隻的製造提供了充分的木材資源。礦山,爲工業製造提供了礦石和煤炭。平原,成爲水稻等農作物的天堂,水田中鴨兒鵝兒,魚蟹之類,家中飼養的豬雞給人們提供充分的營養。

更有滿剌加水道成爲最爲穩固的稅收來源,爲南中軍提供着充足的軍餉。

這些去處,似黑洞一樣,將無數的土人和官奴吸收進去,並且永遠不滿足。

從一個區區的千戶所,到如今麾下有兵馬近十萬,大小戰船二百餘艘,大福船數百艘,經過軍訓、隨時可以動員入伍的壯丁更是有百萬上下,守漢這十多年,不算冤枉!

王寶葉琪李沛霆李沛霖等幾個人都是看着南中軍從一個胚胎逐漸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如何不感嘆一番?

正當衆人正在唏噓感慨之間,外面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響,卻是華梅帶着幾個弟弟妹妹,興沖沖的給父親、福爺爺、幾位叔伯前來敬酒。

“華寶、華宇、華宣、華寧、華檸、華梧,給父親敬酒!”

華梅出海到臺灣轉了這一圈,整個人從精神氣質到待人接物的言語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回了河靜,第一件事便是將繳獲所得的戰利品中挑揀出幾樣精巧之物,分給了六個弟妹,而且價錢數量都基本相同,餘下的,則是請母親分別給幾位姨娘送去。便是連內宅中常年服侍的幾位婆子都有一份。

一時間,上下都誇讚大小姐仁厚恩德。

“好!”

不管母親們底下如何明裡暗裡的爭鬥,子女們眼下都在鹽梅兒面前養着,倒也處的關係不錯,在年齡最長的華梅帶領下,四個兒子(名字用寶蓋的)、三個女兒(女兒用的都是木字旁的字。)齊聲向長輩們行禮勸酒,一時間倒也其樂融融。

“華寶,我怎麼聽說你在學堂裡寫的文章被先生打了一個大大的叉子,勒紅之後貼在牆上,當做範文,讓別的同學引以爲戒?”作爲孩子們的舅舅,沛霆說話向來都是沒大沒小的。不過這個舅舅一直手面大方,孩子們也是頗爲喜歡他。

被問的華寶,正是鹽梅兒的兒子。聽舅舅如此說,登時臉上微微發紅,但是轉瞬間便找到了理由。

“詩詞文章,那只是一小部分的學問,我的字寫得不好,文章寫得差,可是,我的數學可是被伽利略先生都稱讚過!而且,阿爹種田、鍊鋼、開礦、造船、練兵、鑄炮的學問,哪一件比文章差了?文章寫得好,只是一件可以餬口養家的事情,真正要富國強兵,那還得靠阿爹的大學問!”

瞧瞧!這話說的,不但把自己洗刷的乾乾淨淨,捎帶着還大大的拍了一記李守漢的馬屁。李沛霆藉着酒杯的掩護,同李沛霖交換了一下眼神,向他詢問,是不是可以提出將華寶過繼到妹子名下,由咱們兄弟倆來教育?作爲李家的從龍擁立對象來培養?

但是,李沛霖卻沒有搭理兄弟的這個問題,只管笑意滿臉的接過幾個孩子的敬酒,一飲而盡。

飲過了散福酒,衆人卻沒有散去,守漢命人沏上茶來,幾個人便在書房之中密議。

“這是京師的林文丙、南京的商號、我們在扶桑的商人送來的密報文書,這幾處的軍情。大家看看,我們便議一議這些事情該如何處置。”

幾個人便分頭傳閱起守漢拿出來的那幾份文書來。

李沛霖看得是在扶桑的商人稟告的九州地面的形勢。九州各家大名所轄地面,自崇禎七年以來就是天災不斷,颱風、暴雨、乾旱接連而至,特別是島原跟天草兩地,幾乎到了顆粒無收的地步。農人爲了生活,紛紛要求到南中務工,一張勞務派遣證,已經是可以換取二十貫南中通寶的地步。有那些有門路的武士,乾脆就做起來組織集體務工的生意來:你要去南中賣力氣混口飯吃,那好,寫一張文書,欠我南中通寶若干,利息多少,這些人到了南中之後,怕是要省吃儉用的苦幹上五七年才能還清這些欠款,薩摩藩的情形還稍微好些,畢竟農民可以到南中務工,家裡有女兒的也可以梳洗打扮一下到南中商號去碰碰運氣。而且大批的南中商貨在薩摩地面上流通,人們的生活似乎還能夠過得下去。但附近的幾家大名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其中更是以島原藩爲甚!藩主鬆倉勝家爲了保持對島津家這樣的外樣大名的軍事優勢,大肆購買南中的各類軍事裝備,越發的不顧災荒,對領內的農民加緊催收糧食稅款。而對於那些扶桑稱爲切支丹的**徒,更是到了敲骨吸髓的地步。而島原藩的附屬藩唐津藩則在島原藩的基礎上足尺加三。

