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立太子

看着朱栩飛奔離去,遠離他們的陷阱,一羣黑衣人驚愕的不知道如何說話。

“頭,狗皇帝在察覺到我們了嗎?”一個黑衣人有些不安的道。

“不是,難道是那邊的陷阱暴露了?不應該啊,還沒放出來……”另一個黑衣人道。

領頭的黑衣人看着朱栩已經消失的背影,眉頭皺了皺,道:“這次是不成了,抓緊走,善後要乾淨,不能露出一絲馬腳。”

“是!”幾個黑衣人應聲,快速悄悄離去。

朱栩回到營地,交代幾句,便騎着馬趕去雲霧山。

雲霧山對大明皇室來說並不陌生,曾今住過不少後宮之人,近來的,就算到是奉聖夫人客氏了。

這裡依山傍水,冬暖夏涼,是避暑的好地方。

朱栩急匆匆而來,迎接他的是張太后與張筠的妹妹張姝。

“無需緊張,”張太后安撫着朱栩的緊張,道:“皇后雖然早產了些,但並無大礙,孩子,大人都沒事。”

朱栩一邊點頭一邊快速走進院子,宮女,內監是來去匆匆,忙來忙去,看到朱栩走了,紛紛行禮。

朱栩恍若無所覺,大步進了張筠的房間。

已經過去兩天,張筠現在神色好多了,看到朱栩進來就要起身。

“躺下。”朱栩快步走過來,按住張筠的肩膀,輕聲道:“辛苦你了。”

張筠躺下,面上一片光暈,充滿幸福與滿足,道:“這是臣妾該做的。”

朱栩看着張筠的神色,心裡稍稍放心,而後目光才放到她邊上的襁褓裡的嬰兒。

小傢伙臉上還有些幹扁,閉着眼,還在熟睡。

朱栩輕輕包裹起來,小傢伙小嘴動了動,眼簾微顫,卻還是沒睜開,彷彿在夢囈。

朱栩抱着這個孩子,心裡有着一股奇異的感覺,說不清道不明,總感覺更爲親近。

這是他的嫡長子,註定的皇太子,是他血脈,理想的繼承者!

朱栩輕輕的晃着小傢伙,看着他的小臉,一時間悠然神往,心思彷彿飄悠到了幾十年外,眼神裡都是莫名的神采。

張筠看着朱栩的表情,嘴角微笑,心裡放鬆下來。

張姝站在朱栩邊上,看着他懷裡的小侄子,嘀咕道:“好醜啊……”

張太后笑着道:“剛生下來都是這樣的,過個十天半月,就會好起來,我記得永寧剛出生的時候,比咱們這位太子還醜,本宮都想直接扔了……”

看似是隨意的一句話,房間裡落針可聞,張筠抿着嘴,目光小心的看着朱栩。

張太后極少會在家裡人面前自稱‘本宮’,尤其是說朱栩懷裡這個孩子是太子,可不是隨口能說的。

按律法,禮法來說,這個嫡皇子是鐵板釘釘上的太子,無可辯駁。

當然,還需要一個冊封大典來進行確認。

但是,這件事有些不太尋常,那就是,朱栩對已經四歲,庶出的皇長子朱慈燁格外偏愛,朝野皆知,甚至還有些‘出格’。

這件事,不止外廷的大人們憂心忡忡,後宮裡的人也是很不安。

東宮自古以來是政治鬥爭中最可怕的地方,沒有之一,尤其是萬曆年間,持續十多年的‘國本之爭’相去不遠,誰都不希望再來一次。

張太后看似是無心的一句話,實則是要朱栩點頭,確立這個嬰兒的身份,地位,按天下人的心。

張太后雖然不理政事,但她做爲先帝遺孀,絕不會想看到奪嫡之爭出現,更不希望朱栩犯糊塗,埋下大患之根。

她站在朱栩邊上,臉色肅然,目光罕見的咄咄逼人,看着朱栩。

張姝也不傻,涉及到太子,她收起了調皮之色,低着頭,悄悄看着朱栩。

朱栩抱着孩子,輕輕晃悠着,對於張太后的話,彷彿聽到又好似沒聽懂一般,道:“朕這就讓人傳信給翰林院,要他們取個好名字,咱兒子,名字一定要漂亮……”

張太后心裡一沉,見朱栩不肯給準話,轉頭看向不遠處的煥兒,淡淡道:“李妃在哪裡?”

煥兒一愣,上前一步道“回娘娘,李娘娘在海娘娘那,海娘娘也快要生了。”

張太后一擺手,道:“命李妃來見皇后,太子。”

煥兒看了眼朱栩,應聲道:“是。”

朱栩心裡嘆了口氣,看着孩子,又看了眼躺在牀上忐忑不安的張筠,放下孩子道:“行了,過幾年,等他大了,朕就冊封。”

張太后不退讓,緊逼一步道:“你要幾年?”

朱栩想了想,道“三年吧。”

現在孩子夭折的太多,難免有意外,張太后默然一陣,道:“好,就三年,煥兒,你將皇上與本宮的原話傳給內閣,要他們記得,到時候提醒皇上,莫要忘記了。”

煥兒小心的看了朱栩一眼,應聲快步轉身出去。

朱栩將孩子放到張筠身旁,沒有多言。

這件事,終歸得有個交代,這樣也好。

張筠比較忐忑,她很瞭解朱栩,最不喜歡被人逼迫,也就是張太后,換着別人,早就嚴厲處置了。

朱栩摸了摸她的頭髮,微笑着道:“有朕在。”

張筠俏臉瞬間露出笑容來,看着朱栩輕輕‘嗯’了聲。

張太后看着朱栩的做派,心裡一鬆。只要東宮定了,那國本就是萬全,她也去了一大塊心病。

皇后早產了些日子,朱栩既然來了,也就沒再回去,海蘭珠也快生了,朱栩決定陪一陣子。

朱栩與張太后的話,很快就被潤色一番,傳到還在皇家苑林裡打獵的畢自嚴等人耳朵裡。

“好好好,太好了!”

哪怕是一向不苟言笑的畢自嚴都開懷大笑,不再端着首輔威儀。

孫承宗等人同樣開心,都滿臉笑容的相應和。

儲君之位一直是他們的心頭大石,尤其是皇長子年歲漸大,乾清宮表現的獨寵之態,讓他們更加不安,彷彿‘國本之爭’又在眼前。

現在,張太后逼着皇帝親口承諾,那便是再難更改,三年後皇嫡子長大,一道冊封詔書就萬事皆定!

“太后娘娘有長孫遺風,賢良淑德,我等之前倒是忽略了……”好一陣子,畢自嚴拿着茶杯,開懷的笑道。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開心了,只覺得前所未有的的輕鬆與舒暢。

a

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271章 洪承疇救駕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1238章 闖關東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鋒大將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1346章 王牌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個對付誰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劃提前了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372章 對撞第1410章 驚雷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1173章 不可言說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五章 膠着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災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463章 論戰消弭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1530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九十四章 舊人的力量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1326章 提速第一千章 嚴厲的五條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1191章 遠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439章 歸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五百零八章 鍘刀擡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九百五十三章 就緒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二十四章 疑蹤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380章 壓力如山