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

陳奇瑜接到旨意,倒也沒有在意,安排人去做。

朝廷以往也經歷過幾次納捐,由戶部主持,每次都有百萬兩以上,雖然順天府差了些,可只要收取個幾十萬兩,想來內閣,皇帝也不會說什麼。

陳奇瑜的工作重心在向‘士紳納稅’上轉移,準備方略,召集各地知府等,忙的腳不沾地。

內閣,六部尚書等同樣焦頭爛額,政改進入最關鍵的時刻,各方都在拉鋸,一點點的事情都能扯半天。尤其是大明律的修改,完善,涉及到‘宗法’,‘王法’,在表述上格外的小心。

然後是各地巡撫,總督調任,都想奔着富庶的南方,西南偏遠之地鮮有人願意去。

其他可以扯皮的也不知凡己,都要費心費力的去調和,達成共識,以求儘快完成政改。

畢自嚴,孫承宗以及六部尚書都很忐忑,拼命的加速,生怕朱栩這個時候再突然出大亂子。

慈寧宮。

小永寧雙手舉着凳子,扁着嘴,站在餐桌不遠處,一臉可憐兮兮的望着餐桌上的衆人。

朱栩吃的正開心,很久沒來這裡,味道還是沒變。

張太后面露寒色,看向朱栩又含笑道“多吃點,我聽說你最近很忙,要注意身體……”

“嗯,朕知道,皇嫂不用擔心。”朱栩笑着道。

張太后微微點頭,看了眼李解語,沒有出聲。

李解語頓時感覺壓力很大,之前張太后就私下談過關於皇嗣的事,不由得悄悄瞥了眼朱栩。

朱栩倒是沒有在意這些,難得來一次,一定要吃個盡興。

小永寧抿着小嘴,大眼睛都是楚楚可憐,好一會兒,脆聲聲的道“皇叔,李才人……”

“閉嘴!”張太后頓時就轉頭喝道。

小丫頭小身板一顫,不敢出聲,大眼睛眨動着,淚珠很快就要落下。

張太后不理會,拿起筷子。

朱栩挑了挑眉,這小丫頭也不知道又犯了什麼錯,真是個惹禍精。

吃了幾口,張太后看向朱栩道“皇上,聽說宮裡住進人了,我要不要去見見?”

後宮裡還沒有皇后,張太后這個太后就是主人了。

朱栩想着布木布泰的手段,搖了搖頭道:“皇嫂不要去見,宮裡任何人都不準見,宮女,內監朕會親自指派,她們也不能隨意走動!”

張太后聽出味道了,關心的道:“他們是建奴的人,這樣放在宮裡會不會出亂子?”

朱栩看着張太后,充滿自信的笑着道“皇嫂放心,這皇宮是朕的,誰也翻不出浪來。”

張太后這才輕輕點頭,皇宮這些年屢次清理,那些齷蹉骯髒的東西,甚至犄角旮旯都被肅清,現在的皇宮,可以說是相當平和,乾淨的。

朱栩暗自算着時間,觀察着張太后的臉色,過了一會兒道:“皇嫂,差不多了,永寧還是孩子,時間長了對她身體不好。”

張太后眉頭一蹙,顯然還在惱火,看了眼朱栩,壓了壓火氣,冷聲向小永寧道:“放下吧,回房去,今晚不準吃飯。”

小傢伙放下凳子後,憋着嘴,給朱栩三人行了禮,這才轉身向自己房間走去。

這一舉一動都賣足了乖,裝足了可憐。

‘這丫頭不得了啊……’朱栩心裡感嘆,默默的同情皇嫂。

李解語一直靜靜的看着,很疑惑,依照張太后的涵養,怎麼會教出這樣一個公主?

她不由得轉頭看向朱栩,永寧,倒是很有皇帝的影子呢?

