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

東林一案,朱栩是絕不會允許他人翻案的!

第一,這是他親手處置的,一旦翻案就說明他錯了。第二,東林翻案之後,勢必引起朝野巨大震動,不利於‘新政’。第三,批判東林是思想革新的一個步驟,不進即退!

朱栩心裡思忖一陣,嘴角微微翹起,暗道‘這或許是個機會。’

“走,回宮去!”

朱栩一擺手,對着小永寧道。

小永寧意猶未盡,擡着頭道:“皇叔,你能不能跟太后娘娘說說,讓我隨時都能出宮玩?”

朱栩食指屈起,在小傢伙頭頂來了一下。

“啊……”小丫頭大叫一聲,委屈的抱着頭。

朱栩冷哼一聲,道:“下次再這麼沒規矩,朕就將你吊起來!”

小丫頭癟了癟嘴,委屈的不說話。她敢與張太后叫板,卻不敢得罪朱栩,這是她的大靠山。

在朱栩回宮的路上,曹鼎蛟的事情已經傳遍了京城。

雖然說皇帝沒有出手,可陳奇瑜的反應也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標誌這些‘亂象’已經引起朝廷高層的厭惡,不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了。

一直觀望着,不敢摻和的人紛紛動了起來。有人去看望曹鼎蛟,有人公開支持魏學濂,甚至還有人公然舉薦學院系,極盡示好之能。

內閣以及六部現在都在忙着今年的總結以及明年的計劃,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工作量大的驚人,外加一些‘意外’,幾乎都沒有消停的時候。

現在,八個人正在商討‘人事’一塊,其中就有關於太僕寺寺卿,禮部侍郎,兵部侍郎,福.建巡撫四個職缺。

周應秋手裡是一個本子,翻開後,擡頭看了衆人一眼,道“經過吏部考覈,擬張秉文調任太僕寺寺卿,盧象升調任兵部左侍郎,王從義調任禮部右侍郎,徐從治任福.建巡撫。”

這些實際上早就在醞釀了,是經過一番爭論後定下來的。

張秉文是傅昌宗的人,當然也是朱栩的人,現任兵部右侍郎,傅昌宗的左右手。這個人頗爲內斂,爲人低調,但行事很是有銳氣,傅昌宗手裡的大半事情是由他處理的。這個人,也是朱栩看好,培養的人。

傅昌宗猜到自己要去陝.西做六省總理大臣,自然就想有所佈置,張秉文就是他希望留下來主持戶部的人。但內閣顯然有意插手戶部,執意要調走他。

雖然說‘帝黨’在內閣中佔據多說,可他們畢竟不是閣臣,畢自嚴如果堅持,他們也不能過多爭辯。

“我保留意見。”傅昌宗在周應秋說完,一如之前的道。

傅昌宗這個態度,讓畢自嚴,孫承宗等人都很爲難。傅昌宗是‘帝黨’核心,皇帝的親舅舅,他‘保留意見’就是反對,他們一力堅持,不止會對今後的政務產生影響,也會在皇帝那邊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過畢自嚴執意繼續擴大內閣權力,加強對六部的影響力,以確保權威,增大內閣在推行‘新政’中的聲音以及力量。

畢自嚴沒有理會傅昌宗,道“那就這樣定下吧,關於戶部右侍郎,本官提議王惟儉調任。”

王惟儉是天啓年間的山.東巡撫,在平定民亂上富有功勞,也是在朝廷掛名的人。

畢自嚴這就是明明白白的要插手戶部了。

傅昌宗擡頭看了眼畢自嚴,這次沒有說話。他相信,皇帝對六部已經有了通盤考慮,他們在這裡議論,多半未必合皇帝心思,他現在沒必要與畢自嚴爭論。

畢自嚴見傅昌宗不說話,就轉向帝黨‘二號人物’周應秋,道“吏部怎麼看?”

周應秋瞥了眼傅昌宗,神色沉吟。

內閣一向弱勢,但近來有漸強勢的感覺,在人事上表現的尤爲突出,現在更是將手直接伸到了六部的內部!

但是,傅昌宗之前還爭辯張秉文等人的任命,爲什麼到了自己身上反而默然無聲?

