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吳齊互鬥

又見賢王極力爲沈麗君隱瞞,皇上倒也罷了,齊妃心裡的醋意,可就掩蓋不住了,急忙挑了兩個美貌宮女要賜給兒子,以減輕賢王妃的擔子。

皇上本看在沈父的面上,對於賢王專寵沈麗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沒想到竟將她縱得不知高低,敢毆打身爲親王的丈夫,如今更是明晃晃將罪證帶在臉上,這是怎樣的不把皇家放在眼中?

偏兒子還護着她,若是賢王只做王爺也就罷了,可因爲皇上已經對太子失望,便也將賢王放入後繼者的名單中,自然不能讓賢王被個女子牽着鼻子走,於是便默認了齊妃的做法。

沈麗君看着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子,直氣得眼冒金星,沈秋君做下的事,卻要她來背黑鍋。

雖然賢王將那二人直接扔到一個偏僻院落內,仍是讓她心裡不痛快,況且賢王此舉動,落到齊妃眼中,怕又是自己的錯處,少不得讓人好好侍奉那兩位。

而這天本該是沈惜君定下回孃家的日子,她仍只是派了碧華回來給母親請安,說是婆母身子仍是不好,她實在走不開。

嫁人了的姑娘可就不歸孃家管了,沈夫人只好笑道:“讓她好好侍奉婆母,不必掛心家裡,如今事情都已過去了,家裡一切都好!”

沈秋君則叫了碧華過去說話,打聽些消息。

碧華咂着嘴,說道:“吳家表少爺這次可真是闖了禍了,竟將齊家公子的臂膀給砍了下來。只怕齊妃與賢王必不肯罷休,我們夫人急得不行,難爲她都這把年紀了,還爲孃家操心!”

沈秋君眼睛閃爍,笑道:“他們兩個也太沒趣了,上陣殺敵呢,怎麼就砍起自己人來了!”

碧華嘆道:“事情到底爲何,兩家也都不太清楚。只等他們回來再說了!二小姐也說,這事只怕齊家與吳家有得一場鬧呢,倒是能將三小姐的那些個流言蜚語壓了下去,大小姐的月份越來越重了,只願別受這事的影響!”

沈秋君也跟着唏噓兩句,送走碧華後。終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看來段清正還是與賢王離了心,連帶着影響了蔣和嶺。

雖然讓齊家去邊關掙軍功,應該是賢王出的主意,可真出了事,他自然是要將責任推給別人的。

段清正的舉薦。蔣和嶺的部下,一死一傷,自然全是他二人的責任。

不知前世賢王是如何清除了這其中的芥蒂的。至少今世,事情有了很大的不同。

前世齊家二公子雖右臂受了傷,也不過是爲了掙得功勞,才特意拖着,終是無甚影響的,況且他大哥死在戰場上,功勞也一併歸於齊二公子,所以齊二公子最終提了上來。

後來蔣和嶺隱居京城後。齊二公子在東邊的勢力便漸漸壯大起來。

可如今齊二公子竟被吳家公子給砍廢了,這其中若說沒有蔣和嶺的摻和,沈秋君是不信的。

今生齊家再是有大功勞又如何。一死一傷,不過得些厚賞,齊二公子卻是廢了。再也不能領兵,就算是不能影響大局,至少也能給賢王添些堵。

事情隨着徵東大軍的進京,很快就明朗起來。

齊家公子與吳家公子,俱是世家貴族子弟,都有些恃才傲物,又分屬不同的陣營,因了軍功利益,相互間免不了口角爭鬥,最終吳公子激憤下拿刀砍下齊公子的右臂!

吳家與齊家算是徹底成了死對頭,幸好太子薄情,賢王以大局爲重,兩兄弟倒還能保持表面的和睦。

蔣和嶺仍是按着賢王的意思,給齊家兄弟報了大功。

吳家自然不願意,便開始揭露齊家兄弟如何在軍中拉幫結夥,培植勢力,此次一死一傷就是爲了軍功,急功近利,才被敵伏擊,險些帶累整個徵東大軍。

齊家也不甘示弱,還以顏色,揭發吳公子如何貪生怕死,迎敵作戰,從不向前,只知事後搶領軍功。

因爲事實確鑿,蔣和嶺面對皇上時,只低頭不語,問得急了,只道:“臣也是不得以而爲之!”

