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

在汪喬年冒着風雪進宮的時候,魏學濂被保釋出來,現在正愁眉苦臉的喝着酒。

孟兆祥,曹鼎蛟都陪着,兩人勸慰半晌,也不見一向‘心大’的魏學濂有絲毫好轉。

魏學濂愁眉不展,喝了口酒,看着外面的大雪飄飄,嘆道“這次咱們要倒黴了,吏部這次的名單涵蓋了幾乎所有政院系的,老曹的知縣被阻,老孟估計也是坐冷板凳,我嘛,三五年是別指望再升上來……咱們全軍覆沒了……”

孟兆祥雖然喝着熱酒,心裡也是落寞,道:“我倒是聽說汪大人給內閣上書,爲我等爭了爭,倒是畢閣老真是‘公正’,完全站在吏部一邊……”

一向豁達的曹鼎蛟這次也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擡頭看了眼兩人,道:“我聽說周尚書的小兒子也在這次的‘輪調’名單中,外放地在福.建。”

福.建現在在明人眼中是荒蠻偏遠之地,官員過去基本上都是‘貶低’,‘流放’性質。

魏學濂擡起頭,看着曹鼎蛟有些吃驚的道:“連吏部尚書的兒子都發配了過去,這羣人的膽子到底有多大!”

孟兆祥嘆了口氣,道“周尚書現在已經是戴罪之身,聽說可能會告老還鄉,也可能被髮配出京,樹倒猢猻散……”

魏學濂嘴角動了動,道:“靖王倒是還好說,沒有傷筋動骨,周尚書其實是有些冤枉了,你們說,我要不要上門道個歉……”

誰也沒有料到,一件小事就將樹大根深的吏部尚書給扳倒,在外界看來,魏學濂算是罪魁禍首。

孟兆祥心裡微動,道“或許可以,這裡離周尚書家並不遠,咱們試試看能不能能打聽出一些內情來。”

曹鼎蛟稍微一想就搖頭道:“周尚書向來低調,又在風尖浪口,怕是不會見我等?”

孟兆祥看着曹變蛟,道“不管如何都要去試試,周尚書在吏部多年,門生故吏遍及天下,老魏要是不走這一趟,日後在京城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曹鼎蛟猛然也醒悟,道:“那快走,天都要黑了。”

魏學濂心裡其實還是有些害怕的,不過到了這個關頭,只得硬着頭皮上了:“好,走!”

三人披好蓑衣,冒着大雪,趕赴周應秋府邸。

周應秋剛剛送走傅昌宗以及跟着他的一干人,醉意上頭,有些微醺,正要回去休息,門衛近前,道:“老爺,外面有三人遞來拜帖。”

周應秋擺了擺手,道:“今後誰來了都不見。”他有些睜不開眼,想要睡會兒。

門衛猶豫了一下,道:“老爺,其中一個人就是那個魏學濂,不知道是不是靖王指派來的。”

周應秋剛要轉身的腳步一頓,酒醒了不少,望着大雪紛飛的外面,心裡稍稍思忖,道:“帶他們去我書房。”

“是。”門衛答應一聲,在雪地裡跑回大門。

周應秋站在原地,稍稍思索一陣,目光微動的轉身向書房走去。

魏學濂,孟兆祥,曹鼎蛟三人都有些忐忑的進了周府,有種趕赴鴻門宴的感覺。

三人小心翼翼的對視着,不敢多說一個字,跟着門衛直奔周應秋書房。

在外人看來,吏部尚書周應秋,低調,內斂,手段圓滑,從不受託收禮,周府堪比銅牆鐵壁又深不見底,少有人能邁入。

三人來到周應秋書房,只見周應秋坐在書桌前,正低着頭看着文書。

魏學濂,曹鼎蛟,孟兆祥三人對視一眼,齊齊擡手道“下官魏學濂(孟兆祥、曹鼎蛟)見過周大人。”

周應秋頭也沒擡,淡淡道:“降罪的旨意估計就要到門口了,你們確定不改改稱呼?或者過兩日去刑部大牢看我?”

