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

走在最前面的是朱栩與傅昌宗,兩人並肩,身上都有厚厚的露水。

朱栩與傅昌宗已經有不少日子沒有這樣認真的單獨說話,外加這一次傅昌宗是要出京,兩人的話題都有些多。

傅昌宗慢朱栩半步,語氣緩弛的道“皇上,戶部雖然被內閣拿了不少大權,但所直接,間接控制,影響的依然非常多,並且內閣也不能完全掌控,皇上還需多留心……”

朱栩輕輕點頭,揹着手,慢慢的走着。

傅昌宗說的他都能明白,心裡也有數。對於傅昌宗,朱栩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歉疚的。這幾年他都在有意無意的進行疏遠,這種疏遠既有作爲帝王的需要,也有保存傅家的意思。

傅家到底是外戚,父子倆都算顯赫,這些年替他背了不少黑鍋。想要善始善終,傅家都不能與他這個皇帝走的太近。

傅昌宗不知道朱栩心底所想,神色平靜如常,道:“戶部現在的關係網非常的龐大,這些年臣也有意的進行清理,不過有些還是斬不掉,張秉文此人能力,品性皆是是不錯。但有時候他會非常固執,難以說服……臣有些擔心,日後他發現了某些事情會與內閣,甚至是皇上起衝突……”

朱栩在登基之前,尤其是登基之後都做了很多‘不法’之事,這些事情各有目的,涉及衆多,多年來已經形成龐大又複雜的網絡,有傅昌宗,周應秋等遮掩着,或可以在‘新政’的掩護悄悄梳理,清理乾淨,現在朝局大變,一些不是朱栩心腹,不瞭解當初隱情的人上位,難免會引出一些事端來。

“這個讓內閣去處理。”朱栩隨意的道。爲什麼要集權內閣,就是要他們處理這些麻煩事,作爲一個皇帝,哪能事事親爲?

傅昌宗也只是提醒一下,並不真的多擔心,說完這幾句,便收住了話頭。

朱栩也沒有開口,兩人慢慢的走着。

天色還很早,官道上也沒什麼人,兩人身後不遠處是傅昌宗與朱栩的馬車以及跟隨着的一羣人。

朱栩揹着手,擡頭看了眼遠處,斟酌着開口道“此去陝甘六省,朕也沒有其他囑咐,只有一個字:‘穩’!陝甘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亂之源,改朝換代必從此處而起。大明早有亂象起,朕也用盡了手段,現在遼東已經到了需要消化的時候,兩三年內無法再接納新的移民,安南那邊倒是可以,不過一下子也容納不了多少,還需要時間……現在的國庫你也知道,經不起長年累月,大規模的平叛戰爭,加上朝廷正在精兵簡政,所以,陝甘一定穩,不能有大亂子……”

傅昌宗自然清楚,明朝上下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新政’,若是陝甘六省出亂子,勢必會打亂朝廷的計劃於部署,影響太大。

“皇上請放心,”傅昌宗道:“臣這些日子對陝甘六省做了些研究,不管是從各巡撫,還是各位總兵,都是有能力,一心爲國之人,若是能團結一心,充分應對,陝甘應該不至於出大亂子。”

明朝很早就從陝甘等六省移民,現在七七八八加在一起,超過了六七百萬,大部分是青壯,這對六省來說固然是少了青壯勞力,可也讓他們的危險性大大降低,生不出多少亂子來,加上有近四十萬大軍,更是朝廷的一顆定心丸。

朱栩微微點頭,道:“這滿朝文武,朕想了很多人,想來想去還是舅舅去最合適,雖然有些辛苦,但有了這個過渡,舅舅以後入閣也算是順理成章,少有人嚼舌根子。”

傅昌宗對這個倒是沒什麼怨言,走近一點,低聲道:“是。皇上……可還有其他吩咐?”

朱栩轉頭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先等等,你穩住了再說。”

傅昌宗看了眼朱栩,心裡隱約猜到什麼,道:“是。”

兩人又走了一陣子,在一處岔路口停了下來,朱栩搓了搓手,轉頭看了眼初升的太陽,道:“舅舅,對現在的朝局怎麼看?”

