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

錦州城內。

趙率教等人站在城牆之上,望着大淩河方向升起的狼煙,神色凝重。

他身後站着監軍太監紀用,副將尤世威,祖大壽。

紀用地位然,他陰沉着臉道“趙總兵,賊酋進攻突然,從寧遠補充過來的大炮還沒有到,必須想辦法拖延時間,朝廷有嚴旨,紅夷大炮決不能有一星半點兒落入建奴手中!”

右屯,大小淩河堡都已經清空,四周百里也都堅壁清野,人馬齊聚在錦州。

尤世威也道:“大人,紀公公說的是,不說大炮丟失,若是以大炮攻城,就絕非是小事!”

祖大壽有些胖,面無表情沒有說話。

趙率教是有勇有謀之人,並不迂腐,沉吟一聲,道“公公,我們派人去建奴賬內議和,拖延時間,你看如何?”

紀用眉頭一皺,大明上下向來都是主戰,要是與建奴屈辱求和,只怕會被朝廷一干清流撕碎。

不過想到大炮,想到錦州的重要性,他咬了咬牙,道:“好,不過消息絕對不能走漏,若是讓朝廷知道,你我都死不足惜!”

趙率教深吸一口氣,道:“本將明白,祖大壽,你去選守備、千總一人,出城去建奴大營。”

祖大壽一抱拳,道“末將領命!”

金兵提前攻城的消息很快傳遍遼東,一片風聲鶴唳,本就緊繃的神經,越緊張。

從寧遠趕回山海關的孫承宗,不得不又折返回寧遠。

同樣,松山的曹文詔也不得不繼續留下,後金來勢洶洶,誰都不敢大意。

山海關內的朱栩,神色肅然。

黃太吉不同於他的父親努爾哈赤,極善變通,在遼東的策略一直都很靈活,尤其善圍點打援。

朱栩猛的站起,沉聲道“曹化淳,傳旨,即可去寧遠!”

不能繼續等了,去不了錦州,最起碼到寧遠。

熊廷弼等人知道消息,紛紛前來阻止,朱栩卻不等他們說話,道“不必多言,曹變蛟,即刻領兵,前往寧遠。”

熊廷弼等人見實在阻攔不了,也只能快馬加鞭的寫信給孫承宗,希望孫承宗能有辦法,勸說皇帝回山海關。

馬車內,搖搖晃晃的,朱栩坐在軟塌上,雙股間還是隱隱作痛。

除了曹變蛟的四千人,楊麟也領着三千人陪同護送。

朱栩捧着地圖,還是細細的看着,神色沉凝。

遼東的局勢很不好,拋開大小淩河堡,右屯,錦州就當其衝,後面是松山,杏山,大興堡,可一旦錦州被圍,其他地方也只能嚴陣以待,無法救援,否則就會被後金的騎兵逐個吃掉。

歷史上,黃太吉圍點打援運用到了極致,曾一口氣將大明遼東精銳吃了個乾淨!

這一次,後金的十五萬大軍,足以將前面四城徹底的圍住,然後等着寧遠,甚至是山海關的援兵。

“到底該怎麼辦?”朱栩眉頭擰的生疼,喃喃自語。

遼東廣闊,騎兵來去如風,大明的步卒根本不能出城野戰,一味的防守總不是辦法。

曹化淳坐在朱栩對面,他也不瞭解遼東的實際情況,總覺得朱栩的擔憂過甚,以至於親自跑過來,微微躬身,道:“皇上,有孫閣老,熊大人,曹都督等人在,大可安心。”

朱栩搖了搖頭,道:“你不懂,若是錦州還在,大明就佔據戰略主動,進可攻退可守。一旦被後金打到了山海關,大明就再無進攻之力,只能防守。那個時候,大明急劇萎靡,後金急劇膨脹,後果……會非常可怕!”

可怕到,後金會吞掉大明!

曹化淳不懂兵,也不明白戰略,見朱栩這麼說,也沒有辦法再勸,便道:“皇上,要不要找李小姐來給皇上換藥?”

朱栩想到李解語換藥的那場面,臉頰一熱,道:“先不說這個,朕讓你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曹化淳道“回皇上,都準備好了,之前奴婢已經派人交給熊大人了。”

朱栩點頭,道:“加快度,儘快趕到寧遠,黃太吉打了這麼久的心理戰,不會再給我們機會與時間了。”

曹化淳答應一聲,掀開簾子傳旨。

山海關內,熊廷弼與吳襄等山海關衆將,圍繞在一個大大的木籃子前。籃子站着一個人,手裡拿着一個圓筒。

籃子邊上兩三個小太監忙來忙去,一條條鐵鉤掛在籃子四周,更有一個奇怪的大斗篷慢慢撐起來。

吳襄看的疑惑不解,看向熊廷弼道“大人,這個是?”

熊廷弼也不解,道:“這個是曹公公留下的,先看看。”

吳襄點頭,也只得耐着性子看下去。

一切準備就緒,一個太監尖着嗓子喊道“點火。”

火把燃燒,那斗篷飛的鼓起,地上那個籃子也搖搖晃晃的騰空,慢慢的浮起。

吳襄看的怔了怔,忽然道:“大人,這是孔明燈?”

熊廷弼也盯着已經過他頭頂,越來越高的大籃子,道:“等着等着看。”

過了沒多久,那木籃子已經過了半米高,依舊在不斷上升,下面的幾個太監固定好繩索,慢慢的控制着大籃子的高度。

足足有數百米,幾個太監才鎖死繩索,三面固定好了大籃子。

這個時候,一個太監拿出兩個圓筒遞給熊廷弼與吳襄,頗爲恭敬的笑道:“兩位將軍退後幾步,用這個在眼前看。”

熊廷弼與吳襄莫名其妙,打量着小太監又對視幾眼,退後幾步,拿着圓筒擋在眼前,看向最上面的那個大籃子。

慢慢看去,兩人臉色就變了。

只見小小的圓筒裡,籃子裡的人影看的仔仔細細,纖毫畢現。

那裡面的太監也拿着圓筒觀看北方,過了一陣子放下圓筒,對着下面一陣揮舞旗幟。

熊廷弼與吳襄都久經軍旅,一眼就看明白了那旗語:皇上剛剛到了前屯!

前屯距離山海關,可是要幾十裡,哪怕是騎兵奔襲也要小半個時辰!

兩人放下圓筒,心裡都震驚異常,吳襄摸索着,看向熊廷弼道:“大人,這可比瞭望塔好太多了,建奴騎兵在幾十裡外我們都能看到,完全的料敵預先啊!”

熊廷弼心裡也激動異常,看向那太監道:“公公,這個還有嗎?其他地方能用嗎?”

那太監一笑,道:“熊大人多慮了,這件事自有皇上安排。”

熊廷弼一愣,連忙道:“那是那是,下官多言了。”

第1507 世界視角第一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看穿朱栩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八百七十四章 餐前娛樂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五百九十七章 是人是鬼第三十章 密辛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1409章 給孫傳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1206章 威脅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1442章 格局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決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敵國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稚嫩的想法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1394章 四面楚歌第九百一十九章 豪情萬丈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315章 狂風起第1406章 有故事的男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四百三十一章 鬧市見聞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