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

對於鄭芝龍,朱栩可是給予了厚望,當即下旨給熊文燦,着他招安,同時選擇資質好的下層軍官,選送入京,進入皇家軍院培養。

而關於信王妃,張太后與劉太妃都十分高興,後宮裡都在商量着是男是女,取什麼名字了。

河/南那邊的隨着朝廷決意遷移布政司治所,本來一潭死水的開/封也終於活了起來。

晉王在洛/陽算是根深蒂固,趙晗從京城調集了大量的官員,迅的架構巡撫衙門。

開/封的一干官員,從上到下都忙着兩件事,一件是彈劾信/王,晉/王等,另一邊在開/封與洛/陽來回穿梭。

山/西的情形倒是更好一些,靖王,張瑞圖,馬世龍,外加曹文詔,還有東廠早已經滲透的七七八八,處理起來是乾脆利落,近乎是秋風掃落葉,體制改革比河/南還要快。

年關在即,任誰也沒有心思在這個時候搞出事來,若是搞出來,就會承受最嚴厲的代價。

朱栩本來準備清丈山/東田畝,最後被畢自嚴攔住了,言稱‘大事耐躁’,讓他靜下心,不要操之過急,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又有誰知道,一堆堆的大事壓在朱栩心頭,時不他待。

不過,朱栩還是耐住了,山/東剛剛改制完,再去觸碰這種敏感的區域,不利於穩定。

崇禎元年,十二月十八。

朱栩踏雪尋梅,在御花園慢慢的逛着,腳步深淺不一,出吱呀吱呀的聲音。

在他身後,除了曹化淳,曹變蛟等人,還有四個人。王家的表哥、從山/西回來的王文勝,皇家軍院的教員王滄海,樊一蘅推薦進京,參加過武舉試的彭明揚,還有一個就是跟着趙率教回京的蔡孝。

這四個人,都是朱栩看重和想培養的人,其中以王文勝軍階最高。

朱栩望着眼前開的燦爛,傲雪的寒梅,笑着道:“表哥,山/西的事情,做的不錯,王老夫人前些日子進宮,可沒少在朕面前說你的好話。”

王文勝心裡頗爲忐忑,眼前的小表弟可不是讓他隨意攀附的,想着這麼久,他還第二次見,神色不變,躬身道:“回皇上,祖母只是催臣回京成親,別無他想。”

朱栩回頭看了他一眼,笑了笑,看向王滄海道:“軍院那邊的博士,教授都誇讚你,說你放在軍院着實有些可惜。”

王滄海倒是很激動,雙眼大睜的道:“皇上,他們……過譽了。”

他是靠自己出生的武人,沒有什麼學識,這樣一本正經的說話,實在有些爲難他了。

朱栩看向彭明揚,點點頭,道“樊一蘅對你很是讚譽,你那日上馬射箭也不錯,朕看好你。”

彭明揚濃眉大眼,一副無動於衷模樣道“是。”

朱栩聽着這個‘是’眨了眨眼,微微一笑轉向最後一個蔡孝,道“你在軍器局基地表現不錯,朕向孫侍郎要你,可是沒有少費口舌,嗯,倒也沒有讓丟人。”

這個蔡孝倒是那種小事糊塗大事精明的人,人高馬大,一身的軍人氣息,聽着朱栩的話,憨憨一笑道:“是孫侍郎錯愛,臣沒有那麼好。”

這話讓朱栩聽着真的笑了起來,打量了幾人一眼,走到不遠處的亭子裡,在石凳上坐下,喝了口熱茶,看着四人道:“朕給你們個機會,想去哪一處?哪一軍?”

王文勝瞥了眼身邊的幾人,擡手道:“皇上,臣想去新軍。”

所謂的新軍,就是秦良玉從北方四鎮整肅出來的兵馬,目前沒有軍號,統稱爲新軍。

朱栩打量着他,似笑非笑的道:“王老夫人可等着抱重孫,表哥這麼做,怕是家裡難以交待吧?”

王文勝神情也有些尷尬,低着頭道“臣……會請老祖準允。”

朱栩點點頭,看向王滄海三人,道:“你們三人呢?”

王滄海,彭明揚有些忐忑,沒有說話,蔡孝大聲道:“皇上,臣也想去新軍。”

王滄海與彭明揚也連忙跟着道:“臣也是。”

朱栩打量着四人,倒也暗合他心思,站起來道:“那好,朕成全你們。王文勝,朕命你獨領一營,三千人。蔡孝你們三人各領一千人,歸屬王文勝獨立營,兵卒,你們去找秦良玉,挑最好的!”