朱栩彷彿感覺到了李解語目光裡的寒意,咳嗽一聲,繼續吃飯。他那些書跟李贄的一樣,已經藏起來了。

朱栩在慈寧宮吃飯,住在一處偏宮裡的布木布泰,海蘭珠同樣在悄悄商議。

海蘭珠已經換了衣服,放下了髮髻,眉目含情,俏臉如水,越發的嫵媚撩人。

布木布泰是理智的冷美人,坐在牀沿上,蹙着眉頭,輕聲道:“姐姐,明朝皇帝不見我們,無非兩個理由,一個是下馬威,一個就是他們出事了,從這宮裡的氣氛來看,怕是他們出事了。”

海蘭珠對這些不太感興趣,倒是對明朝繁華,乾淨的街道,來往的人羣,琳琅滿目的商品,巍峨的宮殿等等十分喜歡,聽着妹妹的話,她清風拂柳的一笑,道:“妹妹,我們只是傳話的,還是不要想太多……”

布木布泰看了眼海蘭珠,心裡輕嘆。雖然海蘭珠是被強行塞進來的,可看來她能離開科爾沁應當也是極其開心的。

海蘭珠打量着這間房,心裡不禁在想,若是她能一直住在這裡,哪怕不回去都願意。

等了一會兒,她見布木布泰蹙眉不說話,總算醒轉過來,輕聲道:“聽說你們大汗在明人的京城安排了人,如果你苦惱的話,要不要去見一見,打聽一下情況?”

布木布泰臉色微變,連忙捂住海蘭珠的嘴,四處小心的看了看,而後低聲道:“姐姐,這件事不要跟任何人講!”

海蘭珠眨了眨眼,輕輕點頭。

布木布泰放下手,思索着道:“明天再看看,明朝皇帝沒有理由不見我們的,最多明天。”

海蘭珠對這個妹妹向來信服,輕輕點頭。

京城的百官,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

每一個衙門都忙的不可開交,一層催促着一層,層層壓力,無休無止。

其中,督政院是最忙的,涉及着修訂,完善大明律,制定各個衙門的規章制度,還有地方巡撫,總督等的職權章程,繁雜不堪,每一個細節都要照顧到,一百多人依舊感覺人手不夠,加班加點還是累的夠嗆。

廷議一推再推,各省的巡撫,以戰區劃分的小組同樣忙碌不止,焦急難耐,地方上不停的傳信要求儘快回去,政務堆積如山,拖延了太久。

第二天,朱栩去看望傅昌宗回宮,坐在御書房內,看着司禮監整理好的一道道奏本簡略。

士紳的反對聲越來越大,朝廷內部也出現了不同聲音,有兩個侍郎公然表達了‘望朝廷三思’的想法,雖然很快又收回,可這如同開了一個缺口,越來越多的在朝官吏開始說話,表達了反對的想法。

朝廷只是對高層官員實行了禁令,其他官吏都沒有阻止,這如同洪水決堤一般,越來越多,滿京城的都是反對這一條的。不管是已經算士紳的,還是有可能成爲士族的,都在大力反對,聲音震京城。

朱栩翻着翻着就懶得翻了,將這些都扔到一邊,拿起各地的奏本來看。

各地的奏本都離不開兩件事:‘災情’,‘民亂’,衍生而出的就是賑災與彈壓。

災情這些,朱栩大部分都甩給了內閣,他只是泛泛的看着,偶爾做個批擬。

突然間,朱栩雙眼一眯,盯着手裡的奏本,面露凝色。

這是秦良玉的奏本,言稱在陝.西的流寇出現異同。

本來只是步卒,見了官兵就會跑的流寇,現在居然出現了小股騎兵,並且是兩匹馬,長距離的襲擾,戰術的運用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不再是瘋涌而來,崩潰如山倒的烏合之衆,顯然匪寇裡有了被重用的人才。

且白蓮教也進入陝.西,有再次作亂的徵兆。

朱栩默默的嘆了口氣,高迎祥投降的匪首除了被殺的都被他發配去了雲.南,現在該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冒頭的時候了。

