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

孫傳庭一個時辰後從周應秋府邸出來,面上帶笑,心裡卻狠狠的出了口氣。

雖然說這幾年朝局翻天覆地,可黨爭離去的時間並不長。朝廷有黨,地方上也有,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一直擔心久居高位的周應秋到了遼東會再行過去的手段,推倒他的人與政務,從頭再來,那對遼東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但是這一個時辰讓他徹底放下了心,周應秋態度放的很低,對他在遼東的政務也進行了‘不大改’的承諾,並且這個承諾也是在皇帝那掛號的。

如此一來,孫傳庭對遼東暫時就可以放心一大半!

“大人?”駕馬車的一個侍衛看着孫傳庭出來,面露詢問之色。周應秋這些年低調的很,但沒誰敢小視他,每逢關鍵時刻,這個人的手段都相當凌厲,恰到好處,決不可小覷!

孫傳庭面上疲憊,精神卻亢奮不少,一邊上馬車一邊道:“沒事,周尚書比我預計的好說話,走吧,進宮。”

“是。”侍衛應聲,上馬指揮着馬車向前走去。

孫傳庭進京對朝廷來說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內閣,其中關乎着畢自嚴能否掌控內閣,順利的推動‘新政’。

畢自嚴的班房內,處理了一陣政務,擡頭向外面看去,不知道是坐久了還是天色真黑了,他向外面喊道:“來人。”

鄭友元快步的轉身進來,道:“大人。”

畢自嚴道:“孫白谷是不是到了?”

鄭友元看了眼畢自嚴,道:“是,一個時辰前就到了,不過被周應秋攔截,去了他的宅子,現在纔剛剛出來,正在入宮的路上。”

畢自嚴頓時明白,沉吟一聲,道:“待孫白谷從皇上那出來,讓他來見我。”

鄭友元有些遲疑,道“大人,這樣是否顯得有些着急?”

畢自嚴擡頭看了看他,良久輕輕吐了口氣,搖頭道:“我確實急了。現在也算是明白皇上之前爲什麼會那般急切了,時不我待啊……”

鄭友元看着畢自嚴鬢角發白的髮絲,神色微沉,道:“大人,那就請!皇上那邊即便有些想法,想必也不會爲此就與您爲難,畢竟您也是帝師,內閣老臣了。”

畢自嚴看着他的表情,沉吟着一會兒,點頭道:“好,派人等着。”

“是。”鄭友元道。

孫傳庭的馬車很快進了宮,人也快步進了內閣,在內監的引導下,直奔朱栩的班房。

一路上不知道多少人在看着他,哪怕內閣一些房門是半關,可還是有無數的目光直直的看着外面,注視着孫傳庭一閃而過的身影。

曹化淳從他的班房裡出來,看着風塵僕僕的孫傳庭,微笑着道:“孫大人,可要休息一二?”

孫傳庭與曹化淳的關係有些特別,九年前孫傳庭含恨離京,就是曹化淳去送了‘聖旨’與寶鈔。

孫傳庭一見,連忙上前,擡手道:“有勞公公掛念,下官還不累。”

曹化淳上前兩步,目光在兩邊的房子看了眼,道:“大人,可準備好了?”

孫傳庭也湊近了一點,壓低聲音道:“公公放心,該準備的下官都已經準備好。”

曹化淳輕輕點頭,似囑咐的道:“皇上對遼東非常記掛,對內閣也抱了極大的期待,大人言辭要再三斟酌,切莫耽誤了自身的前程。”

孫傳庭自然不知道,在朱栩心裡他是下任的左次輔人選,只當是曹化淳的特別照顧,異常感激的道:“多謝公公指點,下官知曉。”

朱栩看重的人,曹化淳自然不會怠慢,笑了笑,正常聲音的道:“孫大人請,皇上已經等很久了。”

孫傳庭連忙整理整理衣服,示意了一下,擡步向朱栩的班房走去。

朱栩已經在小客廳裡煮茶了,熱氣騰騰,茶香四溢。

孫傳庭邁過門檻,快步走過來,擡手拜道“臣孫傳庭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朱栩擡頭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免禮吧,坐。”

孫傳庭也不是第一次見駕,聞言就謝恩,有些小心翼翼的在朱栩對面的椅子上坐下。

朱栩給他倒了杯茶,自己也端起一杯,笑着道:“這一路上不太平吧?”