四人大喜,這可比在秦良玉軍中好多了,大喜道“謝皇上!”

遼東都司,鎮/江府。

碩大的氣球下的大籃子內,張盤拿着單眼望遠鏡,遙望着沈/陽方向。

他邊上站着副將,神色凝重道:“大人,建奴異常已經數日了,你說,會不會是在打我們的主意?”

後金在錦/州,寧/遠慘敗,短時內,不可能再敢南下,蒙/古那邊察哈/爾部也被打殘,建奴要是異動,唯一能動的,也只有他們東江鎮了。

張盤眉頭緊擰,還在四處觀察,道:“現在寒冬臘月,建奴也無利可圖,按理說不應當……”

副將遙望着北方,遲疑着道:“大人,還是謹慎一些,奏報給總兵大人,然後上奏給朝廷處置吧。”

張盤方向望遠鏡,沉吟一聲,道:“走,回皮/島。”

沒多久,皮島的奏本就從海上出,經天/津衛,傳向京城。

沈/陽皇宮內。

黃太吉,阿敏,濟爾哈朗,多爾袞,佟養真等人齊聚一堂,有着一股煙火氣在翻涌。

阿敏站在黃太吉面前,就差指着他鼻子了,大叫道:“多爾袞的進軍之法有何不妥?一旦過了喜峰/口,我大軍便能直搗南蠻子的京畿,想要什麼沒有!”

濟爾哈朗,碩託等人都沉着臉沒有說話,後金的格局現在變的越來越奇怪,阿敏氣勢囂張,黃太吉步步退讓,倒是讓他們夾雜在中間的人分外難受。

多爾袞面無表情,有了黃太吉的暗中支持,他的勢力在飛增長,與多鐸兄弟兩人,已經掌握了兩旗,更是要與科爾/沁聯姻,內外勢力都在悄然擴張。

佟養真也沉着臉,面露忐忑。

黃太吉沒有理會阿敏,轉頭看向佟養真,淡淡道:“大炮的事情怎麼樣了?”

佟養真連忙道:“大汗,從察哈/爾得到的大炮,您也看到了,根本就是南朝故意坑林/丹汗的,試了幾次便炸開。我讓漢人工匠試着仿製,也多半爆炸,難以成型,所以,奴才認爲,想要鑄造與南朝一樣的大炮,還得從南朝找到熟練的工匠才行……”

黃太吉眉頭皺起,冷聲道:“本汗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明年三月之前,務必鑄造出大炮,本汗要炸平錦/州與寧/遠!”

不等佟養真開口,阿敏就怒聲大吼道:“爲什麼,喜峰/口那麼好的機會,爲什麼不直接繞過山海/關,打下南蠻子的京師!”

黃太吉強耐着性子,瞥了眼多爾袞,漠然道:“多爾袞,這是你的想法?”

多爾袞站起來,面無表情的道:“大汗,不是。”

阿敏猛的轉向多爾袞,雙目怒睜,臉色猙獰,咆哮道“這不是你的想法嗎?不是你在府裡與多鐸密談的嗎?”

阿敏話音一落,濟爾哈朗等人都眉頭一皺。這阿敏也真是愚蠢,在別人府邸放人,居然正大光明的說出來。

多爾袞眉頭皺了皺,硬着脖子道:“沒有。”

“你……”阿敏大恨,胸口劇烈起伏,猛然又轉向黃太吉,沉聲喝道:“爲什麼不能?這個是南蠻子自己自毀長城,你爲什麼不打?”

黃太吉還不能動阿敏,阿敏手裡握着三旗,還是排名在他前面的貝勒,與他輪流理政,遇到事,他還得退讓才行。

斟酌着話,黃太吉看着他道:“明朝已非往日,不會出現這麼大的紕漏,應當是一個陷阱,我大金元氣未復,不能冒險。”

阿敏手一揮手,差點打到黃太吉的鼻子,冷笑道:“你就是被南蠻子打怕了,這麼好的機會都不敢打,你不打,我打!”

黃太吉一見,頓時站起來大聲道“慢着!”

阿敏看着黃太吉,一臉的譏諷,一副他要獨自攻打喜峰/口模樣。

黃太吉心裡恨意沸騰,眼神殺意一閃,沉色道:“我們之前說好,凡是需經我們幾人商議而行,任何人妄來,都將剝奪軍權,沒收莊園,奴僕!”

阿敏一見黃太吉拿這個壓他,臉龐狠狠一抽,轉頭看向多爾袞,濟爾哈朗等人,這些人都與他不合,根本不會聽他的。

阿敏氣的要狂,氣的大叫連連,甚至拔出了刀,最後衝着黃太吉道“好好好,既然你不肯兵,那你兵的時候,休怪我不答應!”