這兩人不同於起初的匪寇,他們一心想着糧食,李自成他們,都有些佔山爲王的意思了。

另外秦良玉還寫明,有幾個‘天王’出現,勢力擴張的很快,被彈壓下去後又滅而不死,官軍這邊消滅了這一波,沒多久那一邊又冒出一波,有燎原之勢。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朱栩神色動了動,只能說出這麼一句來。

明末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起義軍,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本質是都是匪寇,並沒有達濟天下的心胸與能力。從他們的一路經過都可以看出,雖然他們後期轉變爲要推翻大明,‘不納糧’,可並沒有真正,可行的綱領,不過是一些欺騙性,煽動性的言論。

李自成到了北.京,絲毫沒有新天子的氣象,更像是一個大土匪進了城,肆意的發泄着情緒,瘋狂的屠戮,搶劫,沒有任何的安撫人心的動作,新天子該做的事情他是一樣都沒做!

最可怕的是,欺男霸女的還將準備投降他的吳三桂硬生生的推給了滿清!

在朱栩看來,中國並不是亡在滿清手裡,元兇是這幫流寇!

若是李自成能有朱元璋的胸懷,接納了吳三桂,外據韃靼,內平亂象,小冰川已經基本過去,民生會很快恢復,齊心協力,再造一個華夏也不是難事!

可惜,李自成並不是朱元璋,他沒有那個胸懷氣度!

朱栩默默搖頭,西南已經有四十萬大軍,移出來的會越來越多,相信控制力將更強,無需太過擔憂。

朱栩又給西南賑災加了一百萬兩,將奏本遞給劉時敏,讓他優先發出去。

一個內監從大門進來,道“啓奏皇上,建奴使者布木布泰,科爾沁特使海蘭珠求見。”

朱栩一怔,他都將這兩人給忘了,旋即擺了擺手道:“嗯,朕知道了,暫且不見。”

邊上的曹化淳側過身,道:“皇上,昨天就沒見,今天再不見,有些悖於禮節。”

朱栩笑了笑,道:“在國家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虛的。”

曹化淳眉頭皺了皺,皇帝的話總是這麼簡單粗暴,不好反駁。

內監應了一聲,退了出去。

曹化淳剛要退下,一個內監從側門進來,在他耳邊低語了一句,曹化淳神色不變的揮退他,轉向朱栩道“皇上,張我續張閣老……沒了。”

朱栩眉頭一擡,俄而微微點頭,雖說歷史上的張我續有些不堪,在這裡他倒是做了些事情的,算是他的老人,不能苛待。

朱栩沉吟了會兒,道“傳旨給內閣,加封,諡號規格都高一點,再給張家一些賞賜,告訴張家人,喪禮朕會親自祭奠。”

“遵旨。”曹化淳道。

張我續扺掌禮部多年,還是有些清望的,他突然病逝,在京城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震動。

這點震動並沒有影響到陳奇瑜,他雙眼大睜的看着面前的府丞陳所聞。

陳所聞面色緊難,低着頭,一臉的羞慚。

他剛纔的話還在陳奇瑜腦海裡迴響:‘大人,下官聯絡了數十個鄉紳,得銀……八百兩!’

“八百兩……”

陳奇瑜嘴角抽了抽,這讓他如何說話。

戶部當時可是收到了百萬兩,他好歹是順天府府尹,順天巡撫,這幫人,居然一千兩都不給他!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353章 廝殺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21章 衝突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八百章 ‘判決’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1258章 絕無僅有的威勢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1415章 如山,如濤的壓力第1247章 弔詭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1365章 勾結第1177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飯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九百四十一章 聯想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1131章 粉墨登場之前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1380章 壓力如山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1242章 大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六百七十二章 發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1242章 大生意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1404章 遠交近攻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1140章 開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1348章 圍獵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1198章 節點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