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未雨綢繆

李意書自然不能說出實話來,此時只笑道:“一事不煩二主!王爺曾帶過兵,比起太子來,想來更要關心的多。況且這做甲衣之事,也不是一日兩日的,若是走漏風聲,讓外敵得知,倒是得不償失了。在下魯鈍,只將此事交於王爺才放心,至於何時呈於皇上只憑王爺方便,況且這防箭衣只是雛形,尚有需改良之處,還請王爺多多費心了。”

賢王笑道:“卿既如此說,那本王便見機勉力而爲!萬不敢負卿之所託!等他日本王進上此衣時,意書乃是大功啊!”

李意書忙道:“一切只爲了我大齊百姓社稷!”

林景周見事情已辦妥,便又上來湊趣,三人又一同喝起酒來。

賢王摩挲着那外袍,含笑道:“真是難爲意書了,竟細心至此,想出此等妙法禦敵!”

李意書臉上略帶了幾分不自在,忙一陣喝酒混了過去,他自認爲掩飾得很好,賢王與林景周都是心中有謀算之人,看人識物眼睛毒辣得很,見他如此,均目光閃爍,復又歸於平靜。

沈秋君姐妹因爲在莊子上的一番鬧騰,感情反倒真的好了很多。

此次回城便同車而行,一路上說說笑笑,倒是打發了枯燥了行程,直到進了京城,這才依依不捨地分開。

早在她們出發時,就令家人快馬加鞭地回府去報信。沈夫人得知女兒要回府,急忙讓人好好收拾房間,又命人將沈秋君所需的被褥等全拿出來在太陽地裡晾曬。

正忙活中,沈秋君已經與二姐作別,回到府裡了。

看到眼前忙亂的衆人,沈秋君心中酸澀,拉着母親的手,笑道:“我又不是客人,哪用得如此,我回來現收拾就行。”

沈夫人笑道:“你坐馬車顛簸一路也怪累的,這一回來就收拾地妥妥的,大家都舒服!”

沈秋君摟着母親,輕輕將頭靠在母親肩膀上,喃語道:“母親對我真好!”

沈夫人溫柔地笑了笑,也回手輕撫着女兒滿頭的烏髮,心裡卻在打算,馬上就到女兒十六歲生辰了,再添新首飾時,雖要素淡,卻也該精緻繁複些纔好。

這溫馨靜謐的一幕,卻被沈父略帶嫉妒的聲音給打斷了:“呵呵,難道除了你母親對你好,父親就對你不好了嗎?”

沈昭寧也在旁做委屈狀地看着妹妹。

沈秋君擡起頭來,笑道:“父親和兄長當然對秋兒也好,只是方纔你們不在啊!”

沈夫人含笑看着他父子二人,奇道:“今日回來的這樣早?”

沈父笑道:“去北邊的事已經差不多了,部裡沒什麼事,正好寧兒也下值,便一同回來了!”

沈秋君靜靜看着家人的笑臉,果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還是在自己家裡最舒服了。

不管自己與姐姐們的恩怨如何,一筆寫不出兩個沈字來,不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話,總是血脈相連,守望相助,至少爲了皇后之妹的名頭,她也不能坐視不理,讓李瑤琴壓在姐姐頭上。

沈秋君見家人都說的差不多了,這纔開口道:“女兒在莊子上幾日,聽人講那小歸山不是咱們家的了?”

這話一出,便如符咒一般,就把沈家夫妻及沈昭寧臉上的笑容給凝住了,空氣中便瀰漫出清冷的氣氛來。

沈秋君便又笑道:“果真不是咱家了?是因爲女兒的原因嗎?”

沈夫人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這纔有些發澀地說道:“那處地方貧瘠的很,一年沒出產不說,還要賠進去許多銀子,所以就把它給處理掉了!”

沈秋君看了看父母與二哥,輕聲說道:“那是祖業,寧可白空着,也不能賣的。如果是因爲女兒,那就贖回來吧,免得女兒將來難見沈家列祖列宗!”

沈夫人看了丈夫一眼,忙笑道:“賣了就賣了,也算不是祖業,不過是時間長了些罷了。”

沈秋君笑道:“其實我也不關心是什麼祖業,實說了吧,我聽人講,那裡可能會有溫泉,聽人說那要是治百病的,所以咱們還是買回來,若真是如此,那可就掙好多銀子呢!”

沈父見女兒笑容滿面,提到銀子時,眼神真的如星辰般閃亮,知道女兒真心不介意,倒是自家小心太過了,於是便笑道:“什麼銀子不銀子的,一個小荒山頭而已,若真是有溫泉,咱們這樣的人家還真去經營不成!你既然喜歡,明日我讓管家去問問!”

