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親叔侄

第92章 親叔侄

聽到朱高燧這麼說,朱瞻埈笑了起來,對此很無所謂的說道:“三叔你這話跟我說沒用啊,爺爺做的決定,誰還能駁了他不成?而且我將來是要去修仙的,當不當藩王無所謂,只要能有個山頭給我修道觀,夠錢買藥材煉丹就足夠了。”

朱瞻埈這副態度頓時嚇壞了朱高燧,他趕忙湊到了朱瞻埈身邊,對他懇求道:“別啊!二侄子!你三叔以前可是最疼你的!伱可不能不管你三叔啊!你就行行好,幫你三叔想想辦法啊!

這真要按老爺子這個搞法,你三叔到了封地,怕是得天天吃糠咽菜了。到時候別說給你帶土特產,三叔不去要犯就不錯了!”

“咱們老朱家起於微末,這祖傳的手藝傳承下來不也挺好的嘛!”朱瞻埈開了個地獄玩笑,隨即便正了正臉色,對朱高燧說道:“三叔啊,這事呢基本上已經定了,不然爺爺也不會讓你和二叔一人選一個地方了,所以事情是沒緩了,三叔你與其想這些,不如好好想想選哪塊封地吧,這奴兒干都司和交趾布政司想要開發可都不容易。”

聽到朱瞻埈這麼說,朱高燧頓時整個人都好像失去了希望一樣,肉眼可見的臉色灰白起來。

倒是一旁的朱高熾有些不忍心,對朱瞻埈說道:“瞻埈,你要是有什麼好方法就給你三叔說說吧,給他出出主意,也好過到時候你三叔就藩地方,沒錢丟了皇家顏面不說,還要去搜刮地方,到時候鬧得民不聊生可就不好了。”

朱高熾當然聽得出來,這種厲害的主意不可能是朱棣想出來的招數。

你要說朱棣帶兵打仗那確實是一把好手,但要說想出這種毒辣的治國之策那是千難萬難。

至於說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姚廣孝倒是有這份才華,但老和尚做事卻不是這種風格。

在朱高熾看來,或許當年的青田先生劉伯溫能想出這樣的計策來,可如今的永樂朝也就只有自家這個自小就想法和常人不同的兒子能想出這種近乎釜底抽薪一般的藩王政策了。

所以朱高熾才希望朱瞻埈給朱高燧出出主意,別真的讓他堂堂藩王要吃糠咽菜,日子過的悽苦。

“搜刮地方,民不聊生?”朱瞻埈玩味的看了一眼自家老爹,然後嗤笑道:“爹啊,你還是沒理解爺爺這政策的獨到之處啊!若是有藩王不賢爲禍地方,或是稱病不來京城之類的……爹你覺得對於朝廷來說,讓世子繼位換個王爺很難嗎?”

朱瞻埈這句話說的很輕鬆,但就是這麼一句輕飄飄的話,卻讓大帳內的其他三個人都感覺如墜冰窖。

朱高熾和朱瞻基還好,太子和皇長孫將來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可以坐上龍椅的,他們對這件事還沒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但對於朱高燧來說,朱瞻埈的這句話無異於催命符一般讓他不寒而慄。

他有些顫抖的看向了朱瞻埈,語氣中帶着驚恐的問道:“也就是說,各家藩王把嫡長世子送來京城讀書,一旦朝廷覺得藩王不聽話了,就可以直接把原來的藩王廢了,換上朝廷從小養大的世子回去繼位,隨時掌控各地的藩國?”

“話不能說的這麼難聽,朝廷也是爲各家藩王考慮,畢竟這京城的大本堂是爲了皇子皇孫設立的,教導學生的也是天下最頂尖的大儒,能夠陪太子讀書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朱瞻埈依舊面帶笑意,但這笑容在朱高燧看來卻笑的他心驚膽戰:“另外,各家藩王難免會有個頭疼腦熱,一時無法打理藩國事務,這萬一耽擱了國家大事或者百姓民生就罪莫大焉了。 所以讓嫡長世子回去繼承王位,成爲新的藩王,履行藩王牧守地方的職責,也就成了必要之事,這可是朝廷的恩典啊!”

朱瞻埈說着,還假模假樣的拱了拱手,像是對皇帝表示尊敬和感謝。

朱高燧看着朱瞻埈這副做派,頓時心都涼了半截,但還是不死心的對朱瞻埈問道:“好侄子,那你幫三叔想個折,三叔也不求什麼其他,你好歹讓三叔就算是去了封地,也能過安生日子啊!

就算不爲別的,你也顧忌一下你三叔可還無後呢!你總不至於說讓你將來的表弟也要去吃糠咽菜吧?

咱們可是親叔侄啊!我可是你爹的親弟弟啊!好侄子,你可不能不管你三叔啊!咱們家就數你最有本事了,你就幫幫你你三叔吧!算我求你了!”

聽着朱高燧這番話,朱瞻埈看了一眼朱高熾,見朱高熾沒有什麼表示,又看了一眼朱瞻基,可這位未來的大明宣德皇帝卻還有些傻傻的搞不清楚狀況。

見狀,朱瞻埈也只能是嘆了一口氣之後對朱高燧說道:“三叔啊,我不是勸你去奴兒干都司了嗎?這就是在給你支招呢!”

“啊?這是什麼招?”朱高燧不太理解,就連一旁的朱高熾和朱瞻基也對此表現出了不解和好奇。

奴兒干都司不是什麼好地方,朱瞻埈讓朱高燧去那裡就藩,怎麼就成了給他支招呢?

面對眼前三人的不解,朱瞻埈不由得再度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現在你們看奴兒干都司是塞外苦寒之地,遠離京師繁華之地,可要是爺爺遷都北平呢?

奴兒干都司地區水網便利,境內有優良的不凍港,沿河可抵達奴兒干都司各處,出海也能直達朝鮮和倭國,如果爺爺遷都北平,三叔你要回京只需要一帆高懸,便可延海路直抵山東,不用在陸上顛簸勞碌。

而且奴兒干都司的物產也能夠通過海貿販往山東、遼陽和朝鮮、倭國等地,只要三叔你肯用心去經營,滿足你作爲藩王的用度是沒有問題的。

但交趾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雖是漢家故地,卻早已民心離散,其民不足命令,朝廷大軍征服容易,但想要安定民心,收服此地沒有上百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

所以到時候朝廷必須要在交趾布政司駐紮大軍,每年潑天般的使銀子不說,有點什麼事就得帶兵鑽那些煙瘴遍佈的深山老林,三叔你真的想過這種日子?”

(本章完)

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155章第296章 收服阿青第247章 謠言第192章 龍女傳法362.第35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29章 死馬肉第264章 神道之說第183章 還朝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74章 勳貴站隊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197章 孔家之亂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150章 攻倭方略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157章 景福宮之變第203章 出征第296章 收服阿青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36章 鄭王側妃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第182章 沒興趣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228章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62章 夜談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01章 新軍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64章 副將361.第358章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30章 比試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107章 風雨欲來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70.第367章 火龍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118章 父母的關心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18章 秦淮聽曲第75章 鴛鴦陣改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192章 龍女傳法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163章 一鼓而下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48章 種水稻第240章 兩京制第14章 皇帝遇刺第239章 遷都之議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234章 人選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183章 還朝第309章 忍者爬繩子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93章 上架感言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240章 兩京制第238章 順天府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292章 巨蟒第238章 順天府第232章 藍琪兒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74章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267章 收攏人心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149章 風調雨順338.第335章 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