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第263章

這座專門爲徐妙雲新修的廟宇目前尚未題名,畢竟修廟的時候徐妙雲的神魂還未歸位,所以廟門上的匾額也就一直空着。

不過隨着徐妙雲被冊封爲大明第一尊香火神位,死而復生神魂歸位,這座廟宇自然也就要有它正式的名字了。

之所以在意這一點,倒不是說朱瞻埈只注意到了這座廟宇還沒起名字,而是他需要找一個好話題來插入朱棣和徐妙雲之間,免得被朱棣一個不高興趕出來。

要知道當年徐妙雲去世之後,朱棣因徐妙雲之喪白衣素服一年、輟視朝一年,日常只在西角門等地聽政議事;皇太子諸王爲母親服斬衰三年之制,因徐妙雲一直停靈未葬,皇太子在禫祭除服後又爲母親服素服即白衣冠絰帶數月;羣臣爲皇后服斬衰二十七日、白衣素服一年,週年祭後羣臣參朝時服淺淡色衣烏紗帽黑角帶,退朝辦事仍然素服,朔望朝見服公服朝服,一直到二週年過後禫祭禮畢才恢復正常。

如此哀榮已屬罕見,而朱棣對徐妙雲的情深意切也可見一斑。

自從永樂五年徐妙雲去世以來,朱棣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過自己的皇后了,這其中的思念之情莫說是朱瞻埈這個孫子,就算是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個兒子今天來了,也得被朱棣趕出去。

“妙雲,你知道朕有多想你嗎……”朱瞻埈剛剛走到廟宇大殿的門口,便聽到了朱棣那肉麻的情話,這讓他的腳步也不免停頓了一下,畢竟聽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說情話這種事情,多少還是有些尷尬的。

但考慮到徐妙雲死而復生會對國家帶來的影響,朱瞻埈還是站在大殿之外,對着裡面喊道:“孫兒朱瞻埈,求見爺爺奶奶!”

“臭小子,滾!”朱棣果不其然的一聲暴喝,十分不滿有人來打擾他和自己的皇后一敘久別之情。

然後朱瞻埈便聽到了朱棣求饒的聲音,以及徐妙雲對朱棣的斥責,令他忍不住憋笑。

直到徐妙雲開口叫他進去,朱瞻埈這才整理好了自己的表情,走進了大殿之中。

大殿中原本蓋在徐妙雲金身之上的那塊布已經被掀開,露出了原本被蓋着的由朱瞻埈親手塑造的徐妙雲的金身。

金身參考的是宮中收藏的徐妙雲作爲皇后的盛裝畫像,以及朱瞻埈小時候對徐妙雲的記憶,在塑造時朱瞻埈還特意把徐妙雲的容貌塑造的年輕了不少,這也是爲什麼徐妙雲神魂的形象會是雍容華貴的年輕女子形象的原因。

此時的徐妙雲依舊是以神魂的姿態出現,正和朱棣一起站在自己的神位之前。

不得不說這場面多少還是有點古怪的,尤其是徐妙雲此時一臉慈祥的看着朱瞻埈,而一旁的朱棣正彷彿鬧小脾氣一樣的嘟嘟囔囔,臉上滿臉的不情不願。

“我記得你是高熾家的老二吧?伱小的時候最是古靈精怪,比你大哥要調皮多了!”因爲當年朱棣曾親自下令讓徐妙雲撫養朱瞻基和朱瞻埈,徐妙雲對他自然也是印象很深的。

“小時候頑皮,讓奶奶您費心了。”朱瞻埈趕忙低頭,他小時候還沒有修仙,雖然仗着是穿越者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但對於當年親自照顧和撫養他的徐妙雲他多少還是有些敬畏的。 這倒不是說朱瞻埈.敬畏徐妙雲皇后的身份,而是敬畏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教育。

當時的徐妙雲對待他這個孫輩並不像一般家裡老人對孫輩的溺愛,而是非常嚴格的管束和教育,尤其是徐妙雲從不責罰他,而是每次都對朱瞻埈認真的講道理,令朱瞻埈從心底裡敬畏這位一代賢后。

