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秋君察覺

六皇子這時正擦着溼發欲走進門來,聽到此話,腳步便滯了一下,轉身走出房去,叫來小丫頭欲吩咐些話,最終他深嘆一口氣,擺手讓小丫頭做她自己的事去了。

沈秋君看着六皇子披散着頭髮進來,不由嗔道:“這春日裡乍暖還寒的,怎麼這麼不注意,頭髮還未乾呢,就到處亂走,小心受了寒。”一面又接過丫頭遞過來的乾毛巾幫着六皇子擦頭。

六皇子便乖乖坐在沈秋君下首的小凳上,任由沈秋君胡亂地給他擦頭髮。

差不多時,沈秋君便替他鬆鬆挽了發,總體來看不免有點凌亂,映襯得六皇子眉目如畫,幸好此時他脣邊已經開始長了點鬍鬚,不然真有些雌雄莫辨,沈秋君看着六皇子的眼睛微微有些愣神。

這時廚房上的人來回:飯已經好了。

沈秋君忙回過神來,看着六皇子笑道:“現在就擺上吧,早早吃了飯,也早歇息,今日出城一趟也夠累得。”

底下人便忙碌着擺飯,六皇子倒不服氣道:“不過是去山上轉了一圈而已,還累不倒我,我到底是習武之人,比尋常人要強健的多。”

沈秋君暗笑,又問道:“我聽說今天溫泉就已經有些眉目了,可是真的?”

六皇子忙道:“還得慢慢找,他們說不能離山神廟太近了,免得褻瀆神靈。”

沈秋君不由取笑道:“我還一直以爲你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呢,原來也有害怕神靈的時候。”

“懼怕神靈?”六皇子嗤笑道:“我還真不怕他們,不過是些廟裡貢的泥胎塑像,等什麼時候我親眼看它們顯了神蹟,我就信了怕了。”

沈秋君嘆道:“神蹟哪裡是那麼容易讓凡夫俗子看到的,看來你今生是沒什麼可畏懼的了,也不知是好是壞。”

六皇子便站起身和沈秋君擠坐在一處,說道:“我不過是個俗人,怎麼會沒有畏懼害怕呢?我怕的是玉姐姐會疏遠我。更怕玉姐姐會離我而去,那樣我身邊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了,如果是那樣的話,活在這個世上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倒不如早早離去。”

沈秋君嚇得急忙掩了六皇子的嘴,斥道:“越說越沒邊了。該不會今天出去遇到什麼事情了吧,不然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可不像你。”

六皇子握着沈秋君的手,笑道:“只是有感而發罷了,如果一個人對這個世界一點畏懼感都沒有。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飯菜已經擺好了,咱們過去吧。”

沈秋君看着桌上除了例菜外,果然上了幾道用野菜做的菜食點心之類的。又轉頭看向外邊,看到也已經擺好了碗筷,洗了手後,對楚嬤嬤等人道:“你們也去吃吧。”

六皇子很喜歡單獨與沈秋君一同用飯的樂趣,總嫌旁邊杵着幾個人有礙食慾,再加上年少好動,幾乎都不用丫頭們佈菜,常常是他站起身來幫着沈秋君夾東西吃。

沈秋君初時極不習慣。偶爾也說給六皇子這於規矩不合,六皇子卻不以爲然,仍是我行我素:“自己家裡怕什麼。若是在外邊,還沒人能當我如此伺候呢。”

時日久了,沈秋君也就習以爲常了。再看楚嬤嬤等人站在那裡插不上手,只瞪着雙眼看着,也覺得有些不舒服,後來便命她們直接在外間也擺下飯菜一起吃了。

雪柳早就嗅着野菜的清香饞得不得了,聽到沈秋君如此說,便行了禮退至外間去了。

雪香也跟着走了出去,楚嬤嬤也不好直說不合規矩,免得惹兩個小主子不開心,便上前布了幾道菜,也算有那個意思在裡面,這才退了下去。

那幾道野菜應該做得不賴,聽外面雪柳讚不絕口就可知了,不過沈秋君在心理上已經不喜歡了,略嚐了一嘗就算了,六皇子也只是略動了動,並不多吃。

這時廚房裡人又送來兩道菜,並解釋道:“老李說這野菜生着吃點倒也可,只是實難入口,可爺硬要送上來,老李便趕着做了些醬料,這樣蘸着吃倒也美味。所以就晚了些。”

