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閨中密友

沈老太太的心思之深沉自然非沈夫人能比的,與沈麗君仍是如常親近,對於沈麗君打聽沈秋君來府中之事,也只是輕描淡寫,與往常無異。

沈麗君向來是個聰慧的,倒仍從一些隻言片語及祖母偶爾對自己的態度上感覺出一絲不同,可再往深裡去,卻不能探得一絲一毫,又想到祖母向來以沈秋君當年之事爲恥,與自己感情又深,便也只當是自己多想了,最終只得空手而歸。

賢王得知後,雖心中責備妻子無用,不過口內卻輕鬆笑道:“沈侯反正是中立的了,沈昭英又歸我所用,諒她也玩不出什麼花來。”

賢王自己說完,也覺得或許真是自己敏感了,不過他現在最主要的是要斷定蠢太子是否對沈秋君攤了牌,這時他不由想到了自己的紅顏知己李瑤琴。

於是李瑤琴便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前來拜會了沈秋君,彼時沈秋君和雪香雪柳正玩笑做一團。

原來前幾天沈秋君發現自己小日子推遲了,心中又驚又喜,因想到這是非常時期,她還不想讓太子此時就知道,免得他疑心,便暗請了辛老先生把脈一番,哪知卻是空喜一場。

辛老先生說道:“並不是喜脈,而是因爲平日憂慮過重,以至推後了日子。只要以後放寬了心情,不吃藥亦能好。”

六皇子聽了,不由暗道慚愧,這段日子他一直在外忙活,而沈秋君面對他時又如常一般。不免疏忽了沈秋君自東宮之事以來心中承受的壓力。奈何眼前事緊。一刻不得放鬆,以致於他每日累得回府便想倒頭大睡,哪有心思和工夫開解妻子。

於是六皇子不免要好好相勸一回,要沈秋君不必擔憂他所謀劃之事,只放寬心,反正沈家已經做出了決定,後面的事情一切自有他呢。

沈秋君也不由暗自嘲笑自己矯情,其實她只是初時彷徨害怕了一陣子。自從與六皇子訂下奪位的意願後,便只一心想着如何幫着六皇子增強實力,順便減弱賢王及太子的勢力,只覺得夫妻並肩作戰還蠻有樂趣的,並沒覺得是個負擔,哪裡想到這身子如此不爭氣。

六皇子想着自己最近是不得空的,便特請了雪香雪柳二人過府陪着沈秋君說笑解悶。

既然是安樂王親自下的請字,雪香雪柳備感榮耀,便當成個事似的跑來陪着沈秋君說話。

三人雖曾爲主僕,卻因是自小的情份。如今又都爲人妻爲母,這話兒便從小時各自的糗事到如今兒女們成長中的大小事件。扯扯拉拉好幾天。

這日雪柳帶着長女楊靜也一同來安樂王府,這楊靜雖只五六歲,卻長得雪白一團,又乖巧可愛,聰明伶俐,誰見了都恨不得抱在懷中疼愛一番。

沈秋君如今只有三個兒子,對於女兒便格外的渴望,如今見了楊靜,便喜歡得不得了,定要收楊靜做乾女兒。

雪柳卻想着沈秋君以後是要做皇后的,女兒小小年紀這等境遇未免會折了福氣,倒寧願她只做個尋常官宦小姐,於是便說道:“她得了小姐的眼緣也是她的福氣,小姐要是喜歡,就收她在身邊伺候着就是了,這認爲乾女兒卻不妥。一日爲主終生爲主,我如今雖然也是個官夫人,可這出身卻是不能忘的,如今小姐要認她做女兒,她豈不是成了我的主子了,我可受不了。”

沈秋君便笑道:“罷了,還不敢忘出身呢,不過是認個女兒,就這麼小氣扒拉的,不肯割愛,我哪裡還敢指使她一個官家小姐來伺候我,先不說你心疼,只怕雪香就疼上了。”