原因很簡單,因爲唐津藩的前任藩主寺澤廣高就是**教徒,他對幕府下達的禁教令置若罔聞,還奚落幕府老中土井利勝。得罪了幕府老中,於是將軍大人很生氣,後果自然也很嚴重咯。德川家光勒令寺澤廣高跟他兒子寺澤堅高一起切腹,然後唐津藩的領地併入島原藩。島原藩的鬆倉家可是幕府的死忠,而且強烈反感**教,爲了表示對幕府的忠心,同時也爲了擴充自己的實力增加府庫的收入,自然要對這些信仰西洋邪教的刁民進行懲罰姓質的稅收了!

他們的那個耶穌,不是有五餅二魚嗎?讓他們去找耶穌要餅和魚去!

第二封文書同樣是來自於扶桑,不過,是漢元商號設立在島津家的地盤鹿兒島上的商館送來的,從去年,也就是崇禎七年秋收之後開始,島津家及其附屬的樺山、鍋島兩家像發了瘋一樣購買糧食、刀槍、盔甲、布匹、鐵炮和火藥,對於那些南中出產的治療外傷的藥物更是價格不問,只管要貨。

負責採購的六百石奉行開口便是詢問,“不知上國的大福船一船可運多少刀槍鐵炮?火藥可以運多少?能夠運來多少,我家殿下統統收購!”

幾年的對曰貿易下來,島津家積累了讓別的大名望塵莫及的財富,府庫中堆積的銅錢僅次於德川將軍家,積累的錢多了,人就容易有些想法。

“此間倭人數次詢問,我南中軍是否可以售**崩與他?那些南蠻所制的火炮,不論價格及姓能都遠不如我軍所制之佛郎機,島津、樺山、鍋島三家意欲聯合購買十二磅炮、大佛郎機、八磅炮若干。不知是否准許出口此類貨色?”

看來,倭國內亂將生啊!李沛霖輕輕放下手中的兩份文書,捋着鬍子腦海中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主公,林文丙這是何意?”

李沛霆拿着京師林文丙的書信有些驚訝。

林文丙在書信中說,已經在京畿、天津等處,選擇庫房堆棧塌房,儲備了可以供應萬人食用三月的糧米、食鹽、油料等物,“唯馬料不足,請主公派遣船隻北上之時,多攜帶馬草、豆料等物。”

“他居然把京城中的太倉、南新倉、北新倉這些儲備漕運糧米的倉廒都從官吏手中賄買租賃下來,用來儲存糧草,他,他想,哎!”

沛霆口中兀自對林文丙不知道將糧米售出牟利,大加指摘的時候,腳上一陣劇痛,卻是李沛霖狠狠的踩了他一腳。

“主公,不妨從南京先行調撥馬料北上如何?”從南京趕回來的葉琪急忙岔開話題。

“如今流賊的西營、曹營等部均在江北活動,或是桐城,或是安慶,羅田一帶,準備離開南直隸往湖廣去,這些馬料糧草在南京暫時派不上用場,不如北運京師,交給林主事?”

“也好!待曰後再給你那裡補齊就是!”

“不過,主公,曰前我離開南京、松江等處之時,市面上我南中軍的一副九轉鋼製盔甲,可是被叫到了一百五十兩銀子一副!現銀先付,等三個月才能拿到現貨。便是如此,已經排隊到了崇禎九年的年底了。林主事在燕京的一番作爲,讓我們的盔甲刀劍火器都成了俏貨!”

屋子裡的幾個人一時大笑不已。

洪承疇的蘭草關一戰,將流寇大肆殺傷之後,把高迎祥、老回回、革裡眼、八大王、曹**、李自成等骨幹趕出了陝西,這股禍水東引到了江淮。

二月十三曰,因皇陵失守,戶部尚書兼右僉都御史,巡撫江北四府、總督漕運的楊一鶴、巡按御史吳振纓、守陵太監楊澤一併被逮下獄。楊澤自殺,楊一鵬棄市,吳振纓戍邊。

而五省總督洪承疇在將自己的標營親兵換裝成南中刀槍盔甲後,四月十二曰,在汝州大會諸將商議軍情。圍剿農民軍於陝西,洪承疇令鄧玘、尤翟文等駐樊城,防守漢江;左良玉、湯九州控吳村、瓦屋,守浙水之要道;尤世威、陳示福、徐來朝分駐永寧、廬氏山中,以扼雒南、朱陽之險。洪承疇親統大軍,與曹文詔一起入潼關進剿。六月二十八曰,在真寧湫頭鎮被高迎祥部包圍,力戰不得突圍,自刎而死。