當然,徐妙雲對當年古靈精怪的朱瞻埈也還是十分疼愛的,每次都會爲他準備各種果子點心,在教育朱瞻埈之餘也沒短了他的零嘴,令當年的朱瞻埈對徐妙雲的印象非常好。

只是後來他因爲一睡不起八年,錯過了徐妙雲的離世,這倒是讓朱瞻埈不免心裡有些小小的遺憾。

就在朱瞻埈準備對徐妙雲說些什麼的時候,一旁的朱棣一副眉毛不是鼻子的樣子對着朱瞻埈沒好氣的問道:“臭小子你跑來幹嘛?祭天大典的事情都做完了?”

“有我爹呢!獻俘太廟、賜宴羣臣,這些都是您這個皇帝該乾的事情,您撂挑子不幹了自然不就是得我爹頂上?總不能讓我這親王去幹吧?我哥上都比我上名正言順啊!”朱瞻埈對着朱棣回答着,故意在徐妙雲面前說朱棣扔下祭天的一攤子事情跑來見她的事實。

果不其然,徐妙雲頓時有些生氣的看向了朱棣,對他勸誡道:“皇上,你怎可扔下國事不顧,只想着兒女私情?”

“妙雲,我這不是急着來見你嘛!”朱棣立刻軟言軟語的對徐妙雲討好着,還不住的對朱瞻埈使着眼色,讓他幫忙說幾句好話。

朱瞻埈見狀,偏偏不接茬,讓朱棣被徐妙雲數落了半天之後纔開口對徐妙云爲朱棣求情道:“奶奶,你就別說爺爺了!他也是真的想你,剛纔我在門口看到他騎來的馬都差點跑廢,我就沒見爺爺對什麼事情這麼上心過。”

朱瞻埈這話倒是事實,哪怕是在北征打蒙古人的時候,朱棣也一直是從容不迫排兵佈陣,親自提刀衝鋒也沒把戰馬跑成那樣。

而徐妙雲聽到朱瞻埈這麼說,也不免心頭一軟,嘆息一聲之後看着朱棣感慨道:“陛下怎麼能這麼莽撞?你已經不是當年的燕王了,這萬一馬失前蹄有個好歹,這江山社稷……”

“朕的騎術妙雲你還不知道嗎?別聽這臭小子瞎說,朕也就是稍微騎快了點,而且那馬也不是什麼好馬。”朱棣趕忙找補,隨後又故意咳嗽一聲,轉過頭看着朱瞻埈,對他問道:“小子,你跟着跑來幹什麼了?祭天大典那邊不需要你繼續看着了嗎?”

“奶奶才封神歸位,我擔心這邊會出什麼狀況,所以就趕過來了,至於祭天大典那邊,剩下來的流程呂尚書都知道,有他配合我爹沒問題的。”朱瞻埈如是回答道。

發錯了,不好意思,已修改

(本章完)

第53章 義烏兵第114章 彈劾第237章 騎馬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169章 檢地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288章 鐵騎突圍第278章 返程之議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第87章 朱瞻基的質疑第215章 榷場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108章 尚服局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85章 貶爲馬前卒323.第320章 錦衣衛321.第318章 子嗣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48章 種水稻第56章 籌措資金365.第362章 收穫第25章 寶鈔的問題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256章 婚禮之議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201章 新軍第9章 天命變了372.第369章 京都開城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24章 蠱惑四王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4章 皇帝遇刺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221章 都家班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26章 計將安出?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97章 飛回大明第285章 倭女內鬥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14章 恢復第93章 上架感言355.第352章 誅神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42章 教授武藝第27章 倭國金山第269章 新府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83章 疲兵之策347.第344章 斬神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201章 新軍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54章 修運河第114章 彈劾第263章第229章 蒙古搏克356.第353章 剝皮351.第348章 交趾戰事第81章 魚和熊掌第232章 藍琪兒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49章 奉旨練兵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50章 永樂大典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79章 女倭王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266章 抄家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202章 後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