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終於到來

辛老先生卻搖頭道:“夫人不必心急,現在還不是時候,一來,我還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把蠱蟲自宿主體內驅出,爲防萬一,還是等京城之事有了眉目再說,二來,則是夫人如今已有了兩個多月的身孕,爲了孩子,此時也不宜種下蠱蟲。夫人還是好好保養身體,等平安生下孩子再說不遲。”

沈秋君聞言,不由愣住了,她是極喜歡孩子的,只是這個孩子來的也太不是時候了,倒讓她之前的打算都不得實施。

於叔也道:“不論這個孩子是男是女,還請夫人爲了六爺的血脈着想,不要有什麼其他心思。”

沈秋君暗自咬牙,怪不得他那段時間那樣的賣力,原來早在得了蠱蟲之時,就有了這個打算,又是大度表示願意可以送自己銀子和人手作陪嫁,又要借於叔之口說什麼不想將來兒女受冷落,如今自己肚裡又有了他的骨肉,今生是脫不得身了。

沈秋君看着於辛老先生收起匣子,這時她終於想起來,她或許在前世看到過那個匣子。

記得那時距賢王起事已經很近了,她再一次回侯府看望父母,也順便了解二哥是否已做好內應的準備。

當時沈昭寧便道雖然心裡已經做好準備,但免不了有些緊張。

沈秋君便安慰道:賢王已然做有萬全之策,到時他傳了消息,只需尋個機會躲了護好自己便成。

沈昭寧點頭,便又提議兄妹二人再如小時候一樣對打,以緩解心中壓力。

沈秋君因賢王不喜她舞刀弄棒。多年前就撇下了。早就生疏得很。不過她不想掃了二哥的興致,便隨手尋了件武器,果然幾招未過,她的胳膊便被二哥誤傷流了許多的血。

沈昭寧一見之下很是驚慌,忙央求着不許她告訴父母,又自房中取出一個小匣子來,說是他偶然得的靈丹妙藥,立時便能止住。只一點不許她偷看。

哪知一上了藥,她便疼得昏了過去,不過等她醒來時,發現血已經止住,連疤痕都沒有留下,比起上好的金創藥神奇的多,這讓她極爲好奇,便奪了匣子來看是什麼好藥,哪知卻空空如也,倒是匣子上的雕刻很奇特。故給她留了很深的印象。

今日一見,沈秋君這想起當日看到的匣子與今日的倒是極爲相象。難道這其中有什麼聯繫不成?

辛老先生和於叔通過方纔的一番話,已經知道沈秋君的心思已改,此時見她凝神不語,便也不緊緊相逼,有些事還是要她自己想通才行,於是二人便起身告辭。

沈秋君目送他二人離去,在於叔一隻腳已經邁出房中時,沈秋君忽然又問道:“六爺可有說過,如果他事敗,將怎樣把蠱毒之事告訴並使太子或賢王相信?”

於叔回身答道:“如果六爺事敗,太子與賢王誰勝了,小成子就會投靠誰,把此事作爲機密說出來,那麼只要剖開了另一個人的身體取出子蠱來,那便是最好的取信證據。”

沈秋君木然點頭道:“我知道了,你們回去休息吧。”

辛於二人退下,候在外的楊靜便進房來伺候,看到沈秋君面色有些不對勁,忙問道:“夫人,您怎麼了。”

沈秋君笑道:“我無事,好孩子,你也去歇息吧,我這裡不用人伺候,我也想一個人靜一靜。”

楊靜只得也退了下去,沈秋君移到牀前,慢慢躺倒在牀上,輕聲道:“原來我前世今生欠你那麼多。”

她不知道前世二哥與莊承榮是怎麼一處圖謀的,不過她在被軟禁時,曾聽人說起六皇子的心腹太監小成子賣主求榮,舍了六皇子投了賢王。

她認爲事情決不是那麼簡單,他主僕沆瀣一氣那麼多年,必是臭味極爲相投的,而且據她平日的觀察,他們主僕還真是有感情的,小成子怎麼可能說變就變了呢,說不得定是六皇子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不過,且不說她也對賢王已經心冷,那時她便是有心相勸,也是見不到賢王的人,所以直到她死,也不知六皇子留那麼一個棋子做什麼用,如今她總算是知道了。

沈秋君撫着肚子,暗自盤算:不管將來如何,總要好好把孩子生下來,前世莊承榮死後連個祭奠的人都沒有,今生不管如何,總要爲他留下一點血脈。

就在沈秋君保胎之時,京城的氣氛越發的緊張起來,六皇子每日都在算着沈秋君應該會走到何處,想盡法子拖着太子推遲動作的日子。

太子越來越沉不住氣了,不過倒還有心思打探安樂王府後宅之事。此時安樂王妃真如出了家一般,不僅不管府中事,就連丈夫孩子也一概不見,太子不由暗自稱心。

這時永寧侯府的人也覺得事有蹊蹺,沈夫人和程秀梅等人上門拜訪也吃了閉門羹,因爲沈秋君在佛前發下誓願,在時候未到之前是不與人相見,故戴了面紗,只遠遠地站在那裡見了沈府女眷一面。沈母看着女兒相貌姿態倒也沒有什麼不妥的,沈秋君未嫁時曾很信佛,如今倒雖有突然,但想到目前情況,倒也說得過去,況且旁邊還有個信得過的雪柳服侍。

倒是程秀梅想起多年前琴兒的事情來,再看小姑如今的樣子,心中越發起了疑心,回到家中便對丈夫說了。

沈昭寧聽了後,覺得這其中定有不妥之處,便私下來尋六皇子,想問個清楚。

這時六皇子也不隱瞞,淡淡說道:“不錯,玉姐姐確實不在府中,我已經讓人把她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了,事成後我自會風風光光接她回來,如果事情不成,她也不致於有性命之憂。”

沈昭寧不信,說道:“你到底是爲護着她,還是爲了要挾我沈家?”

