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做大做強

袁之敬顯然比張榮穘會做人做事,面對張榮穘的憤怒眼神,他視若無睹。

這樣一個失勢的爵爺,還想充大輩!

袁之敬回以無視的眼神,緊跟在朱栩馬車旁。

做爲政院系的官員,在朝野‘正統’出身的人來看,都是旁門左道,是不被認可的。雖然政院系出來的官員越來越多,但還是被歧視,排擠,打壓,能走到‘正官’,比如知縣,知府,或者朝廷裡嶄露頭角的,還是極少的。

袁之敬遇到這個天賜良機,如何能不緊緊把握。

三個小傢伙聽的很高興,小淑嫺更是探出頭,看着袁之敬問道:“他很厲害嗎?”

袁之敬面對長公主的親自詢問,自然更熱情,笑着擡手道:“回公主,他們家世代燒瓷,有獨門的秘術,在景德鎮那是首屈一指的。”

小淑嫺有些懵懂,道:“那在我們整個大明排第幾?”

袁之敬臉上有傲色,道:“公主有所不知,我大明燒瓷的地方非常多,但景德鎮佔據了八成以上,所以,在景德鎮首屈一指,在整個大明也就首屈一指了……”

小淑嫺發出‘哇’的驚歎聲,縮回頭,與兩個弟弟嘀嘀咕咕的說了起來。..

朱栩拉開窗簾,看向張榮穘,道:“張會長,對於瓷器行業,你們總商會是怎麼安排的?”

張榮穘深刻感覺到朱栩對他的不喜,抓緊機會表現,道:“回皇上,在總商會裡,有專門的瓷器商會的位置。臣已經命下面的人統計全國的燒瓷大小官窯,民窯,準備將他們整合起來,組建統一的商會……”

朱栩不置可否,對於張榮穘的行動力暗自搖頭,當着張筠的面,他不好說太重的話,點點頭,道:“要抓緊。”

張榮穘似乎覺得朱栩在稱讚他,立即道“臣遵旨。”

很快就到了,袁之敬走在前面,道:“皇上,前面就是最大的御器廠,裡面燒出的瓷器也是最好的,宮裡的瓷器,大部分出自這裡。”

朱栩對瓷器早有研究,聽着‘嗯’了聲,邁步向前走去。

剛一走,小淑嫺,小慈煊就拉着朱栩的褲腳,緊張兮兮的仰着小臉。

朱栩這纔想起來,笑着道:“這裡是我大明最好的官窯,咱們先看看?”

兩個小傢伙嘟着嘴,對看沒興趣,他們想去燒。

朱栩又看了眼小臉平靜,眼神躍躍欲試的小慈燁,這三個小傢伙還真讓人頭疼。

張筠看出來,向着袁之敬,道:“袁大人,能否讓人帶三位殿下先去?”

袁之敬自然希望親自帶過去,但更捨不得離開朱栩,連忙就應道:“是,臣這就安排。”

三個小傢伙很興奮,六隻眼瞅着袁之敬,閃閃發光。

很快,三個小傢伙就被帶走了,興奮的大呼小叫,要去燒他們想要的陶瓷。

朱栩看着他們離開,擡步向要不遠處的窯走去,還沒走近,幾個人匆匆忙忙從裡面跑出來,一個貌似六十多的老者,噗通一聲跪地,道:“奴婢苟七元參見皇上,皇上萬歲!”

說着,就忍不住大哭起來。

朱栩先是怔了一下,繼而想起來了。

這御器廠是官督民辦,以前司禮監都派有內監看守,眼前這個人,多半就是御器廠廠監。

想着他在這裡恐怕不少年頭,蒼老臉上都是灰塵,朱栩道:“起身說話。”

“謝皇上。”這個老太監緩緩起身,看着朱栩滿臉的激動。

他是萬曆二十年就在這裡的,快四十年了!本以爲這輩子的見不到皇帝,卻沒有想到,皇帝來見他了。

朱栩心裡已經對這老太監有了安排,面色如常的笑着道:“帶朕參觀這個窯。”

這個廠監明教周淮易,他一聽連忙帶着道:“是是是,皇上請跟奴婢來。”

朱栩,張筠聯袂跟在周淮易身後,向裡面走去。

周淮易顯然早就做好功課,知道朱栩要聽什麼,邊走邊說道:“皇上,柴窯長有五丈,高有兩丈,因此這裡能燒很多大物件,別的地方根本燒不來。柴窯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點彩,目前柴窯能燒製的彩瓷多達二十多種,每一種都是精品,其他地方無可複製……”

周淮易一直看着朱栩的面容,見他有感興趣之色,越發深入的介紹道“柴火一般是鬆柴,這裡窯戶多,燒製特別快,有特殊的燒製與冷卻,其他地方根本比不了……”

朱栩看着一個個或開或閉着的房間,還有這殘留的高溫,一些未成形的器具,工具。

十幾米的長度,即便走的很慢,朱栩還是很快走到了頭,出了這個窯。

朱栩今天只安排看這一個,站在外面,看着這個窯,道“你們對制窯的技術有保密或者鑽研,以更進一步?”

周淮易連忙道:“回皇上,這些都是家傳技藝,絕不外傳的。”

朱栩暗自搖頭,這種最容易失傳了。

朱栩轉頭看向袁之敬,道“景德鎮官府要建立一套嚴密的保密制度,確保這些技術得以保存,發展,而不是試穿或者被有心人盜走。雖然政院那邊有專門的機構研究,但你們景德鎮也不能懈怠,要因地制宜的做出應對,努力發展,而不是坐吃山空,吃祖宗而不考慮兒孫,那就是敗家子……”

袁之敬聽着神色一肅,道:“皇上放心,景德鎮已經在着手安排,我們準備成立一個民間的瓷器協會,專門用來互幫互助,鑽研治瓷技術,通知擴大在全國的知名度,努力銷售更多的瓷器,使得窯戶富起來,一洗之前頹靡……”

朱栩略帶詫異的看了眼袁之敬,道:“這些都是你想到的辦法?”

袁之敬擡手,道“不滿皇上,這些是朝報看到的。朝報有一個商業版面,很多問題講的比較深刻,比如說我大明的很多產業分散,脆弱,不能形成優勢,建議我們統合,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做大做強,尤其是在海貿方面,更是有一馬當先,不能落後,這是一個大世,誰慢一步,誰就註定消亡……”

這些話,在大部分人看來是危言聳聽,嗤之以鼻的,朝報這些年大肆推行‘新世界’,不知道引來多少口誅筆伐。

朱栩讚許的看了眼袁之敬,轉頭向曹化淳道“是顧炎武寫的?”

曹化淳道:“顧炎武是朝報商業版的主筆。”

朱栩笑着點頭,神色滿意,道:“給內閣那邊透個風,讓顧炎武先去稅務總局,任少卿。”

袁之敬看的雙眼放光,少卿啊,從四品,一直默默無聞的顧炎武,算是一步登天了!

另一面的張榮穘則是面有難色,目光一直悄悄的看着張筠。

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1131章 粉墨登場之前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1158章 一概接受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1180章 急報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須與朝廷態度一致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160章 殺氣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金與銀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五章 張問達(揮揮手,求收藏)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1134章 李定國第1180章 急報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一十五章 海參崴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1477章 舉報信第五十七章 戶部行動要提前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世界賽跑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1166章 受降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1197章 前夜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六百六十章 我叫朱有酒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三十七章 跟蹤(求推薦票,收藏~~)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複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