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

‘景正新政’有三大改革核心,一個是行政體制改革,而是商業改革,三是田畝改革。可以說,其他的一系列改革都是圍繞這三項改革而來的,其中最重要的,無過於社稷根基的田畝改革了。

這也是其中艱難,進展最慢,阻力最大的改革事項。

聽着孫傳庭的問話,陳奇瑜這次親自開口,道:“回閣老,我們已經對全省的田畝數據進行了統合,對田畝所有人進行了逐一確認,丈量,登記等事宜已經在有序的展開,目前以松山府試點……”

孫傳庭放下茶杯,陳奇瑜的話戛然而止。

孫傳庭站起來,目光看着分兩排站立的南直隸三十多號高官,語氣難掩失望,道:“本官知道,皇上登基以來,改變極大,尤其是施政方面,你們有些難以適應。官威少了,官架子不能擺,吃喝嫖賭更是不能去,動輒就嚴懲,綱紀越發嚴明,罷官入獄不知凡幾,這如同有把劍懸在你們頭頂……你們有顧慮,有不安,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換個說法,你們位高權重,權力滔天,走路都威風八面,極少有人敢養望,光宗耀祖,福及家族,光芒一地……這是大明人人嚮往,盼望,做夢都想得到的,幾十年寒窗都未必換的來的!擁有了這些,難道就是爲了享受,爲了一身光芒?就不能俯下身,看看以前與你們一樣的那些人?那些生活的更不好的人?就不能想想以前的不好,努力去做些改變?”

孫傳庭的話頗有些極度失望後的語重心長,看着一羣人,是循循善誘。

陳奇瑜等人面色發緊,不知道該有什麼表情。

孫傳庭揹着手,繼續道:“皇上說,‘爲官者爲民’,這句話,我反覆的思考了很久,發覺很不一般,這個點,到底是在‘爲’上,還是在‘官’或者‘民’上,我與畢閣老等討論了好些年,還是沒有參透。但有點很確信,那就是‘爲官者’當有謙卑的心,務實的意。不要認爲爲百姓做事就是丟人,有失官體,有損威信,真心爲民就不會在意這些!”

陳奇瑜等人躬着身,聆聽上訓,不敢反駁。

孫傳庭看着一個個人,語氣中終於有了火氣,道:“這一趟來,我看到了很多,最重要的,還是人浮於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願意做,不肯做,瀆職,懶政,就想坐在衙門裡作威作福,對於外面發生的一切,視若無睹,對於上面的壓力,能抗就抗,能躲就躲,就是不肯做事!伸一伸手的事情,非要三令五申,非要逼不得已才肯去做!這個,也是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打斷你們的懶筋!本官這次告訴你們一句話,也是皇上讓本官轉達的:居安思危方可安身,逸豫則會亡身!你們都好好體悟,反省自身。本官再奉送你們一句:改革勢在必行,不換思想就換人,沒有不好做的官,只有不會做事的人,你們要麼完成內閣的既定目標,要麼就趁早走人,呂宋,舊港,綏海三省都知道吧?哪裡缺的是人!”

孫傳庭字字如刀,殺氣騰騰。

整個大廳更加安靜了,這種安靜不同於他們之前的忐忑不安,而是一種慌亂,恐懼,不知所措。

那些心懷叵測的人,此刻冷汗涔涔,他們本以爲讓孫傳庭看到‘民間’的反對力量與現實,就能讓孫傳庭有所遲疑,不會逼迫過甚。

卻沒有想到,孫傳庭壓根不理會,氣勢洶洶的將底線擺了出來。

陳奇瑜眉頭擰在一起,神色凝重。

他必須承認,孫傳庭說的是對的,他們習慣了很多事情,不管朝廷多大的壓力,都是無動於衷,在各種現實情況下找到推脫的理由,然後再無半分改變的心態。

但是,想要改變,真的是太難了,明明高高在上俯視一切,誰還願意去地裡拿鋤頭?

鄭友元一樣心頭沉重,但想的卻是不同。

孫傳庭真的與畢閣老完全不一樣,畢閣老知道和光同塵,知道穩固大局,但孫傳庭不會,他銳利的像一把劍,鋒芒畢露,殺氣騰騰。

南直隸,不會出亂子吧?

商業改革觸動的利益極大,物價局,執法局以及各種新法規,監查機制的xiàn zhì,尤其是稅務一塊,本來能逃的稅,爲什麼現在要交?

人口普查,這件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哪裡那麼容易登記,別說大戶人家的藏匿,就是小戶之家也不願意多報人頭,畢竟那都是稅!

再說田畝,這幾乎是全民反對的改革,碰一下都是huǒ yào桶,很快還要大規模的去改革,可以想見,南直隸要天翻地覆了。

其他人的心思就更復雜了,低着頭,冷汗涔涔下眼神閃爍不斷。

所謂的先禮後兵,孫傳庭語重心長講了這麼多,終於亮出刀鋒,道:“這一趟,我該看的不該看的,你們都給我看了,明年我還會再來,到時候,本官不會只是站在這裡說話,應天府的大牢我已經讓他們擴大了三倍,足夠將南直隸所有的官員送進去!”

只是最直接,了當的通牒了,將刀架在了這些人的脖子上。

陳奇瑜做爲南直隸巡撫,面色肅容,擡起手,道:“下官會立即着手對南直隸上下官員進行調整,建立完善的考察體系,對‘新政’進度設立目標,執行朝廷的關於‘瀆職’的相關規定,落實‘責任到人’……”

孫傳庭面色不動,心裡凜然。

這些封疆大吏,一個個纔是懶政是源頭,之前似乎忽略了他們。

陳奇瑜立下了保證書,語氣鏗鏘有力,不知道是否是孫傳庭的施壓起到作用。

其他各級官員悄悄對視,經不住的頭皮發麻,預感大事不妙。

孫傳庭沒有表達滿意還是不滿意,神色淡淡的看過衆人的臉,彷彿要將他們記住。

這些人都五品到三品的地方大員,一個個靜若寒蟬,頭也不敢擡。

孫傳庭沒有再多說,與陳奇瑜交代兩句變出了巡撫衙門,坐上馬車。

一上馬車,他就長吁一口氣,萬分頭疼的拍了拍頭。

給這些地方大員施壓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重了怕他們反彈,撂挑子不幹,輕了又不起作用,反而更加懶政,坐實費了一番心力。

陳奇瑜等送孫傳庭出來,目送他的馬車離開,自然也是長鬆一口氣。

當初皇帝出京,動着的全省官員連貶sān jí,待罪留職,要是孫傳庭也這麼做,一樣等於是斷了他們這些人的前程!

好在,孫閣老狠話說得多,板子沒打下來,不知多少人心頭沉重的同時也有些竊喜。

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1251章 休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1251章 休戰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七百八十二章 引‘狼’入室第兩百七十二章 魯王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決意伐明第1177章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六百零四章 終於離京了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額哲來歸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1136章 第一站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突兀的一面國旗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四十二章 浣衣局(求收藏,推薦~)第1145章 炮擊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1347章 李定國登岸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1443章 霸氣第1330章 僕從軍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番外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1219章 京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1208章 打頭風第六百八十七章 南北分治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1346章 王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八百七十六章 孫傳庭入京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兩百二十八章 顧秉謙的要挾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國不安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365章 勾結第1368章 奠基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