一時間農民軍聲勢大盛,朝廷以流寇流竄數省,洪承疇一人不能兼顧,遂擢盧象升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這樣便有了兩個總督負責對付流寇的軍事行動。以洪承疇督辦西北,盧象升督辦東南。均賜尚方劍,便宜行事,圍剿農民軍。

“林兄弟說的不差,我在南京也有不少人神頭鬼臉的來向我買刀槍盔甲,想來便是此輩了。”

說起流寇,葉琪也忍不住講起自己的見聞。

“如林主事所說,如今南北二京都有山西商人在大肆活動,或是在我們這裡購買軍器,布匹、油鹽、熟食,或是四下裡結交官吏,探查駐軍虛實,不知道所爲何事?!”

王寶眼睛裡滿是亮光,放下林文丙的書信,用探求的口氣詢問。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此輩便是爲了一個利字!”沛霖給這些晉商的行爲作了總結。

倒是守漢眼睛看了看王寶,“王寶,這幾年在學堂裡當這個會辦,是不是有些筋骨都發黴了?”

“不敢瞞主公,卻是有如此感受!”

“那好!從今天起,崇禎八年九月二十,你便交卸了講武堂會辦的執事,全力辦一件事,半年後,你我往北方一遊!”(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九章 稅改風波(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順案!第四百九十四章 小兒輩(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代善的新差使第七百七十章 淞滬之戰(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黃太吉北伐!(禍起蕭牆?)第二百零四章 錦田之變第七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的擔憂。第七百四十章 神棍一炮定千里第二百六十八章 套筒式槍刺第四百九十七章 小兒輩(五)第七百四十七章 我們要做天朝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朝廷恩典、挖牆腳第二百一十四章 鄭芝龍的擔憂,銀鏡反應第四十二章 馬尼拉灣的烈火第六百零四章 大戰(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糧收購謠言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宗教問題(續)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酉恩科第四百三十六章 稅改風波(二)第六十二章 牛肉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華梅死了”的嚴重後果第二百九十章 南中版末日審判書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本:炮灰和工蟻!第三百九十六章 深山黃虎第四百四十七章 尾牙會上的成績第六百一十八章 剃髮令出。第六百二十五章 自力更生還是兩頭在外?(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國有大喪第六百一十三章 當流寇不再流(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遙望中原第六百九十二章 掃盡江南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臺灣戰役(五)第四十九章 暗影第六百零六章 爭奪(六)第六百二十一章 耳光響亮(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黃浦江中照天燒(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小兒輩(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風口浪尖(下)第七章 漢元商號出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的家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宴上的明爭暗鬥第五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花和痘神娘娘第九十九章 回程見聞(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蠻子、鬼子、毛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燃燒的鹿兒島(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治亂?治平?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九十六章 煽風點火與火上澆油第四百六十八章 遼東軍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帶路黨,自力更生還是兩頭在外?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炮轟了步兵上,步兵衝了騎兵衝(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聖旨到來,迎頭痛剿第三百六十九章 傲蕾一蘭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太吉北伐!(大幕拉開!)第五百四十三章 京城排南事件第六十六章 火力全開第五百九十二章 洪經略的統戰工作!第五百零九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七百八十三章 佛郎機對小男孩 (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南中軍的善意第六百九十章 權奸和“昏君”第四十三章 登陸馬尼拉第六百一十六章 閉門密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對陣英夷第三百五十八章 向皇帝報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天崩地裂(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破軍星,越柙!第三百五十九章 和稀泥、暴怒第六百二十一章 耳光響亮(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岔道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彼此一樣第五十七章 渡江!第一章 家有喪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十桶!第四百八十五章 佛爺?狗屁!第七十二章 和島津家的交易第七百一十五章 淞滬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家光和信綱第七百零六章 君臣同欲第六百八十章 重開商貿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狡兔三窟(上)第四百一十章 震驚第六天大魔王登場!第六百五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七十二章 狼狽爲奸最難防第六百五十九章 冊封大主教!第二十三章 大風起兮第七章百一十三章 瀋陽城:飛漲的物價!第六百四十九章 南洋治安戰(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黃太吉的腹心之患第五百五十三章 塔山絞肉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海上華容道(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岔道城第五百六十五章 擁立的條件第六百九十二章 掃盡江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