楚嬤嬤已經趕着走進來接過,一一擺上桌,看那幾人退了下去,這才笑道:“也就是咱們這樣富貴人家的廚師才能想出這些花樣來,以前鄉下不過是用它果腹罷了,又是田間地頭常見的,不值錢,倒是要用這些佐料來配它,倒有些象拿人蔘燕窩配糠吃似的。”

外間的人聽了都不由小聲笑了起來,沈秋君只是淺笑,眼睛卻看着桌上擺着的她認識也只認識的兩樣野菜:苦菜和薺菜。

六皇子也小心地打量着沈秋君,心裡很是忐忑。

楚嬤嬤也覺得這桌上氛圍有點不對勁,忙夾了野菜又蘸了些醬料,一一分送給六皇子二人,見她二人沒動筷,便自己先夾到一個小碟嚐了嚐,笑道:“這醬料聞着就挺香的,這些野菜倒也能生吃,還去火呢,就是苦澀得很,老李的廚藝那可不是一般的好,竟能壓得住這苦澀,只留醬香和菜的清香味。”

沈秋君嚐了下,也笑道:“果然好吃,讓人去廚房吃一聲,讓雪香她們也都嚐嚐。”

楚嬤嬤便走出去傳話,這裡六皇子徑直夾了一筷子野菜,也不蘸料,直接放在嘴裡咀嚼幾下,不由皺了眉頭,看着沈秋君說道:“原來生吃果然很苦澀,這麼多年,我都快要忘記了。”

沈秋君沒有說話,只默默吃了一點東西,便起身去了臥室,只留六皇子一個人呆呆坐在那裡。

楚嬤嬤雖然上了年紀,可絕對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雖然在吃飯,這些功能也沒折損一點,況且又覺得她二人方纔有些怪怪的,更是留了心,見沈秋君放下碗筷,也忙跟着去了臥室。

一進臥室,便看到沈秋君坐在牀邊發愣,楚嬤嬤忙上前笑道:“是不是今天的菜不合你的味口,老李的飯菜做得是真不錯,不過老吃也會絮的,不如今天就讓嬤嬤也露兩手,做幾樣你愛吃的,免得夜裡餓醒了。”

沈秋君搖頭道:“我不餓,再說還有點心呢。”

楚嬤嬤反對道:“點心可不能當飯吃,還是吃點粥菜才行。”

“點心不能當飯吃嗎?餓得很了,什麼不能當飯吃?”沈秋君看着楚嬤嬤問道:“嬤嬤說,人是該清醒卻痛苦的活着好呢,還是稀裡糊塗地活着,認爲自己很幸福好呢?”

外面的六皇子聞言眉頭一跳,悄悄起身,欲待進去,躊躇了半天,還是去了自己居住的小書房內。

其實如果他願意,或許也能瞞住沈秋君一輩子,可是他又覺得既然是夫妻,就該坦誠以待,總這樣瞞着,對沈秋君也不公平,可又怕她知道此事,會因此懷恨自己,故這段時日,他反覆思量。

最終他還是決定將此事拆穿開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越是與沈秋君相處,就越在意她的想法,他們是夫妻,應該是這世上最親密無間的人,可他卻要心裡藏着秘密,這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因爲這樣夫妻之間很容易出現嫌隙,若是再有別有用心的外人挑撥,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他非常害怕在自己不能全面掌控的情況下,那件事被人捅了出來,或者是沈秋君自己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看出來,那樣的後果是他不敢預料的,所以他要趁着時間還早,趕緊把這事解決了,就算是沈秋君因此懷恨自己,他也能早早做出應對來。

這邊楚嬤嬤心頭一驚,忙道:“小姐這是怎麼了,莫不是與姑爺吵架了?”

