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

武成閣內,不止朱栩沉着臉,朱由檢,楊漣等人的臉色也不大好看。

督政院這麼大規模的行動,抓了二十多個大小官吏,而且重申了朝廷的關於官員操守法度,這引起了整個京城官吏的震動與不安。

不管清流怎麼標榜‘正人’,也不論東林黨如何痛恨‘邪黨’,一心的想要驅邪用正。可腐朽,無人過問的朝廷法度,早已經形同虛設,沒有人再去遵守。更何況,不知何時起,狎妓成了一種風潮,乃是文人墨客的必須選項!

是以,整個大明朝廷,找不出幾個沒有狎妓經歷的,真要處置,那將牽連所有官吏。

楊漣作爲左都御史乃本職所在,可他現在在意的不是這些,沉着臉擡手道:“皇上,督政院所爲已引起整個京城,甚至整個大明官吏惶恐,臣請皇上罷黜督政院,安撫官吏之心。”

朱由檢沒有說話,他也萬分擔憂,昨日不知道多少官員求見,言辭激烈,簡直要將平王掛上‘奸佞’的頭銜了。

朱栩不急不緩,坐在不動。

平王看了朱栩一眼,看向楊漣道:“楊大人這是何意,本王秉公執法,可有錯?爲何要罷黜我督政院?”

楊漣看向平王,臉上還是那副別人欠錢不還的苦大仇深表情,語氣有些激切的道:“王爺難道不知道,督政院單昨日就抓了二十多大大小小官員,罪名僅僅是‘狎妓,宿娼’,這已經引起了六部九卿所有官員的不安,若是再這樣繼續下去,怕是無人再有心做事了。”

平王神色怔了,彷彿辯不過楊漣,擡手向信王道:“王爺,我可有做錯什麼?督政院可有冤枉了誰?哪條律例用的不對?”

朱由檢神色動了動,心裡也分外糾結。

按理說,平王確實做的沒錯,嚴格依照大明律法行事,不曾逾矩,可官員狎妓,宿娼早已經風靡天下,滿大明的官員都有涉及,豈可輕動?

且狎妓又不是什麼大事情,太祖不是還在秦淮河畔建了‘花月春風十四樓’?

朱由檢瞥了眼朱栩,沒有說話。

楊漣見信王不理會平王,再次擡手向朱栩道:“皇上,現在京城人心浮動,官吏戰戰兢兢,無人再用心爲政,還請皇上下明旨,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朱栩還沒有動,平王身後的靖王朱履祜悄悄走出一步,擡手向楊漣道:“楊大人,都察院,關於管理狎妓,宿娼是如何規定的?”

楊漣瞥了眼晉王,繼續看着朱栩道:“皇上……”

楊漣剛一開口,朱履祜就大聲道:“文武官員,狎妓宿娼,罪亞殺人一等,輕者杖打,戴枷示衆,重者遣戍,罷職不敘,雖遇赦,終身弗敘!”

這句話一出,滿堂皆驚。

裡面的每一個懲處都非同小可,尤其是最後的那幾個字‘雖遇赦,終身弗敘’,也就是說,被處置的官員,永不敘用!

這對十年寒窗苦讀,做官多年的官吏來說,比殺頭還要可怕!

楊漣被這幾個字也敲的有些語塞,還在擡手看着朱栩,完全忘記了剛纔要說什麼。

朱由檢心裡也異常驚恐,若真照此施行,天下都將大亂!

他擡手看向朱栩,肅色道:“皇上,臣認爲文武百官需持正守心,遵守朝廷法度,只是所涉太廣,臣請慎行,緩行。”

朱栩這才點頭,讚賞的道:“皇兄這話說的在理。”

楊漣卻覺得根本不在理,不管慎行還是緩行,那都是要行的,要是朝廷慢慢鋪開,那受損最大的,就是他們東林人!