氣得皇上破口大罵蔣和嶺:“拿着朕的軍隊做人情,賞罰不分明如何治軍!還指望着你能帶出些年輕將領來,可你倒好,只知道在其中做好人和稀泥!”

皇上氣極,其他將領皆論功行賞,只蔣和嶺不僅不賞,還被下了兵權,回家閉門思過去了。

皇上又下令追封齊大公子爲三品將軍,齊二公子賞了一處宅子養傷,吳家公子則杖責二十軍棍,永不錄用。

太子本就知道自己大舅哥的德行,也沒在他身上寄予什麼希望,只着人送了些補品給他。

賢王心裡卻着實心痛。一下子損失了兩個助力,齊家卻什麼好處都沒撈着。

不過幸好自己手中還是有幾個忠心的將領,等齊家下面幾個小的長大了,再尋機會吧。

蔣和嶺則暗鬆一口氣,灰頭土臉地回家閉門謝客,沒想到明德將軍竟在第二天就上門來看望他。

蔣和嶺有些吃驚,笑道:“我現在還是待罪之身呢,邱兄竟敢如此大咧咧上門,也算是不枉了多年的兄弟情誼了!”

邱將軍自斟了一杯茶飲下,怡然自得道:“我一個沒了牙的老虎,本就不怕遭人猜忌,何況此次也是皇上授意,怕你心裡委屈,讓我來勸勸你!”

蔣和嶺搖頭嘆道:“離了那事非場,我慶幸還來不及呢,怎會委屈!皇上的好意,我心領了!我當年也應學了你,躲了不去,否則哪會如此左右不是人!”

邱將軍聞言笑道:“你也算是好的了,如今吳齊兩家相鬥,倒是把你給摘了出來!咱們幾個老兄弟,如今最難過的怕還是沈侯!進退兩難哪!”

蔣和嶺冷笑道:“只知愚孝寡母,把個女兒嫁給一個有野心的皇子,偏自己還想做純臣,不難過纔怪呢!”

邱將軍也點頭道:“太子太過平庸,也怨不得其他皇子有心思。本來沈侯還有點小心思,如今口氣也已大變,再過幾年其他皇子長大,也不知又是什麼情形呢!”

蔣和嶺笑道:“讓他們去鬥,誰做了皇帝,我就忠於誰!我本還以爲沈侯的眼光獨到,賢王應是個好的,我已經得罪太子,助着沈侯也得個善果,皆大歡喜。可如今齊家兄弟折損在我這裡,兔死狐悲,才驟然醒悟,皇子們個個皆非善類!如今沈侯已放手賢王,我這心裡也鬆快些,免得不助着賢王,辜負了與沈侯的兄弟之情!”

邱將軍也微笑,說道:“你我都老了,名利得失俱是浮雲,安安分分,只求能保全家平安也就是了,自來捲入皇子奪位,皆非幸事!”

蔣和嶺聞言,笑着舉茶與邱將軍遙對相飲。

皇上得知蔣和嶺並無怨言,便也放了心。這些老將們,於他來說,並不只是臣子,而是曾同甘共苦的兄弟,且他們又都隨分守時,大家一起安樂共享富貴,也算是譜一段君臣和睦的佳曲。