六皇子聞言,冷笑道:“要挾你沈家?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已經算不得你沈家人,卻實實在在是安樂王府的女主人,是我的妻子,是我兒子們的母親,你們可以爲了沈家全族利益,將她推出去犧牲掉,而我卻可以拿全府的性命來保護她,說什麼我拿她來要挾你沈家,你們臉不紅嗎,也不怕笑掉天下人的大牙。”

沈昭寧被六皇子說得面紅耳赤,說真格的,他們沈家人都是極疼愛沈秋君的,但是如果一旦全族的利益和沈秋君對立,說不得真會舍了沈秋君去。

沈昭寧最終含羞而去,不過到底不放心妹妹,便又對父親說了此事,沈侯不由嘆一口氣,他明白六皇子擔心如果事情不成,女兒必會因牝雞司晨的命格而喪命,故才早早將她挪出京城去。

沈侯勸慰兒子道:“你妹妹暫時不會有事的,你也不要再揪着這件事不放,小心反露給太子和賢王得知,只要事情順利,還怕你妹妹不回京城嗎,這事也不要再告訴家裡人,免得她們擔心。”

勸說了兒子後,沈侯自己私下卻忍不住感慨:“但願六皇子將來稱帝后,能一如既往地對秋兒如此,不然又是一大災禍。”

這時蔣家的人終於從鄉下祭祖回來,蔣建平便忍不住催促父親去賢王府商議迎娶之事,畢竟他和蘭郡主年紀都不小了,更主要的是,蘭郡主也暗示着二人該成親了。

蔣和嶺氣得直想吐血,他氣孫子怎麼就色迷了心竅,如今京城局勢緊張成這個樣子,還有心思想着娶媳婦的事情,再說新娘還是蘭郡主,誰知賢王如何打算的,萬一他真有了不軌之心,娶進蘭郡主來,卻把整個蔣家搭了進去。

見孫子仍在那裡唧唧歪歪地,蔣和嶺便說道:“急什麼,都已經訂了親,難道煮熟了的鴨子還能飛了不成?我蔣家這纔剛祭完祖,尚未從傷感中恢復過來,哪裡有心情談娶親的事情,如此急着娶親,你平日口裡掛着的孝心哪裡去了?還有,你不許插手皇子之間的事情,這媳婦還沒進門,算不得咱蔣家人。”

蔣建平這纔不敢再提成親之事,賢王聽說後,心中發急,他還是想着能借助蔣家之力,讓路走得更平順些,如今見蔣家如此行事,不由發怒道:“蔣和嶺這個老匹夫,屢屢行這沒眼色的事情,等本王大事成就之時,定要與你好好算算這筆帳。”

倒是蘭姐兒笑勸父親道:“父親不必和他們一般見識,蔣家如今離京城將近一年時間,京城早就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他那點餘威未必管用,只要蔣建平肯在宮裡幫着咱們傳遞消息,也就夠了。”

蘭姐兒出馬,蔣建平只有聽從的份,早將祖父的告誡拋之腦後,只想着如何幫着賢王做事,好一搏美人的笑容。

隨着賢王的步步緊逼,太子終於拿定主意,決定主動出擊,好好把賢王教訓一頓。

這時六皇子知道沈秋君已到了安全之地,便不再拉着太子,相反還火上澆油,並趁勢攛掇太子把徐戒關了起來,免得他壞了自己的謀劃。

第264章 虛清道長第93章 月亮之禍第323章 討鳳仙花第27章 事情有異第157章 秀梅心事第122章 六爺破局第202章 東征人選第239章 幼年傻事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77章 遠離京城第343章 小六番外二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126章 生日禮物第145章 教導侄女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188章 六爺吃醋第267章 重見綿匣第333章 度化桂兒第304章 三世承襲第67章 流言風起第261章 珠聯璧合第291章 賢王追悔第286章 瑤琴面君第68章 負荊請罪第118章 賢王賠罪第338章 鬆哥被擒第82章 鞭打賢王第297章 遍邀羣芳第44章 尋醫不遇第94章 牝雞司晨第151章 顛倒黑白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127章 沈家舊物第147章 陳年積症第86章 光風霽月第83章 吳齊互鬥第80章 離心離德第2章 新帝登基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50章 外祖田家第262章 事情轉變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54章 商議慶生第72章 夜入金家第161章 接二連三第12章 彼此交底第299章 事情餘波第276章 相約來世第299章 事情餘波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240章 齊小侯爺第43章 分享禮物第286章 瑤琴面君第32章 打發釘子第96章 橘生淮北第15章 前世事消第255章 六爺諫言第36章 各自謀算第293章 父子對恃第295章 發嫁姬妾第41章 指點銀樓第53章 惜君受教第294章 過繼親王第150章 該相信誰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79章 金二殞命第27章 事情有異第132章 沈母舊事第20章 途中訓奴第71章 沈府對策第31章 回首噩夢第293章 父子對恃第274章 立字爲據第252章 歌姬琴兒第106章 再次相見第125章 安排侍寢第199章 父女對話第47章 當生天子第197章 成全太子第242章 沈母擔憂第152章 大嫂有喜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55章 姐妹情深第214章 東陳宣戰第180章 其心可誅第166章 太子進言第11章 代爲賠禮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72章 夜入金家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70章 討價還價第36章 各自謀算第89章 秋君戒備第263章 安政稱臣第161章 接二連三第122章 六爺破局第176章 三人洞房第246章 意書再勸第299章 事情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