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東征人選

楚嬤嬤這次回來肩上是揹着任務的,如今看到沈秋君二人如此模樣,便忙悄悄稟報給了沈夫人,沈夫人這才鬆了口氣。

沒幾日,沈夫人過來看望沈秋君,閒話中,便提起了那位木先生,語氣中便帶出了憤恨。

不管怎麼說,也是因爲拿着女兒做了筏子,才得了那幾家的重視,如今還未瞧病,就已享受着神仙般的待遇,斂了那許多的財富。

沈秋君暗歎一口氣,只怕她此生也不會再有比那日還難堪的事了,人生總有不遂心的竟外之事,沈秋君勸道:“這事也是我自尋的,怨不得她人,江湖奇人總是怪異些,說到底也不過是爲了一口飯罷了,況且看來也是有真本事的,就不要再理會她了,讓這事隨着時光而去,過一陣就好了。”

沈夫人只得笑道:“你倒是個心寬的,也罷,這事我已經請那幾家代爲隱瞞,想來也不會傳出什麼閒話來,等過幾個月你懷了胎,這事可不就過去了。”

沈秋君訕訕而笑,其實這幾個月她還真不能懷上。

六皇子東征之事還沒確定下來,此行不去也就罷了,如果六皇子被指定去了的話,她勢必要跟着,容妃與幾萬百姓的性命,今生再不能毀在六皇子的手中,她總要試一試,而不是在京城坐看六皇子重蹈覆轍,如果懷了孕,恐怕不能適應一兩個月的舟車勞頓。

沈秋君悄悄在心裡算了一下,覺得不能再由着六皇子的性子來,這些時日也胡鬧得夠了,再如此沒天沒夜的,對他身子不好,還得防着懷孕,她又不能喝避子湯,也不想喝,只得靠着算日子來避孕了。

當天夜裡。沈秋君就鄭重和六皇子商量:他年紀還小,房事不易過繁,要有所節制才成,提議每旬不超三回。

六皇子自然也知道有所謂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不過他認爲自己身子健壯,又不捨那**滋味。故並不十分放在心上,如今見沈秋君鄭重其事的提出,少不得表個態,便反對三回太少,至少六回。又摟着沈秋君央求道:“玉姐姐,好玉兒,我也不說十回八回的。就六回,你就依了我吧,大不了以後,牀上的事你聽我的,牀下的事我聽你的。”

沈秋君不爲所動,說道:“那樣的話也可以,不過得等你過了二十歲。”

六皇子撒手轉身,躺在一邊生悶氣。見沈秋君也不相勸,知道她是不會改了心意了,於是口內直道沈秋君專斷獨行。僵了半日,也唯有妥協,一面又摟着沈秋君說道:“今天先不算。從明天開始。”

見沈秋君點頭,六皇子這才高興起來,毛手毛腳直折騰了半宿。

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便聽說賢王又納了一個妾。

沈秋君暗道命運真是神奇,前世先納了邊氏,才納了王氏,今生王氏先進了府,沒想到邊氏在幾年後還是入了賢王府。

要說起這個邊氏,沈秋君倒也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邊氏亦是出自武將之家,他父兄也算是有幾分本領的人,只是人情世故上略有欠缺,故一直不得志,前世因邊氏長得還有幾分姿色,便獻女投靠了賢王。

當年賢王也是積極舉薦邊氏父子東征的,不過因最終是六皇子帶兵,邊氏父子也就一直沒有出頭之日,又有些不識實務,故直到賢王登了大寶,也沒得重用。

至於邊氏,沈秋君只得說有些可惜了,邊氏爲人方正,雖爲妾,卻又不甘讓自己淪落到靠顏色身體與那幫妾侍爭寵,故賢王新鮮一陣後,也就淡了下來。

當時沈秋君還暗自嘲笑她,心比天高,既做了妾,還妄想擺正室夫人的譜,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

倒是後來有一次,邊氏的話讓她刮目相看:“以我的出身,嫁不到權貴之家,但嫁到一般的官宦人家爲夫人,卻是可以的。到時我也會如王妃一樣,訂下規矩,只要守着規矩,大家就可以合合樂樂地生活,違了規矩,要打要殺我眼都不會眨一下,妾侍而已,既做了妾就該有身爲貓狗的自覺。只是可惜,我今生卻做了妾,以前還想着能幫着父兄,如今已然落了空,**年的避子湯下來,既年老珠黃,又跨了身子,倒是不值。況且我一個正經人家的姑娘,如何學那輕浮人獻媚爭寵,作賤自己,我只安心呆在這府裡,既是正經的妾,想來這口飯是少不了的,只求修得來世,做個正室,哪怕是嫁平民百姓。”

只是沒想到,今生兜兜轉轉,邊氏還是做了賢王的妾,看來老天有時也是不開眼的。

六皇子聽聞賢王所納之妾出自武將之家,倒是深思半天,不過也終是沒說什麼。

哪知不過月餘,賢王府裡有了新聞:新來的邊姨娘把王姨娘的打了,王姨娘因此落了胎。

沈麗君便以管事不力,自罰面壁一個月,不顧賢王苦勸,帶着兒女住進小佛堂,既爲懲處自己的失職,也爲未出世的孩子祈禱,如此賢惠的一個人,自然得了衆人的稱讚。

齊妃只顧心疼沒出世的孫子,倒不太在意沈麗君,只叫着要打死邊氏,爲孫子報仇。

倒是賢王出面,說道:“此事二人各有錯處,小產之事,實在是個意外,何必再賠上一條無辜性命。”

於是命人好生爲王氏診治,一面又將邊氏禁足三個月,府中的事便暫時交給了溫氏打理,溫氏也是乖覺,凡事都依沈麗君的例行事,如有例外,不敢自專,都是先去稟明瞭沈麗君,纔敢行事。

衆人聽說,便道賢王夫妻果然治家有道,小產之事必是意外。

六皇子不由冷笑:“看來東陳果然出事了,要不然在賢王和齊妃心裡,一個妾怎麼會比得上子嗣的重要,賢王的消息倒是快得很。”

沈秋君也感嘆,這件事只怕少不了沈麗君在其中摻和,溫氏是個小心謹慎的,必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境地,而邊氏性情直率,又向來看不慣妖調輕浮拿張拿喬的人,只怕是被人當了槍使而不自知。

六皇子又看着沈秋君,笑道:“你說,這次東征我該不該去?”