原來雪香也是一眼就喜歡上了楊靜,便動了心思,暗地裡求沈秋君幫着做這個媒人。

雪香的長子辛繼宗也長成了十來歲的少年,這幾日便時常與鬆哥兒在一處讀書,仍是如小時那般聰明,讓沈秋君等人連連讚歎。

雪柳與雪香感情本就好,當日生下女兒時二人就曾戲言要做這個兒女親家,如今見沈秋君也有做媒的興頭,便笑道:“既然是小姐做主,我還有什麼可說的,不過,若將來雪香姐姐是個惡婆婆,我可只管找媒人算帳。”

沈秋君大笑道:“雪香自然不會做惡婆婆的,你難道不擔心宗哥兒將來是個惡丈夫?”

雪香卻笑道:“以雪柳的性兒,必是要教女兒習武的,宗哥兒可不是她的對手,這男人啊總得有人管着拘着才能成器,做父母的也放心,遠的不說,只看王爺便知了。”

沈秋君不由笑罵道:“雪香如今嫁了人也學壞了,以後的事情先不提,現在我可是要謝媒禮的。”

三人正說笑着,李瑤琴的拜帖便送了上來,雪柳不由冷笑:“這是打探軍情來了。”

一時李瑤琴被引進院裡來,看到沈秋君主僕三人其樂融融的氣氛,頓覺得有些恍惚。

前世雪香爲替沈秋君洗清罪名,早早就以死謝罪,而雪柳則爲沈秋君拉攏賢王手下的人也殞了命。

今世,她們一個嫁給了有京城小神醫之稱的辛學厚,家資豐厚;一個則作了五品官夫人,也是朝廷封的誥命,不知羨煞多少大家裡的丫頭,就是尋常官宦人家小姐也未必能嫁得如此好。

再想到自小跟隨自己的雲依和雲裳,當年也曾經如此風光過,可惜今生,因爲卻只嫁了個國公府中小廝,如今不上不下地在院裡當差。她倒是想着幫她們再續前緣,卻是不能夠了。

前世因爲她在賢王府的得寵,故惠及那兩個丫頭都嫁給了賢王的得力干將,年紀輕輕亦是官夫人,可今世她一個國公府的世子夫人哪有那麼大的臉面,把自己的丫頭嫁給賢王府正經的將官爲正妻。

雪香雪柳見李瑤琴進來只管打量着她二人,心中不悅,卻也按着禮節行了禮。

沈秋君看李瑤琴的神情,倒是有些明白她的心思,說實在的,就連沈秋君現在看到她二人,還偶有恍惚,直怕只是一場說不定什麼就會醒來的美夢。

不過李瑤琴很快便恢復常態,忙上前與沈秋君見禮,儼然仍是一位行動優雅的貴婦人。

沈秋君起初還只是出於敷衍,不過在與李瑤琴的互動中,她忽然萌發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來,於是對李瑤琴越發的熱情起來,聊起前幾年的梅花雪水烹茶,又說些胭脂水粉等等,越聊越投機,沈秋君又懇請李瑤琴時常過府玩耍。

李瑤琴本也想多瞭解一下沈秋君,自然一拍即合,此後二人真就時不時地相互拜訪,倒似閨中密友一般,不僅令京城的衆人大感意外,不過後來想想二人俱是善妒之人,倒也真能說到一處呢。不令如此,就連六皇子都驚奇地問沈秋君打的什麼主意,沈秋君只笑道天機不可泄露。

這日,李瑤琴又來到安樂王府玩耍,因爲沈秋君的言行相激,倒讓李瑤琴生出一股豪氣來:不只沈秋君一人獨得夫君疼愛獨寵,她也是這世間最幸福的女子之一。

於是李瑤琴便在再一次的拜訪中,見林景周那日恰巧無事,就使了個法子讓他前來接應自己。

林景周來到安樂王府後,因爲六皇子並不在府中,便只在外院等候。

沈秋君一邊極力挽留住李瑤琴再坐一會,一邊笑道:“說起來,我和林將軍倒也算是通家之好呢,就算是見見也不算逾距,因爲我家王爺不在,只有管家相陪,實在失禮,我這裡正好有一件要緊事要與他說,於情於理,我倒是該去外院見一面呢。”

