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

黃承元連忙站起來,擡着手,以保證的語氣沉聲道:“請皇上放心,山.東全體官員都忠誠於皇上,忠誠於朝廷,對‘景正新政’充滿信心,必將一絲不苟,毫不懈怠的推動下去,直到完成!”

“臣等忠於皇上,忠於朝廷!”

閻鳴泰以及一干參政參議,知府都連忙起身,大聲說道。

龔鼎孳慌忙跟着,站在人羣最後。

朱栩擺了擺手,道:“都坐下,朕姑且說着,你們姑且聽着,騎驢看唱本,到底怎麼樣,到時候再看。”

一羣人心裡忐忑,眼前這位皇帝是實利之人,最重眼前效果,如果不能完成他的預期,只怕他們都將沒有好結果。

朱栩端着茶杯,心裡還在斟酌着話。

北直隸剛剛結束,他這一路也算是安撫之舉,不過該敲打的同樣不能手軟。都是官場的老滑頭,他要不是不說的足夠重,他們未必在意。

話重三分,他們能在意一份,做多半分,朱栩就很滿意了。

“京城這些年發生了很多事情,”

朱栩茶蓋摩挲着茶水,有些自言自語的道:“都算是新事物,涉及到政務,商業,稅務,報業等方方面面,朕不知道是因爲距離遠,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這些都死死的被堵在京城,其他地方不見分毫。”

“督政院不是給你們的繩索,是你們的助力,要好生研究,琢磨,應用在施政上,不管是朕這個皇帝,還是你們這些大臣,都是吃百姓的飯,咱們不能只吃飯不做事,還想着去砸鍋……”

一干大臣們恭敬聽着,心裡更起心思。

在朱栩不遠處一個角落裡,不知道合適走了一個師爺模樣的人,奮筆疾書。

“朕呢登基六年,六年被鎖在皇宮裡,對外面是一無所知,可你們在外面,不能學朕躲在衙門不出去,五穀不分,六體不勤,一心閉門的聖賢書,想要讀書,就不要當官,想當官就要潛得下心,彎得下腰,分得清輕重緩急,所謂的‘但求品自高’,一輩子讀書就行了,沒必要科舉入仕……”

黃承元等一羣人心頭沉重,皇帝的話顯然不是隨口說說,是在預示着什麼。

“朕呢,在京城也說了不少,也清楚這些話的效用有多少。總之,朕要看你們的態度,更看你們的動作,你們給朕表表態吧。”

朱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面無表情的等着。

黃承元深吸一口氣,站起來道:“皇上,臣三個月內完成政體的革新,兩個月完成對稅糧的徵收,一個月內掃清省內的貪官污吏,將政務清明!”

這也算是重話,朱栩微微點頭。

黃承元話音落下,閻鳴泰站起來道:“皇上,三個月內,臣將掃清山.東境內的一切匪患,保證家家安居樂業!同時嚴肅軍紀,在整個山.東形成一個密集的防治網,確保匪患死灰復燃!”

政務與災情是息息相關的,山.東巡撫衙門兩手抓,或許對對整個會有極大的影響,日後對土改也將打下基礎。

朱栩放下茶杯,面色肅然,道“嗯,還有要充分利用各個衙門,朕絕不養閒人!喝茶聊天等下班,這種事朕不希望看到,還有,報紙要充分利用起來,要對支持朝廷革新的士林積極的拉攏,人才,不能留在外面!”

黃承元與閻鳴泰站着,他們算是明白了,皇帝這是逼迫他們下軍令狀來了。

朱栩知道,他現在是一個比較惹人討厭的存在,拍了拍椅子起身,揹着手走了幾步,道“朕就說這麼多,明天就南下,山.東的事情,朕就交給你們了。”

“臣等請皇上放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一羣人站起來,齊齊向朱栩躬身。

曹化淳見差不多了,走向記錄的師爺的,道:“寫好了?”

那師爺連忙起身,道:“回公公,已經寫好了。”

曹化淳點頭,道“再潤潤筆,分幾次在山.東報紙上發出。”

“是。”師爺小心的看着曹化淳,這位可是大內總管,比內閣首輔還要高一線的‘內相’。

黃承元等人聽着,不由得對視,這是要將他們逼到懸崖啊。

朱栩覺得也差不多了,將黃承元與閻鳴泰叫到一邊,又囑咐了半個時辰,這才離開巡撫衙門。

“你們說,朕是不是有些過分?”

站在街上,朱栩捏着下巴道。

曹化淳與曹變蛟都沒有說話,他們跟隨朱栩日久,知道他對國政心急,對大臣們人浮於事焦急。

朱栩也只是笑了笑,一回頭才發現,龔鼎孳還跟着。

朱栩招了招手,笑着道“朕的新政你也瞭解不少了,怎麼看?”

龔鼎孳快步跟上來,躬着身道:“皇上高屋建瓴,雄才大略,古之不及。”

他很忐忑,剛纔還看着皇帝將那些巡撫,總督當孫子一樣的訓。

朱栩扇着摺扇,漫步走在街頭,心裡思忖着道“今天做的不錯,你要朕怎麼賞你?”

龔鼎孳神色微動,心裡砰砰砰直跳,強壓着激動,腦中急閃,擡手道:“草民謹聽皇上吩咐,哪裡都可以。”

朱栩笑了聲,沒有說話,慢慢的走着。

龔鼎孳心裡忐忑,他想入京城,成爲京官,不想外放,去偏遠之地受苦。

朱栩走了許久,慢慢的開口道“朕呢,將士林得罪的狠了,你有什麼辦法彌補嗎?”

龔鼎孳自然知曉這些,聞言沉默着,急急的思索起來。

這自然不是容易的,若是容易也等不到今天。

龔鼎孳知道,現在是他等了太久的最好的一個機會,若是錯過今天,他們一輩子都不會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了。

沒走幾步,他雙眼猛的一睜,擡手道“皇上,督政院是朝廷的,若是能有一個民間的,一定能會有無數的士紳站在朝廷一邊,支持皇上。”

“民間的?”

朱栩眯了眯眼,嘴角微翹,這龔鼎孳倒是提醒他了,不由得停下腳步細細的推敲起來。

“朕想要在全國範圍內,集中的購地,然後圈成一片一片,銀子不成問題,這個責任,你能扛起來嗎?”朱栩轉頭看向龔鼎孳,意味深長的道。

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十七章 絕望的朱由校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八百三十五章 降爵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1338章 圍剿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王當政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1507 世界視角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刺客來襲第1251章 休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453章 驅逐性移民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六百章 閹黨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棒與甜棗第一百一十章 聰明人(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