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海外建國?

八月的時候,朱栩抵達南直隸,在應天府接見陳奇瑜等一干大員,而後便行走於南直隸各處。

這裡是大明最爲斐翠之地,‘南京’之名不止是個名字。

南直隸巡撫陳奇瑜,清田小組副組長,南直隸參議秦政益等陪同着朱栩,正在秦淮河上泛舟。

秦淮河兩岸一如過去的亭臺樓閣,燈紅酒綠,若有若無的絲竹聲瀰漫在水面上,經久不消。

陳奇瑜沒有想到朱栩會來這裡,神色多少有些尷尬,還是解釋道:“皇上,從景正五年以來,秦淮河上的教坊就少了大半。臣去年想要關停這些教坊,最終還是留了一些。”

所謂的‘食色性也’,有這些教坊青樓給那些無所事事的人有個發泄之地,總比他們四處惹是生非的好。

這大概是陳奇瑜,甚至是整個大明管理層的想法。

青樓自古長存,自有其道理。

朱栩對這件事倒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不置可否的道:“關不關你們看着辦,不過一定要守法,要是有人賣老婆賣女兒進去,姦淫幼童,或者是逼良爲娼,殺人越貨之類的無惡不作,那就絕不能輕饒!現在沒人告狀到朕這裡,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狀紙來給朕添堵,朕就來爲難你們。”

陳奇瑜連忙躬身,道:“皇上放心,臣一定謹記聖諭,不敢懈怠!”

小舟搖搖晃晃,在水裡慢慢的遊走,朱栩身後的李香君將一杯茶遞給朱栩,又安靜的坐回去。

她這一次是藉着機會來尋親的,她十歲左右被朱栩帶入京,一晃就是近十年了。

朱栩接過茶杯,沒有喝,道:“南直隸是我大明最爲繁盛之地,牽動我大明根基,發展要清晰,目標要明確,應該有長遠的規劃。只知道當官,卻不知道如何發展,沒有目標,沒有計劃的人,不要也罷。朕看過你們上奏的計劃書,說實話,朕有些失望。”

說到這裡,朱栩頓下,喝了口茶。

陳奇瑜,秦政益神色一凜,躬身做認真聆聽狀。

朱栩抱着茶杯,看着不遠處旗幟飄飄的一處教坊,道:“第一,城市規模要擴大,要做好有更多城市人口的準備。第二,農業是根基,也是跳板,不要將人都鎖死在土地上,要流動起來。第三,要知道一個城市發展的優缺點在那裡,揚長補短,做大做強……”

陳奇瑜,秦政益認真的聽着,絲毫大意不敢有。皇帝不輕易開口說話,一說話就是題目,將來要考!

朱栩說了一陣,總結性的道:“目前農業改革如火如荼,將來會如何,我們都有一個預料。另一個就是海貿,海貿的發展隨着朝廷的‘四萬萬白銀計劃’,得到了迅猛提速,你們這些地方大員,不要光看着朝廷努力,自身也要跟上,做好目標,計劃。農業,商業的發展,離不開工業,包括絲綢,布匹等手工藝,也包括開礦,冶鐵等半重工業。朝廷會不斷頒佈政策,你們地方要跟上,執行,推動我大明社會的進步……咱們不能只盯着大明這巴掌大的地方,要有全局的眼光,世界那麼大,你們就不想出去走走看看?”

陳奇瑜躬身,肅色道:“陛下的話,臣都記在心裡。”

秦政益則不多言,他資格還不夠。

雖然他是政院系第一個進入省級高官序列,但在整個大明的官場,他依然是不起眼的‘小吏’。

同理可得,政院系雖然大舉入仕,在朝野掀起巨大波瀾,但依舊還在底層,還不夠到影響、左右朝局的地步。

朱栩彷彿沒有聽到陳奇瑜的話,忽然轉向李香君道:“永寧那丫頭幹什麼去了?這一天也沒見人影。”

李香君坐在朱栩不遠處,恬靜無聲,直到朱栩問話這才擡頭傾身,脆聲聲的道:“公主說想去貢院看看,一大早就去了。”

朱栩搖了搖頭,道:“這丫頭,一天一個想法,全是三分熱度。晚上你讓她跟朕與皇后吃飯,她要是不來,朕就揍她。”

這樣的對話在宮裡很正常,李香君很自然如常的應了聲。

倒是陳奇瑜與秦政益有些頭皮發緊,心裡揣度朱栩的話是否若有所指,在敲打他們。

朱栩又喝口茶,心情倒還不錯,道:“秦政益,說說蘇揚杭三府的事。”

秦政益立即躬身,語氣果斷利落,道:“回陛下,目前蘇揚杭三府的土地整合還在加速中,預期後年完成。水渠等水利設施也在加緊按計劃推進,預期後年完成。農具,耕牛,化肥,農藥等,已經設立以及招標了衆多商行,集中供應,力爭三年內推廣完成,以後無需朝廷再插手指揮。目前,蘇揚杭三府的戶籍工作進行了大半,預計總戶丁四百二十萬左右,缺額在三百萬左右,臣已經上書內閣,請求整合人口,補充蘇揚杭三府所缺。各級官吏,衙門已經基本就位,‘新政’的要求正在不斷深入推進……”

