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入羅馬城

在教廷不斷爭執,最高層諱莫如深的時候,大明的艦隊終於緩緩的駛入羅馬附近。

大明的艦隊相當龐,洪武號更是一個巨無霸,靜靜佇立在海上,如果一個蟄伏的怪獸。近100艘的艦隊羅列在羅馬附近的海上,巍峨森嚴。

這自然引來了巨大的震動,從羅馬城,教皇國四處引來了不知道多少人,圍觀的人羣飛速的增多。自然也包括教廷的人,這對羅馬教廷來說是一個不可預測的威脅。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整齊龐大的艦隊,就在羅馬城外。

消息不斷的傳入羅馬城的教廷內,‘主和派’的人數迅速增加,這也激起主戰派的憤怒。羅馬教廷現在沒有人主事,雙方爭執不下,他們紛紛要求見教皇英諾生十世,但教皇好像是失蹤的一樣。他們怎麼也找不到,最後他們無可奈何,目光落在了馬伊達爾齊尼的身上。

馬伊達爾齊尼沒有給出正式的決定,給出了一個模糊態度,要等待教皇最終的決定,然後別消失不見。

教廷並不代表就能決定一切,各地來的代表包括西班牙,英格蘭,尼德蘭難等的使者現在都很着急,他們希望教廷能夠接受明朝,並且經營一個友好的關係。他們正在擴展海外貿易,海外他們有着巨大的利潤,不可捨棄。因此,對富庶的明朝,亞洲,十分在意,並且希望從中獲取最大的利潤。

尤其是看到明朝如此強大的艦隊實力後,各有心思。

隨着各國使者的試壓,教廷那邊彷彿也有了一個臺階下,找了一個藉口,命人前往城外的莊園,請朱由檢等人入城。

羅馬不遠處的海外,鄭芝龍的艦隊擺成了一個巨大的扇形,炮口全開,遙遙的對着羅馬,羅馬城,教廷方向。

奧昆多站在鄭芝龍身旁,擡頭看着羅馬城方向,一貫沒有表情的臉上都是大鬍子,他看了一陣,開口道:“將軍,你們在這裡,不受歡迎。”

奧昆多的話相當直接,鄭芝龍出身海盜,曾今在日本縱橫不少日子,對這種事情是見怪不怪。

他伸出左手摸着身旁的黑色大炮,感覺這個炮口上的溫熱。臉上不動聲色的勾出一絲冷笑道:“將軍,你們爲什麼就沒有想過去平掉這個所謂的教皇國,羅馬城?我們知道,他們一直騎在你們頭上。在我們東方,君主高於一切,沒有所謂的教皇,沒有所謂的教廷,我們的皇帝不需要教廷的認可,更不需要他們指手畫腳。”

奧昆多的這個將軍也不是白叫的,他對明朝有所瞭解她,他眨了一下眼,過了一陣子才道“我們西班牙可以做到,但是我不願意這麼做。曾經有不少國家的國王沒有得到教皇的認可,他們最終下場,要麼被背叛,推翻。要麼就是被燒死。”

這在鄭芝龍看來就是一個下場,不過他很清楚這只是教廷利用特權運作的結果,只對一些小國才能奏效的手段。像西班牙,法蘭克,英格蘭這種大國,哪怕是教皇,教廷也得退上。

比如法蘭克之前跟羅馬教皇槓上,最後還是教廷退讓,不然法蘭克有無數辦法讓教廷難受。

鄭芝龍撇了眼奧昆多,眼神冒着冷光,意味深長的說道:“將軍如果真的對羅馬城開炮,你會怎麼做?”

