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回京

在朝野風起雲涌的時候,朱栩還在雲霧山。

等了好些天,海蘭珠終於生產,誕下了一個公主。

海蘭珠到底是異族女人,何況生下的還是公主,張太后等人本就不待見她,現在也都是客套的關心,沒有多在意。

不過朱栩倒是很開心,看着搖籃裡的兩個小孩,心裡無比滿足。

張太后倒是特別喜歡張筠這個孩子,這是嫡長子,註定的太子,將來的環敵,其他的皇子沒有可比性。

這個孩子對大明現在,未來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對現在的朝局而言,有着定海神針,安定天下人心的作用。

張太后站坐在朱栩的邊上,看着小皇子輕聲道:“翰林院那邊名字取了嗎?”

朱栩笑着道:“還沒有,朕不滿意,給打了回去,咱的太子不能隨便取名字不是。”

張太后對朱栩這個態度比較滿意,笑着道:“嗯,是要慎重。皇后,海蘭珠在這裡還要修養一個月才能回去,我聽說朝廷那邊有些風波,那個議會要質詢畢閣老?”

朱栩轉頭看向張太后,詫異道:“有人鬧到皇嫂這裡了?”

張太后雖然不管政務,但是對朝局的混亂是心知肚明,她輕嘆一口,道:“現在災情若火,朝野要集中精力應對災情,不能總是這麼鬧個不停。”

朱栩知道,這是有人找到這裡了,隨手拿過茶杯,遞給張太后道:“皇嫂,先喝口茶。這災情也好,民怨也好,最終都會成爲朝廷高層的爭鬥,這種爭鬥是消滅不了的。所以,朕要將這種爭鬥的範圍,影響,損失控制在最小,先讓他們鬧吧,不鬧一波,他們是沒辦法消停……”

張太后皺了皺眉,對這些感到厭煩,道:“我出來不少日子,再幾天就回去,你也早些回去吧。”

朱栩出來的時間也不短,京城是沸沸揚揚,他聽着點頭,道:“嗯,明天吧,朕也想去看看畢閣老接受質詢的場面。”

張太后分明聽出了朱栩話音裡的促狹,站起來道:“我是不管了,回去就關了宮門。”

朱栩看着她的背影,目光又轉向搖籃裡的兩個小嬰兒。

“乖兒子,乖閨女,你們可要快快長大啊……”朱栩輕輕搖晃着搖籃,看着兩個小傢伙,表情平靜,微笑。

京城。

隨着議員被剝奪了上書,彈劾之權,沒有辦法引導朝野風潮,羣情洶涌的彈劾大潮被壓制住,隨着畢閣老要在議會接受公開質詢的消息傳開,朝野都將目光轉移到了這次質詢上。

一羣小吏當面質問一個內閣首輔,這樣的情況從未出現過,這對首輔來說,是一種‘羞辱’,是體面掃地,顏面無存的大事!

正常來說,決不可能發生!

但隨着朱栩的要求,畢自嚴答應了,他知道,這也是轉移朝野注意力的一個辦法,損失一點面子,他能接受。

議會那邊將質詢的日期定在九月一號,但被畢自嚴強勢推後了三天,這也向朝野表明,他畢自嚴不是好欺負,依舊威嚴!

但是這些都擋不住議員們的熱情,甚至是在宮內宮外,大明的大江南北都引起震動,不知道多少書信飛入議會,各種問題稍稍梳理就達數萬條之多!

這些都是關於大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朝政,軍事,外交,經貿,農業政策,尤其是‘新政’,簡直是無所不包。

議員們面對浩如煙海的問題,一時間也躊躇。質詢的時間是有限的,他們不能逮着首輔問個十天十夜,無休無止。

同時,內閣更爲頭疼,議會收到的信,他們很快也能知道。

那麼多問題,不說屬於國家機密,一些事情現在也是不能講,需要含糊處理,另一些是不能講透,要有餘地,還有一些是避之不及,留待日後處理的,但現在通通被拿了出來,這讓畢自嚴怎麼辦?

畢自嚴等一干輔臣齊聚在孫傳庭的班房,商議着事情。

畢自嚴手裡抱着涼茶杯,神色倒是從容平靜,道“我打算提名白谷擔任議會的議長,你們怎麼看?”

“我沒有意見。”孫承宗道。

“恩。”靖王淡淡道。

“同意。”汪喬年道。

“同意。”傅昌宗平靜道。

內閣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實則上孫傳庭幾乎是唯一的人選。孫承宗主持大元帥府,靖王督政院,汪喬年大理寺,三人是定製,剩下一個傅昌宗是外戚,本就極其特殊,背景,權力都龐大,自然不能再碰議會。

孫傳庭明白情勢,沒有矯情,道:“謝大人。”

畢自嚴見通過了,便道:“對於議員如何產生,各部商量了一個辦法,有各地縣府聯合舉薦,經過巡撫衙門,督政院審查後,擇優入國家議會,你們怎麼看?”

靖王瞥了眼向來不主動參與正事的孫承宗,道:“若是隻是單單的審查,只怕不能控制得當,若是還像現在這般失控,與朝廷來說不是好事情。”

這一點也是畢自嚴所考慮的,道:“本官打算在議會之中再設立一個小議會,負責管理整個國家議會。”

傅昌宗神色一動,立刻明白了。畢自嚴這是想要在議會設立一個管理部門,專門用來控制議會。

“這個辦法可以。”汪喬年道。他的大理寺受制於議會很多,若是能減少掣肘,他自然樂意。

孫傳庭道:“皇上不日將回京,我會與皇上面呈。”

畢自嚴見衆人都沒有意見,便道:“既然定下,就讓禮部,吏部詳細制定相關細節,儘快呈上來,明年開始實施。”

現在已經九月,離過年已經沒多久。

衆人沒有意見,傅昌宗瞥了眼畢自嚴,道:“大人,質詢的具體方案還沒有決定,怎麼樣的一個過程,如何安置地方,哪些人蔘與等等,還需儘早確定。”

議會現在來說,很像一個臨時機構,什麼都是空白一片,偏偏自身沒有地位,需要由內閣來定。

畢自嚴道:“我心裡有些想法,等皇上回來,我會與皇上面呈,再做決定。”

他們說話時間,朱栩安撫了張筠與海蘭珠,下了雲霧山,趕回京城。

馬車內,朱栩眯着眼,倚靠着廂璧,面上平靜的在假寐。

曹化淳躬身在左側,低聲道“皇上,從各處彙集的情報來看,錦衣衛高層肯定出了問題,並且不是一時半會兒,可能有些年頭,他們不止控制了一些官吏,還可能包括軍方,但眼下無法確認,錦衣衛那邊已經啓動內查程序,還沒有更多的消息。”

朱栩緩緩睜開眼,目光深邃,道“孫閣老那邊怎麼說?”

曹化淳想了想,道:“孫閣老說,目前沒有發現異樣,軍情處也已經開啓鋤奸計劃,會對內對外進行暗中調查,確保軍情處完全可控,忠於皇上。”

朱栩面無表情,片刻後忽然道“你說,皇兄現在是不是差不多到歐洲了?”

曹化淳道“根據路程,外加可能的耽擱,這個時候,是差不多了。”

朱栩臉上帶笑,道“好,朕就等皇兄的好消息了。”

c

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第1457章 不妥協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1212章 血腥味的海風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九十九章 錢謙益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1284章 戲水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普通的壽宴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琉球變卦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七百八十二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九十四章 凌厲手段(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番外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1444章 冊封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權相權於一身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1319章 家宴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軟骨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七十五章 駱第1209章 教廷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