不久就進了臘月,無論貴族平民皆開始歡歡喜喜準備過大年了。

李瑤琴終於借了個機會說服母親,要前去寺院爲哥哥祈福。

那日李夫人自然是抽不開身的,只得派了家丁婆子丫頭們好生護着女兒去寺院。

李瑤琴坐在車轎裡呼吸着外面新鮮自由的空氣,這段時間可真是把她給憋壞了。

鬧得沸沸揚揚的金沈兩家,以及後來吳齊兩家的事情,都因李夫人管家甚嚴,過去了很久,李瑤琴才聽說了點枝頭末節。

說真格的,她對沈秋君輕鬆逃過名節被毀一事,心裡還頗是有點遺憾,那樣一個惡毒的女子不配得到幸福。

不過不管六皇子如何證明沈秋君的無辜,沈秋君的名聲仍是受了損,皇家定不會要這種兒媳的,至少得過個三年五載,等人們遺忘了這件事,倒是老天在助着賢王擺脫她了。

壞了沈秋君的名聲,讓她再也不能嫁給賢王,她甫一重生時,腦中也曾閃過這個念頭,但終是作罷。

一來她沒有那麼狠的心去毀掉一個妙齡少女,再者她現在手中無人可用,李夫人管教又嚴,自李意書去了邊關後,母女二人整日關在小佛堂裡,她還真沒有出手的機會。

後來聽說六皇子鳩殺金二一事,李瑤琴忽然發現,今生已不同於前世!

前世她並沒有聽說過沈秋君與金二之間的事,若說因關乎閨中名節,且李家規矩太嚴,未得耳聞,一件事也就罷了,前世可也沒聽說過六皇子之事!

直到吳齊兩家的事情鬧出來時,李瑤琴便確定了:今生事已被某種外因改變了!前世齊家二公子可是完好無損做了將軍的。

她在心中思索多時,嫌疑便鎖在沈秋君與六皇子身上,可惜她與李夫人時刻在一起,實在沒法好好調查,直急得嘴角上火,這才得以藉口擔心哥哥,出來爲他祈福。

可是看到這前前後後擁着的丫頭婆子們,李瑤琴無力地嘆口氣:拜沈秋君事件所賜,如今世家大族的小姐夫人們出門,皆是前擁後呼,動輒數十口子人。

便不是這麼多人跟着,查訪之事,也是做不了的。

李瑤琴勉強熬到祈福完畢,急忙令人往回趕,等到行至一處岔路口時,李瑤琴命人轉到另一條路上。

李瑤琴的奶孃陸嬤嬤便過來問道:“好好的,怎麼反要繞了遠路呢?怪冷的,還是早點家去吧!”

第278章 蠱毒之術第244章 意書回京第142章 撕破臉皮第104章 又見穿越第10章 取名憐兒第52章 請來神醫第189章 瑤琴認命第295章 發嫁姬妾第78章 齊妃內侄第299章 事情餘波第293章 父子對恃第139章 祖母習性第234章 陳王殞子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61章 不明之火第182章 假設之事第48章 匕首由來第319章 母債女償第232章 綁縛陣前第82章 鞭打賢王第48章 匕首由來第68章 負荊請罪第185章 廟內私會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253章 較量結果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5章 重回人間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26章 指東說西第192章 回憶往事第34章 未雨綢繆第13章 月夜驚怕第289章 帝后大婚第84章 拜訪王妃第173章 促成親事第6章 重提規矩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325章 負面例子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329章 事情不成第83章 吳齊互鬥第77章 秋君反擊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第59章 兩相辯論第21章 兩世之人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189章 瑤琴認命第137章 討要香囊第237章 無欲則剛第179章 仇人名冊第78章 齊妃內侄第202章 東征人選第29章 交淺言深第273章 寶藏鑰匙第172章 天命皇后第302章 兄妹情誼第21章 兩世之人第50章 外祖田家第319章 母債女償第131章 犯相思病第311章 查看賬目第183章 退與不退第187章 天作之合第296章 選妃之事第34章 未雨綢繆第83章 吳齊互鬥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93章 月亮之禍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118章 賢王賠罪第171章 主動提議第47章 當生天子第32章 打發釘子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78章 齊妃內侄第8章 同道中人第263章 安政稱臣第112章 六爺賠罪第16章 思慕之心第94章 牝雞司晨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57章 雌雄莫辨第55章 姐妹情深第61章 不明之火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227章 爭取地位第59章 兩相辯論第197章 成全太子第333章 度化桂兒第138章 惜君生子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136章 冤家聚頭第2章 新帝登基第292章 吳氏救子第135章 做客沈府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343章 小六番外二第3章 欲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