奧奧昆多伸手摸了摸大鬍子,眨了眨眼,擡頭看向天空,道:“近來天氣不好,霧大,視線不好,可能會沒有看到。”

鄭芝龍臉上露出笑容,歐洲這些君主對教皇國不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如果有誰能夠給教廷一些難堪,相信菲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一定會很開心。

鄭芝龍看着遠處模糊的海岸線,下令船隊展露進攻態勢,向着羅馬城緩緩靠近,將岸邊納入炮火覆蓋範圍。這個舉動讓羅馬城上下非常震驚,驚恐,也非常憤怒。就在這個時候,朱由檢等人悄悄的進了羅馬城。

迎接朱由檢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紅衣主教,外加一個域外主教湯若望陪同,這位紅衣主教的態度倒是相當隨和,他的臉上帶着熱情,但是他的真實態度是實實在在的主戰派。湯若望在他面前根本就沒有說話的資格。只能偶爾給個眼神暗示,讓他們謹言慎行。

羅馬城不是歐洲最發達的城市,但說到人口稠密,絕對是首屈一指。這裡處處都是信徒,一個人都相當好奇的注視着坐在高高的馬車上,俯瞰着周圍的朱由檢。很多教徒看着他的目光都是友善,還帶着笑容。

迎接朱由檢的紅衣主教並不擅長說話,就是偶爾看到某個建築,雕像才熱情的讚美一下光輝的上帝,羅馬城絢爛的歷史。這裡的建築都普遍的很小,沒有明朝建築那麼宏達,寬敞,這裡給人一種相當小家子氣的感覺。

朱由檢不動聲色地硬撐着,心裡潛藏着越來越多的憤怒。

他們一行人來到一處教堂,並不是教皇居住的救世大教堂,看上去並不顯眼,很普通。

這位紅衣主教交代幾句,匆匆就走了。

朱由檢等人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沒有過度表露憤怒,由此他們也看得分明,羅馬教廷內部,對待明朝還是想要先征服,再傳教,這也是他們早已經習慣的老套路了。

湯若望沒有離開,這樣的狀況已經告訴朱由檢,情形不容樂觀,教廷內部還是‘主戰派’佔據上風。

朱由檢與湯若望對坐,慢條斯理的倒着茶,淡淡道“我聽到一個消息,說是教廷派出一千人,就能征服我大明?”

歐洲現在是殖民開端,拿幾把槍就征服數百萬人的國度並不是假的,是屢見不鮮發生的現實。曾今不知道多少人對東方充滿渴望,放出狂言十幾二十幾人就能征服明朝的大有人在,這種聲音,在教廷也有,說是要派出一隊三十人的侍衛隊就能打下明朝,這也是教廷主戰派強硬的由來。

但是隨着明朝龐大艦隊的出現,給羅馬教廷內的主戰派着實是一個悶棍,敲的他們有口難言。

湯若望看着朱由檢,心頭沉重,嘴裡卻頗爲輕鬆的道:“王爺還請不要擔憂,教廷雖然有些爭執,但既然邀請你入城,事情多半沒有預想的那麼糟,教皇已經傳出話來,病癒就會接見王爺,和平友好,是我們教廷一貫的堅持。”

朱由檢對於這些傳教士充滿惡感,他們的所作所爲朱由檢在本里看到的太多。

朱由檢無視湯若望的話,平靜的端起茶杯,淡漠的道:“請轉告教廷,教皇,本王只在這裡等三天,如果教皇沒有見的必要,本王會立刻登船,前往下一個地方。”

湯若望能感受到朱由檢平靜話語背後隱藏的憤怒,心裡擔憂更深,默默的點了下頭,沒有多說。

事情到了這一步,有些話說了不如不說。

c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六百四十三章 荒唐壽宴第1179章 陰謀暗殺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493章 新衙門帶來的壓力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張椅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突遇困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亂之始(求收藏~~)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儀式第1228章 洗牌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1439章 歸來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楔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兩百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通牒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番外三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兩百五十七章 楊漣明悟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三百五十章 兩人都要留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順利’的廷議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彈壓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1482章 大議開始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棒與甜棗第1126章 加速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九百七十五章 無對錯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