他們大多出身江南,那煙花之地,盛行兩百年,有幾個沒有狎妓,宿娼?難不成都要罷官不敘?

他臉色變了又變,看着朱栩又一次的沉聲道“皇上,不論是狎妓還是宿娼,都是小德有虧,大德無損,文武百官都是一心爲國,只因爲這樣就罷黜永不敘用,實在太過苛刻,不但天下臣民不服,也有損皇上仁德,有礙朝廷寬容……”

不容楊漣說完,靖王朱履祜再次冷哼一聲,打斷了他的話,冷冷的盯着他道:“楊大人,你的意思,就是要朝廷縱容了?那要朝廷法度有何用?要你們都察院做什麼?”

楊漣早就心裡急切如火,聞言也神色難看的轉向他道:“靖王,祖制,藩王宗親不得爲政,莫非王爺連祖制也不尊了?”

朱履祜餘光看了眼朱栩,旋即冷笑一聲,道:“楊大人此話誅心!本王是督政院的副督正,有權督查政務,也更有權守護我大明朝廷法度,楊大人避而不答,莫非你是要替那些人求情,還是作保?”

楊漣身體筆直,蔚然如山,沉聲道:“本官行的端坐得正,一腔熱血報國,豈有私心!都察院鏟奸除惡,不曾有半點懈怠!”

“可笑!”靖王針鋒相對,語氣果斷凌厲,道:“你們都察院派出京的那三路人,已經過去大半年,有何功績?每當你們的人一走,無不有大案疊出,山/東,河/南,江/蘇……你們還不如東廠!京外不說,這些年,都察院查處了多少官員狎妓,宿娼之事,可有我督政院昨天一日多?你們都察院是守衛我大明法度,還是守護那些貪官污吏!本王說錯了嗎?要你們都察院有何用處!”

楊漣被朱履祜一系列質問氣的臉色漲紅,頭上青筋跳動,寒聲道:“王爺慎言,縱然有官吏狎妓,宿娼,那也只是小德有虧,何來貪官污吏……”

朱履祜語氣如刀,嗆聲道:“不是嗎?那萃芳樓一夜要一兩銀子起,一個正六品官員月俸不過十石,你告訴本王,他們一個月去青樓十七八次,這些銀子從何而來?一個七品小吏的府邸比本王的王府還要大,從哪來的?那些古董字畫,每一個都價值幾百兩,那成羣的丫鬟僕人,每個月沒有月錢嗎?小妾是一房又一房,是不需要花銷嗎?”

在這個時候,民間的糧價基本上維持在一石一兩銀子以下浮動。也就是說,一個正六品的官員,月俸不過十兩!

楊漣臉色驟變,嘴角哆嗦,說不出話來。他不缺銀子,也自認爲持身很正,可不代表他不知道那些拿不到檯面上講的事。

大明朝廷上下早已經腐朽不堪,處處都是銀子開道,儘管他是左都御史,也需要大量的銀子,那些早已司空見慣的事他也接受了不少。

比如當初汪文言行賄內廷救熊廷弼,銀子他也有出,四萬兩,可不是他們幾人那點俸祿十年二十年可以積攢下來的!

作爲御史,他不怕別人與他爭辯,若論大道理,他不懼怕任何人。可糾纏這些‘小節’,別說他,哪怕是整個東林黨都沒有辦法,他們都有涉及,確實違反了朝廷法度!

朱栩在一旁看着,神色不動,嘴角的笑意若有若無。

朱由檢在一旁聽得不停皺眉,本來他還沒有在意,可聽着靖王的話,細細一算,讓他心裡震驚無比。

這樣的花銷,一個月沒有百兩銀子是做不到的!

難不成,整個大明官員都是貪官污吏不成?

朱履祜看着楊漣變幻莫測的臉,追擊道“楊大人,你認爲我督政院只是查處官員狎妓、宿娼?之所加以重處,那是因爲狎妓,宿娼的背後,是貪污橫行,是官吏的**無操守,是整個大明吏治的腐爛,這纔是我督政院要整治的事!你身爲都察院左都御史,連這點都看不穿?”