蘇揚杭三府之所以缺人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是土地開墾,土地數量增多。第二個是土地集中化被打破,利用率提高,分下去後會有很多的剩餘。第三,就是多種原因下的人口減少,造成地多人少。

當然,總體來說,大明的土地是遠遠足夠的,之所以百姓們活不下去,原因就是土地高度集中下的天災造成的減產,繼而士紳以及統治階層剝削依舊甚至日益加重,這種矛盾不可調和下,就是guān bī mín fǎn。

朱栩聽着秦政益的話,微微頜首。

秦政益出身是政院系的老三屆,這三屆是老官僚的延續,新官吏的過渡,有着一些老官僚的優缺點,也有着新官吏的開明之態。

朱栩對秦政益還是比較滿意的,他是實實在在的做了事情,‘蘇揚杭’三府的改革,朱栩也暗自點頭,整體框架以及落實,都有些超乎他的預料,做的非常好。

朱栩抱着茶杯,思索片刻,道:“蘇揚杭三府只是實驗,等你們走出一條熟悉,可行的路,那就不止是這三府,環太湖地區,都可以以此參照,推動我大明農業改革,實現富饒毀民的目標……”

聽到‘環太湖’三個字,秦政益雙眼猛的一亮,心頭狂跳,沉聲道:“臣遵旨。”

朱栩將茶杯遞給身後的李香君,看着兩岸的燈紅酒綠,道:“走。這是太祖欽設的十里教坊,陪朕去看看。”

陳奇瑜,秦政益臉色頓變,張口就想要阻止,卻沒有發出聲。

皇帝去青樓,這話傳出去不知道會是多大的笑話,引出怎樣的風波來。

但他們都清楚,眼前這位不是去尋歡作樂的,多半是真想看看,或者有其他的目的。

倒是李香君悄悄抿了抿嘴,當年在教坊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裡面也沒有熟人,但認真想想,總歸不是什麼好的回憶,因此不太情願再去。

朱栩等人穿着便服,讓李香君換了男裝,進了一家青樓。

在朱栩逛青樓的時候,皇后張筠接見了南直隸的一干命婦,喝茶聊天,閒談。

帝后同時蒞臨南直隸,對南直隸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榮幸,不知道多少人轉着腦筋,想要藉此機會飛天騰達。

因此,各種表達對‘新政’堅定決心的事情時有發生,彷彿已經成了南直隸所有人的共識。

包括皇后張筠接見這些命婦的時候,一些勳貴高官妻女張口閉口都是‘新政’以及‘新政’帶來的好處與變化。

張筠做了多年皇后,應付這些自然手到擒來,始終控制着話題節奏,並且不斷的往‘相夫教子’,‘持家有德’方面引導。

這些女人也是人精,盡全力配合張筠,表演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足足兩個多時辰,這場‘茶話會’纔算結束,張筠在人走後,揉着疼痛不已的太陽穴,輕輕吐了口氣。

這個時候,永寧從外面悄悄進來,看着疲憊的張筠,笑嘻嘻的道:“皇嬸,頭疼吧?”

愛屋及烏,張筠對這個小侄女也是寵愛的很,坐起來,笑着搖頭道:“你皇叔一大早就找你,偏你跑的沒影。”

永寧翻了個白眼,坐過來撒嬌道:“皇叔現在比皇嬸還無趣,沒有小時候好玩,纔不跟他去受累。”

張筠笑了聲,道:“那你跟我說說,你喜歡的那個人,這次有沒有跟你來。”

小丫頭摟着張筠,嘻嘻一笑道:“什麼喜歡的人,人家還是個孩子。”

張筠對她沒轍,也不想真的去查,弄巧成拙反而壞事,只得道:“行了,你母后,你皇叔爲你操碎心,你就氣他們吧。”

小丫頭撅了噘嘴,忽然道:“皇嬸,你聽說了嗎?有人要在海外建國。”

張筠本來微笑的神色頓變,扶正永寧,盯着她,肅色道:“你聽誰說的?”

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豈能容忍!

永寧自然也知道事情重大,卻以一種不知輕重,隨意的語氣道:“我在外面玩的時候,一羣商人說的,好像是誰在海外發現了一塊無主之地,以前那些東林黨,閹黨餘孽,似乎想要扶持誰做皇帝。”

張筠聽的直皺眉,認真看着永寧,一擡手,招來一個人,思索片刻又擺手,道:“陛下回來了,立即告訴本宮。”

張筠向來是一種‘可親’形象,極少說本宮,宮女神情微凝,立即應聲。

小永寧忽然間有些睡眼朦朧,搖搖晃晃,撒嬌幾聲,就要回去睡覺。

張筠被這件事煩着,自然沒心思搭理這丫頭,讓人送她回去。

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最難處境第1247章 弔詭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四百七十章 深入改革第1123章 中宮有喜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十五章 漿糊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1257章 威勢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一千零十五章 朱栩開的茶話會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三百一十四章 圍而不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八百二十六章 周應秋去職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八百五十四章 兩個原因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一百一十二章 移送刑部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262章 辯論第1533章 絕境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兩百八十八章 諸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1410章 驚雷第1219章 京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1232章 溫體仁的認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九百六十九章 洪武號第八百零零九章 目標靖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