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

皇帝從住了多年的景陽宮搬入乾清宮,這裡面有着極其重大的意味。

內閣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內閣裡現在的兩人都很清楚,這是皇帝親政的一個步驟,表示着皇帝將更加的主動,強勢。同樣的,對於權力,‘新政’將形成更磅礴的,不可阻擋的力量。

內閣偏庁裡,畢自嚴與靖王對坐,正在喝茶‘閒聊’。

畢自嚴名義上是左次輔,除了沒有首輔大印,在朱栩沒有入主之前,基本上也與首輔無異。靖王在內閣排第三,僅次於左右次輔,是定製,不能升,不能降,四年一期,可連任兩年,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

WWW● t t k a n● ℃o

畢自嚴手裡端着茶杯,望着外面零星的雪花,道“王爺,關於六部的革新文稿,你看過了吧?”

靖王雖然主掌督政院,可也是內閣輔臣,該參與的事情也不能落下,同樣抱着熱氣騰騰的茶杯,道:“嗯,看過了,總體來說還算平穩,不過小王有個建議。”

畢自嚴意外的轉頭看了他一眼,靖王在內閣頗爲謹慎,甚少‘建議’。

靖王稍做沉吟,道:“關於六部的改革,不能只是內閣決定,還需六部尚書配合,首肯。”

靖王的意思很簡單,雖然說六部中最重要的兩位,戶部尚書傅昌宗告假,吏部尚書周應秋‘另調他用’,可這兩位依然對兩部有着實實在在的掌控權,並且在其他四部尚書中,有兩個與他們是站在一起,其他兩個也或多或少的受他們影響。在內閣沒有完全掌握權力,樹立權威之前,一昧強硬‘奪權’是行不通的。

畢自嚴內心來說,是不想與六部尚書多廢話,直接‘制度上’的奪權,可聽着靖王的話,神色微動,若有所思了一會兒道:“好,待會兒本官出宮,出去走一趟。”

靖王抱着茶杯,望着窗外,靜靜等着。畢自嚴與他說這些,其實等同於‘通知’,並沒有商議的意思。內閣現在的政務基本上都把持在畢自嚴一個人手裡,靖王無意插手,即便有意其實也插不上。

畢自嚴確實也就是來通知一聲,讓他的這些計劃變成內閣的集體籌謀,安靜了一會兒,畢自嚴又道“外面的事情,王爺知道了吧?”

靖王轉頭看了他一眼,道“說的是楊大洪?”

畢自嚴點頭,神色微冷的道:“剛剛被赦免就肆無忌憚,招搖過市,這哪裡有半點感恩模樣?分明是在向朝廷,向皇上挑釁!”

靖王神色不動,道:“東林一黨最善造勢,楊大洪曾是言官砥柱,又被關了多年,這一次出來,想必不會安安靜靜的頤養天年。”

這也是畢自嚴不希望看到的,宮裡的皇帝他得罪不起,但外面的不管誰敢鬧事,他都絕不客氣!

畢自嚴壓着心裡的怒氣,看着靖王淡淡的道“督政院監察天下,巡視京師,該有責任必須嚴格執行,雖然楊大洪沒有觸動朝廷綱紀國法,但一些事情也要避免,免得引起輿情譁然,有損皇威,朝廷威嚴。”

靖王神色微動,畢自嚴這分明是要拿他當槍使,默然一陣,他點頭道:“好,近來京城的風氣確實不太好,督政院可以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行動。”

畢自嚴對靖王還算滿意,至少能聽他的招呼。

又簡單的聊了一會兒,畢自嚴就回到班房,剛剛走進,內閣中書鄭友元就後腳進來,道:“大人,吏部那邊送來了新的考覈名錄,總體上沒變,就是皇家政院出來的生員有大幅變動。”

“大幅變動?”畢自嚴坐在椅子上,從他手裡接過奏本。

鄭友元站在桌前,道:“是,不過吏部文選郎說,今年畢業的這批並不是吏部擬定的,是政院那邊推選,去年以前畢業的才吏部商議而出的。”

聽到‘政院推選’四個字,畢自嚴眉頭皺起,這是一個新動向,加上皇帝已經明確表示將要兼任皇家兩院院長,很可能會出現新變化。

畢自嚴打開奏本看着,目光微凝。

這道奏本實際上已經完全推翻了他之前擬定的計劃,政院系的生員,不管是今年還是往年,有相當一部分留京,他想要刻意打壓一下的計劃也沒有顯現,很多人都升官,其中曹鼎蛟擬調任河.間府知府,孟兆祥調任督政院反貪局主事,這兩人都是破格提拔,連升三四級!

這顯然不是文選郎敢擅自決定的!

畢自嚴沉着臉,好一會兒道“是誰的主意?”

鄭友元看着畢自嚴,道:“大人何必明知故問,周尚書雖然‘另調他用’,但他在京一日,吏部就脫離不了他的掌控。”

畢自嚴擡頭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他心裡更明白,這應該是周應秋揣摩到宮裡那位的意思,順手做的。

想了一會兒,畢自嚴開口道:“戶部那邊有什麼動靜?”