最尷尬的莫過於魏學濂了,他擡着手,頗是誠懇的道:“還請周大人恕罪,都是下官魯莽,未曾料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周應秋這才擡起頭,目光在魏學濂,孟兆祥,曹鼎蛟三人臉上掃過,有些漠然的放下手裡的文書,道“外面的人都說你們政院出來的官吏,全是泥腿子,書沒讀過幾本,大道理倒是會的不少,在衙門裡整天天喊着‘新政’,‘變革’,‘去除腐朽’,‘中興大明’,實際上一點規矩都沒有,任性胡來,不計後果,不知道壞了多少事……期初我也不信,對你們還多有維護。可你魏學濂倒是知道知恩圖報,拿着反貪局的雞毛當令箭,在我吏部搞風搞雨不說,現在還將我給扳倒了,你們還真是會做事情……”

周應秋話音未落,三人都面覺尷尬。

靖王入閣,督政院對京城進行了大規模清理,以圖控制輿論,在外人看來自然是靖王秋後算賬的‘報復’,魏學濂的反貪局衝在最前面,加上吏部對政院系官吏進行‘輪調’,反貪局的重點火力都在吏部,雖然不是衝着周應秋去的,卻實實在在的將周應秋給拱下了臺。

魏學濂神色動了動,一肚子話,一個字都說不出口。

實在是無話可說,找不到理由,周應秋在這件事上,真的很‘無辜’,罪魁禍首就是他魏學濂,任何藉口都蒼白無力!

孟兆祥在吏部還是打雜的,連進周應秋班房的資格都沒有,這次外放鳳.陽府本身就是‘高升’,他沒膽量開口。

曹鼎蛟倒是有心替魏學濂爭辯幾句,硬生生的又堵在嘴邊。他的身份特殊,開了口可能就是代表他叔父曹文詔,曹家,在周應秋這樣的大佬面前,不能信口開河。

實則上,也難以爭辯出什麼。

周應秋幾句話就將三人堵的說不出話來,冷哼一聲,教訓道:“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飯,多少力氣做多少事情,沒本事還一天到晚上躥下跳,惹是生非,畫虎不成反類犬!”

孟兆祥,曹鼎蛟,魏學濂三人嘴角都是動了動,最後還是沒有說出話來。

‘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句話是意有所指。政院出來的人,都很熱衷於學習當今皇上,很喜歡將事情搞大,砸爛了,從頭收拾,再立規矩。

周應秋目光在三人臉上掃過,語氣漸冷,道“你們只看到了表面,皇上背後的準備你們可曾看到?哪一件事皇上不是謀定而後動?這‘景正新政’爲什麼不是‘崇禎新政’?我大明處處腐朽,需要革新不假,但也用不着見到什麼都要從頭再來,要是如此,還要‘新政’做什麼……”

曹鼎蛟心思通透,很快就醒悟過來。周應秋‘教訓’這麼多,分明是在‘指點’他們。

孟兆祥,魏學濂就差了些,只能悶頭聽着,心裡多少有些腹誹。

周應秋老奸巨猾,將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也沒有多說,端起身邊已經涼了的茶,漠然道:“本官就要被奪職了,也沒資格教訓你們,說吧,你們來見我是爲了什麼?”

魏學濂現在沒說話的資格,孟兆祥更不夠,最後兩人餘光都瞥向曹鼎蛟。

曹鼎蛟只得擡手,心裡琢磨了一下才道“大人,我等想要知道,吏部這次爲何如此針對我們,就算有些小爭端,也不至於處置的這般嚴厲,毫不留情……”

周應秋放下茶杯,道:“你們這次外放是我決定的。”

三人都是面色微驚,萬萬沒想到,幕後元兇是周應秋!

曹鼎蛟看着周應秋,繼續擡着手道:“還請大人解惑。”

周應秋目光淡淡的看着三人,道:“有五個原因:第一,皇上有意調整朝局,按照計劃,我明年會離京外放。第二,你們的經驗不足,歷練不夠。第三,朝野非議太大,本官要一碗水端平。第四,政院畢業的生員越來越多,朝廷要精兵簡政。第五,這是早就計劃好,皇上默許的。”

三人聽着周應秋一口氣說出五個理由,都愣住了。

周應秋的話裡透出的東西太多,他們一時沒辦法完全理清。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權在手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1134章 李定國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海貿第1238章 闖關東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七百三十八章 藩籬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五十章 遼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王的規勸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糧荒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1275章 全員戒備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1521章 海外建國?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460章 恍如隔世的一羣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1129章 軍改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