傅昌宗擡頭看了眼朱栩,知道這是今天的主要話題了,他微微低頭,沉吟不語。

現在的朝局看似平穩,實際上這幾年被折騰的夠嗆,很多‘祖制’,‘規矩’都莫名的‘消失’,內閣與六部關係微妙,全靠朱栩一個人壓着。前些年,朝臣們都心驚膽戰,若是皇帝有個三長兩短,大明非得分崩離析不可。

哪怕現在皇長子出世,朝臣們也都很憂慮。現在的大明並不是剛剛建國,皇帝這麼東一榔頭西一錘子,將大明上上下下砸的稀巴爛,到底是想要怎麼樣?

這些話傅昌宗自然不會與朱栩說出口,眼前的皇帝心裡所思所想哪怕是他都想不透,拿不準,默然一會兒,道:“皇上有意樹立內閣的威信,也想要彌合內外廷,不過……臣認爲,不能操之過急。”

朱栩轉頭看了他一眼,神色不動的道“舅舅看出來了?說說看。”

大明的內外廷是歷朝歷代前所未有的涇渭分明,內廷與外廷的對峙在天啓年間發展到了巔峰,以魏忠賢爲首的內廷宦官集團,將外廷的文官集團殺的是落花流水,苟延殘喘。在歷史上,崇禎收拾了魏忠賢,實則上也等同於讓外廷一家獨大,他不得不事事依靠外廷去辦,完全的被堵在宮裡,等他發現這一點的時候,大明離亡國也就是一步之遙。

朱栩從登基以來,控制了六部以轄制文官集團,內廷也都控制的死死,所以內外廷的鬥爭基本上被遏制,現在他坐鎮內閣,實際上就是更進一步的控制外廷,將內外廷這種爭鬥,內耗徹底的磨滅。

傅昌宗能看出來朱栩並不意外,甚至不止他一個人能看透這一點。

傅昌宗心裡推敲着話語,儘可能的用最委婉的話詞,繼而道:“皇上,自太祖建國以來,諸多事情可以發現,天子與朝臣永遠都不可能完全一心,關鍵是一個‘度’。”

朱栩眼角微跳,傅昌宗這話有些大膽,他面色如常,靜靜的聽着。

傅昌宗謹慎的看了眼朱栩,接着道:“內閣的輔臣有他們的考慮,六部的尚書有他們的想法,這些考慮,想法,肯定不會與皇上完全一模一樣,在皇上面前說的,與他……我們在後面做的,一定會有差別,這是……迫不得已……”

傅昌宗點到即止,沒有多說,心裡多少有些忐忑。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他纔敢這樣說,換了其他時候,半個字都不會多言。

朱栩默默的聽着,沒有開口。

傅昌宗看着朱栩的側臉,稍作猶豫,追加似的道:“臣子有爲臣之道,皇上有帝王之道,這兩條道肯定是不同的,但若是目標一致,臣以爲能夠很大程度的重合,固持江山社稷,造福天下蒼生。”

朱栩揹着手,隱約也聽出味道了,直視着西方,道:“舅舅,你是擔心朕再開殺戒?”

傅昌宗微微躬身,道:“臣不敢。”

朱栩轉頭看了他一眼,背在身後的手指急急的跳動着。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朝野高層冒出一些流言,說是傅昌宗,周應秋被調離後,工部尚書徐大化等人也待不久,將要被秋後算賬,畢竟他們是閹黨餘孽,遲早要被清算,這個時候……正好。

朱栩深吸一口氣,擡頭看着遠處一些若隱若現的山頭,道“朕知道,外面一些人總是覺得朕喜怒無常,手段太狠,冷血無情,刻薄寡恩……這些朕都懶得去計較。既然今天舅舅開了口,朕也說幾句心裡話。”

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內閣第七百九十七章 動作迅速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160章 殺氣第1188章 案中案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新政開始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七百六十三章 炮聲後的投降談判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王的兩面三刀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1526章 送行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1477章 舉報信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443章 霸氣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三百七十三章 後金內鬥第六百章 閹黨第1226章 孫承宗的意味深長第1145章 炮擊第1282章 大動作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1322章 不尋常第十章 佈局第1425章 朱栩來破局第1172章 非嫁不可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346章 王牌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1432章 朱栩出海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1330章 僕從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兩百三十七章 顧首輔下獄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1125章 踏雪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接收(今天三更,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九百二十一章 六部宣言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