鄭友元回想了一下,道“傅尚書再次告假,看樣子是要休到年底,左侍郎張秉文近來時常進出御書房。”

這些畢自嚴原本知道,再聽一次也嗅出味道來,點點頭,道:“其他幾部呢?”

鄭友元道“刑部打算將牢獄從各處衙門分離,設立專管牢獄的衙門,以推動刑獄司快速組建。禮部對各種禮法在進行重新梳理,工部在細化職責,明確具體責任到人。”

畢自嚴聽的入神,手指在桌面上敲擊了幾下,忽然意識到這是朱栩的習慣性動作,連忙收回來,隨即站起來道:“隨我出去一趟。”

鄭友元一怔,道“大人,現在不應該進宮嗎?”戶、吏二部的事情,分明都是皇帝授意,最應該詢問的,應該是去御書房。

畢自嚴邊走邊說道:“皇上是給我留面子,我先去見見周應秋,傅昌宗再說。”

鄭友元頓時有些會意,皇帝在決定對六部削權,集權內閣的時候還繞過內閣行事,分明就是對內閣能力表達不滿,現在要做的就是彌補,不是去觸黴頭。

在畢自嚴出宮的時候,東林黨被赦免的風波越發熾烈,如沸水一般,翻涌不休。

乾清宮,暖閣。

朱栩坐在小桌子上,正在看着平王的奏本。

平王在奏本里,言稱多爾袞等建奴人在安南大興殺戮,劫掠,幾乎無惡不作,雖然有利於移民,卻對朝廷威信,皇帝的聖德不利,請求制止。

這些朱栩其實早就能預料到,直接留中不發。

他對面坐在小永寧,小身板挺直,正在一筆一劃的練字。

他的兩個孩子已經被李解語接走,房間裡頗爲安靜。

半晌之後,曹化淳進來,道:“皇上,曹大人路上遇阻,估計今天到不了京城。”

這麼古怪的天氣,朱栩也預料到了,點點頭,道:“進京了將讓他來見朕。”

“是。”曹化淳道。

小永寧看着曹化淳退出去,小臉都是羨慕,轉頭看着一臉平靜的皇叔,她抿了抿嘴,拿着小筆桿,繼續練字,心裡卻萬分想念慈寧宮以及她的母后。

畢自嚴進了吏部,戶部等,甚至還去了一趟兵部,然後去傅昌宗,周應秋府邸,第一次,很認真的聽取了幾位尚書的意見,然後又匆匆返回內閣,準備修改,完善他的改革計劃。

畢自嚴來去匆匆的時候,楊漣回到府邸後休息沒多久,就迎來了很多的訪客。

現在流言四起,剛剛被赦免,加上吳有爲的刻意暗推波瀾,很多人都認爲楊漣會再次出仕,登上高位。

楊漣畢竟是四朝老臣,帝師,東林碩果僅存的領袖,若是他復起,那肯定非同一般,入閣都說不定。在朝的不多,在野的,無功名士子們倒是特別多,甚至早些得到消息的一些秦淮河上的常客早早的已經在來京城的路上了。

楊漣的大門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但是一些至交好友,門生故吏還是悄悄從後門進入,半晌都不見出來,其中就包括按耐不住的王紀。

王紀雖然是趙南星的人,在東林黨內是另一個山頭,與楊漣,左光斗等人多有齷蹉,爭鬥不休,可時過境遷,情勢大變,兩人都清楚,需要攜手。

王紀待的時間最長,直到深夜才離開。

王紀是帶着一臉笑容離開的,雖然不時的咳嗽一聲,還是滿面榮光,神色振奮。

楊漣站在屋檐下,遙望着天空中偶爾閃現的星光,臉上沒有多少表情。

他身後站着一箇中年人,名叫陳得生,原本是工科給事中,在崇禎年間的改革中被刷下來,至今賦閒在家,他也是京城中多方奔走,謀求復起的大軍中的一員。

他是楊漣的同鄉,算是半個門生,看着楊漣的背影,道“大人,孫閣老,張尚書都沒有來,連人都沒派。”

楊漣擡着頭一直看着天空,好半晌才語氣漠然的道:“一個超然在外,一個狡猾如狐,兩人都不能指望。”

陳得生沒有說話,心裡卻不贊同。在他看來,他們正人想要洗去污名,匡扶社稷,撥亂反正,沒有這兩人幫忙是不行的,畢竟朝堂上已經沒有正人,連願意,敢於發聲的人都沒幾個,過往那些鐵骨錚錚,正氣沖天的諫臣,死的死,散的散,早已經不復往昔。

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130章 國祚千秋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一百五十二章 魏忠賢捉拿汪文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八百三十七章 該下猛藥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師解籤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1470章 炒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1526章 送行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1188章 案中案第兩百三十三章 京師防衛第五十章 遼事第1517章 軍演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1219章 京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1288章 變態的情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八百八十四章 押送入京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1425章 朱栩來破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