沈秋君聽此言,便知六皇子是想去的,只得笑道:“這事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了,我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自來夫唱婦隨,不管你去了哪裡,我都寸步不離地跟着你。”

六皇子聞言笑眯了眼,眼睛手腳便不老實起來,抱起沈秋君就往牀上壓,笑道:“原來你已經這麼離不開我了,不如我這一旬日多賞你一回吧。”

沈秋君乍一聽他如此不正經的腔調,不由羞紅了臉,笑罵着要掙扎起來,二人便鬧成一團,終是讓六皇子逞了心。

果然未出半個月,皇上便收到東部來的快報:東陳這兩年確實偶有旱災,收成不好,但災情具體對東陳的影響還不好估計,另外其周邊的一些小勢力估計也對東陳有所影響。

皇上與衆臣拿着摺子細細研究,覺得時機雖不算成熟,不過先派人前去也是可行的,至於派誰去,倒是一時沒有定論。

於是賢王與太子便開始多方活動,都想派自己的人去,既奪了戰功又能發展勢力,自然互不相讓。

六皇子反倒不急,只在家裡廝混,偶或在外書房練武看書,倒也愜意。

這日,沈秋君怕他在房中廝混,興致來了又要多“賞”自己一回,便忙趕着他去了外書房。

六皇子呆坐了一會,也沒什麼事,正要練字,卻聽下人來報某人來求見。

六皇子一聽,原來是太子的門人,倒是打過交道,反正也閒着沒事,難爲他敢登門,便讓人引了進來。

哪知進來的卻是微服的太子,六皇子見了趕忙站起身迎了進來。

太子笑道:“今日本要辦件別的事,正好看經過你的府邸,故來討杯茶喝。”

六皇子趕緊起身,親自吩咐人去沏好茶來,一邊又叫過一個小丫頭來:“告訴夫人一聲,太子來了,讓她不必過來。”

太子沒注意到六皇子的小動作,他正滿意地看着六皇子書房中稀稀拉拉的擺了些書,明眼人一看那嶄新的書就知道,主人根本就不是愛讀書的人,不過是擺樣子罷了。

一時茶畢,太子便藉故提起想舉薦六皇子去東邊,又說道:“老二那邊本就有些軍中勢力,偏還不知足,如今讓別人去,我也不放心,只有你去了,將來若能得些好處,咱們兄弟齊心,也挫挫老二的威風。”

六皇子面有難色,說道:“你也知道我的心病,我還真不想去見那些人,況且打個架使個絆子還成,這指揮作戰,實在是趕鴨子上架。”

太子卻認準了六皇子,極力勸說,而那邊小丫頭已經到了內院,卻發現沈秋君並不在房中。

原來沈秋君趕了六皇子出去,自己在房中坐着也覺沒趣味,去尋六皇子,又怕被他藉機取笑胡鬧,便帶着丫頭來到花園裡隨意閒遊,正好楚嬤嬤做了冰鎮的甜湯,沈秋君總算是尋了個藉口,讓人盛好,自己要親自送去外書房。

第111章 叛民伏法第119章 結交秋君第198章 太子推測第301章 昭英歸來第310章 誤會一場第282章 放過空渺第91章 提前生產第94章 牝雞司晨第19章 尋婿條件第155章 兄妹交鋒第188章 六爺吃醋第21章 兩世之人第332章 昭英除族第90章 盜取錦匣第7章 罪魁禍首第81章 翁婿夜見第222章 正史野史第291章 賢王追悔第80章 離心離德第227章 爭取地位第305章 骨肉團聚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271章 閨中密友第169章 執子之手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220章 他山之石第116章 美名傳揚第306章 三道旨意第1章 不速之客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44章 尋醫不遇第152章 大嫂有喜第253章 較量結果第138章 惜君生子第162章 生死搏鬥第272章 世襲罔替第163章 北蠻反應第267章 重見綿匣第10章 取名憐兒第144章 難得清閒第176章 三人洞房第90章 盜取錦匣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18章 莊園新居第21章 兩世之人第117章 麗君受挫第294章 過繼親王第39章 沈府家事第96章 橘生淮北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80章 離心離德第276章 相約來世第62章 果然有異第103章 初見瑤琴第332章 昭英除族第277章 遠離京城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272章 世襲罔替第308章 桂哥落水第320章 蘭兒巧言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第219章 仙人相助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1章 不速之客第181章 孝子賢媳第275章 男兒重諾第37章 改頭換面第128章 算盤落空第312章 代母受過第167章 同流合污第201章 周公之禮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80章 離心離德第19章 尋婿條件第253章 較量結果第137章 討要香囊第81章 翁婿夜見第271章 閨中密友第74章 東宮之言第291章 賢王追悔第38章 打探神醫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74章 東宮之言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第22章 趨吉避凶第339章 兵戎相見第72章 夜入金家第262章 事情轉變第274章 立字爲據第285章 登基大典第56章 期望落空第52章 請來神醫第137章 討要香囊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41章 指點銀樓第72章 夜入金家第257章 又出狀況第186章 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