楊漣臉色難看,眼神閃爍個不停。

他怎麼會看不穿,他是下意識的反對,哪怕現在在他看來,督政院這麼做還是太過,不能引起天下官吏的不安,要安撫他們,這樣才能團結一心,用心國事,整肅天下,中興大明!

楊漣壓着心裡的不舒服,臉上的難看,對着朱栩擡手道“皇上,不管靖王怎麼說,此舉已經引起京城百官恐懼,若是長此以往,恐沒有官吏再有心爲朝廷做事,各部衙門都會癱瘓,臣請皇上明旨安撫,責令督政院停止巡視順/天。”

平王抱着肚子,看着楊漣,他胖胖的上看不出什麼,卻對楊漣的話心知肚明。

要是朱栩的明旨一,今後就再也不能查這些事了,意味着皇帝‘低頭認錯’,標誌着這場整肅吏治徹底失敗,再無重來之日。

這也是楊漣的目的,他要護住整個東林黨!

朱栩淡淡的擡頭,看了眼靖王朱履祜。

朱履祜會意,擡手向朱栩,朱由檢道:“皇上,王爺,楊大人實在是胡攪蠻纏,致我大明法度於無物,都察院近年來,毫無功績,反而成了貪官污吏的遮擋,臣建議裁撤都察院,重新整頓,併入我督政院!”

楊漣與朱由檢幾乎同時大變臉色,吃驚的看着靖王。

楊漣的吃驚是因爲朱履祜的大膽,居然要裁撤都察院!

朱由檢的心驚,是到了這一刻他才醒悟過來,這纔是朱栩的目的——他要裁撤都察院!

朱由檢頭上冒出細細冷汗,徹底的想通了,以朱栩向來謹慎,謀萬全的性格,不可能真的讓京城百官惴惴不安,無心用事,他不過是要藉此裁撤與督政院權責高度重疊的都察院!

楊漣臉色驚變,睜大雙眼,瞪着朱栩道:“皇上,臣反對!都察院乃太祖親立,都察六部,巡視天下百官,是朝廷最重要的衙門,決不能裁撤!”

朱栩看了好一會兒的戲,這纔開聲:“楊師,你的都察院實在是讓朕失望,這樣吧,這件事交給文昭閣來處理。另外,召回所有在外的御史,全數回京,督政院準備立案,要對他們進行詳細甄別!”

楊漣聽着朱栩將這件事交給信王,心裡也暗鬆一口氣,若是皇帝抓着這個把柄不放,他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可朱由檢聽着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是朱栩早就準備好的,最後卻將這個決定權給他,分明是要背裁撤都察院的黑鍋!

可不等他想到話來推脫,朱栩已經起身快步離開武成閣了。

楊漣也沉着臉告罪一聲,快步離開了武成閣。都察院是他們東林最後的大本營,不能再失去了,他要想辦法保住。

朱由檢深深的看了眼靖王,也轉身迴文昭閣。楊漣要保住,他也需要冷靜的思考,妥善處理這件事。

待兩人都走了,平王看了眼靖王,搖搖晃晃的也轉身,同時道:“這督政院今後是沒法太平了,我管不了了……”

靖王悄悄吐了口氣,雙眼望着平王的背影,跳動着熾熱的火焰,直到他背影消失,才輕聲自語:“你只想做什麼也不管的風/流王爺,我不想……”

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1290章 體罰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忠賢的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交鋒第五百五十七章 鑄幣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247章 弔詭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九百八十四章 複雜紛擾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七百四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六更~)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1242章 大生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江南動刀兵第五百五十八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1538章年願望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九十二章 惠民商會(求收藏~突破~~)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八百零零二章 內閣強勢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1315章 狂風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零八章 軍政佈局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京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