說完,甩手就走。

黃太吉望着他的背影,臉色陰沉,對於阿敏,他是越來越難以忍受了。

不過,他最是擅長隱忍,轉瞬就微笑的對着濟爾哈朗等人道:“今天就罷了,阿敏本汗會去勸說,你們各忙各的吧。”

衆人對視一眼,站起來道“是。”

待衆人走後,黃太吉看着空曠曠的大殿,神色變幻。

自從上次錦/州返回,他就覺得越來越孤單,身邊沒有一個能幫得上他的,想說句真話,也要掂量再三。他也想重新選拔漢官,可阿敏堅決反對,讓他不能成行。

“哎。”黃太吉輕嘆一聲,望着南方,他心底有着強烈的渴望,想要立刻踏平錦/州,踏平寧/遠,踏平山海/關,可理智告訴他,還不夠,他需要穩定金國,慢慢恢復壯大。

至於那喜峰/口,他一眼就看穿了,那是個顯而易見的陷阱!

大明京師,本以爲能夠安穩過個好年的朱栩,坐在御書房的龍椅上,臉上一片感慨。

他不惹事,不代表別人不惹他。

就在一天前,寧夏鎮八百里告急,蒙/古插/漢/部糾結蒙/古各部近四萬人,兵犯寧/夏,似要乘機劫掠一番。

曹化淳站在邊上,道:“皇上,現在邊關各處的貿易都停了,建奴,蒙/古沒有糧食,食鹽,棉衣,加上今年太冷,這個,應該是意料之中的。”

朱栩嘿笑一聲,哪裡有什麼能都料敵於先,好在寧/夏鎮是經過孫承宗整頓過的,又有四/川六萬精兵就近策應,應該不會有大事。

沉思一陣,朱栩還是道:“傳旨給秦民屏,命他暫時統領西南諸省兵馬,策應西南各鎮,必要時可行專斷之權!”

曹化淳知道朱栩對秦良玉一家的重視與信任,擡手道“遵旨。”

與此同時,京城京外,忽然掀起了彈劾魏忠賢的風波。

原因是張瑞圖,李精白,黃立極,吳淳夫,張我續,曹欽程,衛善等人上奏,言及魏忠賢在先帝時候的功勞以及受到的委屈,請續功,晉肅寧公,命各地刻碑以祭。

這個也就是當年生祠的減弱版本,自然顧忌的是朱栩。

不過,閹黨展現出來的力量,還是驚倒了一大片人。

禮部尚書,刑部侍郎,原南/京鎮守太監,三省巡撫,其中兩個還出自文昭閣,可以說,大明重要權力機構都有閹黨的人,而且都是位高權重!

何況,魏忠賢還掌握着吞併了錦衣衛的東廠!

這樣的勢力,着實讓信王朱由檢都驚出了一聲冷汗。

成千上百的奏本飛入通政使司,有的更是直接進入司禮監,更有的人親自闖入了御書房,當面直諫。

不過,這也只是朱栩的一個試探,或者說,給閹黨的一個鼓勵,擴張閹黨的力量。

景陽宮偏殿內,畢自嚴給朱栩上完課,並沒有走,看着朱栩坐在那收拾筆跡,走過來,躬身道:“皇上,這樣做,是否會尾大不掉?”

他是知道朱栩的打算的,想要用閹黨的力量來清丈天下田畝,戶籍,重分田畝。雖然他覺得有不妥,可也總比朝廷來承擔這份‘罪責’要好的多,只要控制得宜,將來拿魏忠賢的人頭消除人怨也未嘗不可,反正殺他十次也不過分。

朱栩自然還沒有提及‘官紳一體’的事,這件事,怕是畢自嚴都未必能接受。

朱栩收拾好紙張,站起來笑道:“無非就是一個東廠,先生不必在意。”

在外廷看來,東廠是懸在頭頂的利劍,在皇帝眼裡卻也不過是個工具。

畢自嚴心下了然,沒有繼續追問。

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1461章 皇家貿易集團更人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1389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七百一十七章 島津要決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382章 城破第1302章 畢自嚴真病了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兩百四十二章 貫徹皇帝的意志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七百四十一章 蔑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軍的捉迷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1328章 倭國難第1480章 最嚴酷的三年第1160章 殺氣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1136章 第一站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1247章 弔詭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準了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五百三十五章 侯方域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182章 陷阱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復社湮滅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1321章 衝突第1462章 海上移動堡壘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1197章 前夜第1204章 艱難的談判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三十七章 跟蹤(求推薦票,收藏~~)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