沈夫人雖有些不太同意,但當兒女的面,也不好駁了丈夫的話,便只笑也不做聲。

沈秋君知道這事就算是成了,還以爲自己要費很大的脣舌呢,卻原來如此簡單,她便鬆了口氣,暗道:有這樣的父母,自己前世今生都不該有怨的,否則便是不知惜福了。

與沈秋君相比,李瑤琴的未雨綢繆卻艱難的多。

此時李瑤琴坐在自己小院子裡做針線活,心浮氣燥,總紮了指頭,不由歇了手,看着庭花階柳,自嘲道:怪不得人都說女生外嚮,果然不假!如此大的功勞,竟然推開父親,送到賢王的手上。

這段時日爲了避太子之禍,她連自己的小院子都極少出了。

因爲母親病了,少不得由她親自爲兄長打點行李,這才略出庭院透透氣。

除了那些常規之物,爲防萬一,她動手製作了那件防箭衣,比着前世要提早了好幾年。

如前世她將防箭衣的功用及作法告訴賢王一般,哥哥果然也嗅到此間的契機,便要尋了父親去商議。

幸好被她急急拿話阻住。

除了字面的意思外,她想到此時若是將防箭衣獻上,除了城安伯府一外,怕是受益最多的還是太子。

太子本就只籠絡了幾個文官罷了,京城大亂後更是在軍中插不進手去。

如今此時賢王爲避嫌疑,不再理會朝堂諸事,皇上爲了大局安穩,也必會將此事交於太子去做。

如此一來,太子卻成了衆將士的恩人了,到那時必會有人追隨於他,於賢王大業卻是大大的不利。

而且哥哥此時還只是一個書生,所謂軍事謀略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而那防箭衣又是出手女子之手,有心之人必會看出破綻的。

那太子雖是草包,他身邊的能臣謀士卻也是有的,若到時一力追查到底是何人所做,未必不會翻出自己來,自己這段時日的足不出戶卻是白做了,到時賢王也未必能幫得了自己了。

如此倒不如直接將功勞擺到未來的皇帝面前。

她信得過賢王的品行,雖然爲了大業也會有些變通之事,但是他既然是自己此生的良人,卻也只裝看不見,不管賢王會如何去做,總是有他的原因的。

當然除了幫助賢王外,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第301章 昭英歸來第14章 僧道讖語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225章 嬤嬤傳話第191章 秋君察覺第255章 六爺諫言第181章 孝子賢媳第187章 天作之合第241章 慧及必傷第126章 生日禮物第55章 姐妹情深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第111章 叛民伏法第314章 瑤琴驚醒第211章 狹路相逢第81章 翁婿夜見第308章 桂哥落水第35章 謀事不成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第66章 元配側室第20章 途中訓奴第46章 雨天留客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195章 此消彼長第313章 贈詩長寧第51章 鉅額財富第65章 推拒親事第95章 瑤琴反應第224章 皇上賜名第160章 北蠻來人第31章 回首噩夢第91章 提前生產第107章 出乎意料第232章 綁縛陣前第94章 牝雞司晨第49章 賠償昭寧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144章 難得清閒第39章 沈府家事第112章 六爺賠罪第141章 處處落空第47章 當生天子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53章 惜君受教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34章 未雨綢繆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74章 東宮之言第88章 錦匣紙箋第338章 鬆哥起事第311章 查看賬目第165章 公主嫁妝第160章 北蠻來人第194章 兩個丫鬟第72章 夜入金家第169章 執子之手第7章 罪魁禍首第215章 提議水淹第304章 三世承襲第264章 虛清道長第148章 母子離心第151章 顛倒黑白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115章 貞烈女子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318章 做實劣跡第215章 提議水淹第225章 嬤嬤傳話第79章 金二殞命第74章 東宮之言第38章 打探神醫第117章 麗君受挫第13章 月夜驚怕第319章 母債女償第257章 又出狀況第322章 二次進宮第70章 母儀天下第97章 六爺問道第344章 前世後續一第1章 不速之客第318章 做實劣跡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133章 太子納妾第247章 前世侍妾第255章 六爺諫言第56章 期望落空第162章 生死搏鬥第43章 分享禮物第176章 三人洞房第161章 接二連三第150章 該相信誰第40章 女婿人選第244章 意書回京第49章 賠償昭寧第213章 秋君有孕第142章 撕破臉皮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