李瑤琴這才明白自己中了沈秋君的計,不由氣紅了臉,沈秋君只作不知,笑道:“這件事可是我家王爺特意交待的,我可不敢違抗,去去就來。來人,好好伺候着李夫人。”

雪香和雪柳等人便站起身來拉着李瑤琴談笑着不放,李瑤琴見此不由恨道:你自己不在意自己的閨名,上趕子往上撲,我操什麼閒心,反正我家是男人不吃虧,就算將來安樂王也說不出個不字來。

沈秋君將李瑤琴交給她人後,便起身往外院而來。

林景周沒想到沈秋君會跑來見他,不由愣了一下,不過想到此前種種,他就知道沈秋君和妻子套近乎,決不是偶然之事,便拱手行了禮,靜靜站在那裡,也不多言,只等着見招拆招。

沈秋君見狀,倒是大大方方地還了禮,笑着請林景周入座。

林景周不認爲自己和沈秋君一個女流之輩有話說,料想定是安樂王有什麼奸計,便冷然道:“貴府倒真是有些意思,怎麼說也是堂堂郡王府,怎麼讓王妃來見外客?難道府中沒有男人了嗎,就算是沒有,便是由管家相陪,也比內宅人出來接待要檢點的多吧。”

沈秋君不溫不火地笑道:“不過是男主人不在,女主人待爲接待罷了,況且這裡裡外外侍者衆多,外人也說不得閒話,就算有什麼不妥,總比一個親王一個國公世子,明堂正道地算計一個女人要強的多吧。”

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281章 順應天意第98章 程沈互訪第170章 把話挑明第260章 蘭兒許親第60章 寬衣解帶第126章 生日禮物第271章 閨中密友第313章 贈詩長寧第277章 遠離京城第35章 謀事不成第328章 尋機進宮第184章 販賣消息第146 掌摑兒媳第294章 過繼親王第103章 初見瑤琴第1章 不速之客第226章 秋君生子第85章 故人相見第343章 小六番外二第94章 牝雞司晨第173章 促成親事第19章 尋婿條件第83章 吳齊互鬥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178章 納妾提議第208章 陳地反應第194章 兩個丫鬟第286章 瑤琴面君第108章 告誡江妃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274章 立字爲據第139章 祖母習性第341章 二聖臨朝第19章 尋婿條件第234章 陳王殞子第56章 期望落空第27章 事情有異第256章 親事被拒第329章 事情不成第136章 冤家聚頭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116章 美名傳揚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75章 逐漸明瞭第55章 姐妹情深第256章 親事被拒第136章 冤家聚頭第73章 天家兄弟第3章 欲加之罪第315章 親眼目睹第162章 生死搏鬥第49章 賠償昭寧第195章 此消彼長第130章 昭寧娶親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15章 前世事消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176章 三人洞房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279章 終於到來第197章 成全太子第138章 惜君生子第179章 仇人名冊第296章 選妃之事第87章 秋君受邀第80章 離心離德第123章 秋君抱恙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248章 賞梅偶遇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343章 小六番外二第80章 離心離德第103章 初見瑤琴第259章 太子請罪第92章 有驚無險第29章 交淺言深第41章 指點銀樓第62章 果然有異第253章 較量結果第68章 負荊請罪第11章 代爲賠禮第264章 虛清道長第56章 期望落空第146 掌摑兒媳第130章 昭寧娶親第277章 遠離京城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91章 提前生產第248章 賞梅偶遇第27章 事情有異第282章 放過空渺第241章 慧及必傷第209章 雙方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