孫傳庭入閣是傳了很久的事情,這一路南下,肯定有不少人攔路。

孫傳庭微微傾身,道:“臣在錦.州,山海關盤桓了一陣,其他地方都還順利。”或許是曹化淳的叮囑,孫傳庭的話語很是謹慎。

沒有了建奴的威脅,錦.州的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也就山海關還有些價值,是熊廷弼在鎮守。

朱栩笑了笑,道:“跟朕說說遼東的情況。”

對於這些,孫傳庭是熟爛於心,張口就道“是,遼東的總人口近七百萬,其中大淩河以南,山海關以北有三百萬,沈.陽附近有兩百萬,其他分散在各地,都是以大府小縣的樣式,現在基本上覆蓋整個遼東。錢糧支出每年在一千萬左右,明年移民會暫停,需要朝廷支持的將大幅減少,三年之後就能自給自足,五年就能有稅糧上交朝廷……”

“軍事方面分有多箇中心,最北是海參崴,人口三十萬,軍隊一萬,海軍一萬,沈.陽軍隊三萬,山海關三萬,外加祖大壽的泰寧衛三萬,平.壤的秦翼明三萬,再加上其他一些,總數約有十五萬……”

“遼東商人比較活躍,遼東巡撫衙門也收到了可觀的稅賦,臣認爲應當進一步擴大,以增加朝廷賦稅……”

“大的苑莊在遼東很是盛行,家畜蓄養者衆,下海捕魚者是日益衆多,並且所獲豐富……”

孫傳庭早有腹稿,說的是一流似水,毫無磕絆。

朱栩一直都安靜的聽着,不時點頭。孫傳庭雖然也是科舉出身,可更能變通,做事情有條有理,阻礙相對很少。

“臣剛纔與周尚書詳談一個時辰,”

孫傳庭看了眼朱栩,斟酌着措辭道:“周尚書有作爲之心,但略顯急切,臣認爲,周尚書此去應當先逐步瞭解,緩慢施政,不宜過急,否則容易生亂,壞了大局。”

這個也是理所當然,遼東畢竟還是很複雜的,朱栩看着孫傳庭,喝了口茶,不動聲色的道“周應秋怎麼說?”

“周尚書都應了微臣。”孫孫傳庭道。

朱栩心裡笑了笑,孫傳庭這是在變相的給周應秋套緊箍咒,想了想,道:“嗯,那就好。說說你對內閣的看法。”

孫傳庭對內閣的來歷自然深知,默然一會兒,道:“臣認爲,內閣應當總覽政務,在官吏任免,財政,決策上要有決定權,方能令朝廷衆志成城,團結一心,爲‘新政’,中興大明……”

這個看法基本上是朝廷的主流了,朱栩端着茶杯,道:“說說你的看法。”

孫傳庭看着朱栩,神色微肅的道:“臣還認爲,內閣需事無鉅細,不假他日之手,口徑一致,政出一處……”

朱栩眉頭挑了挑,孫傳庭這話有些大膽,要是早個七八年,就是清流文臣那要皇帝袖手,做聖德皇帝的那一套了。不過孫傳庭顯然不是這個意思。

輕輕點頭,朱栩道:“嗯,這個想法不錯。你對我大明局勢如何看?”

孫傳庭微躬着身,又沉默了一陣子,道:“臣以爲,我大明看似安穩,實則危機重重,需要認真面對,有太多的事情急需轉變,久之必爲禍!”

孫傳庭還是有些想法的,能在內閣起一些波瀾,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朱栩喝了口茶,一邊感覺着滋味,一邊思忖的道“你說的不錯,我大明積弊已久,厄需革新。‘新政’現在基本上站住腳,可要有所成,還得花大力氣不可。你進入內閣之後,要配合諸位輔臣,統籌天下,一盤棋來看,不能偏,更不能漏,一定要大而全,細且精……”

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1166章 受降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1410章 驚雷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1470章 炒地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399章 倭國定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1531章 謀算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1471章 集權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頭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1348章 圍獵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棒與甜棗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三百章 登基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134章 李定國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五百零二章 周應秋是貪官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