周應秋心裡默默轉動,沒有第一時間開口。

傅昌宗雖然低調可不代表他好惹,哪怕他在這裡口頭堅持,最終退讓的只能是畢自嚴,不說皇帝的態度,內閣沒有戶部的支持就等於廢了一半,另一半在周應秋手裡,他們兩人向來共進退。

所以,得罪了傅昌宗就等於得罪‘帝黨’,得罪‘帝黨’就等於自己架空了內閣!

周應秋好半晌也想不透,擡頭道“吏部沒有意見。”

畢自嚴神色不動的點頭,只要周應秋不反對,這件事基本就成了。

“好,那下面說一說明年的財政以及預算。”畢自嚴道。

沈珣,張問達,徐大化等人一般不開口,已經成爲一種習慣,內閣事務一直都是左右次輔與傅昌宗,周應秋決定的。

傅昌宗身前的本子攤開,看了眼,他道:“今年朝廷透支了糧三百萬石,銀一千二百萬兩,賑災,移民,戰事,各大工程,軍隊,官員俸祿等佔據九成。明年的財政預計減少兩成,糧一千八百萬上下,銀三千五百萬兩左右,這已經包含了惠通商行等的收入。軍隊開支大約是一千六百萬,糧五百萬,賑災一千八百萬,糧八百萬以上,其他暫無評估。”

畢自嚴等人眉頭頓時一皺,單單是這兩項就佔據了全年的一大半,只怕明年又要虧空一大筆,這樣寅吃卯糧,虧空下去怎麼能成?

現在朝廷能收的稅,能徵集的糧食都已經做到了極致,現在再想增加收入是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節流’!

朝廷這幾年花錢如流水,大手大腳,想要節流是很容易,不過想要施行,還得皇帝點頭。

畢自嚴也有不少事情要與朱栩商議,想了想,道“戶部儘快評估,要在月底之前做好。吏部今年的考覈也要在月底之前上呈內閣,工部明年的計劃,刑部的‘政改’進度,禮部的一系列事宜,都要在月底之前彙集到內閣,今年的事情,要處理乾淨,以全力推動明年的計劃……”

一羣人紛紛應聲,這也算是習慣了。

“孫閣老有沒有要說的?”畢自嚴轉頭看向孫承宗。

孫承宗想了想,搖頭道:“沒有。”

軍事上面的事情,基本上不會在內閣討論,往往都是孫承宗,申用懋直接在御書房奏報,隨即做決定。

畢自嚴轉頭看向其他人,道:“那就散了吧。”說着他就起身,走向側門。

六位尚書不由對視,這位畢閣老越來越強勢了。

傅昌宗倒是沒有什麼想法,他年後就會離京,跟着起身就向門外走去。

周應秋看着他的背影,心裡一動,也跟着走了出去。

其他人神情都有些異色,今天的內閣會議有些古怪,傅昌宗,周應秋彷彿完全置身事外,畢自嚴隱隱掌握了內閣的‘首輔’大權。

畢自嚴在內閣班房稍作整理,就帶着奏本出了內閣,轉向景陽宮,御書房。

內閣中書鄭友元跟在身側,道:“大人,這樣做是否有些過了,只怕幾位尚書心裡都有想法。”

畢自嚴神色堅定,道:“國事日艱,內閣空懸,不得長久,此事我會皇上言說,無需擔憂。”

☢тTk an ☢℃ O

鄭友元點點頭,他明白畢自嚴的想法。

六部幾乎掌握了大明的所有權力,看似集中,能量大,但無形中又分散了權力,在很多事情上都束手束腳,反應遲鈍,偏內閣空有名頭沒有實權。

畢閣老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在不能動六位尚書的情況下,在裡面安排內閣的人,無疑是另闢蹊徑的好辦法。

畢自嚴內心焦灼,朝廷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賦稅減少,支出龐大,且是賦稅會越來越少,支出會越來越大,不斷膨脹的龐大的財政空洞,遲早會吞了大明!

這種情況必須改變,想要做出改變,就必須要加強內閣權力!

雖然畢自嚴憂心如焚,有想法,也有能力,可他很擔憂。

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就將大權握在手裡,六部都是皇帝的人,他要是插手六部,皇帝是否會不高興,甚至是猜疑?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一千零八十章 貿易發展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天下共主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認罪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來臨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八百八十四章 押送入京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365章 勾結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懷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七百八十二章 引‘狼’入室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374章 鬥法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1539章 一直活着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462章 海上移動堡壘第九百五十八章 羣臣畢見第1362章 僵持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1235章 變局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