沈秋君淡淡一笑,說道:“我沒事,只是忽然心有所感吧,嬤嬤幫我熬點濃濃的粥就行了。”

楚嬤嬤只得出去,六皇子已然不在,外面雪香等人還正吃着飯,她不由輕斥道:“真是越來越沒規矩了,主子們吃完飯了,你們還在這裡磨蹭,還不快去伺候。”

其實這種情況也是有的,因爲沈秋君二人有時吃過飯後,就常膩歪在一處說笑,也不用她們伺候,此時見楚嬤嬤臉色不好,幾個人急忙站起身來,洗手進去伺候。

沈秋君坐在那裡心裡亂成一團,後來在楚嬤嬤的勸說下,勉強喝了碗粥,看着時辰不早了,沈秋君便命雪香等人先去休息,雪香臨退出時,對沈秋君說道:“爺在書房裡看了半天的書,我方纔送茶過去時,發現他已經睡下了。”

看着沈秋君面無表情,衆人鋪了牀鋪,都悄悄退了出去,楚嬤嬤關好房門,進來說道:“小姐今天到底是怎麼了?”

沈秋君嘆口氣,說道:“嬤嬤先睡吧,我過去看一眼。”

楚嬤嬤忙點了一支荷花樣的小宮燈遞到沈秋君手中,沈秋君接到燈,慢慢走到小書房,把燈掛到牀,揭開帷帳,便看看到六皇子正緊閉着眼睛對外側臥,露在被外的手正緊握着拳頭,明顯是在裝睡。

沈秋君也不揭穿他,她自己心裡也正亂得很,便慢慢在牀前坐下身來發呆。

()

第12章 彼此交底第36章 各自謀算第268章 爭取沈侯第132章 沈母舊事第22章 趨吉避凶第76章 沈父取捨第177章 餐桌布菜第136章 冤家聚頭第72章 夜入金家第248章 賞梅偶遇第268章 爭取沈侯第24章 稚子之語第203章 造化弄人第338章 鬆哥起事第171章 主動提議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48章 匕首由來第159章 昭英離京第210章 六爺受阻第55章 姐妹情深第156章 事有偏差第37章 改頭換面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216章 峰迴路轉第299章 事情餘波第280章 殺父弒君第202章 東征人選第81章 翁婿夜見第248章 賞梅偶遇第82章 鞭打賢王第15章 前世事消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251章 苗家敗落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275章 男兒重諾第341章 二聖臨朝第339章 兵戎相見第186章 商量對策第177章 餐桌布菜第158章 秋君心亂第16章 思慕之心第138章 惜君生子第187章 天作之合第249章 又傳謠言第290章 質問祖母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255章 六爺諫言第216章 峰迴路轉第141章 處處落空第274章 立字爲據第205章 看花了眼第185章 廟內私會第334章 了卻紅塵第202章 東征人選第254章 蘭兒論嫁第7章 罪魁禍首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241章 慧及必傷第316章 初見皇上第163章 北蠻反應第24章 稚子之語第3章 欲加之罪第56章 期望落空第5章 重回人間第250章 殺雞儆猴第29章 交淺言深第295章 發嫁姬妾第321章 盤算進宮第64章 官媒上門第311章 查看賬目第268章 爭取沈侯第177章 餐桌布菜第296章 選妃之事第92章 有驚無險第233章 夫妻離心第2章 新帝登基第54章 商議慶生第77章 秋君反擊第232章 綁縛陣前第82章 鞭打賢王第225章 嬤嬤傳話第28章 鞭打六爺第296章 選妃之事第39章 沈府家事第226章 秋君生子第109章 六爺誇功第282章 放過空渺第209章 雙方動作第95章 瑤琴反應第92章 有驚無險第121章 倒黴太子第232章 綁縛陣前第224章 皇上賜名第252章 歌姬琴兒第300章 好事成雙第151章 顛倒黑白第197章 成全太子第180章 其心可誅第326章 恩愛如初第301章 昭英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